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3 月
03 3 月
21 2 月
07 2 月
23 12 月
14 12 月
09 12 月
25 11 月
18 11 月
08 11 月
21 3 月
20 2 月
20 1 月
18 1 月
21 12 月
21 12 月
08 12 月
30 11 月
24 11 月

CHRONOSHOP
搜尋腕表優惠的網站
網站為你搜羅了各大小表舖 的獨家專享優惠。
New Watch
最新好表
Article
精選文章
芯度專題
07 10 月
Only Watch 外有 Only Watch
Only Watch 2021將於11月舉行,這個拍賣會備受關注,全因拍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腕表或原型,對表迷而言當然吸引力十足;但品牌特別製作的孤品腕表其實不只見於Only Watch,例如近日MB&F及Zenith便各自發布了一款獨一無二的腕表作慈善拍賣之用。這枚腕表將於11月7日在Phillips與Bacs & Russo聯合舉辦的日內瓦拍賣會上現身,而部分所得將捐贈給國際拯救犀牛協會(SRI)。該慈善機構總部設於倫敦,致力保護瀕危犀牛。把LM1 Longhorn腕表拍賣是由MB&F提出的,而選擇SRI,則是因為「Longhorn」之名正好與以長角聞名的犀牛聯繫。千萬不要誤會LM1 Longhorn是LM1系列的新作,要知道代表Legacy Machine系列開端的LM1於2011年登場,至2017年推出最終版的同時已宣布款型停產。然而整個LM系列仍持續發展,今年便有慶祝10周年之作——LMX,但品牌覺得還未足夠,始終希望具代表性的LM1能夠登場,惟目前所有的LM1版本都已售罄,於是Max Büsser決定重製LM1的原型腕表——LM1 Longhorn,並放到拍賣會上讓大眾公平競爭。Longhorn意指那對又長又彎的表耳,當初這款型未有中選,只因Max Büsser與Eric Giroud決定不了表帶彈簧棒要位於長表耳上的哪個位置,才能讓每個人都戴得貼手。十年後,Max終於找到答案,就是在長表耳鑽上兩對帶孔,讓用家自行決定表耳定在哪個位置,於是這長耳版的LM1終於在2021年誕生。可喜是Max想出解決方案,可惜是太遲了。現在這枚LM1 Longhorn只能成為孤品,僅有一個人可以擁有。腕表配以不鏽鋼表殼,一對黑色表盤位處鍍銠夾板之上,配藍鋼指針,這亦是LM1歷史上首次採用黑盤。這款獨一無二的Defy Midnight的幫助對象為Pink Ribbon Switzerland,一個專注宣傳乳癌資訊的瑞士慈善組織。今年組織舉辦的第11屆音樂盛宴和慈善拍賣會已於蘇黎世的多爾德大酒店舉行,晚會由知名主持人Sven Epiney主持,多位瑞士藝術家和知名人士聚首一堂,Defy Midnight Pink Ribbon是會內焦點之一,讓場內人士以無聲拍賣方式競投,而所得善款將用於資助國際乳癌研究組織對年輕乳癌患者的研究。腕表是為Pink Ribbon特別設計,採用36mm不鏽鋼表殼,重點是配上代表Pink Ribbon的粉紅色調,表圈鑲有44顆深淺各異的粉紅色藍寶石,表盤採用漸變粉紅色,上半盤以星星點綴,加上鑽石時標,就像為星空染上粉紅。腕表除了鏈帶外,還多附兩款表帶:裝飾粉紅色皮革的白色橡膠帶及具絲絨效果的黑色橡膠帶,可透過表帶快速更換系統輕鬆更換。難道特製孤品只能出現在拍賣場?當然不是了。腕表品牌除了熱衷製表外,也喜歡於參與及支持不同類型的活動,也會為此推出紀念表,甚至為特製一些只此一枚的作品,例如這枚1815 Chronograph特別版。
朗格從2012年開始擔任Concorso d’Eleganza Villa d’Este古董車賽事的主要合作夥伴,而「最優雅汽車」獎項得主將會獲贈一枚朗格腕表,而過去所贈腕表皆為Lange 1 Time Zone “Como Edition”,表上除了刻有賽事名稱、車展盾徽及創始年份外,還會有賽事年份,故每一枚都是獨一無二。今年活動在10月1至3日在Lake Como舉行,獎品亦有所改變,今年換上1815 Chronograph作獎品擔當。這僅製一枚的特別版腕表採用39.5mm白金表殼,配有手工雕刻的可揭式底蓋,襯玫瑰金表盤,盤面飾有阿拉伯數字時標及軌道式分鐘刻度,加上一對棕色的小秒盤及計時盤,搭襯深棕色手工縫製皮革錶,而這塊玫瑰金表盤就是Concorso 2021版本的特別標誌。
21 1 月
香港表新勢力:Mok & Company港英情懷智能表
香港腕表品牌近年瞬速冒起,你數到幾多個?
我只少要用十隻手指去數:Anicorn、H.I.D、Undone、Stage、Memorigin、Andersmann、Anpassa、EONIQ、Jason watch、Lenvino⋯⋯等等
今日要用腳趾數埋。隆重介紹一個有心的香港品牌,它叫Mok & Company,主理人就是Mok,阿莫。(Text:Ringo/Photo:Bowy)由傳媒到香港品牌
阿莫之前是傳媒人,擁有多年liftstyle雜誌編採經驗,也接觸過世界各地不少腕表。他本身愛懷舊,也很喜歡電子產品,德國的Braun產品他會讚好,像機場航班顯示的翻頁鐘也是他很喜歡的設計。大約兩年前,他覺得做雜誌有點樽頸,平日寫的奢華花花世界報道有點厭膩,所以就把心一横,不如做點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成立的Mok & Company不只會製造鐘表,而是一個融和三大對比形成的土炮品牌,這三個contrast分別是:craftmanship & technology(手工跟科技)、classic & modern(經典跟現代)及analogue & digital(模擬跟數碼), 公司的頭炮產品,就是一枚集合經典及港英情懷的軍表B-UHR Connected。有了connected這字,就知它不是一枚analogue行針表,而是多了另一層意義的 digital智能表。不太智能的智能表
B-UHR其實是來自二戰時期的德國軍表Beobachtungs-UHR,表盤設計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德式飛行表模樣,數字大大隻的、指針粗粗的也塗上夜光物料的、表冠也大大的,一切都是為方便飛行員操作及閱讀而來。它明明搭載一枚日本Citizen Miyota電子機芯,能提供不少smartwatch功能,不過阿莫卻堅持保留傳統表面設計,智能功能只重點保留「connect」,即是把口袋裡的電話跟手腕表的B-UHR腕表connect,一旦有來電或message,腕表就會震動提示,阿莫說:「因為平時太容易miss call及看漏message了。」至於大家不會在表盤看到的功能,例如計步器、自動time zone、遙控相機等功能,腕表也能提供,而且在背後默默運作著。注入殖民情懷
再深入點觀察,才佩服這枚B-UHR Connected原來注滿不少香港情懷。首先,表盤上採用的transport typeface數字,正正是殖民時期香港政府常用的字體,那時在街道上的路牌就是用這種字fonts;表殼左側刻上「Mok & Company」,這種公司名的format,也是英殖時代香港公司常用的格式;再翻轉表底,會見到底蓋出現一艘香港渡海小輪,阿莫表示:「飛行表本身有堅剛強悍及具方向性的意義,我們也希望藉著這枚腕表,提醒香港能堅毅地尋回自身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Kictstarter首試驗
B-UHR Connected分有Type A及Type B,前者表盤較簡約,後者則分兩層數字,因為飛行員比較著重分鐘時間,所以內層較小的是小時外層較大的才是分鐘數字。精鋼表殼直徑為42mm,分有316L及更高級的904L選擇。由於沒有甚麼電子顯示,所以電池比較耐用,一粒電池至少可使用半年,比一般智能表省卻不少充電麻煩。價錢方面,由於阿莫將這計劃早早放進Kictstarter眾籌平台,所以提供了不同的早鳥優惠,到了4月後,最基本的腕表型號會以$1,999發售。最後問了阿莫一個現實問題,由打工轉做老闆,維生壓力大嗎?「要把產品及品牌持續地做好,這壓力遠遠比財政方面大。我看過一本《Company of One》的書,說的是如何令公司變得更好,而不是變更大。這正正是我的目標。」
24 11 月
積家 Reverso 九十周年大件事
嚴格來說,今年11月才是Reverso系列的90大壽,不過,Jaeger‑LeCoultre積家早在4月的Watches & Wonders已提早為它祝賀,發表了史上第一枚四面腕表Reverso Hybris Mechanica Calibre 185 Quadriptyque,也在9月時包場高先電影院,舉行歷時數個月的Reverso 90周年展覽,一舉將裝飾藝術、電影與歷史——這些跟Reverso系列有深厚淵源的重要基因,再一次遠道帶到這城市跟前⋯⋯回頭細數,積家翻轉90周年,的確可以好大件事。
社會上有好多蛛絲馬跡告訴我們,90年時間並不很長,畢竟光陰似箭,更何況是一個擁有接近二百年歷史的腕表品牌,或是一個面世將近一世紀的腕表系列。對兩者而言,90年,大抵只是一場熱身賽。正如積家翻轉系列Reverso腕表的傳奇故事,非常巧合地,也始於一場激烈的馬球比賽。「賽事」即將進入世紀大直路,回頭細數,肯定精彩。
「翻轉」
表壇
一如群星閃耀,世間所有大事都已然決定在一瞬之間且一觸即發。1930年,與Jacques-David LeCoultre和巴黎公司Jaeger S.A.有鐘表業務往來的企業家Cesar de Trey前往印度旅行,適逢當地的英國軍官參與馬球比賽,這位企業家隨即被問及,世間究竟有沒有一枚表的表鏡和表盤,能抵得住激烈的馬球比賽而不受破壞?一條看似簡單的問題,瞬間挑起了de Trey的創作神經,並萌生了設計可翻轉表殼的想法。de Trey聯絡了LeCoultre安排生產腕表,並透過Jaeger 相熟的法國工業設計師Rene-Alfred Chauvot著手設計表殼。至1931年3月4日,巴黎專利局收到一份關於「設有滑動底座並可完全翻轉的腕表」之註冊申請;同年7月,de Trey 向Chauvot購買設計版權,並在11月以「Reverso」之名註冊腕表,且正式與LeCoultre發展成生意拍檔,開始投產腕表。在提交專利申請後不足九個月,第一枚搭載064型號機芯的黑面Reverso問世,「翻轉」表壇。往後的,都是歷史。Reverso面世之初,表殼的長方形狀細節蘊含裝飾藝術精髓,表盤上下的水平式直線設計亦洋溢現代風格,在推出後即備受關注。腕表當時大多採用金質或相對新穎的Staybrite不鏽鋼製殼,頭一年已著手推出多女裝款,比方具有吊墜式設計的Reverso Sac(1931年)及酒紅色面的Reverso Dame(1931年),既可作吊墜或手袋別針,又可以不同的姿態佩戴在手腕,而且都可以選擇色彩鮮明的訂製漆面表盤,翻轉第二面金屬表盤亦可綴以雕刻和漆藝等個性化裝飾。變化多端的形態設計,令Reverso風頭一時無兩。
無奈是,三十至七十年代是歷史風眼,先後經歷二戰(1939-45年)及石英危機(1969年)雙重打擊,加上大眾品味隨時代改變,曾一度令以裝飾藝術風格自居的 Reverso 腕表被人遺忘。1975 年,就在石英表風靡之時,積家的意大利經銷商 Giorgio Corvo 不認命,毅然購買最後僅餘的 200 個 Reverso 腕表表殼,憤然載上機械機芯。豈知一載之下,腕表竟在一個月內全數售罄。或者是經典不死,又或,石英機芯在當時不過霎眼嬌,經不起時間考驗。無論如何,這麼一賭,配合天時地利與人和,也確實能夠重燃起大眾對機械表,特別是對 Reverso 腕表的好奇。
表殼
革新
越過高山又越過谷,萬千世界,積家隨後決定自行生產Reverso表殼,並於1981年委任其中一名工程師——Daniel Wild重新微調設計。4年後,經優化的Reverso表殼面世,這是第一款由積家採用CNC技術製成的設計。原型表殼由23枚零件組成,而新款表殼的部件數目則大增兩倍,多添了防水及防塵功能,更重要是,採用了全新的翻轉機制,並配備表現更出色的表耳固定裝置和基座。表殼結構雖然更為嚴謹,但在外表風格上,卻完全與原版腕表毫無差異。
復興機械
三十年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發現,Reverso 整個系列在頭 60 年,除了表殼設計革新之外,其實從來沒有融入任何複雜機械功能,且依然是一款用來顯示時間的簡約腕表,與今時今日大家所認識的 Reverso,每隔幾年便洋洋灑灑地推出要表壇哄動的超級複雜作品,單是今年的四面表盤話題作 Reverso Hybris Mechanica Calibre 185 Quadriptyque,已差天地別。又,積家在最初設計 Reverso 的腕表表殼和造型機芯時,確實不旨在搭載複雜功能,只純粹為了保護表盤免受馬球撞擊,才靈機一觸。那麼,究竟 1991 年即 Reverso 面世 60 周年前後發生過甚麼事,令往後 30 年劇本瞬間改寫?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發現,Reverso 整個系列在頭 60 年,除了表殼設計革新之外,其實從來沒有融入任何複雜機械功能,且依然是一款用來顯示時間的簡約腕表,與今時今日大家所認識的 Reverso,每隔幾年便洋洋灑灑地推出要表壇哄動的超級複雜作品,單是今年的四面表盤話題作 Reverso Hybris Mechanica Calibre 185 Quadriptyque,已差天地別。又,積家在最初設計 Reverso 的腕表表殼和造型機芯時,確實不旨在搭載複雜功能,只純粹為了保護表盤免受馬球撞擊,才靈機一觸。那麼,究竟 1991 年即 Reverso 面世 60 周年前後發生過甚麼事,令往後 30 年劇本瞬間改寫?1991年,在系列踏入60周年之際,適逢機械表在石英危機後重獲新生,連帶一些行將失傳的手工技藝都再備受關注,自此,Reverso開始向全系列發展,與正裝腕表雙軌並行。以時序劃分,頭十年基本上是系列的功能開發期,大工坊為此訂立「十年目標」,揚言要在10年內為Reverso設計6款全新腕表,每一款搭載一項經典複雜功能⋯⋯積家向來擅長創造超卓的複雜功能,這本來沒甚麼大不了,然而,礙於Reverso的長方形機芯結構,與一般的圓形機芯截然不同,則更考表師深厚功力。10年6枚新機芯有甚麼?824型機械機芯當時專為系列60周年紀念腕表 Reverso Soixantieme(1991年)研發,以中央指針指示日期,配備動力儲存顯示,是第一枚搭載複雜功能的Reverso表款,亦是首個設有藍寶石水晶底蓋的系列表款。1993年,積家推出系列首枚陀飛輪腕表Reverso Tourbillon,載有828型長方形機芯,陀飛輪刻意置於第二面表盤下方,感覺含蓄低調。翌年,系列首枚三問表Reverso Repetition Minutes面世,搭載微型三問報時裝置,由史上第一款長方形三問報時機芯943型號驅動。隨後系列隔年便有新作推出。先是1996年,Reverso Chronographe...
16 12 月
很搶手,但想搶不一定有的十枚
以下10枚表,人氣勁過Black Pink,虎視眈眈搶手程度,勝過《全民造星》的林二汶和彭秀慧之爭……
正正常常排隊,機會很渺茫,要不要先買兩枚陀飛輪,或者搭單多買幾枚冷門貨?閣下自行盤算好了。
嫌棄它們定價過份進取?可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分配得到?想打退堂鼓?大眾都歡迎,你不要,別人不介意捱義氣接手你的配額。
這10枚表,立此存照而已,本文出版之時,很多款式所有配額已經名花有主,主要提醒大家,2020年有過十枚搶手明星級作品。 Omega
Speedmaster "Silver Snoopy Award" 50th Anniversary
非限量版,仲難搶過限量版
珠玉在前,很難不把這第三代Snoopy推上神臺。這顆史諾比金蛋,愈蘊養愈價值連城,第一代問世於2003年,黑色表盤配彩色Snoopy勳章,十多年前二手價約3至4萬,今年拍賣行成交已升上11萬水位;第二代在2015年誕生,呈現黑白漫畫風,開賣價5萬餘,年中拍賣已錄得29萬,網上更叫價逾30萬。
新版Snoopy開價8萬,表迷佳音,非限量生產,但有勞力士前車可鑑,好好控制產量,非限量版同樣爭先恐後,甫亮相,有人說暗盤價漲了50%,再過一會,又有傳言現貨即賣價格會翻3倍,還有網民大吐苦水,銷售員誠實坦白要等待兩至三年。新表價格高於一般Speedmaster,但交上物有所值的貨,以純銀表盤取代大部分腕表慣用的黃銅,配以藍針藍字藍圈,以及藍白色調史諾比圖騰;以進化版Cal. 3861手上鍊機芯代替舊有Cal. 1861,呼應Omega全面採用Master Chronometer機芯的趨勢;最特別是動感表背,史諾比駕駛太空艙,以60秒為一圈環繞月球和地球(跟隨計時秒針周期),從月球底下冒出踏上地球之際,計時秒針剛好走到14秒,向當年太陽神13號驚險地利用Speedmaster計時,在14秒之內返回地球軌跡的傳奇致敬。
Patek Philippe
Ref. 6007
PP鋼表豈有不炒的理由?
百達翡麗捉緊時機的觸覺,堪可編入教科書級別,飢渴半年的表迷,省下巴黎血拼、京都賞櫻的金錢,報復性消費苦無出路,終於發現2020年第一枚最像樣的新品,誰會不瘋狂?年初Watches & Wonders、Baselworld品牌轉型的轉型、退展的退展,即使偶有發布新表,都不太有令人嘩嘩嘩三聲的聲勢,直至六月,Ref. 6007單槍匹馬現身,之後才陸續推出Ref. 5303R三問表或Ref. 7234G女裝軍表,最後以Ref. 6301P自鳴表壓軸登場,按照順序排位,推算得到Ref. 6007備受重視的先頭部隊地位。表迷也賣賬,落力搶購,限產1,000枚,如今已消聲匿跡於官網目錄,定價約21萬,最新情報,網上至少50多萬起跳了。
從來鋼表在百達翡麗家族內地位崇高,要不是Only Watch孤品,要不就是大時大節特別版,例如2006年慶祝日內瓦總店開幕的Ref. 5565A,又或為紐約展覽會特別生產的Ref. 5522A,這次也不例外,為慶祝品牌新廠房入伙而設,表底刻印「NEW MANUFACTURE 2019」字樣。腕表外表極富Ref. 6006影子,不過表面改用中央秒針,並增設縱橫交錯的格紋,再替指針及時標塗上Calatrava並不常見的夜光物料。
Rolex
Oyster Perpetual
苦惱要甚麼顏色,何不7枚都買?
形容喜歡追星,可稱為慣常集郵;現在衍生多一個形容詞,喜歡勞力士今年的Oyster Perpetual,顏色三心兩意,乾脆全買5種顏色,可稱之為集表……的確始料不及,新一代Submariner出場,理應萬眾矚目,但更多的鎂光燈,竟然投射到Oyster Perpetual身上,表壇生態不同了,口味也出奇不意了
交代一句,新款Oyster Perpetual其實不止五色,41mm和36mm兩種尺寸,結集了黑、銀、綠松石藍、紅、黃、綠和糖果粉紅七種顏色,理所當然,五星戰隊比傳統黑、銀武士更眼前一亮,而且甚有昔日stella dial的影子,正中勞力士粉絲的情意結要害。探子回報,鮮黃色和綠松石藍色暫時最受歡迎,另外參照二手店舖的開價,原本定價4萬餘,現在普遍索價7萬以上,能不能看齊勞力士運動表的溢價堅挺,或許需要觀察一下。腕表跟隨Submariner的步伐,和品牌新一代Cal. 32XX系列機芯接軌,同樣採用不設日期的Cal. 3230自動機芯,比天文台認證更嚴格,每日誤差僅在正負兩秒之間,動力儲備亦提升至70小時,其他勞力士獨門裝備如抗震力高的Parachrom游絲、不受磁場影響的Chronergy擒縱系統,以及Paraflex緩震裝置,也一併納入Oyster Perpetual機芯之內。
Panerai
Radiomir Venti - 45mm PAM2020
過往Paneristi特別版之中,唯獨它是啡面,夠特別了吧?
踏入11月中旬,在Panerai愛好者的社交群組裡面,開始有人歡天喜地分享最新戰利品——PAM2020,即是繼PAM195、PAM360、PAM532、PAM634和PAM911之後,歷來第六款Paneristi特別版,首四款為黑面,第五款為綠面,這趟啡面初出茅廬,概念源自古董Panerai氧化後表盤變黃變啡的景象。腕表的產量為1,020枚,比歷代Paneristi特別版都要多,大眾搶得心頭好的機會,相對提高不少。
如果你不清楚Paneristi到底是何方神聖,這裡補充一下,它是Panerai非官方社群,但影響力極高,不少成員都是Panerai藏量甚多的VVIP,這次品牌更邀請Paneristi核心成員參與創作腕表,是彼此互動的結晶品。參照社群的迴響反應,可見十分受落45mm的經典Radiomir表殼,劍形金針和環形表耳,也是歷史感豐富的設計。只是,在Radiomir表面刻上Luminor表冠護橋的「PANERISTI.COM」標誌,會否格格不入呢?PAM2020和上一代向Bonati先生致敬的Last One for Panerai PAM911一樣,轉用自家機芯,今次就選用了P.6000手上鍊機芯。
Tudor
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
帝舵藍,就是比別人「藍」出於藍。
趁大哥勞力士還沒出手,帝舵提早兩個月發表這枚Navy Blue潛水表,如願以償,在七月初表壇激盪起不少漣漪,不少傳媒行家也心如鹿撞,表露感興趣的比率,應該是今期10枚搶手表之最。若然定價幾十萬,當然不及現在入屋,腕表面向普羅大眾,鋼帶才盛惠2.7萬,口碑不俗的織帶款式,2.5萬已有交易。腕表曝光沒兩天,實貨已火速到舖,剛開賣那段時間,店舖櫥窗看不到一枚,現在貨源相對穩定,真的心急等不及,多付三數千至3萬左右便有交易。
不鏽鋼表殼由慣常的41mm,微調至39mm,上手試戴,沒想象中的骰,亞洲人手腕其實恰到好處。藍色表圈和表面,不走明亮路線,取道深沉格局,以往同門Pelagos也曾推出藍面藍圈款式,對比下來Black Bay Fifty-Eight沒那麼鮮艷高調,較為耐看,而且這種深藍面配白色刻度的設計,更有天作之合的味道。腕表防水200米,搭載70小時動存和矽游絲的MT5402自動機芯,獲COSC瑞士天文台認證,走時誤差還升級至-2至+4秒。腕表可選鋼帶、皮帶或織帶款式,後者採用合作十年的法國老字號Julien Faure出品,深藍色調和表面更渾然天成。
Chanel
J12.20
睇時間,定尋找那20個圖騰,大部人寧願揀後者。
20歲的J12,萬千寵愛在一身,香奈兒為它舉辦世紀生日會,橫跨數個月,賀禮源源不絕,有左右黑白一刀切的J12 Paradox,有穿上皇后的新衣全身藍寶石水晶透明的J12 X-Ray,但最具話題性、最有圓滿意味的還是這枚J12.20,限量2,020枚當然夠點題,表面更暗藏20項香奈兒的經典圖騰符號,並低調地鑲嵌12顆鑽石,呼應J12名字,這份別出心裁,彰顯了香奈兒的靈氣與心思。
J12.20共有4個版本,這是38mm陶瓷表殼款式,搭載擁有70小時動存的Cal. 12.1自動機芯,另有33mm石英機芯款式,以及兩款一黑一白鑲嵌琺瑯(champleve enamel)表盤款式,毋庸置疑,38mm自動款最受人注目。20個香奈兒象徵,跨越表盤和表圈,自問香奈兒超級粉絲,可以立刻辨識到Coco Chanel本尊、山茶花、2.55手袋、No.5香水、蝴蝶結等元素所在何方嗎?其餘那些象徵又是甚麼呢?把腕表帶回家,日對夜對、日數夜數很快就知道答案了……2017年的時候,香奈兒把Q版Coco Chanel放在表盤中央,手指指顯示時間,早前拍賣竟然衝上18萬,眼前的J12.20,也有這個潛力嗎?暫時來說,可能還要努力一下,畢竟今趟J12.20產量較多(J12 Mademoiselle只限量555枚)。
Grand Seiko
6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Hi-Beat 36000 SBGH281
很少男生不喜歡高達,擁有紅、黃、藍「高達配色」的SBGH281,也很難抗拒。
2020年的環境,可能打亂了Grand Seiko六十大壽的部署,但動搖不了大家對GS的喜愛。以慶生為主題的藍面款式,今年累計推出了6枚,其中兩枚旗鼓相當,第91頁的Grand Seiko六十周年專題故事內,可見配備全新9SA5高頻機芯的SGLH003,那是高階版,限量1,000枚,定價約10,000歐元;另一枚是年初一馬當先、限量1,500枚、定價$46,800的SBGH281,搭載可靠準繩的9S85高頻機芯,性價比甚高。東瀛大精工的出品,蘊藏同樣源起日本的高達機械人影子,藍色表面搭配金黃色「GS」標記和紅色秒針,加上獨門超鏡面打磨的表殼,色澤亮麗鮮明,難怪一表難求。
Richard Mille
RM 72-01 Lifestyle In-House Chronograph
請告訴我,有哪枚Richard Mille是乏人問津不用搶的?
當日品牌這枚自家計時機芯面世,現貨到港,品牌臨急臨忙廣發英雄帖邀請傳媒觀賞,生怕腕表一走,不知何年何月再返貨。當下好些品牌店舖丑盡六壬清走存貨,Richard Mille例外,偌大店舖空間,如何弄來足夠腕表展示也是難題……獨立於表展以外,品牌優哉悠哉7月才發表第一款新表,再隔兩個月才把重頭戲RM 72-01帶到大家眼前。腕表的CRMC1機芯耗費30個月研發,累計盤布局更隨心所欲,兩大一小呈三角形排列。機芯最創新的部分,是設計了一個擺動小齒輪雙重嚙合機制,零件上下均設有齒輪,分別與走時和計時輪系連接,啟動快、省動力,也更節省空間。
Audemars Piguet
Royal Oak Selfwinding Chronograph
冰藍面,素有神奇魔力,鶴立「藍」群出來。
愛彼的藍五花八門,比如元祖橡樹的深藍、Royal Oak Jumbo超薄表的煙薰藍,又或和零售商聯乘的Bucherer Blue。還有眼前的冰藍面,第一回亮相,落戶瑞士限定版Royal...
25 2 月
閏年無有怕 最怕沒朗格
手執三問表,最喜歡11:59這個時刻,打簧節奏最豐富多變;拿著萬年曆,最興奮時刻快到了,2020庚子閏年,2月29日將是每四年一次的閏日,收藏家要準備好萬年曆,在2月28日坐定定睇好戲,要是朗格的粉絲,更有8款不同選擇,陪你度過四年一閏的美景良辰。欣賞跳進閏日的整套表演,要2月29日凌晨前夕抖擻精神,要替腕表上好鍊兼沒校錯日子,還要弄清這是朗格萬年曆而非普通年曆。年曆懂得自行分辨大小月份,但面對閏年會手足無措,2月28日還是會忽略29日的存在。萬年曆對閏年步步為營得多,在踏進29日前一刻,閏年指示會從3轉為4,日曆窗會由28日過渡至29日,然後再於閏日午夜跳至3月1日。公平點說,萬年曆可非一萬年不用調校,但在一百年範圍之內的長短月份,都不需用家操心,只要在2100、2200和2300拿回廠調校便可。顯示萬年曆的竅門,是要在機芯設計一個對應48個不同長短月份的機械程式。比較傳統的方法,是研發一個備有48個凹槽的程式輪,每四年旋轉一圈,對應一次閏年周期內的48個月份,其中4個凹槽幅度較深,代表四次2月,令程式輪更快跳進至下一個月,但其中一個凹槽會比另外3個稍淺,拖延日子流逝的速度,那就是閏二月多出來的閏日。上面提到的7款朗格萬年曆,都是採用傳統設計。然而於2012年面世的Lange 1 Tourbillon Perpetual Calendar,卻採用了嶄新模式,以較傳統凹槽程式輪長四倍的月份外圈代替,每年旋轉一圈,外圈旋轉30度即推進一個月,外圈同時內置一個波浪形凹槽的齒輪,對應裝上彈簧的槓桿,和凹槽偏離的幅度愈大,代表月份愈短,閏年時再接合閏年盤下的凸輪,確定屬於平常28日還是閏年29日。
27 10 月
自信小男人
花美男當道,戴表潮流也跟住變得小巧精緻。三字頭甚至表徑尺碼更細的腕表大行其道,話就話一表兩用,老公老婆男男女女同性兩性好友可以輪流一齊戴,其實也是給準前夫前男友重新認識自我的大好機會。嘻嘻,始終身體最誠實,戴上手就知。以下精選十枚 36mm 止步的細碼表款,功能上有繁有簡,設計上有動有靜,偶爾官仔骨骨,但更多的是醒目有型,統統都是花美男配搭適用。時下花美男的定義寬廣,既好動又好靜,不一定要官仔骨骨,偶爾也會穿穿短袖。說到穿著短袖衫,一枚硬度奇高且能防撞防刮的運動表固然是好選擇,合適戶外佩戴之餘,也有平衡視覺的fashion效果。愛彼為旗下的皇家橡樹系列首推的這枚細碼自動表,以全黑陶瓷製成大小組裝零件,另配黑色經典「Grande Tapisserie」大型格紋表面、18K玫瑰金製作的指針、小時刻度與六角形表圈螺絲等細節,打造出雙色對比的有型設計,真心要推介予動靜皆宜的花美男子。
誠然,幾十萬買一枚陶瓷表,外表重要,但技術層面不可忽視,而愛彼這一枚搭載5800號機芯的全黑作品,需先著墨的,也是高科技陶瓷製表背後的技術難度。基本上,製作一枚高科技陶瓷腕表都會用到二氧化鋯(ZrO2)粉末、顏料,以及特製的黏合劑,三者互相調和融合後,藉助一連串高精密的加工技術,便能將原料轉化為特定色調的陶瓷零件;由於每一品牌表廠所用的配方與比例各有所取,故腕表最終所呈現的光澤、亮度和顏色也不盡相同。其中,顏色的掌控尤其難,因為顏料本身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因此要讓所有零件顏色一致,都是技術上的一大挑戰⋯⋯可別忘記這類陶瓷奇硬無比,既要在此營造出深邃光滑的效果,又要確保箇中完美的外觀比例、拋光與霧面打磨,絕對是難上難!但這枚Royal Oak黑陶瓷自動表做到了,還要在只有34mm的小表徑上made achievement,如此睇得、戴得、用得且經得起challenges,內涵是也。($362,000)Audemars Piguet
Royal Oak Self-winding 34mm說到三字頭的細碼運動表,勞力士有超級多選擇,尤其是旗下的36mm,無論是DateJust 36,抑或Oyster Perpetual 36,近幾年更是鋪天蓋地。單是Oyster Perpetual 36已經連續兩年有新色新設計,去年更換埋新機芯,既有新的擒縱系統,又有無敵的三日鍊;今年則輪到Explorer有新動作,重推36mm之餘,更破例推出金!鋼!版!本!同樣載有全新的3230機芯,具備70小時動力儲存,為本身已經好熱鬧的勞力士36mm再添一員。
綜觀二手表市場上,表徑小而又有濃厚運動味的,原版的Explorer 36mm絕無僅有。雖然沒有粗大的表圈設計,卻多得特大的3、6、9數字時標及寬闊的Benz指針大大力加持,令到這枚只有三針時分秒功能的腕表,長期位列勞力士細碼運動表三甲位置。不過,Explorer的表徑後來被加大至39mm,原有的濃厚運動味稍稍退減,無可避免地比例上出現了空洞感。是故,今日你問十個勞力士表迷,相信九個都會偏心於原版的36mm細碼表徑。無他的,細少少,看來總紮實一點。如是者,勞力士今年重推Explorer 36mm,相信對很多偏心於原版款式的表迷來說也是個喜訊。當然,黃金比例以外,為Explorer加推金鋼黑面版本也是本年度一個重大驚喜,為向來只有鋼殼黑面及少量白面的款式上,加多個選擇。($84,500)Rolex
Oyster Perpetual Explorer 36mm耗時兩年,卡地亞早前終於成功研發出SolarBeat機芯並已生產使用。這枚以光電原理運作的全新機芯,以環保概念為先導,首載於今年經重新設計的 Tank Must 腕表之上,令這個系列表款,順理成章,成為卡地亞今年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腕表創作。
Tank Must腕表自1977年問世,其靈感源自Tank Louis Cartier腕表(1917 年)的經典線條設計:圓潤的垂直表耳、重新配置的表盤比例、鑲飾凸圓形寶石的圓珠形表冠等。新設計則分兩大主題,一是向八十年代所流行的單色風尚致敬之作,搭載石英機芯的單一大型款腕表具紅、藍、綠三個型號;二是初嘗將光電原理應用至Tank腕表表盤上的技術與美學挑戰,搭載卡地亞自家研製的SolarBeat光電機芯,備有大小型兩個尺碼。
與一般靠電池震動石英運作的機芯不同,由光電來驅動機芯,一般可省卻更換電池的麻煩。就說,新版Tank Must腕表所載的SolarBeat機芯,平均壽命有16年,用家只要在這段時間讓光伏元件接觸光源,便可確保腕表保持運作而毋須頻繁地更換電池。所謂的光伏元件,亦即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半導體,基本造型大同小異;要將如此四正平板的物料元件與製表工藝結合,在美學外觀上,卡地亞先從表盤著手,為新版Tank Must腕表配備一個現代光電表盤之餘,更將光伏元件隱身於被挑通的羅馬數字時標底下。如是者,太陽光便可通過穿孔接觸到藏在表盤下的半導體,繼而發電。(小型號$19,600)Cartier
Tank Must細碼表近年實在好爭氣,就說專業潛水表,過去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四字頭上落,碩大無比,要找表徑小一點的選擇不多;即便難得找到了,又可以因為機芯結構所限,無法與大碼型號功能完全相同。Tag Heuer今年重推Aquaracer Professional 300,除了43mm之外,竟然還推出了36mm(而非在結構上較易相容的38mm)表款選擇,尺寸足足縮細了幾個碼,而且都載有Calibe 5自動機芯,表殼都由不鏽鋼打造,都附有單向旋轉潛水表圈,以及可以延長或減少達1.5cm長度的全新鏈帶微調系統,功能上完全無異。
要知Aquaracer Professional 300是品牌一個經典型號。1978年以Ref. 844破格問世,除了具有基本潛水功能,如夜光小時刻度、清晰的分鐘刻度及旋轉表圈外,表盤更飾有紅色24小時制內圈刻度,可在水底更快速向潛水員報告時間,加上橡膠表帶上的八角形疏水孔眼,實用細節令這枚專業潛水表甫推出已成為經典。今年的新設計重新修飾了表圈的內部齒形,也在6:00位置的日期顯示底部添加了一面放大鏡,更寬、更顯眼的劍狀時針跟2004年推出的2000系列末代型號的時針相近,表冠的保護裝置也參照了Ref. 844的風格重新設計,非常進取。不過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藍綠雙色區間的 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時針和小時刻度是夜光綠,而分針則是夜光藍,又實用又靚!值得一提的是,36mm的藍、黑或銀色表盤以波浪紋飾面,有別於43mm的原版水平條紋刻面,更靚!($22,650)Tag Heuer
Aquaracer Professional 300 36mm談到朗格,識貨者定必知道品牌多年來堅持採用黃金套筒、藍鋼螺絲、德國銀製夾板、手工雕刻擺輪夾板,還有分別經前後兩次反覆測試的機芯及腕表組裝,製表工藝及打磨裝飾的規格都極高,在行內可謂數一數二。單是這枚全新的Little Lange 1月相表,18K白金製(182.086 型號)跟鑲鑽(182.886 型號)表殼同時上架,實心銀表盤上面飾有深藍色砂金石玻璃,帶點點銅藍光澤,視覺效果猶如懸浮一樣,像極了微縮的宇宙。正是這份貴在骨子裡的德式美學視野,裡外兼收,叫人心思思。
雖說表盤帶有閃亮效果,但基於砂金石經受熱銅化後,與實心銀上下交疊的視覺層次,整體效果其實僅屬微閃程度,像真之餘,也非常含蓄。值得留意的是,朗格並不常採用這類面盤裝飾,是近幾年才有,暫時只在去年Saxonia Thin的黑色砂金石玻璃改版跟 2018 年的原版藍色盤上出現過。不過品牌當時以單一塊大表盤製作,難度自然不及出動到三塊砂金石玻璃製作的Little Lange 1月相表;加上今次腕表直徑只有36.8mm,要將三塊大小不同的砂金石玻璃微縮至此,更同樣以18K白金製成微型月相小秒盤,部件切割與組裝技術自然更考工夫。
功能方面,月相表內載朗格自製的L121.2型三日鍊手動機芯,由兩個發條鼓驅動;在阿拉伯數字以外貼鑲了星型刻度的偏心式時分盤,配置了大日曆與動力儲存顯示,繼續向品牌一貫經典的表盤佈局致敬。佈局背後有段故,好有意思,大家有興趣可自行上網搜索有關「森帕歌劇院」與品牌的歷史源由,此處就不贅了。(鑲鑽版$44 4,000)A. Lange & Söhne
Little Lange 1 Moon Phase 36.8mm雖說你必先要很努力才可看來毫不費力,但其實除了很努力之外,膽識一樣好緊要,不然你以為要怎樣跳出所謂的comfort zone?只是努力還不夠!就說帝舵,是要夠大膽才可以二萬蚊左右入門價錢,定價一枚搭載T600型自動機芯、具備38小時動力儲存、採用316L極級不鏽鋼表殼、配備旋入式表冠及底蓋、走時精準又有150米深度防水功能,兼可無需登記就能擁有五年可轉讓保用保證的高性能 Black Bay 運動表。
無論是製表工藝質量,抑或裝飾打磨等細節,帝舵這枚Black Bay 卻都跟足大佬勞力士的最高標準。雪花指針、覆有 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超立體的白色鐘點標記、清晰易讀的分鐘刻度、輕輕向上彎的「Self-winding」字樣,加上雙段式打磨表殼,Black Bay表盤的佈局和視覺比例本來就無可挑剔。其實單是經典的雪花指針已值回票價,換上銀面之後,表盤上所有細節更是無所遁形,還未計鋼帶以外兩款深淺棕色皮革表帶,或高質法蘭西提花織帶選擇,讓人人都有得揀,襯返個人⋯⋯再睇多次價錢,即時令人對這枚大三針運動表加足十分。
不知這裡有沒有想要挑戰比 36mm 或是表徑更小的花美男,如有,一定不要錯過 Black Bay 36mm和32mm的銀面選擇!黑面經典,藍面易襯,但銀面的確是真心靚、真心推介。($22,100)Tudor
Black Bay繼過去幾年重磅宣傳Clifton Baumatic系列過後,品牌今年隆重發表Rivier第五代新版鋼表,推出表徑分別為42mm及36mm兩個大小尺碼。其中,直徑42mm款式以全自動機芯列陣,除了通用機芯,另備一式兩款的Riviera Baumatic型號,頓成革新焦點。然而那邊廂 36mm細碼表也不弱,備有通用自動機芯與Ronda石英機芯兩個款式,表盤顏色選擇比大碼自動表更多,上至基本的銀、黑兩色,下至今年大熱的天藍色和草綠色,一應俱全。
事實上,作為突破同期以軸珍型金表主導的風格代表,在七十年代石英誕身的Riviera不可多得。靈感源自今日大家都難以去到的法國蔚藍海岸里維耶拉(French Riviera),Riviera 的原版設計以當時極為創新、一體成形的鏈帶結構,以及對應表盤上十二個時標、呈十二邊形的表圈造型,再加上不鏽鋼製表殼,營造出一種富有獨立精神的現代主義風格。隨後經歷好幾次革新,系列至今來到第五代,同樣以原版的創作精神為本,修改了十二邊形的表圈設計並加入了四顆醒目的定位螺絲,想要展示的也是一種求變求新的態度。
雖說今年新增的細碼表款開宗明義以女生為對象,但港幣萬餘的入門定價,加上表盤顏色風格比大碼表款更大膽豐富,抵買抵玩,why...
27 8 月
01 4 月
03 4 月
14 5 月
25 9 月
07 4 月
Article
精選文章
專家芯聲
Article
精選文章
表壇動向
19 3 月
Panerai銅陶有你
今年Panerai的Submersible自立門戶,SIHH表展上Carbotech、BMG-Tech金屬玻璃、環保鈦金屬等等獨門物料爭相投效,唯獨青銅不聞不問,說得過去嗎?當然不是,Panerai和青銅已超脫一般關係,Submersible的銅道中人,留待今天才隆重登場。這是Panerai繼2011年的PAM382、2013年的PAM507、2017年的PAM617和PAM907之後,第五度生產銅殼腕表,當中PAM907是特地為倫敦蘇富比慈善拍賣而設的unique piece,所以嚴格來說,說此枚PAM968是第四代銅之傳人也無不妥。Panerai不是造銅表第一人,Gerald Genta所造的Safari才是,但能令銅表發亮發熱,肯定不可抹殺Panerai的功勞,品牌的軍用潛水表背景,本身已是很好培植銅表的養分,說起銅表,很多人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名字就是Panerai。第五回出手,Panerai示範了「銅陶」不是陌路人,青銅表殼首次搭配啡色陶瓷表圈,和Montblanc今年的1858 Geosphere銅殼綠圈異曲同工,也帶幾分相像Tudor Black Bay Bronze的味道,不過後者只是用上鋁質表圈而已。感受得到Panerai的潮流觸覺,勞力士GMT-Master II去年用過啡黑雙色陶瓷圈,愛彼Royal Oak今年也有啡色陶瓷圈作品,一股啡圈風暴或許正在逐漸蘊釀。最重要是青銅天性隨時日氧化產生綠鏽,陶瓷卻可長久保持光鮮,佩戴久了,會是非常有趣的對照。腕表直徑為47mm,內藏P.9010自動機芯,三日鍊動力,除了啡色皮帶另附送綠色膠帶一條。限量1,000枚,和歷代銅人無分彼此。定價約12萬餘,高於當年第一代8萬多的水平,這也難怪,Panerai銅表二手價值持續高企,去年一枚PAM382在日內瓦蘇富比賣得25萬,另一枚PAM507又在香港Phillips以18.8萬交易,對比之下新表很有競爭力了。表殼:青銅
尺寸:47mm
機芯:P.9010自動
功能:時、分、小秒、日期、單向旋轉表圈、3天動力儲備
表帶:皮帶
防水:300米
數量:1,000枚
年份:2019
約售:$123,500
13 7 月
Bell & Ross 2020新表
Bell & Ross的腕表系列向來主題明晰,今年新作也不例外,包括了與Renault F1車隊為靈感創作的R.S.20 Collection、BR 03-92 Diver Blue Bronze潛水表款及BRV2-94 Aeronavale Bronze飛行主題腕表。自Bell & Ross於2016年成為Renault F1車隊的官方合作夥伴後,每年都會推出聯乘作品,全歸入R.S.名下,然後以「年」為期分出子系列,如2018年推出的是R.S.18 Collection,去年為R.S.19 Collection,今年登場的自然是R.S.20 Collection。新系列一如以往地以黃色及黑色為主色,這色彩配搭正是源自車隊的黃色和黑色單座賽車,今年系列包括四款計時表:BR V3-94 R.S.20圓殼款、BR 03-94 R.S.20方殼款、BR-X1 R.S.20鏤空款及BR-X1 TOURBILLON R.S.20陀飛輪款,這次的系列特點是以黑色為主,黃色為副,只用以點綴內表圈及指針等,並配上雙圈設計的密分秒數格子刻度圈。四款當中,BR V3-94及BR 03-94是較為親民的兩個。兩款腕表外形完全不同,BR V3-94是圓殼不鏽鋼款,襯黑色雙向旋轉表圈,直徑43mm,BR 03-94則是品牌經典的圓角方殼款,寬42mm,配黑色陶瓷殼;但兩者表盤造型相近,配印有測速計的黃白雙色內表圈,啞色黑色表盤,阿拉拍數字時標及指針塗有夜光物料,30分鐘累計盤於9:00位以銀色刻度圈圍繞,小秒盤則微陷一級,就在3:00位置。不過,細看會發現BR V3-94的日期窗在4:30位,而BR 03-94則在6:00位,即使它們內裡都是由BR-CAL.301自動機芯驅動。兩款腕表均限量999枚,BR V3-94 R.S.20配黑色黃色仿碳纖維小牛皮款售$34,000,配不鏽鋼鏈帶的話會貴一點,售$36,500;BR 03-94 R.S.20則售$49,900。Bell & Ross在2018年推出了銅殼款的BR 03-92 Diver,其時為穩陣的銅殼黑面款,去年續推出綠圈綠面款,今年再添新成員,採用藍圈藍面,僅限量推出999枚。腕表採用CuSn8青銅表殼,寬42mm,單向旋轉表圈底座同樣是青銅製,但嵌入了藍色鋁製刻度圈,印有60分鐘刻度。腕表底蓋則以不鏽鋼製,刻有潛水頭盔圖案,腕表防水深度達300米。啞藍色表盤沿用Diver系列一貫設計,大型圖形刻度及時、分、秒針皆塗有Super Luminova夜光物料,日期窗在4:30位置,配藍色橡膠或小牛皮表帶。腕表內置BR-CAL.302自動機芯。售$33,000。除了潛水表款外,今年還有銅殼飛行表款,用來向Vintage BR Aeronavale系列致敬。雖說都是採用銅殼,但BRV2-94 Aéronavale Bronze所用的青銅合金與BR 03-92 Diver Blue Bronze的青銅合金是不同的,前者由91%銅、7%鋁及2%矽混合而成,色調偏黃,氧化速度會較慢,後者則是CuSn8青銅。表殼直徑41mm,配弧面藍寶石水晶表鏡,加了幾分古典感。大概因為藍色大行其道,故新作同樣是以藍色為主調,配藍色的表圈、表盤及小牛皮表帶。表盤配色與外殼相呼應,襯以鍍金金屬時標及指針,只有指針塗有白色夜光。腕表為雙盤配局,小秒盤及30分鐘累計盤分置3:00及9:00位置,回應了1960年代的B-Compax雙盤計時表。腕表由BR-CAL.301自動機芯驅動。限量999枚,售$42,000。事隔3年,BR 03-92 CAMO推出新款型了,上次是全黑迷彩設計,如暗影夜行,今年新作以「白色」為名,其實就是白與深淺灰色組成的迷彩圖。新作採用42mm啞黑色陶瓷表殼,配雙層表盤,面層印有白、灰配迷彩圖案,刻度位置被鏤空,透視出下層的黑色夜光盤,而白色指針亦塗有黑色夜光物料,在黑暗中會發出鮮亮綠光。另外,表盤的品牌標誌、型號名稱及「Ltd」圖案都用上淺灰色,仿佛要配上腕表的「Camouflage」主題偽裝起來。腕表內置BR-CAL.302自動機芯。限量999枚,售$29,200。
07 3 月
精工潛水表55周年 經典復刻登場
精工潛水表自1965年誕生以來,轉瞬就55年,能歷半個世紀不衰可不是一件易事,它做到了。為慶祝這重要日子,有三款具代表性的歷史時計復刻重製,它們都是首個十年的出品,影響了品牌潛水表往後的造型及風格,分別是:1965年的62MAS 150m、1968年的Hi-beat Diver’s 300m及1975年的Professional Diver’s 600m,對應型號為SLA037、SLA039及SLA041。2020年復刻版在演繹經典的同時也注入了新元素,例如採用了「白鋼」(Ever-Brilliant Steel)。白鋼是常用於海洋建築物與船隻的高抗腐蝕性物料,經PREN測試,其抗蝕度比常用的不鏽鋼高 1.7 倍,而且色澤更為亮白,應用於腕表之中,觀感自然更佳。三款腕表當中,1965 與 1968 復刻版均以白鋼製作表殼,而1975復刻版為了保持原來的鈦金屬表殼設計,故只配上白鋼表圈。三款腕表均採用了藍灰色表盤,以呼應與潛水表關係密切的深海顏色,襯托著LumiBrite大型夜光時標,象微腕表在黑暗的深海中也可高效顯時。當中SLA037及SLA039的表盤特別飾以漸變太陽放射紋,是要進一步呈現暗海中光線消褪驟變的情境。SLA037復刻了精工於1965年推出的首款潛水表,表殼直徑39.9 ㎜,配黑色表圈,表盤飾以粗棒狀時標,3:00位置設有日期窗,連昔日的布料紋理橡膠表帶也再度現身,但改以矽膠製,更為強韌舒適,防水深度亦增至200米。1968年推出的Hi-beat Diver’s 300m是精工首款具 300米防水,並內置高頻自動機芯的潛水表,SLA039高度重現其特色,如表冠移至4:00位置,時標與指針設計也沒有改變,兼具有300米防水效能,其矽膠表帶飾有金字塔式紋理,也是其時的設計之一。這兩款復刻版均由8L55自動機芯驅動,以5Hz高頻運作,具55小時動力儲備。Professional Diver’s 600m於1975年推出時,採用鈦金屬一體式表殼與外層護殼,設有L形墊圈隔絕氦氣進入,使之防水深度達600米,不單表現令人驚嘆,其獨特造型被暱稱「吞拿」,至今仍極具代表性。SLA041理所當然地配上「吞拿」表殼,並沿用了蛇腹式表帶,確保表帶具彈性應付深海水壓,以免脫落。不過,新作防水深度達至1,000米,其純鐵製作的藍色啞面表盤更助腕表抵禦高達40,000 a/m的磁場,可見精工這些年來的進步。腕表內置8L35 機芯,動力儲備約50小時。除了復刻腕表外,55周年系列還包括了一款1965年潛水表的現代重繹版(SPB149),其表盤設計與SLA037復刻版相近,但採用不鏽鋼表殼及鏈帶,配上橙色秒針,內置6R35自動機芯,具70小時動力儲備。所有紀念腕表均屬限量生產,各復刻款只推出1,100枚,現代版則限量5,500枚,1965年款將首先於6月發售,其他兩款則分別於7月及8月先後推出。另外,精工還準備了同時收納三款復刻版的套裝系列,會於5月率先登場,但僅有100套。售價方面,SLA037售$49,800、SLA039售$53,800,SLA041售$35,500,SPB149為$10,500。表殼:白鋼
直徑:39.9mm
機芯:8L55自動
功能:時、分、秒、日期
防水:200米
表帶:矽膠
限量:1,100枚
約售:$49,800表殼:白鋼
直徑:44.8mm
機芯:8L55自動
功能:時、分、秒、日期
防水:300米
表帶:矽膠
限量:1,100枚
約售:$53,800表殼:鈦金屬及白鋼
直徑:52.4mm
機芯:8L35自動
功能:時、分、秒、日期、40,000 A/m抗磁
防水:1,000米
表帶:矽膠
限量:1,100枚
約售:$35,500表殼:不鏽鋼
直徑:40.5mm
機芯:6R35自動
功能:時、分、秒、日期、70小時動力儲備
防水:200米
表帶:鏈帶
限量:5,500枚
約售:$10,500
28 11 月
28萬買精工1969 Quartz Astron 50周年版
沒有看錯,標題確是寫著「28萬買精工」,花這個價錢買的當然不是小兒科,是精工最新為慶祝世界首款石英表Quartz Astron在50年前的12月25日誕生,推出全球限量50枚的The 1969 Quartz Astron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SBXD002。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使人類由原本的農業社會轉型以工業為主,繼後因全球自由貿易的解放,再衍生金融革命和科技的高速發展,所以工業革命促使了社會的進步。至於鐘表業界,在七十年代也曾出現過一次革命,就是石英表的出現。石英表比機械表便宜和精準,不用上鍊甚為方便,因而在七十年代大受歡迎。不過,也因此令傳統機械表的銷量跌至谷底,重創瑞士的傳統製表業。至於機械表市場如何復甦,這是另一個長篇故事,而研發出石英技術的,便是來自日本的精工,在1969年推出花了10年時間研發的全球首枚石英表Quartz Astron,每月誤差只有+/-5秒,即每年誤差只有+/-1分鐘,精準度之高,在當年超越機械表百倍之外,更驚人的是,精工居然在推出此表後不久,便將大部份專利技術開放,慷慨的結果令石英表在全球迅速普及,精工也因此聲名大噪。至於當年推出的Quartz Astron,表殼以黃金製造,大三針格局,配襯鱷魚皮帶,簡約而高貴,售價更高達45萬日元,比當年豐田首代Corolla E10賣價43萬日元還要貴。瘋狂嗎?未算,更瘋狂的是,首100枚只花不到1星期便賣光了,足是Quartz Astron產量的一半。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精工推出The 1969 Quartz Astron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SBXD002來慶祝Quartz Astron誕生50周年,腕表的設計靈感理所當然來自初代Quartz Astron,同樣採用圓弧修邊的方枕形黃金表殼,配上纖幼表圈,表盤帶有垂直拉絲飾紋,及採用與初代差不多款式的幼長黑線指針和多面切割的長形黑線時刻。不過,SBXD002的表冠並非初代的內嵌式設計,黃金表殼上也非簡單的拉絲直紋,而是經人手精心雕琢如雪花的細紋裝飾,比初代更華麗奪目。另外,SBXD002搭載品牌最新研發的全球最薄3X22 GPS太陽能機芯,40.9mm直徑表殼僅厚12.8mm,比同類型GPS腕表纖薄得多,也散發出如初代的纖薄感。至於功能方面,SBXD002當然比初代強勁得多,以太陽能充電,內置GPS使腕表可隨時隨地因應位置所在自動調校時區和時間,保持永遠精準,並支援萬年曆至2100年。就算不使用GPS對時,機芯本身的精準度也達每月誤差+/-15秒,即是每兩日才有1秒誤差,依然精準得驚人。黃金表殼、人手雕刻、品牌最先進的超薄GPS太陽能機芯、限量50枚,單是這幾項已值回票價,更何況28萬元買到的,還括了精工50年前在業界起革命的歷史意義?表殼:黃金
尺寸:40.9mm
機芯:3X22 GPS太陽能
功能:時、分、秒、日期、GPS對時
表帶:鱷魚皮帶
防水:100米
限量:50枚
售價:$280,000
17 9 月
最薄最入門Urwerk
未介紹腕表之前,先說一些花邊新聞。以Urwerk的格調,要吸引名人明星佩戴不難,事實上,佩戴過Urwerk的公眾人物確實不少,據聞米高佐敦擁有9枚不同款式,羅拔唐尼在電影中戴上Urwerk,沙拿是品牌擁躉,連時裝大師Ralph Lauren也在訪問中佩戴Urwerk粉墨登場,最新UR-100推出之後,明星粉絲數目可能又要加上幾個。其實許多年前,Urwerk兩位主腦已有重新生產一枚簡約版的念頭,2017年適逢品牌創立20周年,派遣相對簡單的UR-105 CT上場,兩年後的今天,UR-100進一步變成帶有品牌基因、但又相對最為簡約的代表。不過,它只是造型沒那麼驚世駭俗,它的不平凡,展現在腕表身上不同部分。它是Urwerk歷來最纖薄的款式,49.7 x 41mm鈦金屬加不鏽鋼表殼僅厚14mm,別說厚16.8mm的UR-105有一段距離,連專為女士而設的UR-106,也以14.45mm厚度輸了一個馬鼻。純以手感判斷,UR-100應該也是Urwerk最輕巧款式之一,和同樣輕盈的UR-105應該只在伯仲之間,實際是否如此留待日後考證。
它是Urwerk少見偏向圓形的設計,八角形表殼包圍著一個圓形表面,和絕大部分Urwerk大相逕庭,創辦人兼首席設計師Martin Frei解釋過,這次品牌用回早期UR-101和UR-102部分設計元素,其中當然包括圓形輪廓,說是復古又得,說是破格亦可。
它是Urwerk最入門的款式,定價港幣41萬,之前品牌最相宜的作品是UR-105,揭蓋版YR-105 CT賣58萬,開放式表面版本則約52萬,價格下調接近兩成,有心把品牌帶到更入屋的位置。它也改良了自動機芯的結構,備有48小時動力的Caliber 12.01,加設了一個渦葉輪形調節裝置,作用類似緩震系統,擺陀轉一圈,渦葉輪調節裝置便以反方向轉六圈,減低擺陀過份高速轉動和軸心承受過大衝擊的風險,近似UR-105 CT的雙渦葉輪校正裝置。
最後一項UR-100的創新之處,是善用了衛星小時轉碟的所有運轉方位。一如以往,小時轉碟會在6:00位置的刻度環上掠過,指示當下分鐘,但昔日離開刻度環之後會變得無所事事。如今UR-100在9:00至10:00位置,以及2:00至3:00位置,加插了距離讀數,前者顯示地球在20分鐘內自轉了555公里,後者則顯示地球在20分鐘內圍繞太陽公轉了35,740公里,腕表再不只有顯示時間,還指示了時空。表殼:PVD鈦金屬及鋼
尺寸:49.7 x 41mm
機芯:UR 12.01自動
功能:衛星小時、分
防水:30米
限量:25枚
年份:2019
約售:$410,000表殼:鈦金屬及鋼
尺寸:49.7 x 41mm
機芯:UR 12.01自動
功能:衛星小時、分
防水:30米
限量:25枚
年份:2019
約售:$410,000
24 2 月
Maurice Lacroix Aikon Chronograph Skeleton新一代艾美型男
這一、兩年,脫離了Baselworld的品牌,依然活得十分精采,例如Breitling今年的第二枚復刻作品Ref. 765,便率先贏盡口碑;又例如Maurice Lacroix,去年在沙巴舉行個人新表預展,Aikon Mercury要依靠扭動手腕上鍊,才能得知當下時間,技術與趣味都高人一等。今年再駛出壯男計,以充滿運動型男味道的Aikon,結合不鏽鋼殼、計時和鏤通元素,又擦亮了Aikon這個源自九十年代經典設計的招牌。Aikon系列誕生於2016年,以復刻1990年的Calypso型號為名義創作,最初只設石英機芯,直至2018年一口氣加推自動、計時和鏤通三大型號。當中,又以鏤通表最能代表艾美的發展歷程。1993年,品牌推出Calypso Skeleton,亦是品牌第一枚鏤通表,如今借Aikon之名再世,自然更有經典地位。過去兩年,Aikon鏤通表都是取材於自動機芯型號,比如採用自家製造ML234機芯的Aikon Skeleton Manufacture,今年終於輪到向計時表埋手,選用相同於2017年Masterpiece鏤通表的ML206機芯,創作了第一枚Aikon鏤通計時腕表。44mm的不鏽鋼表殼,採用較幼身的表圈,表圈依舊設有六個托爪,但原本拋光的打磨,變成現在的10分鐘區間的刻度。除了六個托爪,腕表和六字依舊有緣,計時按鈕的底座,就是沿用六角形設計。貴為鏤通表世家,這次艾美又露上高超的一手,整個鏤通表盤層次豐富,上層兩個副盤和刻度以鍛面打磨,下面是DLC黑金機芯,最底層又用回灰色襯托,對比鮮明。
雖然腕表採用Masterpiece鏤通表一樣的機芯,但除了色澤有所改動,3:00位置的累計器亦改頭換面,改為指針模式,再不是備有指標的轉碟設計。腕表沿用Aikon皮帶款式常見的輕易裝拆系統,更換表帶可在彈指之間完成。表殼:不鏽鋼
尺寸:44mm
機芯:ML206自動
功能:時、分、小秒、計時
表帶:小牛皮帶
防水:200米
約售;6,900瑞郎
14 8 月
勞力士 5項新紀錄
勞力士的timeless,不只在於設計,在入何市道,即使現在全球所有市場都受疫情影響處於前所未有的艱難困境,勞力士仍然是搶手貨,搶出一項接一項的新紀錄。有海外網媒指近來勞力士在拍賣會上轉趨活躍,部份新高價由勞力士出手奪得,屬實的話希望他們將來可開設勞力士博物館讓大家大開眼界,但是真是假難以證實。有沒有勞力士在背後,這幾枚新貴本身都它獨特難得之處。最高價自動版Daytona
這枚Daytona不算太vintage,1999年出廠,配Zenith自動機芯,最特別在於表盤是青金石製成。勞力士本身很喜歡用不同類型寶石製作表面,最常見是Datejust和Day-Date,Daytona亦有不少款式,而這枚身價奇高,主要是它是暫時所知唯一配青金石面的鉑金Daytona。本身估價是400至600萬港元,最後以2,540萬港元成交,可以想像爭奪氣氛如何激烈,最終創下了自動版Daytona的新紀錄。網上拍賣最高成交價、英國拍賣最高成交價、Daytona JPS最高成交價
這枚黃金Paul Newman Daytona最近在倫敦出拍,以120萬英鎊,即約1,170萬港元成交,一次過刷新三項紀錄。JPS是John Player Special的意思,因為它一身黑與金跟Lotus F1車隊的標誌性顏色很相似而得到這暱稱。 據蘇富比說黃金殼6264極珍貴,現時所知存世約10枚,但亦有指數目逾百枚。怎說都好,總之數目不多,而當中Paul Newman款就更少,它有檸檬黃面、金色面和這樣的JPS黑面。對上一次JPS的紀錄是兩年前由Ref. 6241(同樣是push button)創下,成交價是912,500瑞郎,即約700多萬港元。這枚比6241換了新機芯的6264,表面保存狀態本身也很好,夜光點還是完整的,成功破千萬元。最高價Ref. 6034
Ref. 6034是勞力士最早時期的計時表,產於五十年代。那些年測速計和脈搏計仍放置在表盤,又會用不同色調標示,即使最普通的白面,保存得好的話仍然色彩豐富。6034最常見是不鏽鋼款,一般身價廿多萬元起,其次是黃金,粉紅金款最罕有,像這枚幾乎看不出已年逾六十可以說難得一見,不論表殼表面保存得很好,背後底蓋的印記清晰,像沒怎樣戴過只小心翼翼保存下來。約三年前配啡色tropical面的鋼殼6034以高價55萬美元成交,更珍貴的粉紅金版而且極新淨,身價自然更高,估價本身只25-35萬瑞郎,結果就破了紀錄以60萬瑞郎成交。最高價Ref. 1680 Comex Submariner
有一個大Comex徽號的Submariner是否漂亮見人見智,但無可否認它是獨特版本,而且數量不多,有其珍貴之處。這拍品可算是珍品之中的珍品,據說當年勞力士為Comex造的Submariner大約60枚,當中有不少在檢修時已換回沒有Comex徽章的標準Submariner面,因此有Comex logo的就更少。而它的保存狀態又非常好,基本上沒有下過水,而且附有原裝保證書,這是極少見的,因為附件通常由Comex保留,不會給予表主。這幾項因素對於鍾情Comex版的表迷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估價才15-25萬瑞郎,結果搶高至524,000瑞郎成交,成就出新紀錄。最高價Ref. 1680
1680是第一枚配備日期的Submariner,本身是最易入手的勞力士膠鏡運動表,現時市價一般是8-10萬港元,當然1680之中也有身價特別高的款式,例如最早期型號有紅色Submariner字,而當中又有少數是meter first,即是200m開首而非常見的600ft。一個小小不同之處就是身價高低的關鍵。此表有紅字,屬meter first款式,行內稱為Mark II面,而且是略帶啡色的tropical dial。2017年此表在Phillips出拍時以52,500瑞郎成交,這次換了一個與表面更襯色的字圈(原來的字圈亦一起出拍),經過三年沉澱,成交價變成破紀錄的103,750瑞郎,即約83萬港元。
17 6 月
極罕靚表出拍 – Phillips Geneva Watch Auction: XI
做任何事包括買好表,timing很重要。樣靚狀態好的罕貨,即使你手頭銀根充裕都不一定遇得上,但下周末(6月27-28日)可能是一次好時機。Phillips日內瓦鐘表拍賣裡有Jean-Claude Biver四枚私人收藏出拍。身為表壇重量級人馬又是愛表之人,他的藏品全是難得一遇的極罕款式,例如Patek Phillipe那枚tone-on-tone的玫瑰金1518,真人比上鏡更漂亮;另一枚黃金2499也是少見保存狀態很好的歷史古物。Patek Philippe Ref. 1518產量只有281枚,玫瑰金款屬少數,當中tone on tone的玫瑰金面比一般銀面珍貴,至今只出現過13枚,不是Jean-Claude Biver割愛,也難一睹其風采;70年來只經歷兩代主人,保存狀態極好,估價HK$9,600,000-19,200,000。Patek Philippe黃金殼Ref. 2499同樣是Biver先生的收藏品,跟剛才的1518一樣,能夠獲Biver先生垂青的都是保存狀態很好的罕貨,其表殼表耳線條仍相當sharp,經歲月洗禮的奶白色表面色澤自然均勻,字體仍相當清晰。據研究用條狀刻度的第二代黃金2499只有20枚。估價HK$8,000,000-16,000,000。Rolex的Ref. 6232同樣稀有,幾十年來只出現過大約12枚。兩盤布局加搭載A 23機芯,當時來說不是常見組合,主要供應法國市場,品相很不錯,刻度和夜光仍保持完好,舊化得相當漂亮。2014年底另一枚6232曾在日內瓦佳士得出拍,成交價約12萬瑞郎,即約100萬港元。這枚估價HK$1,600,000-3,200,000。這是F.P. Journe大師20年前成立自家品牌的第一枚恒動力陀飛輪Tourbillon Souverain “Souscription”,38mm鉑金殼以及黃金表盤(1:00位置印有編號),今天已難復再,想儲回大師的第一枚處女作,這是難得機會。過去五年曾經有三數枚在拍賣會上出現過,2015年編號No. 9以近27萬瑞郎成交,2018年No. 16成交價是46萬餘瑞郎,這枚是編號No. 14,估價HK$1,200,000-2,400,000。369表盤的5513數量甚少,當然也十分漂亮;6:00位置Submariner下還有一行横線,俗稱underline,是Rolex將夜光由radium轉為trutium的過渡設計,又是少見細節。一般Explorer面5513成交價幾乎都是七位數字,這枚表盤和夜光舊化得不錯,估價由80萬港元起,有興趣不妨試試。
02 3 月
Biver珍藏腕表現身Phillips 5月春拍
Jean-Claude Biver在表壇地位舉足輕重,你有好奇過他手上會有哪些腕表珍藏嗎?原來跟他的成就一樣令人驚嘆。Phillips日前宣佈在5月舉行的日內瓦春拍「名錶薈萃─日內瓦XI」中,將有四枚Biver的私人珍藏進行拍賣,它們均是Patek Philippe腕表,其珍稀程度之高,分分鐘連品牌也想將之收回囊中。世界時腕表是Patek Philippe的標誌作品,其首款世界時腕表Ref. 1415於1939年誕生,得到了極大迴響。在Ref. 1415面世以前,品牌曾製作一些前導表款和樣品,而這枚Ref. 96HU便是樣品之一,它們的存在鮮為人知,目前只有兩枚曝光,這就是甚中一枚,而另一枚正收藏於Patek Philippe在日內瓦的博物館中。
估價:瑞郎300,000 - 600,000Ref. 1518是Patek Philippe首款以系列形式推出的萬年曆計時腕表,於1941年推出。據載它至停產時只推出了281枚,當中大多為黃金款,玫瑰金款則以銀色表盤款居多,而Biver手上的卻是極為罕見的粉紅色表盤款,至今只有13枚而已。如此罕有的腕表亦鮮見於拍賣場,這次春拍將是其第二次現身。
估價:瑞郎1,200,000 – 2,400,000Ref. 2499和Ref. 1518看來很相似,因為它就是Ref. 1518的繼承者。Ref. 2499共有四代演變,第一代於五十至六十年代間生產,而Biver所收藏的是第二代,見於1955至1966年,配上更具運動感的圓形按鈕,採用巴頓式時標。這款腕表極少出現在國際拍賣場,目前為鐘表界所知,同樣採用巴頓式時標的黃金版腕表只有20枚。
估價:瑞郎1,000,000 – 2,000,000這是Patek Philippe僅有的三枚鉑金古董腕表之一,三枚腕表雖採用連續序號,但表盤設計不同,而Ref. 1579的刻度與時標為藍色,與另外兩款不同,更顯獨一無二。這款亦是三枚中的最後一枚。
估價:瑞郎800,000 – 1,600,000
這四枚腕表珍貴罕有,估值甚高,最後能否創出拍場新高,大家要拭目以待了。
07 11 月
全城注目 5,500萬估價Patek Philippe 2523
近代百達翡麗的世界時間腕表,素來擁有一班穩定的捧場客,無論是Ref. 5131到後來的Ref. 5231,未必如Nautilus般等到天荒地老,但少不免輪候上好一陣子。它的優點在哪?一來,它有出色的顯示機制,一個表盤,輕易看清不同時區;二來,表盤中央常備琺瑯彩繪地圖,可以說,是集半rare handcrafts和半complication於一身的款式。這次的全城破記錄直擊主角,震撼性可能比方力申環島游更高。Ref. 2523問世於1953年,佳士得的專家是這樣形容:那是一個設計、工藝、技術的黃金時代。腕表引入了Louis Cottier於三十年代創作的世界時間顯示機制,利用一個城市環,加上一個日夜圈,歸納出40個不同城市的時間。現代Worldtimer大多濃縮成24個時區,那個時候是有殺錯沒放過,包含很多冷門地方,毛里裘斯(Mauritius)大家可能還熟悉一點,葡萄牙的馬德拉自治區(Madeira)等等就相對陌生了。Ref. 2523是它的上一代、誕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末的Ref. 1415改良版,轉用雙表冠格局,城市環亦從表圈移師內圈,最重要的還有表盤中央的裝飾舞台,有的是guilloche,有的是琺瑯彩繪地圖,也有像此拍品的半透明藍色琺瑯表盤。據考,已知的粉紅金Ref. 2523只有7枚,其中兩枚搭配藍色琺瑯(過去30年出現的Ref. 2523之中共有4枚藍色琺瑯款式),而且唯獨這枚表盤同時擁有Patek Philippe和米蘭分銷商Gobbi的名字,暫時找不同相同款式了。2017年,香港Phillips上拍了一枚guilloche Ref. 2523,成交價港幣2,230萬(約280萬瑞郎,刷新了該型號拍賣記錄,但這記錄能不能坐穩還是未知之數,此拍品上一次於2010年現身日內瓦佳士得,交易金額高達268萬瑞郎,闊別近十載,市場上也再沒隱世同款腕表出土,價值當然只會有增無減,大家最好坐定定欣賞這場秋拍好戲了。
03 8 月
7月腕表拍賣:最高價成交Top 5
今年兩大拍賣行的香港拍賣延期至7月,蘇富比的「珍貴名表」拍賣定在7月11日,佳士得「精緻名表」拍賣則於7月13日舉行。雖然疫情對腕表巿場帶來沉重打擊,但拍賣巿場卻未見頹勢,兩行均有紀錄誕生,並達到破億的總成交額,蘇富比近1.2億,而佳士得則達1.6億,後者成績甚至更勝去年春拍。今季最高成交價腕表首兩名由Rolex及Patek Philippe包辦,相信大家也不會覺得意外。拍賣行:Sotheby’s(Lot 2236)
估價:$4,000,000 - $8,000,000
成交價(連佣):$25,375,000
Daytona不愧是「表王」,無論是新的舊的,價格都是炒得起,賣得出,若能找到一些名目,拍出天價也不是夢。Rolex Daytona Ref. 16516榮膺今季春拍的最高成交價腕表,同時刷新了Daytona自動表的拍賣紀錄。今次這枚Ref. 16516能以逾高估價3倍拍出,破了系列的自動表款紀錄,是因為它是目前已知唯一一枚配青金石表盤,內置Zenith高頻計時機芯的Daytona鉑金腕表。冠上獨一無二之名,自然成為爭奪對象。
據拍賣紀錄顯示,目前最貴的Daytona是2017年10月以1.38億拍出的Daytona Paul Newman Ref.6239,它的主人正正就是Paul Newman,要超越這紀錄相信很難了。第二位同樣是2017年的紀錄,是有「The Legend」之稱的Daytona Paul Newman Ref.6263,以2,920萬成交。今次的Ref. 16516則攀上最貴Daytona的第三位。拍賣行:Christie’s(Lot 2492)
估價:$7,800,000 - $24,000,000
成交價(連佣):$15,125,000
這次Patek Philippe Ref. 5033T創下了該型號的世界拍賣紀錄,這結果並不令人意料,要知道它是唯一一枚配鈦金屬表殼的Ref. 5033,只是事前難以斷定會拍出多少,現在答案揭盅,就是1,500多萬,這不單是破紀錄,還使它成為了佳士得7月鐘表拍賣的最高價拍品。
Ref. 5033是一款具三問及年曆功能的複雜功能腕表,採用酒桶形表殼,佈局參考了上世紀中的全曆表款,在10:00至2:00位之間設置有3個視窗顯示星期、日期及月份。它的投產期大約十年,2002年至2012年,但產量不多,據說不足80枚,絕大部分都是配鉑金殼,唯獨2003年製作了一枚鈦金屬款,就是這次上拍的Ref. 5033T。去年一枚鉑金Ref. 5033於蘇富比拍出30萬美元,即近240萬港元,今年鈦金屬款的成交價是它的6倍,完全符合百達翡麗向來「非貴金屬款更矜貴」的潛規則。拍賣行:Christie’s(Lot 2504)
估價:$7,800,000 - $12,000,000
成交價(連佣):$9,665,000
Ref. 5002是極為稀有的Patek Philippe腕表,其投產期約10年,2001年至2011年,每年僅生產10枚。Ref. 5002產量如此稀缺,因為它極為複雜,於2001年登場之時,便挾著Patek Philippe有史以來最複雜腕表之名,它備有12項功能,包括大教堂鐘聲三問報時、陀飛輪、萬年曆、逆跳日曆、月相、恆星時間及星空圖等。據考,Ref. 5002鉑金款僅生產了40枚,而本作是其中之一,最終以近1,000萬成交。拍賣行:Christie’s(Lot 2300)
估價:$4,000,000 - $8,000,000
成交價(連佣):$6,845,000
首五名中,只有這枚不是出自Patek Philippe及Rolex之手,能位列第四,當然不容少覷。這並非常規款型,而是來自Le Garde Temps: Naissanced'une Montre計劃的作品。計劃由Greubel Forsey及獨立製表師Philippe Dufour負責,旨在向年輕製表師傳授手工製表技術,當年經過一輪面試,才選出了巴黎的製表老師Michel Boulanger。
這枚四人聯手的陀飛輪腕表由設計至完工的整個過程中,均沒有使用電腦工具,百分百手工製作,花了六年時間才於2016年完成原型作品,同年於香港佳士得上拍,以$11,296,000成交。這筆收益又回饋於「Naissance d'une Montre」項目,最後共推出了11枚限量版。本拍品為編號6,是正式版首現拍場,以近700萬成交。拍賣行:Christie’s(Lot 2493)
估價:$4,000,000 - $8,000,000
成交價(連佣):$6,125,000
這次佳士得鐘表拍賣破了兩個有關Patek Philippe的型號紀錄,一是千五萬成交的Ref. 5033,另一個就是Ref. 2524/1,拍出600多萬,貼近最高估價成交。
製作三問表,Patek Philippe可說是經驗豐富,算來快要近百年,但有系統地批量發售是在四十年代開始,意味著相關技術及生產變得穩定,Ref. 2524/1正正是那段時期的作品,而拍品的出產年為1955。它是小尺碼的33mm黃金圓殼款,配巴頓刻度及太子妃指針。Ref. 2524/1在拍場上並不多見,當中的小三針款又比兩針款罕見,目前可考的黃金小三針款更是只有5枚,這枚正是其中一枚,加上它其品相保存極好,這就支撐了其600萬的成交紀錄。
17 11 月
佳士得秋拍 複雜大匯演
五月份舉行的佳士得春拍,特別為Alan Banbery度身訂製的百達翡麗Ref. 3448,因為獨一無二的無月相設計,成交價高達2,900萬,成績蜚然;即將舉行的秋拍,也有不少本為名人所收藏的珍品,最重要是涵括追針計時、萬年曆、三問、陀飛輪等等複雜功能,可讓一眾藏家欣賞及回味源遠流長的複雜製表工藝。市道回春早已有跡可尋,這次佳士得秋拍更是陣容鼎盛,罕有地劃分日間和晚間兩場拍賣,並加插一場名為「The Triazza Collection」的珍品展覽,去年網拍佔據了重要位置,今年實地現場拍賣回復空前盛況,可喜可賀,也多得佳士得積極推動鐘表拍賣更上一層樓。
夜間拍賣Henry Graves追針計時
「世代珍奇」晚間拍賣網羅了17枚極為珍貴的腕表,數量不算多,但份量舉足輕重,其中一枚為百達翡麗Ref. 1436黃金追針計時表,原屬傳奇收藏家Henry Graves Jr.擁有,闊別約10年之後再度現身拍賣會,鍾愛的收藏家不能再白白錯失機會了。Ref. 1436投產於1938年,直至1971年的生產期內合共製造了140枚,此次上拍的款式製於1946年,份屬該型號的第一代作品,最特別是配有寶璣數字表盤,比一般棒形配阿拉伯數字時標表盤更難得一見。(腕表估價約$12,000,000-24,000,000)上世紀五十年代,可說是百達翡麗製作複雜表的黃金時期,例如於1953年的巴塞爾博覽會之內,品牌便發表了這個Ref. 2497型號萬年曆腕表,蘊藏了品牌其中之一最具標誌性的萬年曆顯示布局,以雙窗星期和月份搭配指針式日期和月相顯示。此拍品製於1951年,被視為百達翡麗第一代編號量產中置秒針萬年曆Ref. 2497的原型版本,更是Henry Graves Jr.孫子Reginald H. Fullerton於百達翡麗日內瓦專門店買下的腕表,後者承繼了祖父的大量珍藏腕表,也承傳了Henry Graves Jr.的獨到收藏眼光。(腕表估價約$13,200,000-23,500,000)第三枚推介的拍品,為製於1946年的百達翡麗黃金Ref. 2419/1型號,有別慣常的金質指針和刻度,此表改用黑色設計,當然又是另一枚向品牌特別訂製的獨一無二款式。在機芯的擺輪夾板之上,刻有代表百達翡麗的出口代號「HOX」,引證腕表面向美國市場的銷售策略,據考,腕表於1950年由Henry Stern Watch Agency購入,同年經由卡地亞售予第一手物主。(腕表估價約$12,000,000-24,000,000)
日間拍賣近代最強Richard Mille
另一場「時代巨鑄及臻極系列(第一部分)」日間拍賣,則呈獻多達201件拍品,順帶一提,這次只屬臻極系列的第一部分,全數逾500枚腕表將於今季至2022年陸續出拍。其中一枚Richard Mille的粉紅色藍寶石表殼RM07-02型號,配襯珍珠貝母和鑲鑽表盤,產量僅為五枚,約製於2016年。品牌近年的風頭不用多說,加上比一般透明藍寶石水晶更特別的粉紅色賣相,定必掀起收藏家的一番龍爭虎鬥。(腕表估價約$9,500,000-17,500,000)勞力士當然是另一個拍賣風頭躉,自從Paul Newman本尊的Daytona天價成交之後,帶動市場上的Daytona一直保持強勢,這次佳士得帶來了勞力士不鏽鋼版本Daytona Ref. 6239,黑面款式配襯鋼帶,約於1966年生產,表盤上備有吸睛的double signed,結合勞力士和Tiffany & Co.標記,6:00位置再有「T SWISS T」的夜光物料識別。(腕表估價約$1,500,000-2,500,000)
同場加映的The Triazza Collection絕對是千載難逢的珍藏展覽,五枚百達翡麗腕表同為一位收藏家所保存,生產年份偏及1924年至1987年,見證品牌在機械技術和美學工藝上的鬼斧神工。腕表包括1924年製造,獲得日內瓦天文台一等獎的Ref. 2330陀飛輪懷表;產於1950年,曾為著名鐘表收藏家Esmond Bradley Martin珍藏的北美掐絲琺瑯表盤Ref. 605 HU世界時間懷表;製於1955年,配備掐絲琺瑯北美地圖表盤的黃金Ref. 2523腕表;於1987年製造,曾為Eric Clapton收藏的鉑金2499/100腕表;以及出廠於1977年,擁有Tiffany & Co.雙蓋章表盤的黃金Ref. 2499,以單一藏品系列來說確實不可多得。
佳士得美術學院將於11月18日下午1:00至2:00舉辦「世代典藏:傳承、工藝及永恆」線上免費講座,讓大家認識「The Triazza Collection」裡面的百達翡麗腕表珍藏。講座以英語進行,輔以普通話翻譯,有興趣的朋友請按以下連結報名:https://bit.ly/3DdvPN6著名歷史學家、《 Patek Philippe, the Authorized biography》及《 Time Tamed,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humanity's Quest to Measure Time》作者兼Vanity Fair On time總編輯Nicholas Foulkes非常欣賞這次佳士得拍賣圖錄的內容和製作,並非光光介紹腕表功能,而是將鐘表背後的歷史背景交代得一清二楚,比如在鐘表界擁有無可撼動地位的收藏家Henry Graves Jr.,本身為紐約貴族及美學家,上世紀三十年代曾向百達翡麗購入劃時代的Graves Supercomplication,在表迷心目中地位崇高。Nicholas特別提到Henry Graves Jr.的Ref. 1436J追針計時表,這次是近十年來首次現身拍賣會,腕表配備寶璣數字和測速計,本身已是不可多得的拍品,加上Henry Graves Jr.收藏的加持,格外受收藏家追捧。另一枚Ref. 2497J萬年曆,配上著名日內瓦表帶廠Chainiste Gay Freres為百達翡麗生產的鏈帶,並由Henry Graves Jr.的孫子Reginald H....
Article
精選文章
拍賣鎚筆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如果你有任何查詢請用此表格與我們聯絡,或電郵至info@chronom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