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芯聲

Wristcheck:後生仔.買下表

腕表的二手買賣,正進行世代交替。以前,我們會去二手店舖「打躉」「打牙骹」,尋找別人拋售的筍盤;幾年前,大型網上交易平台興起,比如Watchfinder & Co或Watchbox,不喜歡舟車勞頓的可以多一個舒舒服服的選擇;最近,再有新平台加入戰團,Wristcheck近似exchange platform,目標培育新一代收藏家,而其實Wristcheck的創辦人Austen Chu,本身亦只是廿來歲的年輕人。未來是年輕人的世界,未來的二手鐘表交易模式,也可能由年輕人另闢蹊徑。

Austen Chu

Wristcheck創辦人

先在中環置地廣場開設pop up期間限定店,同一商場內的Wristcheck旗艦店亦瞄準今個月底開幕,Austen的鴻圖大計,核心就在出生地香港,而非他成長的上海。「香港可說是鐘表交易的世界之都,自由貿易,清關快捷,可更快將貨品轉運到客人手上,在其他地方,應付稅項及海關經常令人頭痛。而且香港是一個成熟的交易市場,開展網上生意相對容易,未來以此為根據地再拓展到中國、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

Austen的理想,是建立當地本土鐘表交易圈,買家和賣家來自同一個國家。「經過疫情封關的教訓,假如沒有強大的本地顧客群,便大事不妙了。」雖然香港容易接通全世界,對於本土客群的需求可以減輕一點,但Wristcheck目前已擁有大概85%的本土客戶,而且年齡層非常年輕。「我們不少客戶只有『十八廿二』,大部分年紀都在35歲以下,早前有一位18歲客人剛購買了一枚Moser,沒錯是H. Moser & Cie.呀……又有一位差不多年紀的客人買了Audemars Piguet。」

珍惜年輕人
Wristcheck的經營哲學,重點招呼「next genaration of collectors」,所以Austen從不同方面改革這個交易平台。「Wristcheck一半是交易、一半是教育,年輕人不一定仍然覺得腕表配襯西裝皮鞋才好看,反而旁邊有一雙Air Jordan,可能更有吸引力,所以拍攝照片時會加入更多潮流元素。」

Austen大讚香港為創業好地方,但對一些風氣不吐不快。「香港可能是鐘表買賣服務最差勁的地方……完全不重視顧客服務,假如沒有dress up、穿上proper的西裝,銷售員簡直視之透明……」對於喜歡鐘表的new comer,會是很不舒服的體驗,更難吸引他們進入鐘表世界。「其實這也是一個global problem,真的不應該這樣,要是他們只有難堪的經驗,便可能轉投其他收藏品的懷抱,例如波鞋、藝術品、車、酒等等,不利日後鐘表發展。」

透明交易系統
Austen回憶朋友在網上交易腕表的經歷,一個收到的腕表表盤有所破損,一個付錢之後只收到一塊石頭……對方山高皇帝遠,難以追討,對買家缺乏保障。所以Austen建立Wristcheck的目標,就是提供一個百分百可靠的交易平台。「我們不是dealer,只幫助大家exchange,雙方身份保密,但資訊很透明,設有即時議價系統,比如賣家叫價10萬,買家可開價9.5萬,若然賣家接受便即時交易,款項會經由Wristcheck轉帳至賣家,一切順利的話,買家即日已可收到腕表。」Wristcheck的優勢,是交易透明迅速,其他平台落實需時,可能數星期後才能收到款項或腕表。

因為Wristcheck只是中間人,貨品都是consignment,不會壓低價值購入再放上交易平台轉售,賣家亦不用自行網上放售,曝露個人資料。是否有點像專門交易潮牌波鞋的StockX?「我們和StockX的交易模式相似,但他們是買賣為主,我們是一半交易一半教育的腕表平台,而且我們會直接和品牌合作,確保貨品的真確性,以及提供原廠維修。」

暫時Wristcheck已和不少龍頭大牌等達成合作意向,由他們認證腕表真偽,而最特別的是,Wristcheck將實行全香港第一個二手表交易的保險計劃。「計劃全方位、全球保障,不小心撞壞了表圈,我們負責送回原廠維修;不幸腕表被盜,保險公司會賠償市場價值,收費約腕表價值的0.6%至1.4%,取1%為中位數,一枚勞力士百事圈約售16萬,保險費用只用$1,600,比AppleCare還便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