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ga Railmaster 絕非磁中物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作為創立於1848年的歷史品牌,Omega過去一個世紀曾生產過許多手表,更有不少標誌性的表款,故此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品牌一直非常注重建基於這些歷史經典型號,設計和開發出現代產品。
目前市場焦點主要集中於運動型腕表,意味著 Omega 重新開發其現代經典系列時,也重點朝著這個方向著墨。從 1950 年代後期開始,Omega 已開始設計和開發運動型腕表,最具標誌性的型號之一是 1957 年推出的「Railmaster」。同年,除了 CK2914 Railmaster,還有 CK2913 Seamaster 300 和著名的 CK2915 Speedmaster,這三款型號用途不同,但它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的設計元素,那就是Boardarrow箭頭時針,這也成為了三大系列的標誌性設計。Omega Master 系列三部曲中的每一款腕表,均從設計角度試圖滿足特定的需求,例如 Seamaster 300 系列旨在為專業潛水員提供更好的深潛能力;Speedmaster 系列專為賽車手或需要測量短時間的人設計;與此同時,Railmaster 系列專為在電流或強大磁場附近工作的專業人士設計,配備特殊的防磁外殼。然而,當年的 Railmaster 因缺乏像 Seamaster 的防水功能,或 Speedmaster 的計時功能,結果賣得不太好,所以今天 Railmaster 反而更稀有、更具收藏價值,成為深受收藏家追捧的款式。另外 Railmaster 的出現,正正是 Omega 對市場上其他防磁腕表的某種回應,抗衡 1954 年發布的 Rolex Milgauss 6541 和 1955 年發布的 IWC Ingenieur 666。
磁場是影響腕表準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隨時影響著機械表內部的游絲。如今磁場更是無處不在,對腕表的走時造成嚴重破壞,例如經常旅行或在某些領域(例如醫學或科學專業)工作的人,腕表尤其容易受到磁場傷害。以往防磁腕表的主要特點,是在外殼內部加裝軟鐵籠形成屏障,確保機芯免受磁場干擾,不過時移勢易,當時這樣做只是因為缺乏創新物料的技術,現代科技進步,腕表大多利用獨特物料製作游絲,強化對機芯的保護。Omega Railmaster 以防磁功能聞名,問世於 1957 年,生產期偏向短暫,僅於 1963 年便結束。由於其生產周期短暫導致產量有限,或許它是當今三部曲中最具收藏價值的作品之一。Omega 近年不乏重塑Railmaster的作品,比如於 2003 年發布了一款名為 Railmaster Co-Axial Chronometer 的新版本,但該型號最近也已停產;2012 年,Omega再發布仍在生產的 Railmaster XXL Chronometer。
若論最能惹起話題的例子,不得不數 2017 年為紀念系列誕生 60 周年而設的特別版,當時 Omega 重新推出了上文提及過誕生於 1957 年的腕表三部曲復刻版,其中包括限量版雙殼設計的 Railmaster,建基於 1957 年元祖的設計,同時揉合現代技術生產,採用歐米茄全新 Cal. 8806 Master Chronometer 機芯,最高可抵禦 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