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計時職人,才有揀搜好表!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揀搜好表
Future Media Limited
  • 評論鐘芯
  • CHRONOSHOP
0 Wishlist
0 比較
Menu
Future Media Limited
0 Wishlist
0 比較
首頁 揀搜好表 男裝表 Tudor 帝舵
Tudor 帝舵 約售HK$126,100
Back to products
Tudor 帝舵 約售HK$39,000

Tudor 帝舵

Black Bay Fifty-Eight 925

約售HK$32,300

表殼:925銀
尺寸:39mm
機芯:MT5400(COSC)自動
功能:時、分、秒、單向旋轉表圈
動力儲備:70小時
表帶:啡色皮帶
防水:200米
年份:2021

註:另備有配925銀扣灰色纖維帶款式(M79010SG-0002)

*售價為建議零售價,只作參考。

比較
Add to wishlist
貨號: M79010SG-0001 分類: 潛水表, 男裝表 標籤: Tudor, 潛水表, 運動表
Share:
  • About Tudor
About Tudor
帝舵表

Tudor

創立:1926年
創辦人:Hans Wilsdorf
產地:瑞士
網址:www.tudorwatch.com
查詢:2249 8833

相關腕表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Pelagos 39 約售HK$34,2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Ranger 約售HK$21,2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Ranger 約售HK$23,6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Black Bay Pro 約售HK$28,5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Black Bay Pro 約售HK$30,9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Royal 約售HK$27,0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Royal 約售HK$36,8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Bay Chrono S&G 約售HK$46,5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Bay Chrono S&G 約售HK$56,3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Black Bay GMT S&G 約售HK$43,2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Black Bay GMT S&G 約售HK$33,4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Tudor 帝舵

Black Bay 41 S&G 約售HK$40,800

相關文章

23 12 月
星期五男人

Kevin聽「軍」一夕話 | 比法國MN更罕有 | Tudor阿根廷Ci

  • 21/12/2022
  • 作者 author-avatar ringo
手機傳來Kevin的留言,他喜孜孜說剛入手了一枚Tudor阿根廷軍潛表Ci,急不及待要跟讀者們分享一下。阿根廷軍表不易找,這次要跟Tudor MN法國軍表一起講,因為它們有段密切關係…… 上世紀的戰爭,金錢及資源都是致勝關鍵,芸芸大國中以英國的軍費比較充裕,所以會選用較昂貴的勞力士軍表。「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軍費沒有英國海軍那麼富有,所以大多數都選擇有Rolex血統的Tudor。Tudor沿用了Rolex蠔式表殼,擁有同樣的高防水性能及堅固耐用等特質,因而備受美國海軍、法國海軍、南非海軍、阿根廷海軍、加拿大海軍、以色列突擊隊IDF、牙買加海軍等等國家使用。」Kevin先說明,Tudor的軍表甚受歡迎,早早涉獵歐、亞、美、非洲。 腕表收藏家及迷你倉集團創辦人大家都知道Tudor跟法國海軍Marine Nationale(MN)淵源甚深,早在上世紀1956年已有合作,當年法國海軍附屬科研機構海洋教育研究及深海研究隊(G.E.R.S.)訂購了一批Oyster Prince Submariner腕表(型號7922及7923等);而搜尋歷史,法國海軍當年是有份訓練阿根廷海軍的,所以Kevin想把Tudor MN跟Tudor Ci一起談:「Ci的來由有兩個說法,第一個是屬於阿根廷一個警察部門的簡寫Cuerpo de Infantería(Argentina Police Force),另一個說法是指阿根廷海軍突擊隊Commando de la Infantería (Argentina Navy Amphibious Combat Diver)。」不過坊間近來又有另一個說法,認為Ci其實是Codigo de Inventario,是庫存編號的代碼,這一切仍在考究中。Kevin最新搜羅回來的阿根廷Tudor軍表,屬於第二期1960年中款。「第一期是Ref. 7924 Big Crown,即所謂的大皇冠,曾提供給阿根廷無敵艦隊(A.R.A.)配戴,第二期是Ref. 7928 PCG Chapter Ring Gilt Dial版本,第三期是Ref. 7928 Gilt Dial版本,第四期則是Ref. 7016 Matte Shield Dial。」跟Tudor MN相比,Ci來得更神秘感,罕有度更高,Kevin跟我們解釋:「很少資料有記錄腕表的issue unit,要確定手表是否Argentina Milsub需要有一點偵探頭腦,最主要線索在於表底的軍事雕刻字體及編號,例如我這枚Ref. 7928 PCG(Pointed-Crown-Guard)屬於早期issued,編號為612xx,如三期Ref. 7928則應該是613xx。「搜羅Tudor MN很著重腕表的認證出處Provenance,MN退役時通常會有一張由法國海軍發出的decommission card,卡上有法國海軍的印章、腕表型號、編號及隸屬隊伍等等。當中若MN是發送給法國南部Toulon海軍基地海軍使用,便會定期送往一個表匠工作室Yves Pastre維修,所有記錄都會留在Yves Pastre的簿冊內。以上兩種文件皆可以證明MN的出處,齊備的話腕表的收藏價值便會更高;除此以外,也會有退役軍人寫信證明軍表的出處,甚至也有Diver的任務日誌等。」相比起Kevin的珍藏Rolex Milsub 5513,這枚阿根廷軍表價錢相對便宜得多,但要在茫茫大海中遇見一枚品相好和對期的早期Chapter Ring Dial型號一點也不容易,所以價錢跟滿足感未必一定成正比:「這腕表以25,000美元購得,是從一名收藏家買回來,他是早前於拍賣行拍得的。我最欣賞它的表殼呈unpolished狀態,其次就是那支大波點秒針。」

Continue reading

自信小男人_WEBSITE
27 10 月
芯度專題

自信小男人

  • 27/10/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Sam
花美男當道,戴表潮流也跟住變得小巧精緻。三字頭甚至表徑尺碼更細的腕表大行其道,話就話一表兩用,老公老婆男男女女同性兩性好友可以輪流一齊戴,其實也是給準前夫前男友重新認識自我的大好機會。嘻嘻,始終身體最誠實,戴上手就知。以下精選十枚 36mm 止步的細碼表款,功能上有繁有簡,設計上有動有靜,偶爾官仔骨骨,但更多的是醒目有型,統統都是花美男配搭適用。時下花美男的定義寬廣,既好動又好靜,不一定要官仔骨骨,偶爾也會穿穿短袖。說到穿著短袖衫,一枚硬度奇高且能防撞防刮的運動表固然是好選擇,合適戶外佩戴之餘,也有平衡視覺的fashion效果。愛彼為旗下的皇家橡樹系列首推的這枚細碼自動表,以全黑陶瓷製成大小組裝零件,另配黑色經典「Grande Tapisserie」大型格紋表面、18K玫瑰金製作的指針、小時刻度與六角形表圈螺絲等細節,打造出雙色對比的有型設計,真心要推介予動靜皆宜的花美男子。 誠然,幾十萬買一枚陶瓷表,外表重要,但技術層面不可忽視,而愛彼這一枚搭載5800號機芯的全黑作品,需先著墨的,也是高科技陶瓷製表背後的技術難度。基本上,製作一枚高科技陶瓷腕表都會用到二氧化鋯(ZrO2)粉末、顏料,以及特製的黏合劑,三者互相調和融合後,藉助一連串高精密的加工技術,便能將原料轉化為特定色調的陶瓷零件;由於每一品牌表廠所用的配方與比例各有所取,故腕表最終所呈現的光澤、亮度和顏色也不盡相同。其中,顏色的掌控尤其難,因為顏料本身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因此要讓所有零件顏色一致,都是技術上的一大挑戰⋯⋯可別忘記這類陶瓷奇硬無比,既要在此營造出深邃光滑的效果,又要確保箇中完美的外觀比例、拋光與霧面打磨,絕對是難上難!但這枚Royal Oak黑陶瓷自動表做到了,還要在只有34mm的小表徑上made achievement,如此睇得、戴得、用得且經得起challenges,內涵是也。($362,000)Audemars Piguet Royal Oak Self-winding 34mm說到三字頭的細碼運動表,勞力士有超級多選擇,尤其是旗下的36mm,無論是DateJust 36,抑或Oyster Perpetual 36,近幾年更是鋪天蓋地。單是Oyster Perpetual 36已經連續兩年有新色新設計,去年更換埋新機芯,既有新的擒縱系統,又有無敵的三日鍊;今年則輪到Explorer有新動作,重推36mm之餘,更破例推出金!鋼!版!本!同樣載有全新的3230機芯,具備70小時動力儲存,為本身已經好熱鬧的勞力士36mm再添一員。 綜觀二手表市場上,表徑小而又有濃厚運動味的,原版的Explorer 36mm絕無僅有。雖然沒有粗大的表圈設計,卻多得特大的3、6、9數字時標及寬闊的Benz指針大大力加持,令到這枚只有三針時分秒功能的腕表,長期位列勞力士細碼運動表三甲位置。不過,Explorer的表徑後來被加大至39mm,原有的濃厚運動味稍稍退減,無可避免地比例上出現了空洞感。是故,今日你問十個勞力士表迷,相信九個都會偏心於原版的36mm細碼表徑。無他的,細少少,看來總紮實一點。如是者,勞力士今年重推Explorer 36mm,相信對很多偏心於原版款式的表迷來說也是個喜訊。當然,黃金比例以外,為Explorer加推金鋼黑面版本也是本年度一個重大驚喜,為向來只有鋼殼黑面及少量白面的款式上,加多個選擇。($84,500)Rolex Oyster Perpetual Explorer 36mm耗時兩年,卡地亞早前終於成功研發出SolarBeat機芯並已生產使用。這枚以光電原理運作的全新機芯,以環保概念為先導,首載於今年經重新設計的 Tank Must 腕表之上,令這個系列表款,順理成章,成為卡地亞今年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腕表創作。 Tank Must腕表自1977年問世,其靈感源自Tank Louis Cartier腕表(1917 年)的經典線條設計:圓潤的垂直表耳、重新配置的表盤比例、鑲飾凸圓形寶石的圓珠形表冠等。新設計則分兩大主題,一是向八十年代所流行的單色風尚致敬之作,搭載石英機芯的單一大型款腕表具紅、藍、綠三個型號;二是初嘗將光電原理應用至Tank腕表表盤上的技術與美學挑戰,搭載卡地亞自家研製的SolarBeat光電機芯,備有大小型兩個尺碼。 與一般靠電池震動石英運作的機芯不同,由光電來驅動機芯,一般可省卻更換電池的麻煩。就說,新版Tank Must腕表所載的SolarBeat機芯,平均壽命有16年,用家只要在這段時間讓光伏元件接觸光源,便可確保腕表保持運作而毋須頻繁地更換電池。所謂的光伏元件,亦即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半導體,基本造型大同小異;要將如此四正平板的物料元件與製表工藝結合,在美學外觀上,卡地亞先從表盤著手,為新版Tank Must腕表配備一個現代光電表盤之餘,更將光伏元件隱身於被挑通的羅馬數字時標底下。如是者,太陽光便可通過穿孔接觸到藏在表盤下的半導體,繼而發電。(小型號$19,600)Cartier Tank Must細碼表近年實在好爭氣,就說專業潛水表,過去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四字頭上落,碩大無比,要找表徑小一點的選擇不多;即便難得找到了,又可以因為機芯結構所限,無法與大碼型號功能完全相同。Tag Heuer今年重推Aquaracer Professional 300,除了43mm之外,竟然還推出了36mm(而非在結構上較易相容的38mm)表款選擇,尺寸足足縮細了幾個碼,而且都載有Calibe 5自動機芯,表殼都由不鏽鋼打造,都附有單向旋轉潛水表圈,以及可以延長或減少達1.5cm長度的全新鏈帶微調系統,功能上完全無異。 要知Aquaracer Professional 300是品牌一個經典型號。1978年以Ref. 844破格問世,除了具有基本潛水功能,如夜光小時刻度、清晰的分鐘刻度及旋轉表圈外,表盤更飾有紅色24小時制內圈刻度,可在水底更快速向潛水員報告時間,加上橡膠表帶上的八角形疏水孔眼,實用細節令這枚專業潛水表甫推出已成為經典。今年的新設計重新修飾了表圈的內部齒形,也在6:00位置的日期顯示底部添加了一面放大鏡,更寬、更顯眼的劍狀時針跟2004年推出的2000系列末代型號的時針相近,表冠的保護裝置也參照了Ref. 844的風格重新設計,非常進取。不過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藍綠雙色區間的 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時針和小時刻度是夜光綠,而分針則是夜光藍,又實用又靚!值得一提的是,36mm的藍、黑或銀色表盤以波浪紋飾面,有別於43mm的原版水平條紋刻面,更靚!($22,650)Tag Heuer Aquaracer Professional 300 36mm談到朗格,識貨者定必知道品牌多年來堅持採用黃金套筒、藍鋼螺絲、德國銀製夾板、手工雕刻擺輪夾板,還有分別經前後兩次反覆測試的機芯及腕表組裝,製表工藝及打磨裝飾的規格都極高,在行內可謂數一數二。單是這枚全新的Little Lange 1月相表,18K白金製(182.086 型號)跟鑲鑽(182.886 型號)表殼同時上架,實心銀表盤上面飾有深藍色砂金石玻璃,帶點點銅藍光澤,視覺效果猶如懸浮一樣,像極了微縮的宇宙。正是這份貴在骨子裡的德式美學視野,裡外兼收,叫人心思思。 雖說表盤帶有閃亮效果,但基於砂金石經受熱銅化後,與實心銀上下交疊的視覺層次,整體效果其實僅屬微閃程度,像真之餘,也非常含蓄。值得留意的是,朗格並不常採用這類面盤裝飾,是近幾年才有,暫時只在去年Saxonia Thin的黑色砂金石玻璃改版跟 2018 年的原版藍色盤上出現過。不過品牌當時以單一塊大表盤製作,難度自然不及出動到三塊砂金石玻璃製作的Little Lange 1月相表;加上今次腕表直徑只有36.8mm,要將三塊大小不同的砂金石玻璃微縮至此,更同樣以18K白金製成微型月相小秒盤,部件切割與組裝技術自然更考工夫。 功能方面,月相表內載朗格自製的L121.2型三日鍊手動機芯,由兩個發條鼓驅動;在阿拉伯數字以外貼鑲了星型刻度的偏心式時分盤,配置了大日曆與動力儲存顯示,繼續向品牌一貫經典的表盤佈局致敬。佈局背後有段故,好有意思,大家有興趣可自行上網搜索有關「森帕歌劇院」與品牌的歷史源由,此處就不贅了。(鑲鑽版$44 4,000)A. Lange & Söhne Little Lange 1 Moon Phase 36.8mm雖說你必先要很努力才可看來毫不費力,但其實除了很努力之外,膽識一樣好緊要,不然你以為要怎樣跳出所謂的comfort zone?只是努力還不夠!就說帝舵,是要夠大膽才可以二萬蚊左右入門價錢,定價一枚搭載T600型自動機芯、具備38小時動力儲存、採用316L極級不鏽鋼表殼、配備旋入式表冠及底蓋、走時精準又有150米深度防水功能,兼可無需登記就能擁有五年可轉讓保用保證的高性能 Black Bay 運動表。 無論是製表工藝質量,抑或裝飾打磨等細節,帝舵這枚Black Bay 卻都跟足大佬勞力士的最高標準。雪花指針、覆有 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超立體的白色鐘點標記、清晰易讀的分鐘刻度、輕輕向上彎的「Self-winding」字樣,加上雙段式打磨表殼,Black Bay表盤的佈局和視覺比例本來就無可挑剔。其實單是經典的雪花指針已值回票價,換上銀面之後,表盤上所有細節更是無所遁形,還未計鋼帶以外兩款深淺棕色皮革表帶,或高質法蘭西提花織帶選擇,讓人人都有得揀,襯返個人⋯⋯再睇多次價錢,即時令人對這枚大三針運動表加足十分。 不知這裡有沒有想要挑戰比 36mm 或是表徑更小的花美男,如有,一定不要錯過 Black Bay 36mm和32mm的銀面選擇!黑面經典,藍面易襯,但銀面的確是真心靚、真心推介。($22,100)Tudor Black Bay繼過去幾年重磅宣傳Clifton Baumatic系列過後,品牌今年隆重發表Rivier第五代新版鋼表,推出表徑分別為42mm及36mm兩個大小尺碼。其中,直徑42mm款式以全自動機芯列陣,除了通用機芯,另備一式兩款的Riviera Baumatic型號,頓成革新焦點。然而那邊廂 36mm細碼表也不弱,備有通用自動機芯與Ronda石英機芯兩個款式,表盤顏色選擇比大碼自動表更多,上至基本的銀、黑兩色,下至今年大熱的天藍色和草綠色,一應俱全。 事實上,作為突破同期以軸珍型金表主導的風格代表,在七十年代石英誕身的Riviera不可多得。靈感源自今日大家都難以去到的法國蔚藍海岸里維耶拉(French Riviera),Riviera 的原版設計以當時極為創新、一體成形的鏈帶結構,以及對應表盤上十二個時標、呈十二邊形的表圈造型,再加上不鏽鋼製表殼,營造出一種富有獨立精神的現代主義風格。隨後經歷好幾次革新,系列至今來到第五代,同樣以原版的創作精神為本,修改了十二邊形的表圈設計並加入了四顆醒目的定位螺絲,想要展示的也是一種求變求新的態度。 雖說今年新增的細碼表款開宗明義以女生為對象,但港幣萬餘的入門定價,加上表盤顏色風格比大碼表款更大膽豐富,抵買抵玩,why...

Continue reading

Panda Dial 2021
17 8 月
芯度專題

Panda Dial 熊貓計時新成員

  • 17/08/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Sherman Wong
熊貓盤( Panda Dial )計時表始於 1960 年代,大約在五六年前,多款黑白盤計時表相繼面世,被視為熊貓計時表的強勢回歸,至今每年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新品登場,我們於 2019 年亦有寫過「熊貓表」專題,現在也是時候看看今年有那些新成員加入。 PARMIGIANI Tondagraph GT Rose Gold Silver Black 膠帶:$361,000 / 鏈帶:$577,000 去年 Parmigiani 推出了休閒運動表系列 Tonda GT,當中包括 Tondagraph GT 計時表,其時搭配玫瑰金款及藍色表盤,今年同樣採用 42mm 的玫瑰金殼,但有黑白分明的熊貓表盤接續上場。品牌在其他系列亦曾推出白面黑盤的計時表,但黑色副盤只位於 6:00 及 9:00 位置,然而這次不一樣了,配上三個黑色副盤,完全一副熊貓相。「它」還是一款精緻的熊貓,表盤以三角錐紋綴飾,還設有大日曆於 12:00 位置。往內看是 PF071 自家計時機芯,具 5Hz 擺頻,動力儲備達 65 小時,並通過 COSC 認證。腕表備有橡膠帶及玫瑰金鏈帶款,兩者價錢相差 20 萬,大家可量力而買。 TAG HEUER Monaco Titan Special Edition $63,400 Tag Heuer 在六十年代末已經推出熊貓計時表,其時見於 Carrera 系列之中,往後偶爾也有 Carrera 熊貓表登場,也見於其他系列如 Autavia 及 Monaco ,而一般熊貓都是大圓面,來到 Monaco 自然變了國字面,呈現另一種「可愛」。 Monaco Titan 是向 Monaco Grand Prix 致意的特別版,只生產 500 枚,採用系列少見的鈦金屬殼,配上銀色放射紋表盤,襯黑色雙副盤,6:00 位是日期窗。銳意復古的它配上 Calibre 11 自動機芯,擺陀鐫刻「HEUER」標誌,表冠亦仿照 1969 年的原型設計,置於左側,計時按鈕則保留在右方。另外補充一點,現時的 Monaco 系列也有配 Heuer 02 機芯的計時款,表冠會留在 3:00 位置,這是現代款及復古款的一大分別。 ZENITH Chronomaster...

Continue reading

0至10萬 腕表推介
27 7 月
芯度專題

拾級而上 0至10萬逐級揀

  • 28/07/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Sherman Wong
「機械表是有錢人玩意。」這是很多人的想法,我不否定,但若說要身家豐厚才能買機械表?我卻不同意。這次專題由價錢入手,10萬元以內,每萬元作分界,每個價位選一款 腕表推介 ,且看不同價位究竟有何選擇。為了更容易作比對,本文只推介今年推出的基礎報時款。 HAMILTON Khaki Field Mechanical Bronze $6,500 在不足一萬元的機械表範疇,Hamilton永遠都該放在考慮之列,品牌歸屬大型腕表集團Swatch Group旗下,保障了作品質素,其百年歷史也為造型設計留下了清晰脈絡。 今年Hamilton也來湊「銅表熱」,推出Khaki Field Mechanical Bronze,定價不足七千,很可能是巿場上最便宜的銅殼機械表。Khaki Field屬軍表款,造型參照四十年代的軍表造型,青銅常用來製作軍事勳章與獎章,為銅與Khaki Field走在一起添上理據。新作採用經典軍表設計,直徑38mm,黑色表盤印有24小時時標,配夜光刻度及指針,搭襯棕色小牛皮NATO表帶。內置H-50手上鍊機芯,動力儲備長達80小時,千萬別因價錢而少看它。 LONGINES Heritage Classic $16,500 Longines一直穩守在1-3萬這個入門級領域,旗下系列多、款式多,甚至有小複雜功能款,加上歷史厚實,對於喜歡懷舊復刻時計的人而言是上佳選擇。Heritage Classic取材自三十年代表款,採用38.5mm不鏽鋼表殼,搭配sector dial,並以不同修飾妝點各區域,呈現質感差異,加上小三針布局及幼長指針,就像把時間分隔,為畫面增添特色。腕表搭載L893矽游絲機芯,具有較佳的防磁效能。這款腕表在2019年已經推出,其時配銀色表盤,今年新增黑色型號,除了皮帶款外,還可選擇不鏽鋼鏈帶。 BAUME & MERCIER Riviera Baumatic $28,200 同屬入門選擇的,還有近幾年十分積極的Baume & Mercier,今年Riviera回歸還帶來別於Clifton的時尚選擇。Riviera系列並非新設計,早於1973年面世,經歷過數次迭代,這次回來已經是第五代。新作保留12邊形表殼,但走現代時尚風,沒有上一代的剛陽硬朗,線條變得流暢俐落,簡化了時標,並以新設計的波浪紋表盤襯托,具有多種顏色及尺寸選擇。42mm款備有一般機芯版及Baumatic機芯版,同屬鋼殼鏈帶款,前者才兩萬出頭,後者要近三萬元;但若能力可及,還是會推薦Baumatic款,其精準度達COSC級數,具有5天動力儲備以及1,500高斯防磁效能,還配上半透視表盤,內外皆好看。 TUDOR Black Bay Ceramic $35,500 今年Tudor仍然由Black Bay當主角,但以材質為賣點,包括了金、銀、銅及陶瓷款,當中金殼款定價達12萬,跳出了本專題的範疇,其餘三款皆約售三萬多。它們各有特色,銀殼款更進入了我們首半年的編輯心水,而選擇Black Bay Ceramic,則因為它讓人想起了2016年的Heritage Black Bay Black,這次就像是一次升級變身。新作採用黑色陶瓷製的表殼及表圈,直徑41mm,表圈與圈面刻度用上tone on tone設計,再加上黑色皮膠合成表帶,整體色調更統一,色感亦更實淨。另外,更重要是新作採用獲METAS認證的MT5602-1U型機芯,確保了更佳的精準度,也具有超強防磁效能,機芯還經黑化處理,搭配黑色鏤空鎢金屬自動擺陀。 OMEGA Seamaster Diver 300M Tokyo 2020 $46,800 坦白說,要以四萬多元買一枚Omega腕表,尤其是Seamaster或Speedmaster款,選擇真的不多,但少不等同沒有,例如這款Seamaster Diver 300M Tokyo 2020。它是東京奧運特別版,本該於去年登場,但東奧因疫情延至2021年8月舉行,本作亦隨著今年奧運倒數100日時發布,購入這款腕表也算是另類紀念。雖說是奧運特別版,但相關元素主要見於配色,藍與白的組合就是源自今屆的奧運會標誌。腕表採用42mm不鏽鋼表殼及鏈帶,襯藍色陶瓷表圈,具300米防水,設有排閡氣閥門。白色陶瓷表盤飾有波浪紋,刻度及指針皆以藍色點綴,內置8800 Master Chronometer自動機芯。另外,腕表會附有特別設計的奧運版表盒,使之更具意義。 PANERAI Luminor Due PAM1124 $56,300 Panerai旗下的三針款跨越多個價位,以五、六萬元為主,視乎尺碼、物料、機芯等再作調整,今年的Luminor Due PAM1124約售五萬多,落在一個不俗的價位。 Angelo Bonati在退休前留下了Luminor Due系列,帶來輕盈版的Panerai腕表;Jean-Marc Pontroué接棒上場,其後重整系列分類,Luminor Due已成為當下的四大支柱之一。PAM1124是Luminor Due系列的首款鏈帶表,直徑42mm,配藍色表盤,擁有品牌典型設計:三文治表盤,9:00位為小秒盤,3:00位是日期窗,由P.900自動機芯驅動,3日動力儲備,唯獨防水較遜色,只有30米。 GRAND SEIKO SLGH005 $68,000 Grand Seiko今年新推出的SLGH005售價將近七萬,相信不少人會嘩然,但看過實物,了解過其機芯,觀乎其美學與技術,才明白是物有所值。SLGH005是品牌全新推出的Series 9成員,表殼及機芯皆經重新設計,焦點落在新一代高頻機芯——9SA5之上。新機芯擁有Dual Impulse雙脈衝擒縱系統,既保持了每小時36,000次的高速擺頻,以及每日誤差+5至-3秒的高精準表現,又把動力儲備增加至80小時,成為目前最長氣的高頻機芯。此外,機芯及表殼皆有所減薄,後者只厚11.7mm,配上40mm直徑,尺寸十分親民。表盤是腕表的另一大賣點,以白樺樹林為設計靈感,白色砂紋表盤刻有不規則坑紋,配上立體刻度,藍色秒針,簡約中見不平凡,演繹了何謂「精緻」。 IWC Big Pilot's Watch 43 $74,100 來到七萬元以上的 腕表推介 ,明白買家會有更多考量,因為這價錢已經可以換來更多選擇,例如計時表或其他功能款;而今年IWC新推出的Big Pilot's Watch 43鏈帶款定價七萬多,在方方面面看也是一個不俗的選擇。 Big Pilot起源於二戰時德軍所用的飛行表,這背景令它得到不少藏家青睞,其造型簡約,忠實地詮釋經典,使之在今時今日仍大受歡迎。新作採用不鏽鋼表殼,直徑43mm,具100米防水,品牌特別聲明其表鏡裝配穩固,可抵受驟降氣壓而不致鬆脫。腕表內置品牌自製的82100自動機芯,具60小時動力儲備。新作還備有快速更換表帶系統,現有小牛皮、橡膠和不鏽鋼等各式表帶可供選擇。過去Big Pilot's Watch是逾十萬元的款型,46mm大尺碼及七日鏈機芯解釋了其高價位,故新作與之相比,無論在尺寸及價位上都更吸引。 ROLEX Explorer $84,500 Rolex早在1930年代初已推出鋼殼金圈款,1933年更將Rolesor(金鋼)註冊為商標,是Oyster系列其中一個特色款,也有一個親切的名字——「金銀膶」。過去提到「金銀膶」都會想到Datejust,今年首次用於Explorer系列,還要是36mm殼,打破了鋼殼黑面的系列固有形象。新作除了尺寸縮小回原型,表盤布局亦回歸原始,「EXPLORER」一字由6:00位置遷回上方Rolex標記之下。更重要的當然是機芯升級,改用3230機芯,配Parachrom游絲,精準度為每天平均正負兩秒以內,動力儲備達70小時。不過,購買Rolex腕表的最大問題,始終是難以用建議零售價入手,即使本作定價不足九萬,但能以此價入手的人應該不多了。 BVLGARI Octo Finissimo S Steel Silvered Dial $91,600 Octo Finissimo系列走超薄路線,七年七個世界紀錄,單是這點已經夠威水,而且那些款型並非遙不可及的限量作,例如一直在售的Octo Finissimo...

Continue reading

22 7 月
芯度專題

Watch in Black 2021最人氣黑魂

  • 22/07/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Steve Ong
這幾年流行藍面表,綠面表亦來勢洶洶,一枚綠面的Nautilus更是萬千寵愛在一身,但最有型也最容易襯得好看的,始㚵是全黑造型。黑色系無論何時都是潮流人士心頭好,腕表也一樣。Watch in black永遠立於不敗之地。Tudor的Black Bay今年又金表又銀表又銅表,叫人很難抉擇,但如果喜歡 黑色表 ,又愛戴陶瓷表的話,不用想,Black Bay Ceramic是最理想的了。Black Bay之前也推出過一身漆黑的Black Bay Dark,但今次的Black Bay Ceramic是升級版,41mm表殼由PVD鋼變成黑陶瓷,防刮表現先勝一籌;其次是機芯升格為METAS Chronometre級別,除了走時精確至每日誤差0至5秒,比Tudor本身自家機芯的-2至+4更嚴苛,防磁效能亦提高至15,000 gauss。腕表上不再有點點紅色點綴,是純粹漆黑,但指針和刻度塗上米白色夜光,閱時依時方便易看,兼帶有一點點懷舊味。(HK$35,500)黑陶瓷表殼是現今黑色腕表的中流砥柱,在九十年代卻是創新物料,IWC就是最早用黑陶瓷製作飛行員表,在1994年推出Fliegerchronograph Ref. 3705,可能走得太前,當時在市場上沒有太大迴響,只製造了1,000枚便停產了。不過近年黑陶瓷表大行其道,此表在二手市場也愈來愈受歡迎。2018年前IWC董事Gunter Blumlein的Ref. 3705在拍賣會一度以五萬多美元成交,更引來一陣熱話,現時3705的市價普遍也是廿多萬。現在想重溫這黑色經典,可以從這枚Tribute to 3705入手,造型和風采一如當年的3705,全黑神態甚至更徹底,連本來用鋼造的表冠、按鈕和表扣現在也換成黑色。不過一身黑調不是陶瓷來的,而是IWC近年新引入的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質輕如鈦,卻硬如陶瓷,表殼亦由當年的39mm稍稍加大至41mm,搭載自家69380型自動機芯,限量1,000枚。(HK$96,500)說一次Black未夠,要說Black Black兩次,證明這抹黑非常重要,事實上此表的確是黑漆漆。43.5mm陶瓷表殼混合光面和磨砂打磨,一般陶瓷表多用不鏽鋼或鈦金屬製作的表冠或排氦伐門,都改由陶瓷製作;黑色表盤同樣由黑陶瓷製成,上面有經鐳射蝕刻技術製造的波浪紋、品牌標誌、分鐘刻度;指針和小時刻度用碳灰色夜光,平常看是偏黑的深灰色,在黑暗環境之下會綻放藍色夜光。不得不提那個陶瓷表圈,帶凹凸粒紋,上面是立體刻度。整枚表的黑色氣勢是一氣呵成,但在漆黑之中仍看到深淺不同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背後搭載的 Cal. 8806自動機芯獲METAS認證可抵抗15,000 gauss的磁場,腕表可防水300米,是又黑又型的實力派。(HK$72,000)愛彼的Royal Oak有好幾個型號都是現時市場最熱的表款,Jumbo Extra Thin、萬年曆、openworked,還有double balance。不用全部,只要某一兩個元素放在一起,就有本事令人熱血沸騰,外觀當然也夠吸引。此表全黑陶瓷殻連陶瓷鏈帶,這造型出現在Royal Oak萬年曆身上已經很出色,用在鍍黑鏤通機芯的Double Balance Wheel身上,有精密的機械感,有剛剛好的通透感,指針和主角雙擺輪合力發放點點金光,造型和設計個人認為比萬年曆更出色。(HK$631,000)Swiss Alp誕生的第一天就已經極富幽默感,用機械機芯加一個圓滑的長方形表殼「冒充」智能表。明就明,不明就想三幾秒其實都明。Swiss Alp這幾年推出過不少款式,尤其第二代,黑色表面上只有時分針,甚麼都沒有,不看表背和智能表簡直是孖兄弟。不過最精彩最絕妙的還是這個最新版本,也是Swiss Alp終結版,神來之筆是小秒盤造成像智能表關機時的等待模樣。全黑表盤用地球上最黑的Vantablack物料製成,再配DLC黑鋼殼及黑色皮帶,背後搭載的手上鍊機芯構圖優美,還可儲存四日鍊,限量8枚而已。(HK$238,000)Hublot這枚 黑色表 ,不只一身漆黑,背後包含了很多創意。全黑腕表尚未盛行之時,向來愛嘗試新物料的Hublot,早已利用黑陶瓷表殼營造黑色時尚。表盤上那朵開心小花是日本著名藝術家村上隆的太陽花,配合腕表的全黑造型,這朵平時色彩繽紛的小花罕有地用黑色上陣,出動563顆黑鑽鑲嵌而成,利用Hublot自家研發的滾珠軸承,花瓣可以隨意轉動,花蕊部份是嵌於藍寶石鏡面上,所以花的造型相當立體。黑陶瓷殼直徑45mm,搭載Hublot自家Unico三日鍊自動機芯。全球限量200枚。(HK$205,800)

Continue reading

2021上半年總結: 編輯心水十大
14 7 月
芯度專題

2021上半年總結: 編輯心水十大

  • 14/07/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Chronomen team
2021年,大家都習慣了沒有表展、都習慣了看網上發布、都習慣了作網上訪問、都習慣了品牌一有新表到港便飛撲去影相報道介紹。 編輯部更習慣了定期把所有新表資訊消化,然後挑選 編輯心水十大 ;2021年剛過了一半,也是時候來個小總結了…… Ringo's picks PATEK PHILIPPE Nautilus Ref. 5711/1A 兩年前打趣問同事:「你估以我們跟品牌的十多年交情,問他們買隻5711有無機會?」同事一盤冷水:「咪天真啦,你咁同叫PP現兜兜俾廿幾萬你有乜分別?」兩年之後如提出同樣問題買今年的Nautilus,尤如叫人家送我一層400呎樓的首期…… 叫筆者動容的,是CEO Thierry Stern一番話遠見。他毅然把鋼殼Ref. 5711停產,不是有錢不想賺,而是不希望把生產量的三分一集中於鋼殼,這對品牌發展並不健康。眼前這枚橄欖綠色的Ref. 5711/1A,是一個很搶眼很風光的鋼殼Nautilus告別作。品牌一早揚言,腕表只會生產一年,讓腕表能在最光榮的時候引退。 告訴大家腕表的定價是港幣25萬是沒意義吧,我知道沒可能擁有它。就讓「5711」這神檯級的名字,鞭策自己奮發賺錢,希望有一日不用厚面皮問品牌,堂堂正正在拍賣會上舉手投得。CHOPARD L.U.C QF Jubilee 蕭邦這枚L.U.C小三針,一定要用放大鏡來欣賞,才不枉費設計師的心思。充滿Art Deco味道的表盤設計,最中央的銀色圈飾有太陽紋,對外一圈是品牌signature、同樣經拉絲打磨的藍色小時圈,最外圍則是鍍銀的路軌刻度分鐘圈,在6時位置則有飾上同心圓坑紋的小秒針盤。矛形時分針充滿幾何美學,經鍍銠處理,再覆以Super-Luminova超級夜光物料;時標亦與之相配,分有兩組不同形態,立體感超強。配襯的是棕色小牛皮帶,令它帥氣之餘又帶點莞爾味道。 有點驚訝的,是39mm表殼沒有採用貴金屬而是以精鋼製造。 更驚訝的,是腕表只限量25枚,蓋因這表是為紀念品牌於1996年設立全新廠房,到今年剛好25周年。 腕表內搭L.U.C 96.09-L型機芯,除了獲得COSC也經過弗勒里耶品質基金會(FQF)認證,表示能更能抵禦高溫、嚴寒及高濕度環境。($116,000) Douglas' picks PATEK PHILIPPE Ref. 5236P 要明白,讓大象轉身,從來都不容易;要Patek Philippe這種級數的品牌,作出一些轉變、冒險、改革,心底裡的勇氣要多可嘉才可以?!2021年的PP,十分義無反顧,一方面,宣布Ref. 5711停產,向表壇投下的不止震撼彈,是原子彈才對……另一方面,品牌建基自己近百年生產萬年曆的歷史,創作出最新的Ref. 5236萬年曆,破天荒在表盤顯示一線牽萬年曆,星期、日期、月份並排一起,革了品牌萬年曆腕表的命,因為此設計歷來只曾於懷表身上出現過。腕表也嗅到潮流的變換,表面飾以垂直紋理,類似Ref. 5235三針一線的設計,但就改用如日方中的藍色表面,構成傳統製表工藝和現代設計風貌的混合體。當其他人眼裡只有綠面和復刻版,PP砍掉過去重新建構一枚萬年曆,怎不令人敬佩!(HK$933,600)ZENITH Chronomaster Sport Zenith今年新表幾乎是例不虛發的,LVMH Watchweek裡頭有一時瑜亮,要現代演繹的Chronomaster Sport,還是回憶滿滿的Chronomaster Revival A385,夠糾結夠掙扎夠頭痕了……A385不錯很好,但宏觀一點,Chronomaster Sport其實更能代表Zenith這幾年的自強不息,尤其是光復品牌本來很有江湖地位的計時機芯技術。1969年,Zenith參與創作了史上第一台自動計時機芯;如今,他們又寫下計時機芯的新里程碑,經過數年的試驗,終可穩定量產十分之一秒計時顯示。從來最頂尖的技術,都需要一位拓荒者引領進入尋常百姓家,五十多前是Zenith,今天同樣是Zenith。(HK$78,400) Steve Ong's picks PATEK PHILIPPE Ref. 5236p Patek今年帶來很多surprise,最震撼的可能是5711/1A停產,然後意外地送上從未見過的橄欖綠5711/1A;又造了第一枚的純Grande Sonnerie,Only Watch的獨一無二版竟然破天荒不造表而是造座檯枱......不過最感動的還是見到這枚萬年曆。一向堅愛視窗式日期顯示這種最人性化的設計,亦愛patek古董萬年曆布局,即兩個視窗底下加一個月相,不過日期仍要靠指針顯示,這回5236P的好,在於日期、星期、月份竟然能整齊親密地聚首一堂,實在太方便易看,以後填表時不用再問人今天幾多號。藍面用類似Ref. 5235 regulator表的啞面直線紋理打磨是另一亮點,傳統與modern融合的工夫實在做得很不錯。(HK$933,600)A. LANGE & SÖHNE Little Lange 1 Moon Phase 朗格第一次用砂金石製作表盤是Saxonia Thin,當時已覺得纖薄之身配這個星光閃閃的表面很漂亮,但未至於一見鍾情,今次砂金石面再出現在Little Lange 1 Moon Phase,真的心動了。Layout是最iconic也是自己很喜歡的off-centered dial,有大日曆、動力儲備顯示,還有月相,這樣的布局要出動三塊砂金石製作,造工並不容易。月相盤印上很多星星,時分盤的部份時刻也是星星來的,設計很有心思,背後是打磨造工都極美的手上鍊機芯。有實用功能,有三日鍊,有適量閃度,又富詩意,最重要是今次腕表的尺碼是37mm,女生戴當然一流,男生用來配正裝也出色,買一枚就可以跟最愛不分你我一齊分享,很好。(HK$353,000)= Sherman's picks TUDOR Black Bay Fifty-Eight 925 要挑選 編輯心水十大 ,二話不說就想到Tudor的銀表。它不是巿場第一款銀表,功能也沒有特別,就是基礎大三針設計,能被它吸引,主要原因是合眼緣。合眼緣說來虛無,但也可拆解「眼緣」何來:作為女性,39mm的尺寸恰度好處;表殼雖用銀製,但以磨砂修飾,啞面款一直較得我心;色彩也是重點,品牌稱為灰褐色,實物看來偏向灰調,在這顏色潮流裡,這種少見而內斂的色彩在一眾新品中反而更顯獨特,表帶顏色亦配襯得宜。 腕表所用的925 銀由特殊成分組成,據說日子久了也不會發生外觀變化,戴起來感覺就是有點不同,但又無須特別適應。另外,它難得地配上透明底蓋,可看到內裡的MT5400機芯,它已通過COSC認證,又有70小時動力儲備,也沒甚麼好挑剔了。(HK$32,300)HERMÈS H08 第二款選擇H08,是因為它的石墨烯表殼。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納米材料,早已應用於多個範疇,如儲能、醫療及電子等,連口罩也可用到石墨烯。在製表領域,Zenith及Tag Heuer曾用來製作游絲,Richard Mille也推出過石墨烯表殼款,都是貴價作品;但H08是日常款,由設計至定價都是。 腕表採用39mm寬枕形殼,H1837自動機芯驅動,大三針日期功能,定價不足八萬。表盤設計具品牌個性,選配與石墨烯外殼相襯的啞黑色,時標及日期用上品牌特色數字,秒針也別於常人,看似特別短,只因支點設於針桿中央,前後平行,滑動起來像旋轉天秤。石墨烯既輕且硬,配上橡膠表帶,腕表更是輕如無物。系列另有鈦金屬款,定價不足五萬,但我寧願貴一點要石墨烯殼了。(HK$75,500) Delia's picks LOUIS VUITTON Tambour Spin Time Air Vivienne 2009年品牌便打造出有著獨特專利時間顯示裝置的LV89自動機芯,經典的Tambour Spin Time隨之出現。12年來,品牌利用這款機芯及專利旋轉時刻,製作出多個精采時計,中央陀飛輪、GMT、Regatta倒數計時等等。2019年正值此系列的十周年,品牌將一半的表盤剔除,讓整個旋轉機制裸露出來,旋轉方塊如懸浮半空中,系列名稱亦隨之改為Tambour Spin Time Air。 在2017年,品牌在經典的Monogram花卉圖案中取材,設計出可愛的角色Vivienne,這為吉祥人物出現於擺設、毛公仔或手袋配飾之中;今年,方形骰子化身成Vivienne,成為腕表顯時的主角。12位迷你Vivienne其中有兩位會每60分鐘一同旋轉,而每小時完結後會有一個Vivienne反轉,並由下一個側轉的Vivienne顯示下一個小時,在閱時上增加了樂趣。腕表本身以玫瑰金造殼,直徑有42.5mm,表盤飾有一圓一尖的Monogram花卉圖案,鑲有鑽石及黑色或紅色亮漆。(HK$735,000)TUDOR Black Bay...

Continue reading

盤點你 Mirror Post - Website
09 7 月
芯度專題

Mirror 腕表帶貨團

  • 09/07/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Delia Shum
Mirror 全城大熱,12位成員各有支持者,團體本身亦有大量「鏡粉」。 各位成員無論穿的戴的食的用的搽的噴的,都馬上被粉絲們加入shopping list,是以各大品牌都搶著邀請他們拍攝宣傳相及出席活動。 以腕表為例,早前得到姜濤及Edan加持,為 Cartier及Tudor帶來很不俗的銷售成績,坊間都期望「鏡仔」能帶來強大的帶貨力量。這裡馬上跟大家「盤點你 Mirror 」,首先出場的是《腕表篇》,內裡都是男女合適、能夠馬上入手的款式;至於《首飾篇》則會在下回分解,敬請留意。 Pasha de Cartier不鏽鋼腕表,直徑41mm,搭載1847 MC自動機芯 $53,000 LOVE系列白金戒指,鑲有一顆鑽石 $17,800 Black Bay Fifty-Eight 18K黃金腕表,直徑39mm,搭載MT5400自動機芯 $126,100 Pasha de Cartier不鏽鋼鏤通腕表,直徑41mm,搭載9624 MC自動機芯 $209,000 Aquaracer Professional 300不鏽鋼腕表,直徑43mm,搭載Calibre 5自動機芯 $24,300 Pasha de Cartier黃金腕表,直徑41mm,搭載1847 MC自動機芯 $132,000 Future Force CA0775-87X不鏽鋼腕表,直徑44mm,搭載Cal. B612光功能機芯 $2,780 Three-Hand Stainless Steel腕表,直徑42mm,搭載石英機芯 $2,500 (圖片:部分由品牌提供、部分源自Instagram)

Continue reading

18 5 月
一手試戴

一手試戴:Tudor Black Bay Chrono

  • 21/05/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ringo
Tudor Black Bay Chrono剛剛才推出,據知市場對這「熊貓」及「反熊貓」表盤反應相當不俗,品牌這麼快借出新表讓我們試戴一周,證明總部捉緊潮流,香港亦反應迅速,值得一讚。做這行關係,每次我們把新表戴上,身邊同事及朋友很快便會發覺:「咦?又買新表?」這次倒有點意外,試戴這枚Black Bay Chrono頭一兩天,竟沒太多人為意(白面可會搶眼些?),直至第三天出席一個鐘表活動,行家好友瞄了一瞄便提起我手腕:「嘩,好sharp呀,好快入手喎!」我回看他的手腕,戴著的是近來炒上天價的白面熊貓地通拿116500LN,回應他只是試戴幾天,還開玩笑問:「不如大家交換幾日戴吖?」 沒錯,熊貓面的確在近年再掀熱潮,地通拿116500LN不用說,早前還有性價比很高的寶齊萊年曆表Heritage Bicompax Annual,以及年頭搶盡風頭的Zenith Chronomaster Sport,今次帝舵再推波助瀾,這股風行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熱潮,看來還會有其他品牌接力燒旺下去。論價錢,Tudor這款是最親民的,就算是最昂貴的鋼帶版,也不用港幣4萬元。另外跟朋友討論黑白面哪個好看也有趣,之前白面地通拿116500LN打破黑色長勝定律,這次來到帝舵,筆者還是投回黑色一票。雖然不能比較,但這枚Black Bay除了比Daytona便宜很多很多,其200米防水也比勞力士多一倍的。 之後眼光銳利的上司發現我戴著Black Bay Chrono,立即要求試戴一下,本身戴過無數Tudor及Rolex的他,只拋下一句:「鋼水果然不俗,不過我還是喜歡舊帶設計」。先講戴上手第一感覺,論霸氣比不上Daytona及Zenith Chronomaster,可能是沒採用倒品字三盤設計,亦可能是兩個小盤分得較開而且直徑偏小,不過整體41mm表殼尺寸就剛剛好,很符合我的心水。這裡想稍為多說一點,很多文章都愛這樣寫:「xx毫米的尺寸剛剛好」,遇到36mm說是剛剛好、38mm又是剛剛好,就算37.5mm也是剛剛好,好像甚麼尺寸也是剛剛好,究竟何謂最佳尺寸?相信不能一概而論,剛剛好就是一切平衡,講求表圈、表耳、表冠、計時按鈕的比例,最重要是包括跟佩戴者的手腕長短粗幼相襯,一個身高153cm的纖纖女子很難跟46mm的男裝表「剛剛好」的。至於比例這回事,亦是相當主觀,正如剛才說「兩個小盤分得較開而且直徑偏小」,也沒有絕對標準的;總之戴上這枚Black Bay Chrono後,手腕偏幼的自己戴得亦看得舒適、襯長短衣袖也好看、表耳沒特別豎起、凸出的三粒按鍵沒把手背弄得不舒服,我便覺得「剛剛好」了。不過不能否認的是41mm鋼殼配上鋼水十足的鏈帶,分量一點不輕,筆者要戴到第三天才稍稍適應;如果要買,應該會選擇bund帶版本,一來輕巧,二來多一份與別不同的視覺效果(而且便宜$2,400呢)。對著腕表大約一個星期,漸漸看熟了它的設計,個人而言,頗欣賞它兩項設計細節,一是左右兩個小副盤(小秒針及45分鐘累計)微徵凹陷下去,令表盤更有立體層次,不會流於太刻板;其二是兩夥計時鍵都設有保護螺絲,要旋開才能啟動,減少平日誤觸的機會。至於那個刻有速測計的表圈,並沒有採用近來很流行的陶瓷,而是配上經陽極氧化的鋁金屬材質,色澤看起來沒那麼光鮮反光,我反而喜愛這種微啞色的低調。至於不能不提的雪花針,是品牌的signature設計,大大支很是搶眼,不過筆者曾測試計時功能,雪花末端剛巧遮蓋著3:00位置的累計分鐘盤,實在看得人無奈。作為一枚運動表,筆者也試試戴著它去健身室。平日我習慣戴智能表做運動以方便收集數據,這枚頗具分量的Black Bay Chrono毋疑有點不習慣,畢竟它是有點「分量」。戴著它做運動時格外留神,唯恐不小心碰到器材把它弄花;不過舉啞鈴時感覺更powerful(當然是心理上而已),因為對著鏡會看到剛陽味十足的腕表陪伴著。 之後做完gym完了汗也無有怕,把腕表除下來用清水沖一沖便行。提到除表,這枚Black Bay採用雙重保險式式摺扣,即是先向上拉起較小的表扣,再向下翻起另一節較長的鏈節,特別之處是表鏈上有一小角凸起了,好處是方便手指在向下翻時借力除表,但當戴上腕表時這凸起部分又容易弄花,甚至撞擊到其他物件,感覺總是有點奇怪。腕表搭載的是由Breitling 01計時機芯作基礎改良而成的MT 5813自動機芯,內裡配以矽游絲,對生活上遇上如喇叭如手機的磁場影響會較小,另外也獲得COSC認證,準繩度更有保證。筆者沒有用儀器測量它的精準度,也沒有經常啟動它的計時功能,唯一較真切體會到機芯的實用功能,是它的70小時動力儲存。我平日比較多佩戴Rolex Explorer Ref. 14270,唯它的power reserve只有大約42小時(不足兩日),所以享受不到現代腕表經常標榜的「周末過後不用調校腕表上班」的方便。這次星期五放工回家把Black Bay Chrono除下,周未佩戴較輕盈的腕表,到星期一起床上班再戴,沒有操心上鏈及調校時間問題,出門口也尤其爽快。Tudor實在是近年的「當頭起」(我們之前也寫過一篇有關「突破表現品牌」文章,可重溫https://bit.ly/3wewZnP ),當中Black Bay實在功不可沒,它們除了有外有實力,也有故事有歷史,而且還得到大量資源作宣傳活動,遠的碧咸和周杰倫不說,香港方面也找來當紅KOL甚至炙火可熱的Mirror成員加持,還記得這次Watches & Wonders品牌發布這表的香港宣傳短片,特別找來當紅的ViuTV旁白君作廣東話介紹,令眾人「耳」前一亮。 Tudor近幾年很喜歡跟Rolex合力締造熱潮,例如紅藍圈、金鋼表等等,這次熊貓面Black Bay Chrono雖不能跟Daytona相題並論,但挾餘威、引起話題仍是有的。以表論表,4萬元(不過近日看有關鐘表群組討論,已經不能再以正價買到了)一枚搭載獲COSC認證的自家機芯計時表、兼備流行設計元素、branding「當頭起」,有心入手的表迷,相信只是掙扎於白面「正熊貓」型,還是黑面「反熊貓」正。

Continue reading

23 2 月
芯度專題

突破表現品牌(二):Tudor

  • 23/02/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ringo
要贏人,先要贏自己是永恒真理,做人如是,造表如是,經營品牌也沒例外。 做好自己已經很難,要突破重圍更難,尤其在艱難時勢,只做好本分未必有能力留到最後。逆市下的表壇,大多選擇固本培元、有些寧可穩守突擊、只有少數品牌願意孤注一擲走出安舒區拼它一拼。愛拼未必一定會贏,但試過跌過爬起來再爭過拼過,最終獲得市場一個讚好或一陣歡呼聲,就值得我們頒你一個「最突破表現大獎」。 我們第二個獲嘉許的品牌,是帝舵Tudor。這個「最突破表現大獎」,Tudor其實去年可以攞、前年也有機會問鼎,就算2017年奪得,台下應該也沒有異議。不過今年獲得,實至名歸的掌聲應該拍得更大力、更響亮。   成功沒有僥倖,也沒可能一朝一夕。Tudor在近年取得長足進步,成功的種籽早在2012年已經埋下。9年前,品牌把六、七十年代極受歡迎的專業潛水表Prince Submariner重新復刻,並以Heritage Black Bay命名,給表壇帶來一陣驚喜(緊隨之後兩年也復刻了Heritage Chronograph及Heritage Advisor)。猶記得9年前的Basel表展初見酒紅色表圈配上雪花形指針、復古味滿瀉的Heritage Black Bay,定價只約二萬四叫人相當心心眼。水溫試過後,Black Bay再迎來藍及黑色表圈變奏,更在2016年推出潮流大熱的青銅及黑色PVD不鏽鋼版本,筆者會形容這是Black Bay的第一個高峰期。接下來,Tudor在2017年放膽嘗試加入金鋼款式Heritage Black Bay S&G,挑戰年輕人接受金鋼的接受能力。品牌早早安排了策略,那年請來剛加入為代言人的萬人迷碧咸佩戴這表,結果成功洗去多年來金鋼給人較老氣的印象。Tudor近年的成功,其實也要跟同集團師兄勞力士說聲「多謝」及「合作愉快」,2018年Tudor的Black Bay GMT跟Rolex的GMT Master II合力推動紅藍圈熱潮,翌年兄弟再次齊心,你出一枚Sea-Dweller,我也帶來一款Black Bay Chrono S&G,務求把混金潮流推得更高更熱。 如果以上只是潮流的推波助瀾,那麼造好機芯就是品牌的實力見證。Tudor的首枚自家機芯MT5621於2015年研製成功,首枚作品已具備停秒、瞬跳日期及70小時動力儲存,規格相當了不起。到了2017年更跟Breitling合作,以著名的BR 01機芯經自家改良為全新的MT5813自動計時機芯,印證了品牌對內涵的嚴謹高要求。來到2020年,沒有了表展。Tudor選擇在下半年第一天在香港發布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結果這抺「帝舵藍」紅足半年,到目前為止仍是一表難求搶手貨,想買的朋友要在waiting list上默默等候。我們認為,這是Tudor、亦是Black Bay 的修成正果期。香港方面沒遺忘品牌的「敢為」精神,在疫情肆虐期間也決心在中環舉行了一場名為「勇闖深海:帝舵表敢為之旅」的專屬展覽活動,分批招待傳媒、嘉賓友好、VIP粉絲等前來參觀。「敢為」精神背後,就是要提醒大家,Tudor是潛水專家,展覽內詳細介紹了品牌製作潛水腕表的歷史、進化歷程等,也展出了不同年代的Black Bay及Pelagos的重要作品。 看過展覽,你會認同品牌近年的確具「突破表現」,同時也會記得門前那大大個的#BornToDare裝置。

Continue reading

16 12 月
芯度專題

很搶手,但想搶不一定有的十枚

  • 16/12/2020
  • 作者 author-avatar Douglas Sung
以下10枚表,人氣勁過Black Pink,虎視眈眈搶手程度,勝過《全民造星》的林二汶和彭秀慧之爭…… 正正常常排隊,機會很渺茫,要不要先買兩枚陀飛輪,或者搭單多買幾枚冷門貨?閣下自行盤算好了。 嫌棄它們定價過份進取?可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分配得到?想打退堂鼓?大眾都歡迎,你不要,別人不介意捱義氣接手你的配額。 這10枚表,立此存照而已,本文出版之時,很多款式所有配額已經名花有主,主要提醒大家,2020年有過十枚搶手明星級作品。 Omega Speedmaster "Silver Snoopy Award" 50th Anniversary 非限量版,仲難搶過限量版 珠玉在前,很難不把這第三代Snoopy推上神臺。這顆史諾比金蛋,愈蘊養愈價值連城,第一代問世於2003年,黑色表盤配彩色Snoopy勳章,十多年前二手價約3至4萬,今年拍賣行成交已升上11萬水位;第二代在2015年誕生,呈現黑白漫畫風,開賣價5萬餘,年中拍賣已錄得29萬,網上更叫價逾30萬。 新版Snoopy開價8萬,表迷佳音,非限量生產,但有勞力士前車可鑑,好好控制產量,非限量版同樣爭先恐後,甫亮相,有人說暗盤價漲了50%,再過一會,又有傳言現貨即賣價格會翻3倍,還有網民大吐苦水,銷售員誠實坦白要等待兩至三年。新表價格高於一般Speedmaster,但交上物有所值的貨,以純銀表盤取代大部分腕表慣用的黃銅,配以藍針藍字藍圈,以及藍白色調史諾比圖騰;以進化版Cal. 3861手上鍊機芯代替舊有Cal. 1861,呼應Omega全面採用Master Chronometer機芯的趨勢;最特別是動感表背,史諾比駕駛太空艙,以60秒為一圈環繞月球和地球(跟隨計時秒針周期),從月球底下冒出踏上地球之際,計時秒針剛好走到14秒,向當年太陽神13號驚險地利用Speedmaster計時,在14秒之內返回地球軌跡的傳奇致敬。 Patek Philippe Ref. 6007 PP鋼表豈有不炒的理由? 百達翡麗捉緊時機的觸覺,堪可編入教科書級別,飢渴半年的表迷,省下巴黎血拼、京都賞櫻的金錢,報復性消費苦無出路,終於發現2020年第一枚最像樣的新品,誰會不瘋狂?年初Watches & Wonders、Baselworld品牌轉型的轉型、退展的退展,即使偶有發布新表,都不太有令人嘩嘩嘩三聲的聲勢,直至六月,Ref. 6007單槍匹馬現身,之後才陸續推出Ref. 5303R三問表或Ref. 7234G女裝軍表,最後以Ref. 6301P自鳴表壓軸登場,按照順序排位,推算得到Ref. 6007備受重視的先頭部隊地位。表迷也賣賬,落力搶購,限產1,000枚,如今已消聲匿跡於官網目錄,定價約21萬,最新情報,網上至少50多萬起跳了。 從來鋼表在百達翡麗家族內地位崇高,要不是Only Watch孤品,要不就是大時大節特別版,例如2006年慶祝日內瓦總店開幕的Ref. 5565A,又或為紐約展覽會特別生產的Ref. 5522A,這次也不例外,為慶祝品牌新廠房入伙而設,表底刻印「NEW MANUFACTURE 2019」字樣。腕表外表極富Ref. 6006影子,不過表面改用中央秒針,並增設縱橫交錯的格紋,再替指針及時標塗上Calatrava並不常見的夜光物料。 Rolex Oyster Perpetual 苦惱要甚麼顏色,何不7枚都買? 形容喜歡追星,可稱為慣常集郵;現在衍生多一個形容詞,喜歡勞力士今年的Oyster Perpetual,顏色三心兩意,乾脆全買5種顏色,可稱之為集表……的確始料不及,新一代Submariner出場,理應萬眾矚目,但更多的鎂光燈,竟然投射到Oyster Perpetual身上,表壇生態不同了,口味也出奇不意了 交代一句,新款Oyster Perpetual其實不止五色,41mm和36mm兩種尺寸,結集了黑、銀、綠松石藍、紅、黃、綠和糖果粉紅七種顏色,理所當然,五星戰隊比傳統黑、銀武士更眼前一亮,而且甚有昔日stella dial的影子,正中勞力士粉絲的情意結要害。探子回報,鮮黃色和綠松石藍色暫時最受歡迎,另外參照二手店舖的開價,原本定價4萬餘,現在普遍索價7萬以上,能不能看齊勞力士運動表的溢價堅挺,或許需要觀察一下。腕表跟隨Submariner的步伐,和品牌新一代Cal. 32XX系列機芯接軌,同樣採用不設日期的Cal. 3230自動機芯,比天文台認證更嚴格,每日誤差僅在正負兩秒之間,動力儲備亦提升至70小時,其他勞力士獨門裝備如抗震力高的Parachrom游絲、不受磁場影響的Chronergy擒縱系統,以及Paraflex緩震裝置,也一併納入Oyster Perpetual機芯之內。 Panerai Radiomir Venti - 45mm PAM2020 過往Paneristi特別版之中,唯獨它是啡面,夠特別了吧? 踏入11月中旬,在Panerai愛好者的社交群組裡面,開始有人歡天喜地分享最新戰利品——PAM2020,即是繼PAM195、PAM360、PAM532、PAM634和PAM911之後,歷來第六款Paneristi特別版,首四款為黑面,第五款為綠面,這趟啡面初出茅廬,概念源自古董Panerai氧化後表盤變黃變啡的景象。腕表的產量為1,020枚,比歷代Paneristi特別版都要多,大眾搶得心頭好的機會,相對提高不少。 如果你不清楚Paneristi到底是何方神聖,這裡補充一下,它是Panerai非官方社群,但影響力極高,不少成員都是Panerai藏量甚多的VVIP,這次品牌更邀請Paneristi核心成員參與創作腕表,是彼此互動的結晶品。參照社群的迴響反應,可見十分受落45mm的經典Radiomir表殼,劍形金針和環形表耳,也是歷史感豐富的設計。只是,在Radiomir表面刻上Luminor表冠護橋的「PANERISTI.COM」標誌,會否格格不入呢?PAM2020和上一代向Bonati先生致敬的Last One for Panerai PAM911一樣,轉用自家機芯,今次就選用了P.6000手上鍊機芯。 Tudor 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 帝舵藍,就是比別人「藍」出於藍。 趁大哥勞力士還沒出手,帝舵提早兩個月發表這枚Navy Blue潛水表,如願以償,在七月初表壇激盪起不少漣漪,不少傳媒行家也心如鹿撞,表露感興趣的比率,應該是今期10枚搶手表之最。若然定價幾十萬,當然不及現在入屋,腕表面向普羅大眾,鋼帶才盛惠2.7萬,口碑不俗的織帶款式,2.5萬已有交易。腕表曝光沒兩天,實貨已火速到舖,剛開賣那段時間,店舖櫥窗看不到一枚,現在貨源相對穩定,真的心急等不及,多付三數千至3萬左右便有交易。 不鏽鋼表殼由慣常的41mm,微調至39mm,上手試戴,沒想象中的骰,亞洲人手腕其實恰到好處。藍色表圈和表面,不走明亮路線,取道深沉格局,以往同門Pelagos也曾推出藍面藍圈款式,對比下來Black Bay Fifty-Eight沒那麼鮮艷高調,較為耐看,而且這種深藍面配白色刻度的設計,更有天作之合的味道。腕表防水200米,搭載70小時動存和矽游絲的MT5402自動機芯,獲COSC瑞士天文台認證,走時誤差還升級至-2至+4秒。腕表可選鋼帶、皮帶或織帶款式,後者採用合作十年的法國老字號Julien Faure出品,深藍色調和表面更渾然天成。 Chanel J12.20 睇時間,定尋找那20個圖騰,大部人寧願揀後者。 20歲的J12,萬千寵愛在一身,香奈兒為它舉辦世紀生日會,橫跨數個月,賀禮源源不絕,有左右黑白一刀切的J12 Paradox,有穿上皇后的新衣全身藍寶石水晶透明的J12 X-Ray,但最具話題性、最有圓滿意味的還是這枚J12.20,限量2,020枚當然夠點題,表面更暗藏20項香奈兒的經典圖騰符號,並低調地鑲嵌12顆鑽石,呼應J12名字,這份別出心裁,彰顯了香奈兒的靈氣與心思。 J12.20共有4個版本,這是38mm陶瓷表殼款式,搭載擁有70小時動存的Cal. 12.1自動機芯,另有33mm石英機芯款式,以及兩款一黑一白鑲嵌琺瑯(champleve enamel)表盤款式,毋庸置疑,38mm自動款最受人注目。20個香奈兒象徵,跨越表盤和表圈,自問香奈兒超級粉絲,可以立刻辨識到Coco Chanel本尊、山茶花、2.55手袋、No.5香水、蝴蝶結等元素所在何方嗎?其餘那些象徵又是甚麼呢?把腕表帶回家,日對夜對、日數夜數很快就知道答案了……2017年的時候,香奈兒把Q版Coco Chanel放在表盤中央,手指指顯示時間,早前拍賣竟然衝上18萬,眼前的J12.20,也有這個潛力嗎?暫時來說,可能還要努力一下,畢竟今趟J12.20產量較多(J12 Mademoiselle只限量555枚)。 Grand Seiko 6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Hi-Beat 36000 SBGH281 很少男生不喜歡高達,擁有紅、黃、藍「高達配色」的SBGH281,也很難抗拒。 2020年的環境,可能打亂了Grand Seiko六十大壽的部署,但動搖不了大家對GS的喜愛。以慶生為主題的藍面款式,今年累計推出了6枚,其中兩枚旗鼓相當,第91頁的Grand Seiko六十周年專題故事內,可見配備全新9SA5高頻機芯的SGLH003,那是高階版,限量1,000枚,定價約10,000歐元;另一枚是年初一馬當先、限量1,500枚、定價$46,800的SBGH281,搭載可靠準繩的9S85高頻機芯,性價比甚高。東瀛大精工的出品,蘊藏同樣源起日本的高達機械人影子,藍色表面搭配金黃色「GS」標記和紅色秒針,加上獨門超鏡面打磨的表殼,色澤亮麗鮮明,難怪一表難求。 Richard Mille RM 72-01 Lifestyle In-House Chronograph 請告訴我,有哪枚Richard Mille是乏人問津不用搶的? 當日品牌這枚自家計時機芯面世,現貨到港,品牌臨急臨忙廣發英雄帖邀請傳媒觀賞,生怕腕表一走,不知何年何月再返貨。當下好些品牌店舖丑盡六壬清走存貨,Richard Mille例外,偌大店舖空間,如何弄來足夠腕表展示也是難題……獨立於表展以外,品牌優哉悠哉7月才發表第一款新表,再隔兩個月才把重頭戲RM 72-01帶到大家眼前。腕表的CRMC1機芯耗費30個月研發,累計盤布局更隨心所欲,兩大一小呈三角形排列。機芯最創新的部分,是設計了一個擺動小齒輪雙重嚙合機制,零件上下均設有齒輪,分別與走時和計時輪系連接,啟動快、省動力,也更節省空間。 Audemars Piguet Royal Oak Selfwinding Chronograph 冰藍面,素有神奇魔力,鶴立「藍」群出來。 愛彼的藍五花八門,比如元祖橡樹的深藍、Royal Oak Jumbo超薄表的煙薰藍,又或和零售商聯乘的Bucherer Blue。還有眼前的冰藍面,第一回亮相,落戶瑞士限定版Royal...

Continue reading

15 7 月
芯度專題

細數八大泳將型藍

  • 09/09/2020
  • 作者 author-avatar Douglas Sung
終於一錘定音,藍色表盤和潛水表就是門當戶對,尤其在以下8位猛男身體力行支持之下,再找比藍面潛水表更吸眼球的款式,很難矣。 雪花藍 TUDOR 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 望穿秋水,今年第一枚曝光的Tudor,也是暫時唯一一枚,系出2018年問世的Black Bay Fifty-Eight,換上藍面藍圈,更能對應系列向1958年帝舵首枚200米潛水表致敬的原意。腕表不是帝舵的new blue,反而讓大家回憶起品牌的good old blues……1969年品牌塑造過第一枚藍面藍圈腕表,自此,帝舵藍一直植根品牌設計之中,和15年Pelagos的那抹寶藍相比,新作深沉一點,海洋味道應該就是這樣。今年看過兩枚新表,印證了誰是表面最佳組合,一抹藍面,白字白針最天生一對,那邊廂Montblanc 1858很好看,這邊廂帝舵還出動到白色雪花針,那種凜冽對比,其他色彩配搭望塵莫及。Black Bay Fifty-Eight的39mm直徑,從原有Black Bay設計減掉2mm,和43mm的Black Bay Bronze更有一段距離,大家看得慣?戴得慣嗎?經過一輪細表洗禮,要擔心的應該是大尺碼才對,黃金標準的天秤,已逐步向38mm、39mm傾斜,帝舵延遲又延遲才敢押下這孤注一擲,不會無的放矢的。($27,600) 藍中白 PANERAI Luminor Marina - 44mm PAM1313 Luminor七十周年慶生,W&W表展裡群星拱照Luminor Marina,餘威未了,最近再添新丁,沒有DMLS或Fibratech奇兵招數,只有正正常常Panerai老模樣,卻在沛迷群組掀起一場熱論,在尺寸線條布局都沒巨變底下,唯獨將時標染白,一個舉動,盡收理想之效。上文不是交待過?藍與白,好比神雕俠侶,氣勢有所加乘,PAM1313的海洋藍面,用上白針白字,再非品牌喜用的仿古黃字,韻味便截然不同了,之前即使是打正旗號藍面的Mediterraneo Edition身上,仍舊擺脫不了黃色夜光字的傳統,現在PAM1313所呈現的,就是新一代Luminor Marina風格,一新耳目。因為這是Luminor Marina的子嗣,不難幻想到表醉格局,上面寫上「Luminor Marina」,下面告訴你這是「Panerai」的「Automatic」自動表,3:00和9:00位置保持對稱,一邊是的骰的日曆窗,一邊是小秒針。近年Panerai除了積極為Luminor Due瘦身,常規Luminor Marina內的P.9010機芯也一同努力,由P.9000改良而成,厚度從7.9mm減至6mm,「薄」盡綿力令44mm的鋼殼看起來更清減。($59,800) 再造藍 SEIKO Diver’s Watch 55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s The 1968 Professional Diver’s 300m Re-creation SLA039 這是Seiko今年潛水表復刻三部曲之中最頂級一員,價格最高,盛惠五萬餘;裝載8L55 Hi-Beat高頻機芯,亦是精工的耍家本領。先回顧一下Seiko的潛水表發展史,品牌於1965年推出第一枚潛水表,今年有復刻版SLA037;眼前是1968年版本的復刻版,當年份屬品牌首枚兼具300米防水性能,以及配置高頻機芯的潛水表。腕表設計無忘初衷,表冠移師4:00位置,表殼一體成型,沒有旋扭式底蓋,指針和時標造型亦與元祖看齊,還有金字塔式紋理的膠帶,也是從五十多年前移植過來。話說兩年前的SLA025同樣向1968年元祖版取經,當時為鋼殼黑面,新作改用放射紋藍面,模擬海底不同深度的視wgnin變化。44.8mm表殼再不是一般不鏽鋼,而是以航海常用的白鋼製成,抗蝕度提高了1.7倍,亦更富明亮光澤。兩年前的SLA025限產1,500枚,如今SLA039再矜貴一點,只有1,100枚,收藏家不虎視眈眈才怪。($53,800) 鈦輕藍 BLANCPAIN Fifty Fathoms Automatique 五十噚的威水史,這裡不贅了,知道它是最早一批現代潛水表,也是當年法國海軍專屬腕表,可證其江湖地位。今年五十噚進入新紀元,3款新品悉數配備鈦金屬鏈帶,先旨聲明,它並非頭一趟使用鈦金屬,像2018年的Grande Date型號,就以鈦金屬製成,品牌更強調,1960年代的Mil-Spec II已使用過鈦金屬底蓋;也不是首次發現鏈帶新大陸,5008型號甚至眼前的5015型號,皆有不鏽鋼鏈帶款式,唯獨全身上下,鈦金屬殼加鏈帶組合,2020年才粉墨登場。作為專業潛水表,引用鈦金屬鏈帶是功德無量的德政,不光硬度更高,抵禦腐蝕的能力更強,最重要是變得輕盈,鈦金屬鏈帶重量僅160克,比五十噚同款鋼帶輕上33%,手腕會無言感激。新鈦金屬鏈帶更不忘修飾賣相,鏈帶朝外的地方再看不到螺絲,全部隱藏於鏈節底部,對實質性能沒大幫助,但細心才是加分的關鍵。腕表直徑45mm,內搭Cal. 1315機芯,有矽游絲,也有標誌性的五日鍊,防水300米。($142,000) 光暗藍 JAEGER-LECOULTRE Polaris Date 近年積家上演藍色新浪潮,去年有秀氣guilloche藍面Master Ultra Thin Enamel,今年有湛藍典雅Master Control Memovox Timer,其實還有潛水長青樹Polaris,2018年自成一國,自動三針、計時、世界時間型號都有藍面應市,翌年衍生Polaris藍二代,不過再不是第一代的鮮藍,而是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層次餘韻猶長。早陣子有看到日環食嗎?表盤就像那個天文奇景,三層式的格局,最外圍的旋轉內圈,抹上一片深藍;中間時標環由深藍蛻變成淺藍;回到中心內圓,又變回放射式的深藍,造成一片光暈圍繞中心內圓的模樣,比千篇一律的藍面好看多了。現代版的Polaris,已非功能為上的潛水表,反而著墨造型氣氛,當然,進行水上活動沒大問題,表面有潛水內圈,防水200米,鋼殼直徑為42mm,內搭Cal. 899A/1自動機芯。要留意的是,這枚藍二代Polaris並非無限量無應,全球僅有800枚,定價更沒比黑面自動日曆表高很多,大家應該懂得選擇。($64,500) 海馬藍 OMEGA Seamaster Diver 300M 戴上這枚歐米茄Seamaster Diver 300m,會不會讓你看起來像占士邦⋯⋯?大概不會,你又不是Pierce Brosnan或者Daniel Craig⋯⋯自1993年面世,兩代占士邦都曾佩戴Seamaster Diver 300m,占士邦腕表之名不脛而走,但不是特務的你和我,同樣可戴這枚專業形象深入民心的潛水表。腕表防水300米,不是要挑戰深潛紀錄的已綽綽有餘。旋轉表圈只能單向操作,避免意外轉動,錯誤計算潛水時間,表圈以藍色陶瓷製作,上面為白色琺瑯刻度。另外表殼10:00位置設有錐形排氦閥門,需要手動鬆開才能排出氦氣,有別一般的自動模式,這也是Seamaster Diver 300m盤古初開便存在的實用功能,可替腕表內部減壓。2018年的時候,品牌趁著腕表銀禧記念,修改了造型設計,42mm表殼,這是2019年推出的Sedna Gold版本,配襯藍色陶瓷表面,並借鏡第一代款式在表盤飾以波浪紋理。機芯也同時升級,用上Master Chronometer 8800自動機芯,備有55小時動力,採用矽游絲,獲META認證,防磁達15,000 gauss。($39,800) 懷舊藍 GLASHUTTE ORIGINAL Sea Q Panorama Date 看到Glashutte Original的寶號,再聯想到日耳曼有板有眼的嚴謹精神,即使品牌多年不見潛水表蹤影,還是會對Sea Q投下信心的一票。去年Sea...

Continue reading

07 7 月
芯度專題

總結2020上半年 編輯部10大「揀搜腕表」

  • 09/09/2020
  • 作者 author-avatar chronomen
勞士力未見身影、PP只發布一千零一枚鋼表令表迷乾焦急、Tudor最後趕及推出一枚超人氣藍表……幸好仍有年初在杜拜舉行的LVMH Watch Week Dubai,也有史上首次網上發布的Watches and Wonders,令新表雖稱不上排山倒海,但仍不乏精采矚目作。 要編輯部每人在2020上半年嚴選兩枚「揀搜腕表」,絕對不是優差,當中經歷不少「魚與熊掌腦交戰」,難離難捨下,10枚最值得推介的腕表是…… Ringo's picks PATEK PHILIPPE Calatrava Ref. 6007 藍面有多熱多討好多受歡迎,看看這裡編輯之選,十大佔了七成,也算一葉知秋。 這枚Patek Philippe的Calatrava Ref. 6007除了是藍面,也是鋼殼,鋼殼之於Patek Philippe,從來不是「貴金屬次一等」的選擇。要不是在周年慶典出場,就是為慈善的Only Watch孤品。 今年PP叫表迷望穿秋水,終在6月中帶來唯一一枚新表──鋼版Calatrava Ref. 6007。喜歡它,是因為那抹PP藍,以及表盤有如碳纖維的圖案,這格紋早在3年前出現於Only Watch的Ref. 5208T,不過當年格紋範圍太大,又分了大小兩個表盤,個人心水還是今年較簡約的設計。 網民批評透明表底刻有「New Manufacture 2019」字樣及Calatrava十字星圖騰,阻礙了欣賞Cal. 324 SC自動機芯的視線,是最大敗筆。你嫌棄便不要爭了,限量1,000枚的它定價$212,200,比起4年前Nautilus四十周年的5711索價80多萬,這枚Ref. 6007注定又成為2020年最渴望入手的頭號人物。GRAND SEIKO Heritage Collection Quartz Limited Edition SBGP007 第二枚真心想買的,是石英版的Grand Seiko 60周年限量版。 4款藍面周年限量版中,當然明白大家的聚焦點都在Hi-Beat 36000版SBGH281,我也認為它最霸氣最具大將風範,但一來同事早已入手,朝見口晚見面撞表可能對方暗叫不爽,二來上兩年已買了Hi-Beat版仲有埋GMT,不如鎖定CP值更高的石英版吧,定價只3萬餘。 Grand Seiko的石英機芯,從不是省油的燈。早在1988年推出第一枚石英GS,搭載的95GS機芯誤差僅為+/-10秒,但要注意,單位是年,不是日。今天40mm不鏽鋼表殼內搭的全新9F85石英機芯,精準度提升誤差只有+/-5秒。 雖然它沒有GMT功能,但它的時針可以獨立調校,去外地時只要拔出表冠,不用旋轉分針便可輕易調校時區,非常方便……如果要挑剔,個人認為位於6:00位置的黃金五角星標誌有點尷尬,是有點細,孤伶伶的沒有文字襯托。(限量2,500枚,約售$33,500) Douglas' picks PANERAI Luminor Marina Fibratech – 44mm PAM1119 這枚PAM1119,是來幫Panerai平反的。你說Panerai懶於革新嗎?但試問,有多少個品牌能像Panerai鍥而不捨鑽研新物料?從鋁化陶到Carbotech到DMLS 3D打印再到今年的Fibratech,今天大家可以戴到又硬又輕的腕表,Panerai勞苦功高。到底Fibratech是何方神聖?它是一種源自火山玄武岩的礦物纖維,抗腐蝕性高,又比不鏽鋼輕盈70%,可以想象鈦金屬和碳纖維日後又多一個對手了。又有人說Panerai定價不合理,但試想想,PAM1119配備坊間沒有的Fibratech,夜光用上Superluminova X1級別,兼且偏及表面、表冠和表帶,還有前無古人的70年保養期,有些標榜創新的品牌,動輒可以開價數十萬,這樣一想,PAM1119只需14萬餘的價格是異常克制了。在一片愁眉苦臉的環境之下,我們實在需要Panerai這種品牌,震奮一下人心。(HK$147,500)Grand Seiko Heritage Collection Hi-Beat 36000 SBGH281G Panerai PAM1119是來封住批評者嘴巴的,Grand Seiko SBGH281G也是。Grand Seiko的Hi-Beat機芯,準確性沒人會有疑問,表殼和部件的打磨,拿著放大鏡看也雞蛋裡找不到半截骨頭,這次SBGH281G的使命,是將美學推到更高層次。那片藍面,在光線充足情況下威力格外強勁,帶有明亮的放射紋,格調高雅。最欣賞表盤用色巧妙,藍面襯上紅針紅字,以及金色GS標記,難得地色彩多變,但又如此和諧共處。40mm不鏽鋼表殼沿用六十年代44GS型號的外觀,輪廓線條十分大氣,尺寸也拿捏得準,多幾毫米有失優雅,少幾毫米有失大將之風,從來美學造詣都是在狹縫中斟酌最平衡的比例,Grand Seiko造到了。(HK$46,800) Steve Ong's picks TUDOR 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 最新鮮熱辣的Tudor Navy Blue,藍圈藍面幾乎一見鍾情。藍面表近年遍地開花,要再造出討人歡心的藍不容易。這抹深藍不是全球獨有,但在Fifty-Eight身上效果很好,它的表鏡微拱,有 vintage舊裝表的膠鏡味道,造得很漂亮,這個美單看照片難以感受。它的尺碼是39mm,比一般41mm的Black Bay細一點,但除非體格極魁梧,否則以亞洲人身形比例,39mm已足夠展示運動味。配不鏽鋼釘帶好看,但今次也愛藍色Nato帶,更潮更年輕。搭載的依然是MT5402自家自動機芯,用矽游絲,天文台級別,有三日鍊,兩萬餘元,作為daily watch,各方面都很稱職。(HK$25,200) JAQUET DROZ Grande Seconde Quantieme Titanium Gray 不是迷信,但很喜歡Jaquet Droz這個大8字形,簡簡單單的時分秒,卻又獨一無二,也有出塵的懷表典雅味。今年這個配日曆的新款第一次見實物,眼前一亮,換了一身低調時尚打扮,鈦金屬殼、噴砂灰色面、藍刻度藍指針,色調配搭非常酷。今年他們也有一枚不錯的8字形大秒盤鏤通版,用銀灰色的plasma ceramic殼演繹,但8字的典雅味始終在傳統實心表盤發揮得最好。41mm的表殼大小是今年新增的,在現有的38mm和43mm之間提供多一個選擇,對亞洲人來說是好事。搭載的是68小時動力儲備的矽游絲自動機芯。(HK$76,700) Sherman's picks CARTIER Santos-Dumont “Le Bresil” 最先觸動我的2020年新作是Cartier的Santos鉑金特別版,其尺寸偏小,寬度才31.4mm,加上身形纖薄(7.3mm),感覺十分雅致。但我最喜歡是它配上一身銀灰色調,鉑金表殼配銀色表盤,連羅馬數字時標也作銀面拋光,色相的統一反而使我著眼其質感層次,表殼的直紋拉砂、表圈的拋光、表盤的太陽放射紋,而黑色的指針及鑲有凸圓形紅寶石的表冠,又讓人的目光找到落腳點。我明白這些都不是什麼稀奇的飾紋配搭,但配合腕表的尺寸厚薄、造型設計後,卻是令人心動的雍容優雅。腕表內置430MC手上鍊機芯,只有時分顯示,在實用性方面或會扣點分數,但對此我不太介意,因為我覺得再多開一個日期窗也只是破壞表盤氣氛。另外,底蓋的熱氣球圖案為腕表加入了故事性,而圖案由簡單的幾何線條構成,亦見藝術感。($141,000)IWC Portugieser...

Continue reading

© 2022 Chronomen.com (Future Media Limited)

Chronomen.com Logo

有計時職人,才有揀搜好表!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刊登廣告 |  訂閱雜誌

  • 主頁
  • 揀搜好表
  • 評論鐘芯
    • 芯度專題
    • 時計片場
    • 拍賣鎚筆
    • 表壇動向
    • 一手試戴
    • 專家芯聲
    • BASELWORLD
    • SIHH
  • CHRONOSHOP
  • 比較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在我們網站上的體驗。 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Accept
請輸入腕表牌子或型號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