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至於滄海桑田,但表壇5年來的發展也算千變萬化;今年未出發去日內瓦前,不如看看我們為大家準備的「2014-2018 SIHH大事回顧」,且看看這5年來日內瓦表展發生過甚麼大事、出現過甚麼顯赫一時的腕表⋯⋯
2014
1)Jerome走馬上任Montblanc
積家經過Jerome Lambert勵精圖治後,發展一日何止千里,2014年這位強勢CEO加盟到Montblanc,大家都期待他又會帶來甚麼新策略及改革。結果就在那年,Montblanc推出了不用十萬元的鋼版萬年曆Meisterstuck Heritage perpetual Calendar,就算紅金也只需16萬,向表壇投下一投深海炸彈,也正式開展品牌高中低價全方位積極包抄及發展的序章。回想當年,Hugh Jackman來到現場助拳打氣呢。
2)機芯機殼分不開
Piaget向來是薄表專家,這年品牌的首舉是把 機芯及機殼融為一體,Altiplano 38mm 900P不再存在獨立機芯,因為它已跟表殼融為3.65mm的一體,成功登上當年全球最薄自動腕表寶座。

3)積家挑剔三問
那年代JLC的Gyrotourbillon飲譽表壇複雜領域,誰不知這年品牌以一枚簡潔清新、好聽又好看的超複雜作嚇大家一跳。Master Ultra Thin Minute Repeater Flying Tourbillon是一枚獲7項專利的超薄三問陀飛輪腕表;它採用全新擺輪游絲,陀飛輪沒搭橋遮擋視線,好看;它的表盤鏤空了時刻位置,看到鉑金擺陀之餘也能三問聲更清脆嘹亮,好聽!

2015
4)匯率亂竄
出前往表展前,新聞報道說瑞朗短短期間暴升30%,這消息無不震撼整個鐘表界。對我們傳統來說實質影響不大,但對訂貨舖家來說就如千年難題。幸好不消一陣子匯率又回落20%,才不致對瑞士鐘表市場帶來太大動蕩;不過當年好些牌子已迫不得意在歐洲地區提高定價。

5)最活潑最閃耀鑽石
還記得當年第一次見到Cartier Ballon Bleu De Cartier Serti Vibrant 的表盤,那百多粒鑽石一齊彈彈跳的情景,是多麼興奮及驚訝。卡地亞想到把鑽石逐粒鑽到表盤,隨著佩戴者腕表郁動而閃耀,實在前無古人,閃爍至今。

6)密室聽三問
愛彼在展館設立了一間acoustic lab,專誠向賓客介紹這枚Royal Oak Concept RD#1腕表的故事及背後原理。品牌以8年找來樂器製作師、音學學院顧問、音響工程師重新釐定音波標準,三問的音質及音量都非同凡響,沒有繞樑三日,也至少悠揚了30呎。

7)金星小王子
小王子在IWC家族裡是點石成金的寵兒。這年推出的Pilot watch Double Chronograph Edition “Le Petit Prince”追針計時表,表盤中間真的有7粒星星孔,當中只有一粒會呈現金星,有如小王子每晚去不同星球探望不同朋友般有趣新奇。

2016
8)獨立品牌強勢加盟
鐘表市道持續冷卻,Richemont宣布Watches&Wonders每兩年才舉行一次,這一年的表展亦尤其寒冷,長期維持攝氏-3度至-8度。2016年會展沒有了Ralph Lauren,卻首次引入獨立品牌,且有9位成員之多,包括:H. Moser、MB&F、Christophe Claret、Urwerk、De Bethune、Hautlence、HYT、Kari Voutilainen及Laurent Ferrier。

9)「永恒」機芯
為慶祝品牌誕生20周年,Parmigiani宣布推出以「月」為計算動力儲存單位的Senfine全新擒縱概念機芯,新設計的power reserve為40天。請看清楚,是「Senfine」,不是「Selfie」,是有永恒之意的。

10)瑞士版「Spring Drive」
把石英與機械機芯的好處合二為一,既可自動上鏈不用電池,又有超級準繩度,這是日本精工Spring Drive的意念及技術。這年伯爵也帶來異曲同功的700P機芯,以呼應1976年的全球最薄石英機芯7P誕生40周年,搭載於Emperador Coussin XL 700P腕表內。

2017
11)三十路大軍
儘管外間市場仍未復甦,但SIHH場館氣溫仍保持熾熱,這年新加入的成員有芝柏GP及雅典Ulysee Nardin,加上獨立表匠增至13個單位,令總品牌升上30個。

12)「鋼」臨天下
鋼表這期是大熱,不多不少是因為市道不濟,造鋼表能把成本降低,因而把定價調低,最終能多做生意。傳統高端品牌也「紓尊鋼貴」投入這大軍,包括引來巨大話題的伯爵,Piaget Polo S在2016年中登場,17年SIHH推出更酷的黑面表,三針款售7萬,計時款賣10萬,延續熱賣之勢。

13)半世紀免抺油保證
50年不用抺油,是表壇最強的信心保證,Panerai的Lab-ID Luminor 1950 Carbotect 3 Days PAM700看來是搶話題之作。但想深一層,這其實牽涉大量零件的重新設計及改造,材質也煥然一新。P.3001/C手上鍊機芯可是千錘百煉之作。

14)幽默芝士表
芝士造表?人人都以為H. Moser的Swiss MAD能吃一口。經TRX硬化的瑞士出產芝士,當然不能吃,腕表名字除了暗示了「瘋狂」,也幽了Swiss Made的一默。腕表的定價是1081291瑞郎,呼應了瑞士獨立日1291年8月10日,當然瞬間售罄了。

15)數碼化表展
表展也與時並進,2017變化尤其大。數碼是不能逆轉大勢,social media大舉進佔表館,傳媒瘋狂寫post發帖、品牌不斷叫大家加hashtag,場內出場不少VR及數碼小遊戲,更甚是品牌開始嘗試請來KOL及bloggers來測試反應。
2018
16)再添五將
日內瓦表展繼續擴軍,這年連Hermes也宣布加入,連同不斷加盟的獨立品牌,令SIHH總陣型增添至35品牌。
17)快換表帶潮
一個品牌帶不起熱潮,但由江詩丹頓的Overseas、卡地亞的Santos、Panera的Luminor Duo、名士的Clifton Baumatic齊齊合力,就把輕易換表帶潮瞬間帶起。當中要特別highlight的是Cartier Santos de Cartier,它同時帶來QuickSwitch換表帶及SmartLink調節鏈帶的方便,的確要豎起拇指一讚。

18)超薄盟主再出手
超薄領域近年暫領風騷的是Baselworld的Bvlgari,2018年伯爵再顯霸主本色,先以Altiplano Ultimate 910P的4.3mm奪回全球最薄自動表寶座(可惜兩個月後又給Bvlgari搶回),再以2mm前無古人之勢,贏得全球最纖薄手上鍊腕表的皇位,策封名稱為Piaget 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

19)最細最輕巧Panerai
自從推出了Due款式,愈趨纖薄的Panerai已有慢慢向亞洲顧客,甚至女士埋手之勢。這年品牌帶來史無前例的38mm「微小」尺寸,當中一款Luminor Due 38mm PAM755成功俘擄不少女士芳心。

20)5位數買江詩丹頓
10萬元以下買江詩丹頓?以前是想也不用想。但多得「市道不景」,品牌推出了FiftySix全新系列,當中一款三針鋼版只售9萬5,惹來市場一陣不短的熱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