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針日曆表屬基礎款,亦被視為入門表,想要多一點功能的話,大都會選擇計時表,然而機械表世界可供選擇的功能表還有很多,如全曆、月相、GMT、世界時等小複雜款,一般人未有留意,或是因為「價錢」,以為它們都屬貴價款,但實情是可以比一枚計時表還相宜。大家不妨多選擇不同類型,享受更多腕表的樂趣。這是經典的全曆設計,同時備有日、月、星期及月相顯示,一般會用到的日子資訊都包羅其中,有人只把月相顯示視為裝飾,但也可用作農曆參考,滿月之時大約就是「十五」了。鋼殼藍面是近年主流配搭,Arceau Grand Lune也走上此道,然而它還是走出了自己的味道。腕表的鴛鴦表耳是Arceau系列標誌設計,仿馬鐙而製,與品牌背景相呼應,襯藍色鱷魚皮帶。藍色表盤外圈是放射紋,內盤是同心圓紋,多層次的藍調使畫面更豐富。日期盤設於6:00位置,內裡還有月相窗,以星星點綴更為浪漫;星期及月份皆以視窗顯示,以英文簡寫清楚標明。整個表盤顯示的資訊不少,但閱讀起來沒有困難,加上用色和諧,看起來自然順眼。腕表直徑43mm,由自動機芯驅動。(HK$49,800)以功能表款計算,除計時款外,可顯示兩地時間的GMT款可能最受歡迎,不少品牌都有推出相關款式。Ball Roadmaster Pilot GMT採用了典型的多時區顯示方式,首先以大三針及日期顯示本地時間及日子,再加入一支24小時制指針顯示家鄉時間,配搭印有24小時刻度的旋轉表圈後,還可額外多報一個時區,達到三地時間顯示。腕表更設有快速調校時區功能,透過左側的兩顆按鈕操控時針,以一小時為單位直接往前或退後,無需轉動分針,並以表冠調校日期,時間校正十分方便。腕表採用40mm鈦金屬表殼,紅黑雙色陶瓷表圈,藍色表盤鑲有微型氣燈光刻度,已通過瑞士天文台認證。(限量1,000枚,HK$22,500)GMT功能還可以與其他功能組合出現,Hamilton Converter Auto GMT便是一例。腕表不單配上24小時指針顯示第二時區,還加入了雙向旋轉滑尺表圈,透過轉動表圈對應表盤邊緣的刻度尺,便可進行多樣換算,包括航行速度、距離及時間計算,距離及重量的單位兌換,以及進行乘除換算。旋轉滑尺是十分精密的功能換算表,初接觸時要花點時間學習及理解其運作,明白後便會由衷佩服構思這換算表的人。由於腕表設有旋轉滑尺,故尺碼較大,直徑達44mm。表殼以不鏽鋼製,配藍色表圈及表盤,有鏈帶及皮帶款可選。(皮帶款HK$11,400、鏈帶款HK$12,050)Baume & Mercier走affordable luxury路線,品牌旗下特別多價錢相宜的多功能表款,去年的Clifton Baumatic Day-Date Moon-Phase便備受注目,在我們之前的「五萬好表」專題中亦曾介紹,在此不再多贅。Clifton系列以外,品牌還有其他選擇,例如Hampton Large Dual Time Zone,它同樣是一款雙時區腕表,不過它以額外副盤顯示第二時區,設於6:00位置,由於指針為12小時制,故盤內多還有日夜顯示窗標示他鄉日夜,此外,表盤12:00位置還有大日曆顯示,讓日子顯示更加清楚。Hampton屬長形表款,尺碼為48 x 31mm,比較適合手腕粗大的人。(HK$31,200)在腕表世界還有一種比較少見,但又十分特別的功能,那就是「世界時」,顧名思義,就是能讓你一次過看到世界多個時區的時間。據載,首個世界時機芯生於1935年,由Louis Cottier發明,巧妙地利用一個城巿圈(對應24個時區)配24小時刻度圈報出全球時間。這個聰明的設計很快便受到大牌青睞,Vacheron Constantin首先與Louis Cottier合作推出懷表款,而Patek Philippe則在1937年推出首枚世界時腕表。事實上,現在製作世界時腕表的都以大牌居多,定價自然較高,但偶然也有一些中階品牌會推出此類作品,如去年的Montblanc Star Legacy Orbis Terrarum。
腕表採用不鏽鋼表殼,直徑43mm,表盤為雙層設計,底層是雙色24小時轉盤,面層是鏤空地圖,邊緣設有對應24個時區的城巿圈,兩者重叠後,各時區的時間及日夜一目了然,表主還可利用8:00位置的按鈕快速轉換時區。雖然腕表定價略高於五萬,但表盤設計具心思,使用亦方便,故這仍然是一個具吸引力的定價。(HK$52,900)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