曾幾何時,Jim為古董勞力士劃下一條界線,唯獨四位數編號的款式,才視之為真正的「vintage」系列。後來想深一層,好些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出品,在勞力士發展歷史上也舉足輕重,見證設計構造新舊交替,不該抹殺其「古董」的身份。正如下文中的16800、16660和16550型號,擁有五個數字的編號,又暱稱「玻璃頭」,即是從膠鏡蛻變水晶玻璃的年代產物,宏觀勞力士運動表的發展,它們自有獨特的存在價值。
「這三款不是唯一的five-digit勞力士,但可說是換上藍寶石水晶的始祖,紀念價值較高。」Jim一語道破三款「玻璃頭」的獨特性,尤其是16800和16660,分別是Submariner及Sea-Dweller的過渡性型號,奠定日後沿用藍寶石水晶表鏡的規格,最重要是產期不長、產量不多,價格也沒不合理地飊升,加上前期採用matte dial粉面,更有vintage的DNA。
16800:第一代玻璃面Submariner

16800的投產期為1979至88年,前身為1680,後繼者為168000,約可劃分為四個階段,眼前此枚屬於Mark I第一代粉面版本。「1979年至83年出產的Mark I或II款式,搭配matte dial啞面,並直接將夜光物料塗在刻度;1984年之後的Mark III或IV款式,大多採用gloss dial光面,夜光會用金屬框架套起。」
作為過渡性型號,16800混合了1680和168000的血統,既有古董味濃的粉面,也有新一代的規格。「除了轉用藍寶石水晶表鏡,16800配備Cal. 3035機芯,震頻提升至28,800次,防水深度亦由200米改良為300米。」
16660:深潛大升級

16660和16800看齊,份屬第一代轉用藍寶石水晶的Sea-Dweller,投產期屆乎1978年至85年。Jim指出腕表反映勞力士製造潛水表的決心,防水性能不再輕微增長,而是一下子增幅近倍。「腕表繼承1665,並啟蒙日後的16600,約有五個期數,同樣地,78年至83年出產粉面,84年由光面取代。腕表由防水610米,越級攀上1,200米,相當進取。」
腕表另有「Triple 6」的稱號,參考編號非常獨特。因應深潛需要,設計亦大有不同。「它同樣具備Cal. 3035機芯,不過表殼較厚,表耳也屬厚身一族,才可匹配深潛所需的厚身鏈帶。而且16660的排氦閥門,亦特別大和深一點。」
眼前的16660屬於Mark I版本,外觀狀態相當出色。「像它的南瓜面,30枚之中也不保證找到一枚,比較罕有,原本黑色的表圈,變成帶藍又帶灰的色澤,味道勝人一籌。」
16550:頂級奶白面和通渠面

最後一枚Jim所收藏的過渡性型號為16550,接過1655的火棒,之後由16570接班,採用Cal. 3085機芯,投產期只有1985至88三年。能夠得到Jim垂青,賣相當然與別不同。「腕表備有黑面和白面兩款,白面比較鮮見,最特別是變成creamy奶白面,若以價值衡量,高質白面可索價18萬,黑面一般叫價只有12萬。」
腕表另有通渠面和非通渠面之別,前者6:00位置的刻字像紅海左右分隔,價值動輒比後者高出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