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 2023:Montblanc 1858 Iced Sea冰川之灰色軌跡

專注,永遠都是成功第一法則,看看萬寶龍,近年戒掉貪婪,專心一致發展Montblanc 1858系列,不斷潛移默化之下,系列形象逐漸和山峰和Reinhold Messner(率先攀登世上七大峰的意大利冒險家)建立密不可分的關係,有些表跟賽車息息相關,有些表是潛水始祖,數十年後回望,Montblanc 1858可能就是攀山表的經典。雖然去年推出的1858 Iced Sea有著海洋味濃的名字,然而,血液裡還是跟山峰一脈相連,靈感泉源來自白朗峰最大的冰川Mer de Glace,表盤宛如冰川縮影,品牌以一種名為「gratte-boise」的古老修飾技術,於表盤造出自然的裂痕,同時覆以一層帶點矇矓的透明薄層,營造出冰封內的礦物晶體紋理。然後,表底再以鐳射鐫刻技術,勾勒層次豐富的冰川圖騰,懸浮效果極其出色。去年1858 Iced Sea備有黑、藍、綠色版本,今年新增灰色表盤型號,形象更加討好,蘊含猶如冰天雪地的淒美感,市場上亦較少這種色調配搭,新鮮感十足。腕表採用41mm不鏽鋼表殼,搭配黑色陶瓷表圈。值得留意的是,表圈不是完完全全的黑色,開首15分鐘的範圍,特別換上淺灰色,方便潛水員區分計算下潛時間,無他的,因為1858 Iced Sea是品牌新一代潛水表,防水300米,更符合ISO 6425的潛水標準。 了解更多:https://www.montblanc.com/zh-hk/collection/手錶/萬寶龍-1858-系列

Continue reading

拾級而上:10萬或以內潛水選

相比複雜功能,潛水表更看重規格及實用性,例如必須達到一定的潛水深度,配備單向旋轉表圈,表盤顯示要清晰,兼具夜光功能;若要取得ISO 6425潛水表證認,還要通過水壓、冷凝、熱衝擊、耐鹽、撞擊及抗磁等測試。造型方面,現代潛水表的尺寸與一般運動表相差不大,同樣有多種顏色表盤選擇。所以如果想買一枚實用可靠的日常用表,潛水表其實也是不俗的選擇,即使你離海底很遠。更重要是,潛水表的價位跨度大,由不足一萬至十多萬也有,這次選了11枚今年新作,正好看看不同價位有何選擇。 SEIKO Prospex Save the Ocean Special Edition SPB299 $9,800 Seiko擁有悠久的潛水表製作史,首枚日產潛水表正是出自Seiko之手,至今品牌經典極多,大MM、細MM、海龜、吞拿罐……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而且定價相宜,普遍不多於一萬,絕對是入門好選擇。 今年Seiko又再重新演繹經典,為1968年推出,品牌首枚具5Hz擺頻的300米潛水表注入現代元素,推出SPB299潛水表,防水深度200米。新作以冰川為靈感,採用雙調冰藍配色,深藍表圈與淺藍表盤相得益彰,盤上刻有仿冰川紋理,大型刻度與指針覆有Lumibrite環保夜光物料,畫面好看又易讀。不鏽鋼表殼直徑42mm,厚12.5mm,內置6R35自動機芯,具70小動力儲備。 SPB299屬於Seiko Prospex Save the Ocean系列,品牌會把系列部分收益捐助指定的海洋慈善團體,所以腕表不單造型漂亮,還很有意思。 MIDO Ocean Star 600 Chronometer Black DLC Special Edition $15,000 深潛表款不一定價高難求,例如Mido Ocean Star 600 Chronometer也可做到600米防水深度,一般款定價約萬多元,今年的全黑特別版才售一萬五,內裡還配置Caliber 80自動機芯,具80小時動力儲備,兼通過COSC認證。 海愈深,水壓愈大,為了承受深海水壓,表殼難免變得更大更厚,還要加入排氦氣閥門,而Ocean Star 600直徑43.5mm,厚14.1mm,是一般男士也可應付的尺寸,算是取得不俗的平衡。新作採用全黑設計,不鏽鋼製表殼及鏈帶均經黑色DLC處理,配黑色陶瓷表圈及黑色亮漆表盤,表圈刻度、小時刻度及指針均塗有最高等級的Grade X Super Luminova綠色夜光物料,確保在黑暗中能清晰顯時。腕表另附有黑色橡膠表帶,換上膠帶既可減輕手腕負擔,也能突顯運動感。 MONTBLANC 1858 Iced Sea Automatic Date $24,600 既然現在已沒有多少人買潛水表是為了潛水,更多是用於日常佩戴,那表盤設計不妨多一點色彩,多一點新意。今年Montblanc為新推出的潛水表創作出冰川表盤,其獨特紋理仿照出冰晶質地與深度,就像在近距離觀賞冰川。 表盤以祖傳的表盤製作技術「gratte boise」製成,可呈現粗糙自然的刮痕,覆上半透色彩後,便有看穿冰川的效果,共有三種顏色:藍色、綠色及黑色選擇,單向旋轉陶瓷表圈的配色與盤色相襯,並以兩種色調突出首15分鐘。 腕表直徑41mm,厚12.9mm,防水深度300米,採用不鏽鋼表殼及鏈帶,可自行更換為橡膠表帶,內置MB 24.17自動機芯。腕表通過品牌自家的Montblanc實驗室500小時測試及ISO 6425標準認證,絕對不是只賣樣的潛水表,兩萬多的定價十分抵玩。 BELL & ROSS BR 03-92 Diver Brown Bronze $34,600 Bell & Ross的潛水表十年一變,1997年推出圓殼的Hydromax,2007年是酒桶狀,至2017年推出方殼的BR 03-92 Diver,防水深度達300米。Diver的殼形延續品牌方殼表的一貫特色,但加設護肩保護表冠,又為表冠套上橡膠圈及於表圈旁加設齒牙,這些都是考慮了潛水員的使用需要,內置BR-CAL.302自動機芯。方殼潛水表是潛水界的罕見品種,所以甚受歡迎,其後也有多款變奏。 近年有不少品牌推出銅殼潛水表,Bell & Ross是其中之一。Bell & Ross所用的是CuSn8青銅合金,即由92%銅與8%錫製成,故色澤偏紅,帶有古典感,過去曾配藍、紅及綠色表盤,今年新作配上啡色表圈及表盤,色相更為和諧。但為免青銅鏽蝕弄污手腕,腕表裝配不鏽鋼表背,蓋底刻有潛水頭盔圖案;除了黑色織紋橡膠帶外,還多配一條啡色皮帶,方便配襯其他造型。 BREITLING Superocean Automatic 42 $41,200 除了Bell & Ross,推出銅殼潛水表的還有Breitling。今年Superocean系列經重新設計,來了一次大變動,然而這改變也非憑空創作,而是參照七十年代的Slow Motion計時款型,擷取其設計精華,改以大三針方式呈現,防水深度為300米,內置17型自動機芯。 當中42mm銅殼款所用的青銅以特殊合金配方製作,雖然色澤同樣會隨時間而產生變化,但耐腐蝕性比一般青銅高。腕表搭配黑色陶瓷單向旋轉表圈及綠色表盤,其內表圈呈大斜面設計,配大格子刻度、方格分針及圓點秒針,都是取材自Slow Motion腕表。綠色橡膠表帶配可調式折疊扣,可進行15mm的微調。 系列除了銅殼款外,還有不鏽鋼款,具36、42、44及46mm等尺寸選擇,當中銅殼款較貴,定價約4萬,而不鏽鋼款則約3萬多。 TAG HEUER Aquaracer Professional 1000 Superdiver $53,550 雖然Tag Heuer過去亦曾推出1,000米防水腕表,但Aquaracer新作Superdiver再次達到這深度,並通過COSC認證及ISO 6425:2018飽和潛水腕表標準認證,著實是個驚喜。 為應付深海水壓,Superdiver的尺寸是系列中最大的,直徑45mm,厚15.75mm,但它採用鈦金屬表殼及鏈帶,相對而言不會太重。表圈換上黑橙雙色設計,主體為黑色陶瓷,首15分鐘為橙色合成材質;另新增護橋保護表冠,拉出表冠還會看到表冠管以橙色封邊,以色彩提醒表主旋緊表冠,而排氦氣閥亦是少不了的。 表盤貫徹系列的幾何特色,包括12邊形表圈、橫紋表盤及長形配八角形小時刻度,時分針用上不同設計,以大箭嘴時針配橙邊分針,刻度及指針用上最高級數的SLN Grade X1 Super Luminova夜光物料。新作內置全新的TH30-00機芯,具70小時動力儲備,是最長氣的一款Aquaracer,價錢亦是同系列中最貴,但無疑其用料、效能及機芯都更勝一籌。 PANERAI Submersible QuarantaQuattro PAM01229 $69,200 Panerai在幾年前重整系列,Submersible獨立成章,不再歸於Luminor之下,備有42及47mm尺寸表殼,今年新增44mm款,正好填補了中間尺寸的用戶需求。 Submersible是針對潛水運動的表款,亦是少數非圓殼潛水表,採用品牌標誌性的枕形表殼及表冠護橋裝置,配單向旋轉表圈,防水深度達300米。新作QuarantaQuattro PAM01229採用最簡約的設計,不鏽鋼表殼配黑色表盤,襯托白色Super Luminova小時刻度及指針,3:00及9:00位分別是日期窗及小秒盤,要留意其日期窗用上新設計,斜面窗框使日期更易於閱讀。腕表內置P.900機芯,備三天動力儲備。 腕表配有兩款表帶:黑色合成橡膠帶及深灰色織物帶,兩者皆包含再生物料,前者以30%的再生材料製成,後者內含68%的環保再生織物材料,不過腕表不設快拆系統,要以隨表附送的工具作替換。 JAEGER-LECOULTRE Polaris Date $73,000 2018年,Polaris系列重生,以1968年推出的Memovox Polaris為靈感,設計具復古元素,當中的三針日曆款Polaris...

Continue reading

W&W 2022:Montblanc 1858 盤上閱冰

為了創作新款 1858 潛水表,Montblanc 沒有往海岸線走,也沒有下潛深海床,反而走上了白朗峰,並從 Mer de Glace(Sea of Ice)找到了靈感。吸引設計師的是水的另一種形態 —— 冰,但要讓「冰川」呈現在表盤之上,成為了一大難題。經多次試驗後,品牌終於找到了方法,創作出 Montblanc 1858 Iced Sea Automatic Date 。 Montblanc 一心要在表盤呈現冰晶質地,展示冰川的深度與亮度,印刷當然不在品牌的考慮之列,結果表盤製作工匠用上了「gratte boise」技術,那是一種祖傳製作技術,已久未使用,工匠也差點忘記了它。在該技術基礎上再加工夫,成功使表盤出現粗糙自然的交錯刮痕,同時覆有一層透白,就像看到藏在冰內的裂痕。系列備有三種表盤顏色:藍色、綠色與黑色,正好呼應三種冰川色彩。當冰中有氣泡便會出現藍色,就如在 Mer de Glace 所見到的冰;當冰川出現雪藻時便會呈現綠色;假若冰內不含雜質或氣泡,又或是冰的結構中含有火山灰沉積,則會變成黑色的冰。顏色表盤上, 除了塗有白色 Super Luminova 夜光物料的指針及刻度外,還有「1858 Iced Sea」標誌,標示其靈感所在。三款色彩型號皆採用 41mm 不鏽鋼表殼,搭配同色調的雙色陶瓷單向旋轉表圈,底蓋刻有立體浮雕冰山及冰海潛水員,可選配不鏽鋼鏈帶或橡膠帶,更可透過快拆系統輕鬆自行替換表帶。值得一提的是其鏈帶用上逐漸收窄的梯形設計,佩戴起來更為貼合舒適。Montblanc 1858 Iced Sea Automatic Date 由 MB 24.17 自動機芯驅動, 除了通過 Montblanc 實驗室 500 小時測試認證外, 還經過 ISO 6425 標準認證,防水深度為 300 米。(橡膠帶 $22,900、不鏽鋼鏈帶 $24,600) 了解更多:https://www.montblanc.com/discover/campaign/watches-and-wonders

Continue reading

Red Watch_website

Watch in Red 新一年紅運當頭

新一年要鴻運當頭,當然要紅表在手…… 老實說,紅面表並不是表壇常客,畢竟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如此搶眼的設計。不過隨著腕表設計愈來愈鮮艷,橙色黃色紫色屢見不鮮,紅色應該也會愈來愈為人受落。 特別是新正頭等佳節,紅表尤其受歡迎,以下數款紅表,正正適合替大家增添新年歡慶氣氛。 Chanel J12 X-Ray Red Edition 2022年的香奈兒,先聲奪人,一身奔放豔紅。過往品牌以黑、白、米色金和金色為設計主題,這次的紅色成為了品牌的第「五」元素。率先登場的三大紅人,要不是鏤通表盤,要不就是藍寶石水晶表殼明亮通透。第一款J12X-Ray Red Edition以兩年前J12廿周年重頭作J12 X-Ray為藍本,貴為表壇第一枚藍寶石水晶鏈帶腕表,本身已夠晶瑩剔透,這次注入紅寶石表圈及時標,對比更加鮮明亮麗。 腕表採用38mm表殼,表圈鑲嵌46顆長階梯形切割紅寶石,表面亦有12顆長階梯形切割紅寶石時標。腕表內藏Calibre 3.1手上鍊機芯,動力儲備約為55小時,貫徹通透主題,機芯夾板及搭橋均以藍寶石水晶製成,限量生產12枚。($5,440,000) Chanel Boy.Friend Red Edition Boy.Friend系列於2018年開始搭載自家製作的鏤空機芯,一環扣一環的機芯搭橋,構圖極具對稱建築美,而且身處長方形的表殼之內,很有方中有圓的豐富層次。全新的烈焰紅唇版Boy.Friend腕表,備有米色金或藍寶石水晶表殼兩個版本,不過當然以米色金殼配紅寶石的款式最吸睛,色彩對比讓人驚豔。 腕表尺寸為37 x 28.6mm,米色金表圈鑲嵌38顆長方形切割紅寶石,表面中央可見紅色搭橋,透視下層Calibre 3的金色機芯部件,機芯的動力儲備為55小時,限量發行55枚。($1,166,000) Montblanc 1858 Geosphere Special Edition 自2018年面世以來,萬寶龍1858 Geosphere系列已衍生出不同變奏,例如銅殼綠面、向Reinhold Messner致敬的銅殼藍面、黑白對照的UltraBlack,又或取材戈壁沙漠的銅殼啡面版本。今年品牌借鏡位處中國雲南省、海拔高達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以紅色表盤描劃從山腳仰望雪峰時可見被曙光薰染為那抹霜峰紅的壯麗景致。 上一回的戈壁沙漠款式,在表背以鐳射微雕技術勾勒了沙漠中的石崖,這趟就有卡瓦格博峰下旗幟飄揚的情景,下面更有以Montblanc中文馮唐簡體書寫的「卡瓦格博峰 中國雲南」與「雪山之神」的文字,份屬Montblanc首趟在腕表採用中文字體的設計。 腕表採用42mm鈦金屬表殼,配襯黑色陶瓷表圈,內藏MB 29.25自動機芯,備有兩地時間及世界時間顯示,限產188枚。($46,600) IWC Pilot’s Watch Chronograph 41 Edition “Chinese New Year” 恭迎農曆虎年,IWC以中華文化裡象徵幸運吉慶的紅色為主題,創作了虎年特別版飛行員表。設計以41mm不鏽鋼殼的Pilot’s Watch為藍本,配以品牌首次使用的勃艮第紅色表盤和同色系漸變小牛皮帶,傳統IWC飛行員表泰半搭配黑色表盤,或者藍、綠等色調,這次紅面造型絕對一新耳目。 表面矚目,表底也破格新穎,猛虎圖騰橫跨69380機芯的自動上鍊擺陀,轉動時甚有虎躍之勢。機芯備有46小時的動力儲備,可顯示計時、日期及星期,防水100米,限量500枚。($59,700)

Continue reading

Montblanc 復刻寶庫

我們曾經走訪位於瑞士的Minerva廠房,感受深的,除了是那裡的靜謐靈氣,還有內裡的古老製表工具及零件。當年讓我們大開眼界的,有它們自製游絲的過程,以及內裡價值連城的寶貴珍藏;看到它們製作計時機芯的進程,儼如瑞士計時技術的發展史。當時暗忖,Montblanc只要隨心拈來一款懷表或計時腕表來復刻,都肯定大受市場歡迎。 在Watches & Wonders 2021舉行前夕,讓我們先欣賞其中兩枚從Minerva寶庫發掘出來的復刻神作⋯⋯ 這是別的品牌羡慕不來的歷史底蘊。 Montblanc當然是懂脫鹿角的高手,多年也不斷找緊Minerva的神韻及製表精神,創作了不少上佳之作,例如去年推出的1858 Monopusher Chronograph,單按鈕計時採用舊logo,鋼殼約售 3萬9、青銅殼也只需4萬4,我們覺得價錢相當合理吸引。今年Watches & Wonders迎來的新作,同樣是單按鈕計時的1858 Monopusher Chronograph Origins LE100,多了「Origins」一字,代表它更為「正宗」。 腕表復刻的對象,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一款內搭19-09CH機芯的46mm軍用計時表。當年這款表尺寸偏大,一來為方便飛行員執行任務時可以清晰閱時,也是因為內搭的19 法分機芯早於1909年面世,當時是為懷表設計的,所以是大得有道理。全新腕表搭載的是改良版MB M16.29機芯,特色是基板與表橋是採用未加工的德國銀,這種高貴材質當年常用於Minerva 機芯,現時不加鍍銠並以人手修飾日內瓦紋、內角、珍珠紋和倒角打磨,味道來得更原汁原味。布局上,黑色表盤左右設有雙計時盤以及教堂式指針,更搶眼的是 6:00位置的 Minerva歷史標誌。精采的還有表底設計,翻開飾有 Minerva 女神頭像圖飾的保護底蓋,便會發現蓋內側鐫刻了一段法文(全文是「Ré-édition du chronographe militaire Minerva des années 1930 doté d’un calibre fait main dans la pure tradition horlogère suisse」,譯成中文就是「復刻 1930 年代 Minerva 軍事計時腕錶,搭載秉持瑞士製錶工藝傳統打造的手工機芯」),既保留傳統風格,也突顯了雕刻工藝。腕表的青銅合金外殼46mm,搭配復古的棕色 Sfumato 鱷魚皮帶。(限量100枚,約售30,000歐元)又是一個「隨手帖來」都是復刻經典的好題材,對象同樣是 Minerva 軍事計時表,不過這款更罕有更要搶,因為表名已經告訴你,品牌只會限量生產18枚而已。   舊的神韻,新的演繹,新的色彩,是這枚1858 Split Second Chronograph Limited Edition 18的特色所在。所謂舊,是腕表內搭的新機芯,設計靈感來自兩款舊機芯,分別是Minerva於1909 年推出的19-09CH機芯,以及三十年代開發、用於懷表和腕表的17-29機芯。大家可看看當年直徑46mm的 Minerva 經典軍事計時表,黑色表盤左右有兩個小副盤,中央有個蝸形旋轉的測速儀,配搭的是一條磨砂小牛皮表帶。至於新元素,大家一眼便看到了,就是有金有黃又有綠的搶眼色調。這個金,不是一般的18K黃金或玫瑰金,而是一種創新金18K Lime Gold。品牌也大方公開內裡成分,是由18K金、銀和鐵組成,不太閃爍的金屬反光展現了另類的復古美態。44mm的 18K Lime Gold 表殼內,搭載著自製單按鈕計時機芯MB M16.31,透過透明表底可欣賞到兩個分別用於計時功能和追針複雜功能的導柱輪、以鍍18K金德國銀製作的夾板和表橋、獲專利的V形表橋和具有18顆螺絲的大型擺輪。金色表盤方面,點綴著不少綠色,上面有典雅優美的螢光教堂式時、分針,有覆以Super-LumiNova的阿拉伯數字時標,中央有計時秒針及追針,左右還有兩個金色的30分鐘累計盤和小秒盤,當然還有中央的蝸形測速儀與測距儀。最後表帶也來得復古優美,綠色磨砂鱷魚皮帶飾有米白色縫線,跟腕表色澤就成絕配。(限量18枚,約售49,000歐元)

Continue reading

一手試戴:Montblanc Summit Lite

奢華品牌走進智能表不是新事,大家很容易就會想起TAG Heuer、Hublot、Montblanc、LV,甚或Frederique Constant、Alpina、Emporio Armani等等。但最早投進電子智能懷抱的瑞士鐘表品牌,不是Hublot也不是TAG,而是Montblanc;它們早於2015年推出e-Strap,雖然只是一個繫於表帶的小小智能裝置,但高矚遠足的眼光快了同業一步,那時Apple watch還未面世呢。後來真正搭戴Android Wear OS的腕表,是TAG Heuer的Connected watch,而Montblanc的首枚Summit智能表,則在2017年才推出,尺寸是較大較難handle的46mm。品牌於翌年再推出改良版Summit 2,表殼直徑大幅減至42mm,對亞洲人來說更易carry。記得當時它有一個很有趣的app叫Timeshifter,只要輸入旅程的日期及目的地,它便會設計一個理想的睡眠時間表,讓你慢慢調節生理時鐘以減少jet lag機會,相當體貼。Summit 2推出時的定價,是$8,200起,比TAG Heuer來得便宜。今天Summit再進化,迎來Lite版本。 看到名字就知道它的體態更輕盈,因為它的43mm表殼以回收鋁及不鏽鋼混合製成,配搭的是運動型織布帶或橡膠帶,佩戴起來的重量感界乎Apple watch與一般機械鋼殼腕表之間。由於它輕,所以戴來做運動便沒有累贅感,這亦是腕表所標榜的,因為新一代腕表的賣點是大大增強體能鍛鍊與健康管理功能。除了身,也有心,Summit Lite透過內置感應器、心率監測器、GPS等,能全面監測使用者的心肺訓練(Cardio Coach)、體能(Body Energy)、壓力(Stress)及睡眠狀況;而且除了冷冰冰的數據,亦會有溫馨貼心的改善建議,提醒你如何舒壓、如何增強體能、如何睡得好一點等,也算窩心。當然,智能腕表不能充當你的私人教練或醫生,它只有提醒作用,你有沒有改善還得靠自己本身。筆者試戴了數天,每項健康功能也體驗過,最大氧氣吸量VO2 max及壓力指數等等數據是頗新鮮的,不過它分析到我的體能狀況只屬「一般」,我就覺得不太合理囉(笑)。市面上的奢華智能表,Hublot第二代Big Bang e鈦金屬版賣差不多$4萬元,不斷轉款的TAG Heuer Connected Watch,第三代Sports版最便宜的精鋼殼配橡膠帶大約售$1.4萬。而這枚同樣搭載Wear OS by Google系統的Montblanc Summit Lite,定價來得十分進取,只售$6,400,足足便宜了一半以上;要知道,機械腕表機芯的質素及工藝可以相距千里,但智能表的作業系統基本上沒差別,所以功能也大同小異。不過,一分錢一分貨準是市場定律,Montblanc Summit Lite並沒有開發專屬應用程式,所有跟手機的連繫只能靠最基本的Wear OS app,尊貴感及專屬感自然減了一截。正常上班工作,我會揀選Montblanc的傳統1858表盤,就是留戀品牌的奢華味道,但如要出外運動及行山,便會換上非常搶眼的「Activity」dial,貪其色彩繽紛動感十足;另外還有一款叫「Summit」的面盤,大大個品牌logo配上傳統的計時小盤設計,也是不俗選擇。說到行山運動,Summit Lite的輕巧身形的確有優勢,透過快拆裝置無論換上運動型織布帶或橡膠帶,都不怕汗水弄污;加上腕表具50米防水功能,所以戴它出海暢泳也沒問題。筆者試戴著Summit Lite行山,撳一撳表面的「workout」,再揀選「開始鍛鍊」,腕表便開始記錄我行走的距離、步速、卡路里消耗、心率等等數據;當活動完成後,還會提示我「恢復時間」以及之前「運動負荷」的級別等等,資料相當充足。不過可能是測試版本關係,筆者試戴的Summit Lite的耗電量相當驚人,行了不足3小時山電量便由90多降至0再自動熄機(按道理400mAh的電池量能操作大約1整天)。總的來說,我認為以6千多元的價錢,就能買到一枚瑞士名貴品牌的smartwatch是划算的,表殼造功精細(有黑及銀色選擇,表冠刻有品牌signature的六角星)、1.19吋AMOLED 390 x 390解像度螢幕顯示清晰亮麗,雖不是配上藍寶石水晶表鏡而是大猩猩防護玻璃(Gorilla Cover Glass),但日常生活或行山出海也沒問題。個人認為,要改進的除了是電池續航力問題,就是能多配(送)一條皮帶配襯正裝,以及開發一個專屬的Summit Lite app,那麼便能開發更多專屬的軟件功能。

Continue reading

遊山玩表

當Gucci也聯乘North Face,無可否認,山系精神已經無孔不入。 要成就一副山系total look,衣服、背囊甚至行山杖之外,腕表亦不能掉以輕心。 怎樣才是一枚符合山系形象的腕表?要有灰或啡的earth tone?要防撞防水能耐高?還是要有實用功能如指南針或溫度計? 以下5枚表,都很適合陪伴大家,去跳板石或犀牛石、千島湖或白千層樹林打卡時佩戴。 山系之神 Montblanc Montblanc 1858 Geosphere Meissner Limited Edition 萬寶龍自2018年推出Montblanc 1858之後,數年間確立了鮮明的山系腕表形象。事實上,品牌本身的設計因子,就是與崇山峻嶺密不可分,Montblanc的名字源自白朗峰,六角星標誌象徵山頂上的白雪,山系概念比很多人都早。三年前問世的Geosphere,配備南北半球兩個旋轉盤,並標誌著世界七大峰的位置。為甚麼特別點出這七個山峰呢?原來這就是意大利探險家Reinhold Messner的攻頂清單,難度在登山者心目中最高。Reinhold Messner是攀山界的殿堂人物,世上首位獨自攀登珠穆朗瑪峰,也曾創下不使用氧氣輔助而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紀錄。在2020年,Montblanc向這位冒險大神致敬,推出262枚的Geosphere特別版,紀念Messner畢生合共攀登26,200英尺的紀錄。青銅表殼的直徑為42mm,漸變藍色表盤採用冷光時標及指針,方便暗黑環境下讀時。陶瓷表圈設有四大方位及箭咀符號,行山時可作指南針之用,表盤的兩個旋轉盤,則可讓用家讀取世界各地時間。腕表內藏MB 29.25自動機芯,約有42小時動力儲備。($48,400) 山系無敵 Breitling Endurance Pro 本質上,Endurance Pro超越至更高層次,何止攀山,還可涉水,鐵人耐力賽都沒問題,行山時佩戴,綽綽有餘了。一表之主,當然是表殼,功能再強,沒有最強body,也是中看不中用。Endurance Pro的44mm表殼,採用了2016年面世的Breitlight物料,字面的意義,就是「Breitling」製造的「light」輕盈材質,相比出名夠輕的鈦金屬,更輕盈3.3倍,並擁有抗磁和抗刮等特性,戶外運動可以安寢無憂了。外表硬朗,內在也不相伯仲,腕表採用SuperQuartz超級石英機芯,每年誤差大概只有十數秒,最適合講求掌握時間的山步行。機芯並配備兩種針對行山遠足的功能,不是說普通的計時,而是表盤外沿的脈搏計刻度,方便用家運動時注意個人心率;另一項是表圈的羅盤方位基點,可雙向旋轉,化身指南針使用。腕表備有白、藍、黃、紅、橙色五個版本選擇,配襯相應色調的橡膠表帶,也可另購Outerknown Econyl紗線NATO表帶。($22,000) 山系之巔 Favre-Leuba Raider Bivouac 9000 無論你去到大帽山的雷達站,還是西高山的日期牌,手上的Favre-Leuba,都可以準確告訴你身處的高度,因為,腕表可以測量海拔高達9,000米。Favre-Leuba創立於1737年,上世紀中期,熱衷生產上天下海的工具表,深度計和高度計,都是品牌的拿手好戲。追溯至1962年,品牌創作可顯示氣壓測高和氣壓的Bivouac機械表,當時顯示的極限為海拔3,000米。2017年,Bivouac進化至Bivouac 9000,成為世上第一款可量度9,000米高度的機械表。一般大帽山鳳凰山大東山的地方,依靠表盤中央的紅色指針顯示便可以了,表圈劃分30格代表3,000米;將來要挑戰珠穆朗瑪峰,3,000米以上的高度便要從3:00位置副盤顯示,紅色雙頭指針可指示氣壓及高度。腕表的直徑雖大,但以質輕的鈦金屬製成,減低行山時的手腕負擔。內裡的FL311手上鍊機芯,配備65小時動力儲備,你不是吳俊霆三日內挑戰100個山峰,足夠周末行山之旅了。($63,800) 山系升格 Ball Watch Engineer Hydrocarbon Spacemaster Orbital II 這枚Ball Watch腕表,是向太空飛行員Brian Binnie致敬的作品,Brian可以駕駛太空飛船穿越100公里的高度(等同100,000米),多高的山脈,都是小兒科而已。腕表渾身強悍氛圍,鈦金屬表殼直徑45mm,最重要是全方位防震,千方百計保護上鍊擺陀,以免戶外活動時受到意外撞擊,震盪從擺陀入侵機芯,一邊廂腕表搭載名為Amortiser的防震系統,以保護環包裹著機芯,消弭側向撞擊腕表的震盪;另一邊廂加設擺陀上鎖裝置,表背配備猶如螺旋槳的上鎖開關,預計進行活動前,可旋扭裝置鎖緊擺陀,直至撞擊危機解除之後,便可回復正常上鍊擺陀狀態。腕表經過測試,從5.2米高處墮下機芯運作如常,行山時即使意外碰撞也問題不大。作為「升」級山系腕表,還配備常見的實用功能,包括表圈上的羅盤方位,要知道身處何方,可將時針對準太陽,然後將表圈「S」標記扭向時針與12:00的中間點,那就是正南方的方向。腕表當然也不缺品牌耍家的自體發光微型氣燈,在光線不足情況下,更能清楚讀取時間和計時資訊。 山系心聲 Casio G-Shock GBD-H1000-7A9 行山少不免大幅度動作,刮花表殼便大事不妙了。G-Shock外殼以堅固見稱,先天性上就是山系最佳裝備,如今加上多項針對戶外活動的功能,山系人都會愛不釋手。腕表的尺寸為63 x 55mm,以樹脂及不鏽鋼製成,體型壯健,重量卻可以接受,僅約110克。腕表最特別的地方是擁有五大傳感器(sensor),顯示五大運動相關的數據:光學傳感器可檢測皮膚下的血流量從而計算心率、磁力傳感器可作指南針之用告訴大家正確方位、壓力傳感器可測量出氣壓和海拔高度、溫度傳感器當然可報上實際溫度,而加速度傳感器則可計算步數和前進距離。腕表更可與智能手機連接,在應用程式管理數據記錄,例如已燃燒的卡路里,或已進行的行程,十分適合追求健康的山系人。腕表同時備有GPS功能,可得知準確位置,電量方面不用擔心,除了太陽能,也可透過USB充電。($3,680)

Continue reading

五萬以下:小複雜功能腕表

三針日曆表屬基礎款,亦被視為入門表,想要多一點功能的話,大都會選擇計時表,然而機械表世界可供選擇的功能表還有很多,如全曆、月相、GMT、世界時等小複雜款,一般人未有留意,或是因為「價錢」,以為它們都屬貴價款,但實情是可以比一枚計時表還相宜。大家不妨多選擇不同類型,享受更多腕表的樂趣。這是經典的全曆設計,同時備有日、月、星期及月相顯示,一般會用到的日子資訊都包羅其中,有人只把月相顯示視為裝飾,但也可用作農曆參考,滿月之時大約就是「十五」了。鋼殼藍面是近年主流配搭,Arceau Grand Lune也走上此道,然而它還是走出了自己的味道。腕表的鴛鴦表耳是Arceau系列標誌設計,仿馬鐙而製,與品牌背景相呼應,襯藍色鱷魚皮帶。藍色表盤外圈是放射紋,內盤是同心圓紋,多層次的藍調使畫面更豐富。日期盤設於6:00位置,內裡還有月相窗,以星星點綴更為浪漫;星期及月份皆以視窗顯示,以英文簡寫清楚標明。整個表盤顯示的資訊不少,但閱讀起來沒有困難,加上用色和諧,看起來自然順眼。腕表直徑43mm,由自動機芯驅動。(HK$49,800)以功能表款計算,除計時款外,可顯示兩地時間的GMT款可能最受歡迎,不少品牌都有推出相關款式。Ball Roadmaster Pilot GMT採用了典型的多時區顯示方式,首先以大三針及日期顯示本地時間及日子,再加入一支24小時制指針顯示家鄉時間,配搭印有24小時刻度的旋轉表圈後,還可額外多報一個時區,達到三地時間顯示。腕表更設有快速調校時區功能,透過左側的兩顆按鈕操控時針,以一小時為單位直接往前或退後,無需轉動分針,並以表冠調校日期,時間校正十分方便。腕表採用40mm鈦金屬表殼,紅黑雙色陶瓷表圈,藍色表盤鑲有微型氣燈光刻度,已通過瑞士天文台認證。(限量1,000枚,HK$22,500)GMT功能還可以與其他功能組合出現,Hamilton Converter Auto GMT便是一例。腕表不單配上24小時指針顯示第二時區,還加入了雙向旋轉滑尺表圈,透過轉動表圈對應表盤邊緣的刻度尺,便可進行多樣換算,包括航行速度、距離及時間計算,距離及重量的單位兌換,以及進行乘除換算。旋轉滑尺是十分精密的功能換算表,初接觸時要花點時間學習及理解其運作,明白後便會由衷佩服構思這換算表的人。由於腕表設有旋轉滑尺,故尺碼較大,直徑達44mm。表殼以不鏽鋼製,配藍色表圈及表盤,有鏈帶及皮帶款可選。(皮帶款HK$11,400、鏈帶款HK$12,050)Baume & Mercier走affordable luxury路線,品牌旗下特別多價錢相宜的多功能表款,去年的Clifton Baumatic Day-Date Moon-Phase便備受注目,在我們之前的「五萬好表」專題中亦曾介紹,在此不再多贅。Clifton系列以外,品牌還有其他選擇,例如Hampton Large Dual Time Zone,它同樣是一款雙時區腕表,不過它以額外副盤顯示第二時區,設於6:00位置,由於指針為12小時制,故盤內多還有日夜顯示窗標示他鄉日夜,此外,表盤12:00位置還有大日曆顯示,讓日子顯示更加清楚。Hampton屬長形表款,尺碼為48 x 31mm,比較適合手腕粗大的人。(HK$31,200)在腕表世界還有一種比較少見,但又十分特別的功能,那就是「世界時」,顧名思義,就是能讓你一次過看到世界多個時區的時間。據載,首個世界時機芯生於1935年,由Louis Cottier發明,巧妙地利用一個城巿圈(對應24個時區)配24小時刻度圈報出全球時間。這個聰明的設計很快便受到大牌青睞,Vacheron Constantin首先與Louis Cottier合作推出懷表款,而Patek Philippe則在1937年推出首枚世界時腕表。事實上,現在製作世界時腕表的都以大牌居多,定價自然較高,但偶然也有一些中階品牌會推出此類作品,如去年的Montblanc Star Legacy Orbis Terrarum。 腕表採用不鏽鋼表殼,直徑43mm,表盤為雙層設計,底層是雙色24小時轉盤,面層是鏤空地圖,邊緣設有對應24個時區的城巿圈,兩者重叠後,各時區的時間及日夜一目了然,表主還可利用8:00位置的按鈕快速轉換時區。雖然腕表定價略高於五萬,但表盤設計具心思,使用亦方便,故這仍然是一個具吸引力的定價。(HK$52,900)

Continue reading

買好表,五萬綽綽有餘

沒有表展,不影響新表出籠。雖然Rolex、Patek Philippe、Tudor等新表還未曝光,但已發表的新表數目其實相當多,三數萬元預算的更有不少靚表選擇,甚至可入手小複雜功能。Santos-Dumont是Santos的斯文版,只配皮帶。它的纖幼表圈方方正正,整枚表的正方線條比Santos其實更突出。這個款式本身只有石英型號,現在終於配機械機芯了,鋼殼尺碼是最大型的46.6mm x 33.9mm,配自家430 MC自動機芯,因為機芯體型纖薄,所以腕表厚度跟石英款比較幾乎沒有分別。當然機芯升格了,價錢會比石英款式貴萬餘元,但仍維持在四萬餘元水平,是卡地亞最入門的優雅機械表。(約HK$44,100)很少見色彩這樣活潑的Breitling。此表就是參照他們六十年代的Top Time製作,兩個小圓盤背後是兩個黑色三角形,當年有Zorro dial的稱號,現在重出江湖,連指針也用紅色點綴,色彩比之前更強烈。鋼殼直徑41mm,配圓按鈕,搭載Breitling Caliber 23自動機芯,限量2,000枚,售三萬餘。它不但形象活潑時尚,背後還有Blockchain技術,具有數位護照可辨認身份,他日轉讓亦可透過Blockchain交易。(約HK$37,000)是精工迷的話,也許記得三年前已出現過復刻1965年第一枚潛水表62MAS的SLA017,這次SLA037復刻版同樣參照62MAS製作,一樣是新舊作相似度難分難解,但機芯可大不同,是最高級的36,000振頻8L55 Hi-Beat機芯;約40mm的鋼殼亦非常見的不鏽鋼,而是抗腐蝕效能更強的「強化白鋼」,這物料平時用來製作海洋建築物或船隻的表面和內部組件,防止被海水腐蝕。裡裡外外的性能都更強,售價四萬餘,比SLA017前高不算意外,事實那個漸變藍面配藍帶也更好看。(約HK$49,800)積家的Master今年重新relaunch,樣貌fine-tune了,最大的驚喜來自機芯。過往十多年 Master Control Date這個日曆款式搭載積家Cal. 899自動機芯,這枚中流砥柱今年經過大革新,擒縱裝置和擒縱叉重新設計再改由矽製成,能減少摩擦,又可提升機芯效能:中央秒輪也是新設計,可1消除不必要的震動;連發條鼓也改良了,可放置更強韌和更長的發條,在機芯3.3mm厚度不變的前提下,動力儲備卻能夠由38小時大幅升增至70小時,與現今普遍自動機芯的動能水平看齊。外觀依然清秀雋永,性能更上一層樓,售價只輕微調整數千元,售價仍保持五萬水平,相當克制。(約HK$50,000)說綠玻璃,你可能第一時間會想起勞力士的Milgauss,但由現在開始,還有Bell & Ross,不過此綠不同彼綠,Milgauss用的是整塊綠色水晶,Bell & Ross是在透明藍寶石水晶的底層塗上綠色物料,加上表盤上所有顯示連指針亦塗上綠色夜光物料,所以此表不論任何時分入何角度看都是綠得非常徹底。整個全綠概念來自駕駛艙內將飛行資料投射在透明檔風玻璃上的head up顯示。42mm黑陶瓷殼配強烈的綠,破格有型。搭載自動機芯,限量999枚。(約HK$$31,500)要說三數萬元抵買表,很難沒有名士的份兒,尤其這幾年他們造出了無敵的五日鍊腕表,定價二萬頭,樣子本身紥實優雅,性價比沒有法擋。最新這枚Day-Date月相表,一樣建基於本身的五日鍊天文台級Baumatic機芯,但加入實用性大增的星期和月相,升格為小複雜表,售價調升了大約一萬餘。42mm鋼殼配有少許漸變效果的灰面,星期盤和月相盤一上一下平衡配置,以這樣的功能組合配討好樣貌,性價比仍維持在高水平。(HK$34,300)Montblanc這幾年在設計上的工夫做得很不錯,特別在世界時間這個範疇裡,Geosphere已建立起自家獨有的特色,兩個上下布置南北半球,既能顯示第二地時間,又可讓大家得知世界各地的日夜和時間,相當實用;又借鏡冰川雪身化成一片藍白,漸變藍色面配白色夜光指針和刻度,配鈦金屬殼。直徑依舊是42mm,意料之外的好是它配上一條雙金屬新鏈帶,造型復古,中央是粒狀鏈節是鋼製,兩旁鏈節是鈦金屬,有不同光暗和色澤對比,佩戴時的確貼手舒服。樣子漂亮又戴得舒服,這點相當難得。(皮帶HK$45,600、鏈帶$48,000)

Continue reading

Montblanc 全新Star Legacy 展現細節

Montblanc這兩年再次整合過旗下的腕表系列,包括重現 Minerva表廠經典的1858系列、延續歷史的Heritage系列、有著優雅造型的Tradition系列、運動感十足的TimeWalker系列等等。而這次在港展出的Star Legacy系列,可說是集數家之長,既有Minerva表廠的加持、又有經典元素,以及復古味道,貼合現代典雅時尚的追求。(Text:Delia / Photo:Ringo)Orbis Terrarum源自拉丁語,即「全球」、「地球」和「世界」的意思,這款世界時間顯示的功能,最早於2015年,出現於Heritage Spirit系列,次年再加入當時新推出的4810系列,以彩色的地圖圖案奪取大家的關注。今年,4810系列已不復在,品牌將其自家製的MB29.20自動機芯移師至Star Legacy系列之中,彩色地圖被藍寶石水晶表盤及金質地圖取替,大家仍能欣賞到北半球24個城市及時區的顯示。 要調校時間時,先調節8:00鐘位置的按鈕,將當地時間城市對準6:00位置的紅色三角形;接著,以表冠調節時分針,與此同時下層的日夜顯示盤亦會一同轉動。在設置正確的當地時間後,表盤周圍將同時顯示24時區的所有時間,在去旅行至另一時區,只需將該城市對準6:00位置。再次按下8點鐘位置按鈕,則時針、城市、晝夜圓盤和24小時時區都將一起自動旋轉,即可完成時間設定。時針1小時跳動一次,而不會影響分鐘。腕表備有不鏽鋼版($52,900)及玫瑰金版($158,600)兩款,直徑43mm,可防水50米。Star Legacy系列設計靈感源自 Minerva 表廠的經典腕表,以及其於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製造的懷表款式,故此保留了許多特色,包括優雅的葉形指針、銀白色表盤上飾有品牌標誌的放射式星形扭索條紋、洋蔥形表冠、路軌式分鐘刻度和細刻浮雕(上下扭索條紋),以及源自 Minerva 表廠傳統懷表並經重新設計的阿拉伯數字時標。 這枚月相腕表其6:00位置的視窗結合了月相和日期顯示,簡約而清晰易讀,腕表置於 42 mm圓形不鏽鋼表殼,搭載MB 29.14自動機芯,擁有42小時動能。($32,100)一直以來Star Legacy系列都包羅了男女、簡約、複雜等不同尺碼、不同功能的腕表,方便大家選擇最合心意的表款。其尺寸由42mm至32mm不等,為了更符合現時潮流的趨勢,品牌今年加入全新的43mm版本,並同時推出計時兼DayDate款式,以及大三針日曆款式。兩者皆配備帶有緞面和拋光細節的不鏽鋼殼,並搭配象牙色或碳灰色表盤。前者搭載MB25.07自動機芯,動力儲備有48小時,可在3:00位置看到星期及日期顯示。($35,400-$37,800)後者的Star Legacy Automatic Date腕表,則搭載MB 24.17自動機芯,具有38小時動力儲備。($24,000-$26,400)兩者皆搭配由意大利佛羅倫斯Richemont Pelletteria製作的Sfumato表帶,並備有不鏽鋼三鏈節表鏈,及可防水50米。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