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級而上:10萬或以內潛水選

相比複雜功能,潛水表更看重規格及實用性,例如必須達到一定的潛水深度,配備單向旋轉表圈,表盤顯示要清晰,兼具夜光功能;若要取得ISO 6425潛水表證認,還要通過水壓、冷凝、熱衝擊、耐鹽、撞擊及抗磁等測試。造型方面,現代潛水表的尺寸與一般運動表相差不大,同樣有多種顏色表盤選擇。所以如果想買一枚實用可靠的日常用表,潛水表其實也是不俗的選擇,即使你離海底很遠。更重要是,潛水表的價位跨度大,由不足一萬至十多萬也有,這次選了11枚今年新作,正好看看不同價位有何選擇。 SEIKO Prospex Save the Ocean Special Edition SPB299 $9,800 Seiko擁有悠久的潛水表製作史,首枚日產潛水表正是出自Seiko之手,至今品牌經典極多,大MM、細MM、海龜、吞拿罐……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而且定價相宜,普遍不多於一萬,絕對是入門好選擇。 今年Seiko又再重新演繹經典,為1968年推出,品牌首枚具5Hz擺頻的300米潛水表注入現代元素,推出SPB299潛水表,防水深度200米。新作以冰川為靈感,採用雙調冰藍配色,深藍表圈與淺藍表盤相得益彰,盤上刻有仿冰川紋理,大型刻度與指針覆有Lumibrite環保夜光物料,畫面好看又易讀。不鏽鋼表殼直徑42mm,厚12.5mm,內置6R35自動機芯,具70小動力儲備。 SPB299屬於Seiko Prospex Save the Ocean系列,品牌會把系列部分收益捐助指定的海洋慈善團體,所以腕表不單造型漂亮,還很有意思。 MIDO Ocean Star 600 Chronometer Black DLC Special Edition $15,000 深潛表款不一定價高難求,例如Mido Ocean Star 600 Chronometer也可做到600米防水深度,一般款定價約萬多元,今年的全黑特別版才售一萬五,內裡還配置Caliber 80自動機芯,具80小時動力儲備,兼通過COSC認證。 海愈深,水壓愈大,為了承受深海水壓,表殼難免變得更大更厚,還要加入排氦氣閥門,而Ocean Star 600直徑43.5mm,厚14.1mm,是一般男士也可應付的尺寸,算是取得不俗的平衡。新作採用全黑設計,不鏽鋼製表殼及鏈帶均經黑色DLC處理,配黑色陶瓷表圈及黑色亮漆表盤,表圈刻度、小時刻度及指針均塗有最高等級的Grade X Super Luminova綠色夜光物料,確保在黑暗中能清晰顯時。腕表另附有黑色橡膠表帶,換上膠帶既可減輕手腕負擔,也能突顯運動感。 MONTBLANC 1858 Iced Sea Automatic Date $24,600 既然現在已沒有多少人買潛水表是為了潛水,更多是用於日常佩戴,那表盤設計不妨多一點色彩,多一點新意。今年Montblanc為新推出的潛水表創作出冰川表盤,其獨特紋理仿照出冰晶質地與深度,就像在近距離觀賞冰川。 表盤以祖傳的表盤製作技術「gratte boise」製成,可呈現粗糙自然的刮痕,覆上半透色彩後,便有看穿冰川的效果,共有三種顏色:藍色、綠色及黑色選擇,單向旋轉陶瓷表圈的配色與盤色相襯,並以兩種色調突出首15分鐘。 腕表直徑41mm,厚12.9mm,防水深度300米,採用不鏽鋼表殼及鏈帶,可自行更換為橡膠表帶,內置MB 24.17自動機芯。腕表通過品牌自家的Montblanc實驗室500小時測試及ISO 6425標準認證,絕對不是只賣樣的潛水表,兩萬多的定價十分抵玩。 BELL & ROSS BR 03-92 Diver Brown Bronze $34,600 Bell & Ross的潛水表十年一變,1997年推出圓殼的Hydromax,2007年是酒桶狀,至2017年推出方殼的BR 03-92 Diver,防水深度達300米。Diver的殼形延續品牌方殼表的一貫特色,但加設護肩保護表冠,又為表冠套上橡膠圈及於表圈旁加設齒牙,這些都是考慮了潛水員的使用需要,內置BR-CAL.302自動機芯。方殼潛水表是潛水界的罕見品種,所以甚受歡迎,其後也有多款變奏。 近年有不少品牌推出銅殼潛水表,Bell & Ross是其中之一。Bell & Ross所用的是CuSn8青銅合金,即由92%銅與8%錫製成,故色澤偏紅,帶有古典感,過去曾配藍、紅及綠色表盤,今年新作配上啡色表圈及表盤,色相更為和諧。但為免青銅鏽蝕弄污手腕,腕表裝配不鏽鋼表背,蓋底刻有潛水頭盔圖案;除了黑色織紋橡膠帶外,還多配一條啡色皮帶,方便配襯其他造型。 BREITLING Superocean Automatic 42 $41,200 除了Bell & Ross,推出銅殼潛水表的還有Breitling。今年Superocean系列經重新設計,來了一次大變動,然而這改變也非憑空創作,而是參照七十年代的Slow Motion計時款型,擷取其設計精華,改以大三針方式呈現,防水深度為300米,內置17型自動機芯。 當中42mm銅殼款所用的青銅以特殊合金配方製作,雖然色澤同樣會隨時間而產生變化,但耐腐蝕性比一般青銅高。腕表搭配黑色陶瓷單向旋轉表圈及綠色表盤,其內表圈呈大斜面設計,配大格子刻度、方格分針及圓點秒針,都是取材自Slow Motion腕表。綠色橡膠表帶配可調式折疊扣,可進行15mm的微調。 系列除了銅殼款外,還有不鏽鋼款,具36、42、44及46mm等尺寸選擇,當中銅殼款較貴,定價約4萬,而不鏽鋼款則約3萬多。 TAG HEUER Aquaracer Professional 1000 Superdiver $53,550 雖然Tag Heuer過去亦曾推出1,000米防水腕表,但Aquaracer新作Superdiver再次達到這深度,並通過COSC認證及ISO 6425:2018飽和潛水腕表標準認證,著實是個驚喜。 為應付深海水壓,Superdiver的尺寸是系列中最大的,直徑45mm,厚15.75mm,但它採用鈦金屬表殼及鏈帶,相對而言不會太重。表圈換上黑橙雙色設計,主體為黑色陶瓷,首15分鐘為橙色合成材質;另新增護橋保護表冠,拉出表冠還會看到表冠管以橙色封邊,以色彩提醒表主旋緊表冠,而排氦氣閥亦是少不了的。 表盤貫徹系列的幾何特色,包括12邊形表圈、橫紋表盤及長形配八角形小時刻度,時分針用上不同設計,以大箭嘴時針配橙邊分針,刻度及指針用上最高級數的SLN Grade X1 Super Luminova夜光物料。新作內置全新的TH30-00機芯,具70小時動力儲備,是最長氣的一款Aquaracer,價錢亦是同系列中最貴,但無疑其用料、效能及機芯都更勝一籌。 PANERAI Submersible QuarantaQuattro PAM01229 $69,200 Panerai在幾年前重整系列,Submersible獨立成章,不再歸於Luminor之下,備有42及47mm尺寸表殼,今年新增44mm款,正好填補了中間尺寸的用戶需求。 Submersible是針對潛水運動的表款,亦是少數非圓殼潛水表,採用品牌標誌性的枕形表殼及表冠護橋裝置,配單向旋轉表圈,防水深度達300米。新作QuarantaQuattro PAM01229採用最簡約的設計,不鏽鋼表殼配黑色表盤,襯托白色Super Luminova小時刻度及指針,3:00及9:00位分別是日期窗及小秒盤,要留意其日期窗用上新設計,斜面窗框使日期更易於閱讀。腕表內置P.900機芯,備三天動力儲備。 腕表配有兩款表帶:黑色合成橡膠帶及深灰色織物帶,兩者皆包含再生物料,前者以30%的再生材料製成,後者內含68%的環保再生織物材料,不過腕表不設快拆系統,要以隨表附送的工具作替換。 JAEGER-LECOULTRE Polaris Date $73,000 2018年,Polaris系列重生,以1968年推出的Memovox Polaris為靈感,設計具復古元素,當中的三針日曆款Polaris...

Continue reading

Jaeger-LeCoultre Quadriptyque_2

千三萬身價積家四面神

早前積家包場高先電影院,舉行Reverso九十周年展覽,放眼表壇,是近期難得一見的盛事。坐鎮展覽的除了昔日的Reverso原型,還有今年的話題作 Jaeger-LeCoultre Quadriptyque Calibre 185  四面神。四月時Watches & Wonders只能線上看,展覽當日第一次近距離觀賞真身;然後再不久,終有機會親手觸摸及拍攝這枚年度最複雜的腕表,第一身的感覺是,體型和平常Reverso沒多大分別啊!但別忘記,這是史上首枚四面顯示的腕表,前前後後座擁11項功能顯示。也請留意,腕表限產10枚,已經悉數名花有主,腕表定價為135萬歐羅,折算港幣逾1,200萬,不是說市道不景嗎…… 九十周年大件事 Reverso Grande Complication a Triptyque (2006年)Reverso Répétition Minutes à Rideau (2011年)Reverso Tribute Gyrotourbillon (2016年)進入千禧年之後,積家忙不迭建立製作複雜表的深刻形象,2003年Hybris Mechanical系列的誕生,正是大顯身手的擂台,再遇上Reverso周年慶典的日子,總有一枚半枚超複雜作品面世,例如Reverso 75周年的三面表盤Reverso Grande Complication a Triptyque(2006年)、80周年的拉蓋三問表Reverso Répétition Minutes à Rideau(2011年)、85周年的Reverso Tribute Gyrotourbillon(2016年),事隔5年,Hybris Mechanical系列再重擊出手,以四面顯示的Reverso Hybris Mechanica Calibre 185 Quadriptyque(2021年)祝賀Reverso九十大壽。 四比三取勝 Quadriptyque跟Triptyque的分別到底在哪裡?三面Triptyque在2006年也刷新了腕表顯示的紀錄,份屬當時第一枚可三面顯示的腕表,擁有18項功能,尺寸約56 x 38mm,厚度為18mm;Quadriptyque再寫下四面顯示的里程碑,內藏11項功能,白金表殼尺寸約51.2 x 31mm,另厚15.15mm。總括而言,Quadriptyque是Triptyque的進化版,增添一面功能顯示,但體型卻不升反降,15mm的厚度,幾乎就是一般複雜表的水平,戴著去風騒一下對手腕也不是苦差。四面和三面的對比,是 Jaeger-LeCoultre Quadriptyque 用盡了每一面,連基座的背面,也變成天文顯示的腹地。但品牌創作腕表時,已訂下天字第一號規條:不可犧牲佩戴的舒適度,看過成品,目標是馬到功成了。 四面顯示甚麼? 第1面:小時、分鐘、陀飛輪、萬年曆、大日曆、星期、月份、閏年、晝夜顯示 第2面:跳時、分鐘、三問 第3面:北半球月相、交點月運周期、近點月運周期、月份、年份 第4面:南半球月相 六年研發,百年沉澱 腕表內藏的Cal. 185,研發過程歷時六年,結果有甚麼過人之處?飛行陀飛輪、瞬跳萬年曆、大日曆、1,111年精確月相等,對Quadriptyque來說沒甚麼大不了……但在打簧報時和天文顯示範疇上,Quadriptyque又再展現超凡實力,別人只能望其項背。 聲級打簧 先說打簧報時方面,品牌累積逾150年生產打簧機芯的經驗,歷年出產的作品超過200台,屈指一算,積家大約生產過1,200多台自家機芯,鳴響機芯足足佔據六分之一,比例不可說不高。這次 Jaeger-LeCoultre Quadriptyque Cal. 185更加像結集近年破格打簧機制之大成,比如2005年面世的水晶音簧,將音簧直接固定於水晶玻璃,達致更佳擴音效果;又有2006年問世的方形音簧,增加音鎚與音簧的接觸面;再有2009年誕生的Trebuchet天秤鎚,借鏡投石機的原理,強化敲擊力量和速度。今年再創新猷的是,品牌改良了自2014年研發的消除靜音時距機制,徹底消掉報時和報分分之間的靜默時間,即使不用報刻,也再沒任何尷尬的停頓dead air。 天才顯示 多得四面表盤,腕表可容納更多顯示,例如新增的第4面(即基座背部),便發揮互補互助的作用,第3面出現北半球的月相,南半球月相就交托第4面負責了,月亮由玫瑰金製成,星空圖則採用藍色漸變漆面。積家這次也開創先河,在同一腕表上一併顯示三項月相資料,包括會合周期、交點周期和近點周期,可計算出日食、月食和超級月亮的出現時間。表殼:白金 尺寸:51.2 x 31mm(厚15.15mm) 機芯:Cal.185手上鍊 功能:時、分、陀飛輪、瞬跳萬年曆、大日曆、三問、南北半球天文月相、日夜顯示、跳時、朔望日、交點月和近點月周期顥示 動力儲備:50小時 表帶:鱷魚皮帶 防水:30米 數量:10枚 約售:EUR 1,350,000

Continue reading

2021年 綠表

綠表 樂無窮

今年 綠表 成為大熱款型,大家定必看過很多綠表介紹,心動了沒有?還是花多眼亂,反而不知從何入手?將近踏入第四季,各大品牌已經出招,相信不會再有太多新綠登場,如果想買未買,不妨重溫一下究竟有何選擇,也看看不同類別有甚麼款型登場,再作決定。 PANERAI Luminor Marina eSteel PAM1356 $66,600 綠表 當道,還是以基礎款為主,正裝、懷舊、運動等不同風格都有,選擇介紹這款Luminor Marina eSteel,是與其創作理念相關。腕表主要以環保再生物料製成,佔了58.4%,當中表殼、表冠及表盤用的是再造鋼合金,也就是名字所見的「eSteel」,表帶亦是以再造PET樹脂製成,甚至表盒也是由再造物料製造。腕表共有三款顏色選擇,分別是岩灰色、藍色及綠色,而綠色經常與自然、環保等項目掛勾,感覺上最是相襯。功能方面,它由P.9010自動機芯驅動,具小三針及日期功能,3日動力儲備差不多是品牌基本了。 ZENITH Chronomaster Revival Safari $70,500 若論綠色計時表,當然要提Zenith,品牌之前已推出過Defy 21 Urban Jungle及Defy 21 Spectrum,而新作Safari則是採用綠色表盤的懷舊計時表。腕表以A384復刻款為基礎,配37mm酒桶形表殼,為迎合綠色復古主調,鈦金屬殼以微噴砂修飾,呈現一身啞灰,與雲杉綠色的表盤及表帶更為相襯,殼內是El Primero 400高頻自動計時機芯。表盤選用雙色設計,以綠色表盤襯托黑色的測速計及副盤,綠底白字的日期窗與表盤和諧相融。另外,刻度及指針覆有暖米色Super Luminova夜光物料,亦增添了復古氣息。 TAG HEUER Aquaracer $33,750 今年Tag Heuer更新了Aquaracer系列,微調造型設計之餘,也推出一系列男女新款,有43mm及36mm兩種尺寸,配不鏽鋼表殼,顏色選擇亦見豐富,有傳統的黑色、白色、現時不可或缺的藍色,還有今年大熱的綠色。品牌對這款 綠表 更是照顧有加,改配鈦金屬表殼及鏈帶,表殼經噴砂後呈啞灰色調,與鋼殼款分別更大。綠色表盤刻有橫紋坑槽,時標為棒狀及八角形組合,日期窗設於6:00位置。當光線不足時,會看到劍形時針及時標呈綠色夜光,棒狀分針則見藍色,這是為了方便潛水員在海底分辨時分。腕表由Calibre 5自動機芯驅動。 JAEGER-LECOULTRE Reverso Tribute Enamel Hokusai 'Kirifuri Waterfall' $745,000 工藝表本來就是小眾款,還指明要綠色款,選擇自然更少,但有Jaeger-LeCoultre這一款也夠精采,且看它如何善用Reverso的優勢,同時把雕刻及琺瑯兩種工藝集於一身。表盤上的波浪形飾紋以有百年歷史的車床雕刻而成,覆上一層層的半透明綠色大明火琺瑯,增強波紋效果,這表盤看似簡單,但已花上技師十多個工作製作。當翻轉至表背,葛飾北齋的木刻版畫《諸國瀑布攬勝之下野黑髮山之瀑》躍入眼簾,技師以琺瑯工藝模仿木刻版畫的「色彩漸變技法」,畫出漸變色彩,原本大37 x 24.5cm的原版畫作縮小至只有十分之一大小的表殼上,但仍可保持畫作細節,包括位於瀑布底部微小的人群,不得不佩服技師巧手。腕表內置822型手上鍊機芯。限量生產10枚。 BREITLING Premier B21 Chronograph Tourbillon 42 Bentley Limited Edition $396,000 綠色複雜功能腕表之中,大都是配陀飛輪系統,但看到Breitling的身影著實令人感到驚訝。要知道這品牌向來甚少觸及這類複雜款型,這款新作更可能是品牌早年重整後的首枚陀飛輪,最少目前官網內已找不到另一款。腕表是Breitling與Bentley聯手推出的限量版,只生產25枚。紅金表殼直徑42mm,配賽車綠表盤,內置B21自動機芯,具備計時及陀飛輪功能。陀飛輪位於12:00位置,6:00位是60分鐘累計盤,配中軸計時秒針,假若只看照片,相信會忽略了它的計時功能,直到你留意到位於表冠上下的計時按鈕。 PATEK PHILIPPE Ref. 5711/1A $250,400 年初,Patek Philippe宣布Ref. 5711將會停產,並在今年為腕表作「謝幕」,並推出了取代藍面Ref.5711/1A-010的橄欖綠面Ref. 5711/1A-014。除了顏色以外,新款5711的規格並無變動:腕表採用40mm不鏽鋼表殼及鏈帶,具120米防水效能;內置26-330自動機芯,具大三針及日期顯示功能,兼備停秒裝置。 若只計算鋼殼款,Nautilus 5711只出現過兩種顏色的表盤,一是自2006年誕生開始已經使用的藍黑漸變盤,一是2012年推出的白色表盤,即使把其他功能及物料款一併計算,系列過去也沒有出現過綠色,所以這款 綠表 新作既是最後一擊,又是為系列開創先河。想一覽這兩年推出過的 綠表 ,可前往Chronomen 的綠表資料庫: https://bit.ly/3iAQymv

Continue reading

聲夢創造者 Jaeger-LeCoultre

你對積家最深刻的印象是甚麼? 有人說是Gyrotourbillon,有人說是Reverso,有人說是Polaris,其實還有一個在背後默默耕耘的人,可能沒甚麼明星相,卻有股打動你的繞樑三日威力,那就是積家創造的鳴響腕表。 積家「聲」級旅程的開端,比很多人想象都要早,不是千禧年之後的三問改良工程,不是上世紀中期的Memovox響鬧機芯,也不是Antoine LeCoultre於1833年創建積家工作坊才開始,因為在此以前,Antoine LeCoultre除了懂得製表,也精通微型機械,其中一項拿手好戲,就是鳴響音樂盒。 逾200台鳴響機芯 積家廠房創立之後,第一枚三問表誕生於1870年,迄今品牌合共生產200多枚擁有鳴響功能的機芯,以品牌公布的1,200多台自家機芯數量來說,鳴響機芯佔據了六分之一,比例不可說不高。從簡單的響鬧,到西敏寺鐘聲,再到大小自鳴,無一難得到積家,上世紀中期,品牌更向其他品牌提供鳴響機芯,奠定「聲」級生產商地位。 為甚麼積家在鳴響機芯領域這麼如魚得水?可能要歸功於品牌成長背景。積家廠房位處侏羅山谷,長期處身自然環境,聽得最多的是鳥鳴聲、流水聲、清風聲,對聲音的敏銳觸覺,是終日聽到地盤打樁聲、汽車響鞍聲的城市人所不能比擬的…… 七十年響鬧功力 籠統來說,積家鳴響表可分為兩大陣營,一個是五十年代問世的Memovox響鬧表,最巴閉是於1959年創製首枚配備響鬧的潛水表,敲擊時並不像三問或自鳴般徐疾有致,而是以單一頻率迅速敲擊,形成猶如「學校鐘聲」的聲響,校鐘聲響起,知道上課時間到了;Memovox鬧鐘響起,也代表起床時間到了。 現代三問先驅 另一個陣營是三問報時表,追溯至十九世紀,積家已在業界獨佔驁頭,1870年發明了大教堂音簧,1880年創製三音鎚模式,1895年又研發出可消減雜音的「消除靜默機械裝置」,成就蜚然。千禧年以後,積家又在打簧報時設計上一放絕塵,2005年創製「水晶音簧」將簧條直接焊接於藍寶石水晶表鏡,造出比連接表殼更佳的擴音效果;2007年方形音簧面世,加大與音鎚的接觸面,擊打時力量更平均有致;2009年再誕生Trebuchet天秤鎚,借鏡中世紀的投石機原理,拉後再往前發力,強化敲擊速度和力量。2020年,是積家的聲夢派對,Memovox新增倒數計時,以及純淨透明表底鬧表;新一代三問也和恆星式陀飛輪再度結合,推出白金鑲鑽版和玫瑰金版。 Master Control Memovox Timer 兩年前的五十周年Polaris Memovox,是向經典的敬禮,今天,才是Memovox脫胎換骨的一次,表面增添了倒數計時功能,表底揭開面紗露出機芯,踏入七十而從心所欲之年,Memovox為自己堂堂正正的增值。 歷來來,積家不時為Memovox加入附加功能,有過世界時間,有過停車計時器,也有過萬年曆,最近技倆是倒數計時。承襲Memovox傳統模式,中央圓環外緣上設有一個三角形標記,用以調校至指定時間發出響鬧。全新倒數模式則依賴紅色「JL」造型的標記,和時針相連,最多可調校12小時之後響鬧,例如設定開會兩小時後提醒,居家work from home也可以設定9小時後準時收工……傳統模式比較方便調校整點的響鬧,倒數模式則因為對應時針的位置,無論是13分、23分、33分等都不成問題。 昔日Memovox是響鬧潛水表的身份,不得已採用密封底蓋,方便在水中提升音量。如今再沒那麼器重潛水功用,新版本防水性能更新為50米,透明表底再沒有顧慮的地方,簧條也不再與表殼連體,品牌開發了全新外圍式音簧,表身一下子較以往輕薄了15%,讓腕表從sport watch順利過度至dress watch。從透明表底欣賞,肉眼還以為響鬧時音鎚紋風不動,其實已經高速敲打音簧,最重要是響鬧聲一如以往,發出單音的巨大嗡嗡聲,不改學校鐘聲的傳統。腕表限量250枚。($120,000) Master Control Memovox 繼矽製擒縱的日曆款式、首度同台的全曆和計時式、日曆會從15號跨越90度到16號的全曆款式之後,Master Control也獲Memovox這位猛將加盟,銀色表面,配搭一抹藍針,形象含蓄低調。和Memovox Timer一樣採用40mm不鏽鋼表殼,但就內藏Cal. 956A自動機芯(Memovox Timer採用Cal. 956機芯),同樣配備透明表底,防水50米,不限量發售。($88,500) Master Grande Tradition Grande Complication 上文一直讚頌積家造鳴響表的深不可測,這枚今年亮相的複雜表,可以概括品牌種種三問表的耍家本領。腕表原型是2010年面世的同名款式,陀飛輪會在一個恆星日內(大約為23小時56分4.1秒),在表盤旋轉一周,表盤外緣的太陽造型標記,則用作指示日期、月份和黃道十二宮,表盤中央更可看到北半球夜空的星空圖。 三問當然也是腕表的重點,上文提及過的水晶音簧、方形音簧、天秤鎚和減噪調節器,統統被欽點匡扶新一代大複雜表,不過去年Master Grande Tradition Repetition Minutes Perpetuelle所搭載立體音簧,暫時並沒傳承至新表身上,還好,新表畢竟擁有比傳統長20%的音簧,接近圍繞機芯兩圈,可奏出雙簧教堂鐘聲。腕表直徑45mm,內藏Cal. 945手上鍊機芯,限量8枚。

Continue reading

細數八大泳將型藍

終於一錘定音,藍色表盤和潛水表就是門當戶對,尤其在以下8位猛男身體力行支持之下,再找比藍面潛水表更吸眼球的款式,很難矣。 雪花藍 TUDOR 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 望穿秋水,今年第一枚曝光的Tudor,也是暫時唯一一枚,系出2018年問世的Black Bay Fifty-Eight,換上藍面藍圈,更能對應系列向1958年帝舵首枚200米潛水表致敬的原意。腕表不是帝舵的new blue,反而讓大家回憶起品牌的good old blues……1969年品牌塑造過第一枚藍面藍圈腕表,自此,帝舵藍一直植根品牌設計之中,和15年Pelagos的那抹寶藍相比,新作深沉一點,海洋味道應該就是這樣。今年看過兩枚新表,印證了誰是表面最佳組合,一抹藍面,白字白針最天生一對,那邊廂Montblanc 1858很好看,這邊廂帝舵還出動到白色雪花針,那種凜冽對比,其他色彩配搭望塵莫及。Black Bay Fifty-Eight的39mm直徑,從原有Black Bay設計減掉2mm,和43mm的Black Bay Bronze更有一段距離,大家看得慣?戴得慣嗎?經過一輪細表洗禮,要擔心的應該是大尺碼才對,黃金標準的天秤,已逐步向38mm、39mm傾斜,帝舵延遲又延遲才敢押下這孤注一擲,不會無的放矢的。($27,600) 藍中白 PANERAI Luminor Marina - 44mm PAM1313 Luminor七十周年慶生,W&W表展裡群星拱照Luminor Marina,餘威未了,最近再添新丁,沒有DMLS或Fibratech奇兵招數,只有正正常常Panerai老模樣,卻在沛迷群組掀起一場熱論,在尺寸線條布局都沒巨變底下,唯獨將時標染白,一個舉動,盡收理想之效。上文不是交待過?藍與白,好比神雕俠侶,氣勢有所加乘,PAM1313的海洋藍面,用上白針白字,再非品牌喜用的仿古黃字,韻味便截然不同了,之前即使是打正旗號藍面的Mediterraneo Edition身上,仍舊擺脫不了黃色夜光字的傳統,現在PAM1313所呈現的,就是新一代Luminor Marina風格,一新耳目。因為這是Luminor Marina的子嗣,不難幻想到表醉格局,上面寫上「Luminor Marina」,下面告訴你這是「Panerai」的「Automatic」自動表,3:00和9:00位置保持對稱,一邊是的骰的日曆窗,一邊是小秒針。近年Panerai除了積極為Luminor Due瘦身,常規Luminor Marina內的P.9010機芯也一同努力,由P.9000改良而成,厚度從7.9mm減至6mm,「薄」盡綿力令44mm的鋼殼看起來更清減。($59,800) 再造藍 SEIKO Diver’s Watch 55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s The 1968 Professional Diver’s 300m Re-creation SLA039 這是Seiko今年潛水表復刻三部曲之中最頂級一員,價格最高,盛惠五萬餘;裝載8L55 Hi-Beat高頻機芯,亦是精工的耍家本領。先回顧一下Seiko的潛水表發展史,品牌於1965年推出第一枚潛水表,今年有復刻版SLA037;眼前是1968年版本的復刻版,當年份屬品牌首枚兼具300米防水性能,以及配置高頻機芯的潛水表。腕表設計無忘初衷,表冠移師4:00位置,表殼一體成型,沒有旋扭式底蓋,指針和時標造型亦與元祖看齊,還有金字塔式紋理的膠帶,也是從五十多年前移植過來。話說兩年前的SLA025同樣向1968年元祖版取經,當時為鋼殼黑面,新作改用放射紋藍面,模擬海底不同深度的視wgnin變化。44.8mm表殼再不是一般不鏽鋼,而是以航海常用的白鋼製成,抗蝕度提高了1.7倍,亦更富明亮光澤。兩年前的SLA025限產1,500枚,如今SLA039再矜貴一點,只有1,100枚,收藏家不虎視眈眈才怪。($53,800) 鈦輕藍 BLANCPAIN Fifty Fathoms Automatique 五十噚的威水史,這裡不贅了,知道它是最早一批現代潛水表,也是當年法國海軍專屬腕表,可證其江湖地位。今年五十噚進入新紀元,3款新品悉數配備鈦金屬鏈帶,先旨聲明,它並非頭一趟使用鈦金屬,像2018年的Grande Date型號,就以鈦金屬製成,品牌更強調,1960年代的Mil-Spec II已使用過鈦金屬底蓋;也不是首次發現鏈帶新大陸,5008型號甚至眼前的5015型號,皆有不鏽鋼鏈帶款式,唯獨全身上下,鈦金屬殼加鏈帶組合,2020年才粉墨登場。作為專業潛水表,引用鈦金屬鏈帶是功德無量的德政,不光硬度更高,抵禦腐蝕的能力更強,最重要是變得輕盈,鈦金屬鏈帶重量僅160克,比五十噚同款鋼帶輕上33%,手腕會無言感激。新鈦金屬鏈帶更不忘修飾賣相,鏈帶朝外的地方再看不到螺絲,全部隱藏於鏈節底部,對實質性能沒大幫助,但細心才是加分的關鍵。腕表直徑45mm,內搭Cal. 1315機芯,有矽游絲,也有標誌性的五日鍊,防水300米。($142,000) 光暗藍 JAEGER-LECOULTRE Polaris Date 近年積家上演藍色新浪潮,去年有秀氣guilloche藍面Master Ultra Thin Enamel,今年有湛藍典雅Master Control Memovox Timer,其實還有潛水長青樹Polaris,2018年自成一國,自動三針、計時、世界時間型號都有藍面應市,翌年衍生Polaris藍二代,不過再不是第一代的鮮藍,而是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層次餘韻猶長。早陣子有看到日環食嗎?表盤就像那個天文奇景,三層式的格局,最外圍的旋轉內圈,抹上一片深藍;中間時標環由深藍蛻變成淺藍;回到中心內圓,又變回放射式的深藍,造成一片光暈圍繞中心內圓的模樣,比千篇一律的藍面好看多了。現代版的Polaris,已非功能為上的潛水表,反而著墨造型氣氛,當然,進行水上活動沒大問題,表面有潛水內圈,防水200米,鋼殼直徑為42mm,內搭Cal. 899A/1自動機芯。要留意的是,這枚藍二代Polaris並非無限量無應,全球僅有800枚,定價更沒比黑面自動日曆表高很多,大家應該懂得選擇。($64,500) 海馬藍 OMEGA Seamaster Diver 300M 戴上這枚歐米茄Seamaster Diver 300m,會不會讓你看起來像占士邦⋯⋯?大概不會,你又不是Pierce Brosnan或者Daniel Craig⋯⋯自1993年面世,兩代占士邦都曾佩戴Seamaster Diver 300m,占士邦腕表之名不脛而走,但不是特務的你和我,同樣可戴這枚專業形象深入民心的潛水表。腕表防水300米,不是要挑戰深潛紀錄的已綽綽有餘。旋轉表圈只能單向操作,避免意外轉動,錯誤計算潛水時間,表圈以藍色陶瓷製作,上面為白色琺瑯刻度。另外表殼10:00位置設有錐形排氦閥門,需要手動鬆開才能排出氦氣,有別一般的自動模式,這也是Seamaster Diver 300m盤古初開便存在的實用功能,可替腕表內部減壓。2018年的時候,品牌趁著腕表銀禧記念,修改了造型設計,42mm表殼,這是2019年推出的Sedna Gold版本,配襯藍色陶瓷表面,並借鏡第一代款式在表盤飾以波浪紋理。機芯也同時升級,用上Master Chronometer 8800自動機芯,備有55小時動力,採用矽游絲,獲META認證,防磁達15,000 gauss。($39,800) 懷舊藍 GLASHUTTE ORIGINAL Sea Q Panorama Date 看到Glashutte Original的寶號,再聯想到日耳曼有板有眼的嚴謹精神,即使品牌多年不見潛水表蹤影,還是會對Sea Q投下信心的一票。去年Sea...

Continue reading

買好表,五萬綽綽有餘

沒有表展,不影響新表出籠。雖然Rolex、Patek Philippe、Tudor等新表還未曝光,但已發表的新表數目其實相當多,三數萬元預算的更有不少靚表選擇,甚至可入手小複雜功能。Santos-Dumont是Santos的斯文版,只配皮帶。它的纖幼表圈方方正正,整枚表的正方線條比Santos其實更突出。這個款式本身只有石英型號,現在終於配機械機芯了,鋼殼尺碼是最大型的46.6mm x 33.9mm,配自家430 MC自動機芯,因為機芯體型纖薄,所以腕表厚度跟石英款比較幾乎沒有分別。當然機芯升格了,價錢會比石英款式貴萬餘元,但仍維持在四萬餘元水平,是卡地亞最入門的優雅機械表。(約HK$44,100)很少見色彩這樣活潑的Breitling。此表就是參照他們六十年代的Top Time製作,兩個小圓盤背後是兩個黑色三角形,當年有Zorro dial的稱號,現在重出江湖,連指針也用紅色點綴,色彩比之前更強烈。鋼殼直徑41mm,配圓按鈕,搭載Breitling Caliber 23自動機芯,限量2,000枚,售三萬餘。它不但形象活潑時尚,背後還有Blockchain技術,具有數位護照可辨認身份,他日轉讓亦可透過Blockchain交易。(約HK$37,000)是精工迷的話,也許記得三年前已出現過復刻1965年第一枚潛水表62MAS的SLA017,這次SLA037復刻版同樣參照62MAS製作,一樣是新舊作相似度難分難解,但機芯可大不同,是最高級的36,000振頻8L55 Hi-Beat機芯;約40mm的鋼殼亦非常見的不鏽鋼,而是抗腐蝕效能更強的「強化白鋼」,這物料平時用來製作海洋建築物或船隻的表面和內部組件,防止被海水腐蝕。裡裡外外的性能都更強,售價四萬餘,比SLA017前高不算意外,事實那個漸變藍面配藍帶也更好看。(約HK$49,800)積家的Master今年重新relaunch,樣貌fine-tune了,最大的驚喜來自機芯。過往十多年 Master Control Date這個日曆款式搭載積家Cal. 899自動機芯,這枚中流砥柱今年經過大革新,擒縱裝置和擒縱叉重新設計再改由矽製成,能減少摩擦,又可提升機芯效能:中央秒輪也是新設計,可1消除不必要的震動;連發條鼓也改良了,可放置更強韌和更長的發條,在機芯3.3mm厚度不變的前提下,動力儲備卻能夠由38小時大幅升增至70小時,與現今普遍自動機芯的動能水平看齊。外觀依然清秀雋永,性能更上一層樓,售價只輕微調整數千元,售價仍保持五萬水平,相當克制。(約HK$50,000)說綠玻璃,你可能第一時間會想起勞力士的Milgauss,但由現在開始,還有Bell & Ross,不過此綠不同彼綠,Milgauss用的是整塊綠色水晶,Bell & Ross是在透明藍寶石水晶的底層塗上綠色物料,加上表盤上所有顯示連指針亦塗上綠色夜光物料,所以此表不論任何時分入何角度看都是綠得非常徹底。整個全綠概念來自駕駛艙內將飛行資料投射在透明檔風玻璃上的head up顯示。42mm黑陶瓷殼配強烈的綠,破格有型。搭載自動機芯,限量999枚。(約HK$$31,500)要說三數萬元抵買表,很難沒有名士的份兒,尤其這幾年他們造出了無敵的五日鍊腕表,定價二萬頭,樣子本身紥實優雅,性價比沒有法擋。最新這枚Day-Date月相表,一樣建基於本身的五日鍊天文台級Baumatic機芯,但加入實用性大增的星期和月相,升格為小複雜表,售價調升了大約一萬餘。42mm鋼殼配有少許漸變效果的灰面,星期盤和月相盤一上一下平衡配置,以這樣的功能組合配討好樣貌,性價比仍維持在高水平。(HK$34,300)Montblanc這幾年在設計上的工夫做得很不錯,特別在世界時間這個範疇裡,Geosphere已建立起自家獨有的特色,兩個上下布置南北半球,既能顯示第二地時間,又可讓大家得知世界各地的日夜和時間,相當實用;又借鏡冰川雪身化成一片藍白,漸變藍色面配白色夜光指針和刻度,配鈦金屬殼。直徑依舊是42mm,意料之外的好是它配上一條雙金屬新鏈帶,造型復古,中央是粒狀鏈節是鋼製,兩旁鏈節是鈦金屬,有不同光暗和色澤對比,佩戴時的確貼手舒服。樣子漂亮又戴得舒服,這點相當難得。(皮帶HK$45,600、鏈帶$48,000)

Continue reading

JAEGER-LECOULTRE Master Control Chronograph Calendar

是蠻難以置信的,一家開業187年的製表廠,生產機芯少說有1,200台,竟然不曾培植出計時、全曆和月相的三人組合,今年乘著Master Control大軍壓境,才初次披甲上陣。 Master Control問世於1992年,2017年的銀禧紀念,3枚sector dial不意外地當上鎂光燈下的主角;事隔3年,日曆表夠上進,動力長壽了,擒縱裝置也改用矽物料了;全曆表夠破格,外緣式日期的指針會從15號大步跨進90度至16號,月相盤前再沒礙事的遮蔽物;眼前的第3款計時全曆表,骨子裡還是很有Master Control的優雅氣度,卻不知不覺湊齊計時、全曆和月相三項半複雜功能,奉上積家第一次。2020年的Master Control 日曆表和全曆表,尺寸都從原有型號的39mm微調至40mm,Chronograph Calendar卻以不變應萬變,沿用原有計時表的40mm直徑,畢竟斯文表多一分都可能破壞清秀的氣場。對比Calendar和Chronograph Calendar兩個款式,籠統來說就是在全曆注入計時顯示,不用連根拔起大執位的,後者只是犧牲了3和9時標,容納30分鐘累計和小秒針,表盤外緣式日期讓位給脈搏計,自己轉往6:00位置和月相相宿相棲,另外星期和月份視窗靠得親密一點而已。說明是全新組合,機芯當然也是新插班生,由往日計時表的Cal. 751蛻變成Cal. 759自動機芯,同樣配備導柱輪和垂直離合器,動力也一如以往默默耕耘65小時。積家20多年前推出Master Control的原意,是標榜腕表連機芯通過1,000小時(即長達6星期)的測試,如今標準依舊,加上延長了的8年保養期,信心更有保證。另外表帶也延續了兩年前Polaris的快拆更換模式,腕表搭配法國皮革工坊的Novonappa小牛皮帶,透過特別設計的彈簧表耳固定裝置,毋須依賴任何工具便可自行更換不同表帶。($111,000)

Continue reading

W&W 2020 各大品牌重點預覽

4月25日的這一刻,我們是應該身處瑞士日內瓦,邊試戴著新腕表,邊跟大家直擊報道的。不過因為疫情影響,Watches & Wonders 2020變成全球同步發布,我們也第一時間縱觀各大品牌的最新作品,然後揀選出各大品牌的重點力作,整合出以下的預覽。多得5年前品牌為慶祝260周年製作了一枚具備57項天文功能的Ref. 57260懷表,成就了今年這枚共有24項複雜功能的腕表。它分有正背兩面,正面負責時分、日期星期、月份閏年、追針計時功能,背面則顯示了太陽真時、日出日落、月相盈虧、能量儲存、晝夜時長等天文資訊。另外,由1,163個零件組成的2756機芯還兼備了陀飛輪及三問報時! 考考大家,這枚超複雜腕表共有多少枚指針?答案容後再為大家揭曉……今年Panerai最值得讚賞,別人或打退堂鼓或按兵不動,他卻一往直前,3枚Luminor夜光物料誕生70周年的紀念版,破天荒提供70年保養,綠色夜光照耀全身包括表冠護橋和表帶縫線,其中一款Fibratech還是將玄武岩礦物纖維薄層製成表殼,比不鏽鋼輕盈70%。全新推出的Excalibur Diabolus in Machina是限製一枚的三問陀飛輪腕表,其表殼以CarTech Micro-Melt BioDur CCMTM鈷鉻鉬合金製作,內置RD107三問陀飛輪機芯。在全新設計的鏤空表盤下可看到機芯模樣,一般情況下,5:00位置的陀飛輪是主角,但當按下左殼側的按鈕,11:00位的圓盤便會轉動。新作的報時系統用上了三全音,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音程,真希望能有機會親耳一聽。品牌今年主力推出Portugieser葡萄牙系列,將所有腕表款式換上自家機芯,當中此系列非常受歡迎的計時及自動機芯款式,都以新機芯取代了原有表款。除了基本款外,品牌還有同枚複雜腕表,包括這款品牌首次製作及全新研發的潮汐顯示功能腕表,6:00位置的小表盤顯示下一次滿潮和乾潮的預計時間;12:00位置的雙月相顯示進一步指出大潮和小潮,從而提供目前潮汐強度的相關資訊。將複雜顯示完美共融,很考設計師的工夫,積家Master Control就是很好的偷師對象,40mm不鏽鋼表殼內藏Cal. 759自動機芯,品牌首次於同一腕表結合計時、全曆和月相功能,表盤外緣更添置脈搏計,但空間感還是保持一派從容,設計師應記一功。一系列全新Pasha de Cartier腕表於今年登場,腕表延續圓殼設計,配有鏈形表冠,Cartier為它推出了鐫刻服務,可在表冠下方的殼側刻上指定文字。新作亦會加入QuickSwitch表帶更換系統。系列當中最吸引的當數其鏤空陀飛輪款,採用41mm玫瑰金表殼,搭置的9466 MC手上鍊機芯充當表盤,以橋板作時標及刻度,6:00位置還可見到陀飛輪,這種鏤空設計可說是Cartier的拿手好戲了。2018年伯爵經過四年打磨,造了一枚僅2mm厚的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腕表,創下了全球最薄的手上鍊腕表紀錄。相隔兩年,品牌終於將這枚機芯連表殼僅2mm厚、採用鈷基高科技合金材質表殼、直徑41mm的概念腕表正式投產,不過品牌一年只能製作三枚,非常珍貴。剛剛去年強勢出場的朗格day-date大日曆星期Odysseus,即然是運動表,配橡膠帶是理所當然吧,但它並非配在原有的藍面的Odysseus身上,而是屬於全新的白金款式。它的面貌也略有不同,表盤不但換了成灰色,小時刻度圈和小秒盤刻度圈均有凹凸直線紋理,是朗格有史以來最sporty一員。1858系列由去年的山系銅殼綠面設計,時空轉移至冰川雪山,以藍和白色調掛帥,其中最有白雪紛飛意境的款式,非Geosphere莫屬,鈦金屬表殼,配漸變藍面,上下兩個南北半球,甚有從天空俯瞰冰川的意味,並和去年一樣點出了世界七大峰的所在地。這枚全新Baumatic 雙曆月相腕表採用新研製的Baumatic BM14自動機芯,擁有5天動力儲備,具高抗磁效能及高精準度。不鏽鋼表殼直徑42mm,帶來開闊的空間予漸變灰色表盤,除月相外,所有資訊均以指針指示,包括時間、12:00位置的星期盤及6:00位置的日期盤,佈局均稱平衡,頗為好看。玩冰火的腕表,有來自雅典的Freak X。 本有冰火版本,一白一紅黑。冰白代表是Freak X Ice,這裡是熱情如火的Freak X Magma。看著極不勻均的黑紅色外殼,會令大家聯想起岩漿嗎?這是品牌特別製作的紅碳纖維,pattern獨一無二,表殼本質則是黑色DLC塗層鈦金屬。為襯托岩漿,表盤內的時刻及指針都綴以紅色,上面覆蓋了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既然隸屬於Freak X系列,分鐘末端的自是飛行卡羅素裝置了。愛馬士的漂亮月相表今年再接再厲有更多新款,找來不同類型隕石造表盤,替月相顯示營造不同的星空背景。新表一共有三款,銀色小表盤背後的黑色背景是撒哈拉隕石,限量30枚;漸變棕色小盤背後的灰黑色背景,是來自月球的隕石,限量36枚;至於這枚灰綠色背景襯綠色皮帶的設計,則是用上來自火星的隕石,非常珍貴,只造兩枚而已。白金殼直徑依舊是43mm。為了滿足現代女性多變而高功能,品牌今年造了數枚玫瑰金鑲鑽外殼的Tonda女裝腕表,並同時備有33及36mm直徑。這枚 Metropolitaine砂金表款搭載品牌自製的PF310自動機芯,具有金質擺陀,配以36mm上1.8克拉的鑽石,閃爍生輝。

Continue reading

2019他們最喜歡甚麼表?

關於2019年新表,一班表壇達人各有心頭好,讓我們一齊聽聽他們在今年新表之中最喜歡哪一枚,原因又會是甚麼。今年最喜歡Jaeger-LeCoultre Gyro 5,這麼複雜的腕表,沒可能是研發過程只有一年半載的急就章之作,而是由時任積家行政總裁Jerome Lambert開始,經歷四位不同的CEO集思廣益,肯定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今年我最喜愛Patek Philippe的Ref. 5212A Calatrava Weekly Calendar,它是一枚周曆表,在表面可看到53個禮拜顯示,是第一次在PP出現。表有很實用的星期、日曆功能,更難得的是它以鋼造殼,這個組合很新鮮。最喜愛是Omega的Speedmaster Apollo 11 50th周年限量腕表。最主要原因是它的形狀是市場唯一的,超過50年不變;另外它的意義非常重大,代表了人類登陸月球50年。我非常喜歡Breitling Navitimer  1  Ref.  806 1959 Re-edition,今年正好是它的60周年,把舊作的風味原汁原味呈現出來。From Carson: 最喜歡應該是Bvlgari的超薄chrono加GMT的Octo Finissimo Chronograph GMT Automatic,因為本身十分喜歡計時功能,加上我經常出埠,這兩大功能加起來就最適合我不過。另外它超薄並不能從相片看出來,我勸各位讀者有機會要試試把它戴上手,才能感受到那種震撼。 From Timothy: 薄得又破世界紀錄的Bvlgari Octo Finissimo Chronograph GMT樣好價合理,功能貼地,今年最鍾意它。超薄鈦金屬鏈帶戴上手又輕又貼,單有計時已難得,竟還有極易用的GMT,美麗實用合價三味俱全還有更好的選擇嗎?今年最喜歡的新表是Tudor Black Bay Chrono S&G,用上表迷最鍾愛的熊貓眼表盤,半金半鋼的一眾細節,包括計時副盤、指針、刻度以至表冠和按鈕,搭襯於黑色的主調中,大膽又搶眼。用上品牌B01機芯改裝的MT5813計時機芯,表圈亦由潛水計時轉變成運動競速外圈,配上黑金撞色,是今年的首選心水。非常佩服Jacob & Co.的平衡機芯與設計的功力,光是處理那個全透明藍寶石水晶表殼,已經不是易事。表面上像衛星旋轉的裝置,又陀飛輪又地球儀又時分盤,推動它們扭力需求極大,可見機芯之上乘。

Continue reading

積家Polaris漸變藍

提起響鬧表,積家Polaris的威名可以說跟它的鬧鈴聲一樣響噹噹。今天Polaris已發展至另一層次,並非響鬧潛水表的代名詞那麼簡單,它同時是積家的運動表代表。 Polaris 2018年重出江湖時陣容鼎盛,一出場便有好幾個型號,由最基本的大三針到計時表以至worldtime計時表,款式有黑面亦有藍面。剛剛新鮮出爐的這枚限量版,同樣是藍面,但此藍不同彼藍,非常吸睛。這抹藍帶有漸變效果,雖然坊間現在有不少漸變色表盤,但Polaris這個漸變是非一般的,要知道Polaris的表盤本身是三層式布局,一個內圓加中間小時刻度圈再加旋轉分鐘圈,於是它的藍,由外緣的深藍逐漸向內變成淺藍,到了中間內圓又變回深藍,看起來好像一個微微發亮的藍地球。這枚Polaris Date是大三針配日期窗設計,由899/1型號的自動機芯驅動,防水200米,不鏽鋼殼直徑42mm,配深藍色巴黎釘飾紋橡膠帶。特大梯形時刻及3個阿拉伯數字這兩個Polaris標記以及指針,用淺黃色夜光塗層上陣,這一點很重要,令它跟六、七十年代的Polaris感覺很親近。表殼外側有兩顆表冠,這也是昔日Polaris的特色,一個用來調校時間,一個用來操作內表圈。腕表是限量發售,總數800枚,會先在北美發售。表殼:不鏽鋼 尺碼:42mm 機芯:899A/1自動 功能:時、分、秒、日期 動力儲備:38小時 防水:200米 限量:800枚 售價:HK$64,500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