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rdain “Model 1” | 蘇格蘭大明火一號

2018 年9 月某天,放工回家後便悠閒地上網,看看外國的鐘表網站。當時看到網站介紹一個新發表的鐘表牌子,但那時差不多每個月都有好幾個新牌子出現,所以也就沒甚麼期望,只抱著即管看看的心態。 那是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品牌, 叫做anOrdain,是一間只有六個人的公司,初初看並沒有甚麼睇頭,甚麼「用自己全新設計的字體」對我來說也沒有甚麼吸引力。正當要按右上角那交叉鍵的時候,突然看到這個名詞 「Grand Feu Enamel」( 大明火琺瑯),頓時雙眼發光,手指也就定住,沒有按下去。腕表愛好者及收藏家「大明火琺瑯」就是把不同顏色的粉狀玻璃鋪到表面上,然後加熱把玻璃熔掉成液體附在表面的底板上,這便變成一層琺瑯。如是者重複做七至八次以達至需要的顏色及深度要求。需知道每一次燒製及冷卻都有可能出現琺瑯裂開的情況,只要一有裂紋便要丟掉,要連續七至八次都是完美無瑕,那表面才算製作成功。 由於要在攝氏830 度以上的高溫窯燒製,酒精揮發時會燃點起來,「大明火」的名字也就是這樣得來。大牌子用得到「大明火」製作表面的型號,一般定價都不會低於港幣十萬,心想這些微型表廠或許定價會比較克制,索性直接scroll 到文章的最尾一段找價錢,一看之下只是大概1,000 英鎊!不需要考慮吧,立刻上google 找到了公司的聯繫人,便發一封電郵給他詢問有關入手這款表的事宜。區區六個人的公司,聯繫人當然就是老闆Lewis Heath。如文章開端所說,我對他們自家設計的typeface沒有甚麼興趣,反正這表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大明火琺瑯」,故表盤也不需要畫蛇添足,便問問Lewis 可不可以把表盤字體的印刷省卻掉,還有我不需要秒針,手表的設計愈簡單愈好,「less is more in this case」。五分鐘後他便回覆道:你是不是有望遠鏡!? 我手上帶著一枚作測試之用的樣辧表,設計正正跟你要求的一模一樣!沒有印刷也沒有秒針。英雄所見略同,就給我按這設計製作一枚吧! 六款顏色,總共300 隻的限量版,限量版是可以選擇編號的,問Lewis 1 至10 號還有嗎?他回覆都有( 大概那時知道有這款表,甚至知道有這品牌存在的人並不多)。那……. 如果我想要「1 號」可以嗎? 可以呀!那我便不客氣了。 這品牌的第一款作品,名叫「Model One」的第一號便是這樣入手了。數年過去,時至今日喜見這品牌發展迅速,得到很多世界各地表友的青睞。我那時候訂一隻表大概需要兩個月便到手,現在的話一般都要等兩年以上!還有的是,因為排隊輪候的人太多,他們索性把所有人放到同一條隊裏,每三數個月知道將會造起一批甚麼模樣的產品時,就由排在首位的朋友開始問起,如有興趣的話便取貨,倘若生產出來的設計不是自己那杯茶,便讓下一位排隊的朋友選擇要不要。 如現在想要跟他們買一枚客製化的手表,相信不大可能了……

Continue reading

Omega Seamaster Diver 300M Black Black | 黑得有道理

如果叫你只能用一隻顏色畫一幅畫,你會點畫?這款Seamaster Diver 300M Black Black 就是Omega 的答案。 記得這款表是在2021 年發表的,推出的時候,表廠主力推銷的是Seamaster 300 Bronze Gold。鎂光燈都聚焦在那邊,這款「黑蚊蚊」的手表,只有默默的站在舞台上的一角。腕表愛好者及收藏家全黑色的手表在鐘表世界裡不是新鮮事物,印象中最早把它發揚光大的是2006 年 Hublot 的Big Bang All Black,之後很多牌子都有製作全黑色的手表。較有誠意的會用陶瓷做表殼,一般的只要把不鏽鋼或鈦金屬表殼做個PVD或DLC 塗層,給它弄一個沒有夜光物料的全黑表盤便製作完成。很多時這類全黑配色的手表都是比較難看時間,因為所有部件都是黑色,沒有對比。要容易看時間嗎?手表設計又會不夠All Black。Omega 要做全黑表,就是挑戰高難度,製作表殼、表圈、表冠及Helium Escape Valve 時,除了只用一隻色,還要只用一種物料 —— 黑陶瓷。用黑陶瓷做表殼的手表,他們之前都有做過,例如Speedmaster Dark Side of the Moon 及Seamaster 300M Ceramic & Titanium 等;但今次卻是他們第一次連表冠及Helium Escape Valve都用上陶瓷製作,反觀之前都是用Titanium 的。不是他們想不到用陶瓷,而是要製作陶瓷表冠等微細部件,之前在生產上是不可能的,直到現在有先進的壓模技術,才使得這兩件陶瓷部件得以面世。一隻物料、一隻顏色,照計應該會把整隻表弄得黑漆漆,甚麼都看不到,Omega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用上了四種不同的finishing, 讓不同部位的陶瓷呈現出四種不同的黑:有Black Polish、有磨砂、有FrostFinishing、亦有Circular Finishing。一般手表的表盤,在牌子logo 及時間刻度等會用pad printing 印在表盤上,Omega 嘛,就是用一塊全鏡面打磨的陶瓷表盤作原料,再用雷射雕刻把牌子logo及時間刻度以外的地方射走,所以表盤上會反光的牌子logo 及時間刻度,是以鏡面浮雕的方式呈現出來。每塊陶瓷表面大概需要30 分鐘的雷射處理才能有此效果,不像一般手表用pad printing 蓋個印便完成。這是誠意啊!至於黑色陶瓷表圈,若同樣用鏡面處理的話,在使用時很容易會留有手指模,有礙觀瞻。而且閃亮的鏡面拋光表圈跟那陶瓷表盤好像也不是太登對,於是他們再一次用雷射把時間刻度以外的部分造成FrostFinishing,效果有點像勞力士Yacht Master 的那個鉑金表圈。潛水表嘛, 沒有夜光功能成何體統? 為此,Omega 特別訂製了一款黑色的 Anthracite Super-LumiNova。黑色的夜光物料之前聽都未聽過,他們並沒有因為要成全這款全黑配色的設計,而放棄潛水表的一些基本元素,值得欣賞。話說當年他們叫我去看表的時候,那個session主要是介紹那隻Seamaster 300 Bronze Gold,上完主菜才把這隻Black Black 拿出來,我之前已知道有這Black Black 的存在,但看他們發來的電腦照片還是有點猶豫,真表上手絕對是另一回事!立馬請他們幫我訂一隻。這款表並不是針對主流客戶群的產品,我反而覺得它是Omega 向世界展示他們在創新物料上的生產及應用能力。點解要做? 冇,因為你做唔到囉。

Continue reading

Kevin聽「軍」一夕話 | 比法國MN更罕有 | Tudor阿根廷Ci

手機傳來Kevin的留言,他喜孜孜說剛入手了一枚Tudor阿根廷軍潛表Ci,急不及待要跟讀者們分享一下。阿根廷軍表不易找,這次要跟Tudor MN法國軍表一起講,因為它們有段密切關係…… 上世紀的戰爭,金錢及資源都是致勝關鍵,芸芸大國中以英國的軍費比較充裕,所以會選用較昂貴的勞力士軍表。「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軍費沒有英國海軍那麼富有,所以大多數都選擇有Rolex血統的Tudor。Tudor沿用了Rolex蠔式表殼,擁有同樣的高防水性能及堅固耐用等特質,因而備受美國海軍、法國海軍、南非海軍、阿根廷海軍、加拿大海軍、以色列突擊隊IDF、牙買加海軍等等國家使用。」Kevin先說明,Tudor的軍表甚受歡迎,早早涉獵歐、亞、美、非洲。 腕表收藏家及迷你倉集團創辦人大家都知道Tudor跟法國海軍Marine Nationale(MN)淵源甚深,早在上世紀1956年已有合作,當年法國海軍附屬科研機構海洋教育研究及深海研究隊(G.E.R.S.)訂購了一批Oyster Prince Submariner腕表(型號7922及7923等);而搜尋歷史,法國海軍當年是有份訓練阿根廷海軍的,所以Kevin想把Tudor MN跟Tudor Ci一起談:「Ci的來由有兩個說法,第一個是屬於阿根廷一個警察部門的簡寫Cuerpo de Infantería(Argentina Police Force),另一個說法是指阿根廷海軍突擊隊Commando de la Infantería (Argentina Navy Amphibious Combat Diver)。」不過坊間近來又有另一個說法,認為Ci其實是Codigo de Inventario,是庫存編號的代碼,這一切仍在考究中。Kevin最新搜羅回來的阿根廷Tudor軍表,屬於第二期1960年中款。「第一期是Ref. 7924 Big Crown,即所謂的大皇冠,曾提供給阿根廷無敵艦隊(A.R.A.)配戴,第二期是Ref. 7928 PCG Chapter Ring Gilt Dial版本,第三期是Ref. 7928 Gilt Dial版本,第四期則是Ref. 7016 Matte Shield Dial。」跟Tudor MN相比,Ci來得更神秘感,罕有度更高,Kevin跟我們解釋:「很少資料有記錄腕表的issue unit,要確定手表是否Argentina Milsub需要有一點偵探頭腦,最主要線索在於表底的軍事雕刻字體及編號,例如我這枚Ref. 7928 PCG(Pointed-Crown-Guard)屬於早期issued,編號為612xx,如三期Ref. 7928則應該是613xx。「搜羅Tudor MN很著重腕表的認證出處Provenance,MN退役時通常會有一張由法國海軍發出的decommission card,卡上有法國海軍的印章、腕表型號、編號及隸屬隊伍等等。當中若MN是發送給法國南部Toulon海軍基地海軍使用,便會定期送往一個表匠工作室Yves Pastre維修,所有記錄都會留在Yves Pastre的簿冊內。以上兩種文件皆可以證明MN的出處,齊備的話腕表的收藏價值便會更高;除此以外,也會有退役軍人寫信證明軍表的出處,甚至也有Diver的任務日誌等。」相比起Kevin的珍藏Rolex Milsub 5513,這枚阿根廷軍表價錢相對便宜得多,但要在茫茫大海中遇見一枚品相好和對期的早期Chapter Ring Dial型號一點也不容易,所以價錢跟滿足感未必一定成正比:「這腕表以25,000美元購得,是從一名收藏家買回來,他是早前於拍賣行拍得的。我最欣賞它的表殼呈unpolished狀態,其次就是那支大波點秒針。」

Continue reading

走在勞力士Jim端:最多元家族Ref. 5513

古董勞力士引人入勝之處,是夠多元夠豐富,好些型號,可能只有一年產期、產量極其罕有;另一些型號,卻是長青樹,產期橫越十年、廿年。像Ref. 5513,就是兒孫滿堂的大家族,由六十年代初一直生產至八十年代末,許多古董勞力士的特徵,都能在其身上找到。而且豐儉由人,最高階的款式動輒一、二百萬,但又不乏親民款式,便宜至十萬已有交易,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款5513滋潤了無數喜歡勞力士的人。VRHK創辦人Ref. 5513的投產期橫跨三個年代,由1962年開始,至1989年才停產,堪稱勞力士生產期最長的型號。表迷暱稱它為長青樹,有人認為它是入門版的Ref. 5512,亦特別鍾情它沒有日曆窗的造型,布局比較對稱。Jim亦說出了重點:「 對表迷來說,尋找等同自己出生年份的款式,從來都是一大樂事,Ref. 5513產期逾廿年,正好方便大家對號入座。」 「Ref. 5513採用的Cal. 1520機芯沒有天文台級認證,早期誕生了氚夜光的瀝架面,1967年開始轉用藥膏面,八十年代中期才換上白金釘框面。」Jim亦補充,Ref. 5513早至中期使用亞加力膠鏡,後期方轉為藍寶石水晶表鏡。 根據Jim歸納出來的統計,Ref. 5513大概劃分為八個不同設計階段,很多古董勞力士之間的流行術語,都可在Ref. 5513身上尋找得到,比如「underline」、「瀝架面」、「MetersFirst」、「Serif字」、「藥膏面」、「Maxi Dial」、「釘框面」等等,皇冠標記更是形象百變,詳細分類可參考以下列表。1)         六十年代初的「3」、「6」、「9」數字面,只有單一「SWISS」字,有underline橫線。 2)         六十年代推出瀝架面,又分光亮面及夜光明亮面。 3)         1967年的MetersFirst藥膏面,夜光較亮。 4)         1969年的Serif或Non-Serif藥膏面,6:00位夜光有所分別。 5)         七十年代初的軍潛MilSub,採用大刀套針。 6)         七十年代中的Pre-Comex款式,皇冠形狀較寬闊,暱稱「怪獸皇冠」。 7)         1977年的Maxi Dial,夜光點較大,皇冠形狀為長尖型。 8)         1984年推出Glossy Dial,轉用釘框面。 最罕有QueenSub Submariner Ref. 6200被喻為「KingSub」,即是Submariner之皇者;Ref. 5513的「369」版本,就坐上「QueenSub」的位置。「它是5513家族最罕有的一員,曾見過的不多於50枚,高峰時以270萬交易,加上3、6、9份屬勞力士的簽名式icon,最為人追捧。」QueenSub的其他特點包括只有單一的「SWISS」刻字,後來的版本已轉為「SWISS -T <25」。 劍針軍潛 Jim粗略預測軍潛Ref. 5513出產了千多枚,產量比369版本更稀少。「但因為有紀念價值的款式,人們比較珍而重之,流傳下來而又狀態良好的相對較多。腕表配備劍形指針,表圈上0至60均有分鐘刻度,其他版本的Ref. 5513大多只有開首15分鐘。」 大夜光Maxi Dial 勞力士古董表的魔鬼盡在細節裡,整體布局極為相近,但這款大約產於1977年至1984年的「Maxi Dial」,時標夜光圓點比以往型號更大。另外Jim亦提醒,此款式的皇冠標誌高身一點,頂端亦比較尖銳。

Continue reading

Panerai Bronzo PAM671 | 與眾銅樂

早些時期的Panerai,無可否認是行業中的領航員。他帶起過兩個潮流:「大口徑手表」和「銅殼表」。 今時今日,愈來愈多品牌都推出銅殼表,但其實這潮流早年就已經由Panerai 率先引爆。Panerai在2011 年推出第一款銅殼表, 是綠面細三針的PAM382。我當年可沒有嘗試去追這款表,通常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表款我都不是太有興趣,因為就算追到,出到街都會有極大機會和其他人撞表。就像現在的Royal Oak,窮九牛二虎之力斟茶灌水食骨終於弄來一隻所謂Holy Grail,但聚會食飯時,半檯人都是戴這款表,不會有點冇癮嗎?腕表愛好者及收藏家有說當年Angelo Bonati 有跟收藏家們說銅表只會出一次,但這麼好的東西怎能只供少數同好分享? 後來索性來個與眾「銅」樂,2013 年推出加了動力顯示的PAM507。 一不離二、二自然不離三。2017 年,Panerai 便推出了第三隻銅殼手表PAM671。跟第一代相同的是小三針布局,但軍綠色的表面卻換成貴氣一點的藍色,機芯也稍作改動,變得薄了,表殼也隨之輕巧了一點。底蓋及表扣是用鈦金屬製成,免得青銅表殼令你手腕的皮膚敏感發作。說到青銅的特性,最引人入勝之處,便是它那層會隨著時間和天氣濕度變化而形成的氧化物,大家喜歡叫這層氧化物做「Patina」。能陪伴表主在外披荊斬棘、歲月留痕的表殼物料,大概就只有它。玩厭了嗎?用麥當勞茄汁捽一捽或將表浸在檸檬汁便可還原新表狀態,就像打遊戲機按reset 鈕一樣簡單。這樣的硬貨,當然又是一開始發售便被VIP 們搶購一空。在推出後大概一年吧,有天忽發其想:不如我也試試買這隻表,反正問下無妨……這麼炙手可熱的款式,當然是先問專門店。問了一間,得到的回覆是「全數售罄」,再加一個友善的冷笑。之後我便聯絡品牌友好G 哥,想請他幫手看一下其他專門店有沒有貨,他說會幫我「看看」,而我也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有再跟進了。一星期後,某相熟AD 的銷售同事突然聯繫我,問我是不是要找這隻Panerai 銅表,我二話不說直奔表舖,這PAM671 就放在桌上。一問之下始知來龍去脈。原來當天G 哥幫我「看看」的不是專門店(反正專門店一定沒有貨),他知道這家和我相熟的AD 曾經從香港Panerai 入過一隻PAM671,便幫我聯繫他們,「看看」這隻表是否還在他們的夾萬裡。最後得到集團總經理的肯首,跟我聯絡開的銷售同事便著手安排出貨給我。更感恩的是他們在我沒有要求之下,願意以原價賣這隻表給我。須知在這個甚麼表都被亂炒一通的世代,手執這種一只難求的貨品,絕對是他們多賺一點的好機會。在此要再次感謝G 哥及這相熟AD 的關照!

Continue reading

走在勞力士Jim端:Comex最強潛水印記

只要在勞力士表面印上其他標記或刻字,身價都不可同日而語,有跟分銷商有關的,比如Tiffany & Co.、Cartier、Beyer等等;也有跟皇室客戶有關的,例如暱稱Oman款式的阿曼國徽等等。若然專為一項特殊任務而設、刻印機構標記的款式,歷來只有一款,就是提供予深潛單位COMEX的Submariner,白底黑色「COMEX」五個大字,證明了這是非公開發售的特別版、引證了腕表深海任務的駕輕就熟。VRHK創辦人介紹Jim所收藏的COMEX腕表之前,先給大家一個粗略的畫面,了解一下「COMEX」到底是怎麼一回事。COMEX全寫為Compagnie Maritime d'Expertises,簡單來說,就是一家海事(Maritime)專業(Expertises)公司,創立於1961年的法國,專責深海探鑽工程,像開發深海石油資源、鋪設海底電纜等等。 那邊廂的瑞士勞力士,約於1953年奠立Submariner的模階,後來希望精益求精之下,七十年代便向COMEX發出邀請,分配一些腕表給COMEX潛水員佩戴,換取他們深海工作時的腕表性能報告,一家便宜兩家著。根據Jim的統計,始於七十年代的COMEX Submariner,約可分成9個不同階段:5513(1970至73年)、5514(1972至78年)、1680(1978至79年)、1665(1977至81年)、16660(1980至84年)、16800(1982至86年)、168000(1988至89年)、16600(1992至97年)、16610(1986至97年)。「Ref. 5513是首批供給COMEX的款式,初時並沒在表盤刻上COMEX字樣(可見右上圖),要待第二代Ref. 5514中期才出現。相比平常的Submariner,COMEX版本開始增加了表殼側的排氦伐門,同時於表背鐫刻潛水員編號,憑藉這些號碼,便可追溯腕表屬於哪一位潛水員、何時開始擁有這枚腕表,又或當時該潛水員參與甚麼任務。」 這次Jim所帶來的COMEX Submariner,包括Ref. 5513、Ref. 5514和Ref. 1665,其中Ref. 5514配備整套COMEX相關文件,清楚交代原有潛水員的身份。「我這枚Ref. 5514原屬一位名叫Andrew的潛水員,配件包括他當年潛水任務的logbook,還有COMEX發出的證書等等,早前我還與Andrew聯繫,希望有朝一日能飛往英國見面,讓這枚5514與他重聚。」被COMEX加持的Submariner,總數約1,500枚,當然9個型號不可能平均分配的了。「一般型號產量約有200至300枚, 最罕有的是Ref. 1680,數量不超過60枚。因為這是潛水員專屬的tool watch,參與了不少深潛活動,而且經常佩戴,所以很少出現收藏很久才會變化的tropical dial,夜光刻度亦普遍呈微黃,甚少氧化成奶黃。亦因這是常用的腕表,損耗難免,通常生存下來的只有總數的三分之一至一半。」但在Jim心目中,Ref. 5514才是最值得擁有的COMEX Submariner。「5514份屬COMEX款式獨有的reference,就像Ref. 5517僅在MilSub軍潛系列才出現。雖然Ref. 1680 COMEX款式稀少,但也有COMEX以外的版本如白色1680、單紅1680等等,又例如1665備有雙紅、深白、Oman等等不同變奏,彰顯5514的獨特性。」

Continue reading

IWC X Mercedes-AMG | 不是Tiffany Blue 是PETRONAS Green

汽車及表,是男人的兩大玩具。故一直以來手表品牌與賽車運動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2022 年的一級方程式賽車,基本上每一隊車隊都有跟手表品牌合作,而IWC 長久以來都是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的伙伴。之前IWC 都有出過一些靈感來自一級方程式或向車手致敬的款式,但今年發表的這一隻Mercedes-AMG PETRONAS F1 TeamChrono 卻有點不同,因為這是首次獲官方承認的車隊手表。腕表愛好者及收藏家這隻表是獻給車隊的所有隊員,包括車手、設計師、賽車工程師、賽事策略師及機械師等。任你車神如何厲害,沒有車隊隊員上下同心協力的話,想要完成比賽根本是天方夜譚。在我來說這隻表的意義是teamwork 而非個人崇拜。 意義歸意義,手表始終要好看又值得買才能使人心動。還記得當天被銷售同事邀請去看表的時候,說得神神秘秘的,但一到店內就奉上那PETRONAS Green 顏色的Macarons 做茶點, 我問:「是PETRONAS AMG F1 手表吧?拿來看看啦!」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用鈦金屬做計時表表殼,早一年發布那43mm 的Chronograph Edition "AMG" 便是用相同的材質。但今次這41mm 表殼不同的是,鈦金屬表殼上有些細微邊位做了拋光打磨,感覺沒有之前那麼粗枝大葉。而黑色表盤上所有printing 的顏色都是用上PETRONAS Green,這正正就是我最期待的畫面!事緣IWC 在2019 年曾出過限量50 隻的Mercedes-AMG PETRONAS Motorsport Chrono,那時銷售同事問我有沒有興趣要一隻,但見到那款表只在一個小秒盤用PETRONAS Green,整體配色上跟一般款式分別不大,因而放棄。但今年這隻PETRONAS AMG F1 手表,整個表盤上的字體都用上PETRONAS Green,表款辨識度極高,還不夠嗎?那再附上一條膠表帶吧!這款表隨表附上兩條表帶:一條黑色、一條PETRONAS Green。並用上EasX-Change 快拆系統,用家可輕鬆自行調配。 謝謝IWC 的安排,讓我能夠在正式公開發表的第一天便拿到這表。首批取表的還有贈品:咸美頓戰車外殼紀念品一份!剛取表,當然帶著它到處去,或許顏色太過討好(反正出面都當它是 Tiffany Blue),不止一次有其他品牌的員工問我購買這表的途徑。說到購買途徑,這款表是官網限定款式,不過香港的專門店有代客上網訂購服務,可以先在店內試上手再作決定。有麝自然香, 雖然品牌的市場推廣都集中在Watches and Wonders 發表的Top Gun Lake Tahoe 及Top Gun Woodland Green 上, 但這Mercedes-AMG PETRONAS F1 Team Chrono 照樣賣個滿堂紅。現在訂表的話大概要等半年。 市儈一點要說價錢的話,這款表本身定價約港幣$61,700,在國際二手表買賣平台最平的叫價是港幣$74,100。這款表不是限量版,不用急,有耐性的話終有一天可到手。雖說不用急,但落單要快,這表在剛推出的時候,車隊的成績還是一般般,但到執筆的時候,車隊在最近幾場賽事表現突飛猛進。如車隊成績再亮麗一點的話,這款表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更上一層樓,或許遲些「只需要」等半年已經是萬幸!

Continue reading

Breitling Superocean Heritage 57 Limited Edition | 捉得到的彩虹

2020 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Breitling 的新表發佈改了在網上進行。當中的一個Superocean Heritage 57 系列,是向1957 年原版超級海洋腕表的致敬之作。同時也是向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悠閒率性的衝浪生活方式致敬。這款表不是以專業潛水形像掛帥, 反而是帶出一種隨心而活、無憂無慮風格的腕表。畢竟市場上賣弄專業形象的潛水表已有太多,但真正會進行專業潛水的人,現在大多會使用潛水電腦吧!有見及此,倒不如老老實實的以潛水表作平台,做一款以生活態度為賣點的腕表。 這對一向以專業形像包裝運動表款的Breitling 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腕表愛好者及收藏家當Breitling 在網上介紹Superocean Heritage 57系列到尾聲時, 行政總裁Georges Kern 給大家投下了如煙花般璀璨的彩蛋——Superocean Heritage 57 Rainbow 超級海洋文化腕表限量版。這枚彩蛋及後也被公認為Breitling 全年最受矚目的款式。 彩虹面, 又是勞力士先搞出來的東西。一隻地通拿玫瑰金彩虹面弄得滿城風雨,人家勞力士就像姜濤,不論他做甚麼,總有大批粉絲支持,讓他叫好叫座。但試問年多前,還有哪個主流品牌,有膽量去創作彩虹配色表面的腕表? Georges Kern 跟Breitling 是也!勞力士是用彩色寶石砌出表圈和表面上的時間刻度,而Breitling 就應該是第一間表廠用不同顏色的夜光塗層做出彩虹效果。在黑色表盤的襯托下,那五彩繽紛的時間刻度色彩鮮明,彩虹效果更明顯。限量250 隻,網上發佈後,數小時已宣佈全數售罄。噢!賣晒嗱? 咁算啦。網上發佈會結束後約兩星期,Georges Kern 與香港幾位鐘表愛好者舉行了視像會議,作交流分享,筆者有幸被安排出席。還記得Georges Kern 在舊東家的時候,也曾經跟他在瑞士SIHH 有過類似的面對面交流,有過一面之緣。今次再「見面」, 席間談到品牌的發展方向及其他範疇,確實獲益良多。當時跟Georges Kern 提到這枚彩虹腕表Superocean Heritage 57 Rainbow 一表難求,他只是笑一笑,沒有多言。視像會議過後,品牌安排了一場晚宴給出席會議的表友,沒想到會迎來驚喜!不知道他們從哪兒找到了這枚Rainbow 腕表的配額,我二話不說,立即拿下!眼見250 隻的限量版轉眼已經售罄,Breitling隨即添食, 一來便是一千隻藍面Rainbow。已入手黑面Rainbow 的買家不解何意, 正自納悶之際, 原來這一千隻藍面Rainbow 是用來支持世界各地的醫護團體,感謝他們為對抗新冠疫情作出的貢獻。Breitling 會從這批表的收入中, 捐出50 萬瑞士法郎, 平均分給法國、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國及美國的醫護團體。他們更沒有等到那一千隻藍面Rainbow 售出,便已先捐出50 萬瑞士法郎到那些團體。50 萬瑞士法郎大概已佔整批表的收入的10%。雖然看見Breitling 這麼快便推出一枚跟黑面Rainbow接近完全一樣的新版本,是有點不是味兒,但我也樂意見到有表廠願意用自己的品牌價值作慈善用途。不出所料,那一千隻藍面亦相繼全數售出,如各位對這兩款表有興趣的話,現在只能尋找二手的了。網上叫價,藍面大概63,000 元、黑面大概78,000 元。各位可以留意下。

Continue reading

John拆機芯:PP Ref.5104P三問萬年曆的獨特音簧

資深鐘表收藏家、獨立製表師及維修師傅表殼:鉑金 直徑:42mm 機芯:Cal. R27 Q自動 功能:時、分、萬年曆、月相、24小時顯示、三問報時繼上次John簡單示範拆了百達翡麗的Ref. 5104P,今次找來拆給大家看的又是百達翡麗,也一樣是萬年曆三問表,更與Ref. 5104P一樣採用鉑金表殼,不過今次是Ref. 5074P。似乎John對於表王的三問表情有獨鍾,否則也不會一拆再拆。事實上在裝拆的過程中,也不只一次聽到John讚嘆百達翡麗機芯打磨修飾靚到絕的說話,更甚是形容百達翡麗的三問表根本就是藝術品,可謂讚到天上有地下無。 不過John對百達翡麗的讚美並非毫無根據,事關當他將Ref. 5104P的音簧拆出來用夾放在眼前細意欣賞的時候,便道出了他喜歡和一再示範裝拆百達翡麗三問表的原因。原來今次Ref. 5074P和上次的Ref. 5104P都是採用Cal. R27自動機芯為基礎,擁有相同的三問報時機制,各自配上不同的萬年曆組件。上次的萬年曆系統有更新穎大膽的飛返日期顯示,表盤更是透明藍寶石製;而今次Ref. 5074P的萬年曆系統則比較傳統,採用了品牌常見倒品字排列的三小盤格局,3:00位是月份連閏年,6:00位是月相加日期,9:00位則是星期及24小時顯示。表盤格局左右對稱又平衡,配上非拋光處理的黑色表盤、白色路軌式分鐘刻度和鉑金數字時刻,帶來簡潔有力且典雅的表盤設計。John特別指出表盤採用半啞光處理是非常聰明的做法,配同樣啞光鱷魚皮帶比拋光瀝架面更有性格之外,也較不容易刮花,對這類極之高價的表款來講,在裝嵌上也較容易做到完美。 說回另一重點。Ref. 5074P的三問報時系統雖然與Ref. 5104P採用的幾乎一模一樣,但拆開底蓋,可以看到Ref. 5074P的音簧與Ref. 5104P有明顯分別。前者的高低音簧均比後者長得多,前者長得幾乎圍繞機芯差不多達兩周,而後者則還不到一周。而且,兩者音簧的圍繞方式和音簧形狀也完全不同,原來這就是Ref. 5074P所採用的教堂鐘聲三問報時用音簧。為達致最完美音色,除了講求音簧的長短、粗幼和形狀之外,最考工夫就是音簧的圍繞方法。仔細看,可見Ref. 5074P兩條音簧並非單純扭成圓形便成,而是第二圈比第一圈的圓周大之餘,兩條音簧與機芯夾板的距離也完全不一樣,時而靠近,時而遠離,其中一條音簧的末端甚至還向外伸出,差一點便會接觸到三問推桿。John表示:「居然可以將音簧扭至這個形狀,看得出製表師的經驗極之豐富。為追求最完美的音色,除了講手藝,更多講的是製表師對音色的鑑賞力與耐性。既要知道如何扭,也要知道何謂靚聲。做一枚教堂鐘聲三問,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製表師,先後重新燒製和調校十多次音簧才成功並不出奇,製作難度比一般三問是不只三級跳。」 John最後補充:「這枚三問在重新組裝後,我都需要重新調音才可,就如鋼琴有好製作都要有好的調音師一樣。」。半啞光的黑色表盤不但比拋光瀝架面帶來更大的顏色反差,原來在組裝上也更容易做到零瑕疵。從外觀已可見機芯直徑比表殼細得多,是為了給三問報時的聲音有足夠空間產生共鳴以提升音量。雖然鉑金是最佳的傳音材質,但表殼內部都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供音簧擴音。表殼經過精心設計,近乎中空以容納最大的空氣量。教堂鐘聲三問所採用的音簧比一般設計長得多。細心看可見兩條音簧的形狀稍有不同,焊接位至接近音錘敲擊的位置甚至被削平。兩條音簧扭製的圓形都略有不同,而且也有高低之差,甚至出現轉折曲位。機芯結構有如多層式結婚蛋糕,很好看。John表示自動擺陀如此貼近擺輪是很難做的。

Continue reading

IWC Mark XVIII | 限量廿七 亞洲唯一

故事始於2015年尾,在歐洲的一個表友聚會上,大夥兒正邊喝酒邊談論著他們心目中最完美的IWC Pilot's Watch。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談到興起時,更拿起餐廳的餐紙巾在上面創作起來!他們要不反光的噴砂不鏽鋼表殼,要像Mark IX “Special Watch for Pilots'' 那樣,沒有日期顯示,要元祖大飛Ref. 431 用的字體及Mark 11 的表針設計。酒後胡鬧的創作通常會被當作戲言,但偏偏這班醉酒鬧事之徒是IWC 非常重要的客人,有些更是當年IWC CEO Georges Kern 的好朋友。腕表愛好者及收藏家正所謂識人好過識字,他們想把這款表變成現實自然有心有力。初步設計完成後,來來回回修改了數遍,這款表終於正式到了分配名額的階段,限量27隻。搞手問我要不要一枚, 我說好啊!表友們創作了一個這麼有趣的企劃, 那有不支持的道理? 直到所有名額分配塵埃落定的時候, 始知原來我是這款腕表在亞洲的唯一一個表主。派表時,IWC 在Schaffhausen 總部安排了一個特別的活動,讓買家們乘搭IWC 的古董JU-52 飛機,在瑞士山區穿梭遊覽。另外又安排一頓盛宴,讓買家們一面把酒談歡,一面在whatsapp 跟我分享活動動態。身在香港的我,未能出席收表儀式,實在看得咬牙切齒! 說到收表,這次也讓我見識到歐洲朋友辦事偶爾死牛一面頸。話說我跟他們說,我可以先付全款兼不用退稅,請他們把手表寄來香港給我。但他們就是不肯。還記得那時是接近年尾的日子,正是香港的高層大佬們要過去瑞士跟CEO 談來年預算的時候,他們也真的很好,親手幫我把這表從總部帶回香港。在此再一次感謝現已貴為IWC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的劉總。說回那27 位表主,我們每個都知道另外26隻表的表主姓甚名誰及身處何方,其中一個表主更充當搞手,找餅店造了27 塊曲奇餅,寄給散落在世界不同角落的買家的家中,真的是非常有心。 其中一位表主, 是IWC董事會發言人Hannes Pantli。Mr. Pantli 在IWC 工作了超過四十年,入職時是IWC 的歐洲Head of Sales。石英表危機時,就是他帶著公事包遊走中東,向各富豪油王推銷撲水,一手把IWC 從破產的鬼門關邊緣拉回來。他跟我笑說,這Mark XVIII “Special Watch for Aviators” 是他人生中唯一一隻要付全費才能入手的IWC 手表!我久不久便會為這表拍照並post 到我的Instagram 及Facebook,通常隔一個星期左右,便會收到專門店同事的查詢,問我這款是甚麼腕表。客人們都叫這表做3-6-9 Pilot's Watch, 大概他們也很喜歡這個簡潔的設計。這Mark XVIII “Special Watch for Aviators”本身叫價不高,總共只做了27 隻。屈指一算,這個企劃大概可以為IWC帶來約港幣120 萬收入,再加上JU-52的飛行成本,相信IWC 到最後其實也沒有甚麼利潤可圖。這個企劃絕對是男人的浪漫。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