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替動力儲備顯示感到不值,它是整枚腕表的命脈,功能多複雜也好,沒有了動力,陀飛輪會飛也徒然……有它提醒動力消耗及時上鍊,腕表才可長走長有。可惜它生不成主角命,陀飛輪很迷人、三問很悅耳、計時很急速,就是沒有人形容動存顯示很有大將之風……原因只有一個,動存顯示的動作永遠慢條斯理,平淡如水,容易看得人悶出個鳥來。不少表匠曾想打破悶局,使用線性橫向顯示、使用滾筒顯示,但和立體創新還有一段距離,直至MB&F LM1 Xia Hang的出現,把棒狀垂直動存顯示蛻變成公仔,抬起頭時代表滿鍊,垂頭喪氣代表鍊盡,我們才意識到動存顯示的可塑性。
這次Ulysse Nardin更讓動存顯示脫胎換骨。腕表可說是Marine Grand Deck Tourbillon的後續,上次是扯線指針,分針由繩索牽引到正確位置;今次是起錨動存,表面12:00位置設有一台微形起錨機,上鍊時它會模仿船隻起錨機轉動,從而拉起3:00位置的船錨,直到上升至8日鍊顯示的盡頭,即使處於滿鍊狀態,起錨機也會在上鍊期間保持運轉,比起一般轉動齒輪的設計生動得多。值得一提的是,這台機芯由Christophe Claret操刀,今年適逢大師製表廠創立30周年,個人品牌也迎來10周年誌慶,創作令人刮目相看,多年前他為Jean Dunand所設計的Palace有過猶如升降機的動存顯示,這趟更加是升級出品。

除了起錨機,腕表貼合航海主題的何止一道板斧?表盤飾以船首形的面罩,底層以大明火琺瑯塑造一片汪洋大海,6:00位置的陀飛輪框架則向螺旋槳取經,別出心裁,同時9:00位置更有立體月相、潮汐系數和潮汐量顯示,不敢說它擁有最精密的潮汐資訊,但肯定更能突顯航海風情。

正面有數不盡的航海元素,背面和側面也一脈相承,備有80小時動力的UN-631機芯,構圖有如船艦機房的發動機,和傳統機芯布局是截然不同的畫面。表殼側還有一個功能選擇的視窗,S代表調校時間、W代表上鍊、T/M代表調校月相和潮汐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