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計時職人,才有揀搜好表!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揀搜好表
Future Media Limited
  • 評論鐘芯
  • CHRONOSHOP
0 Wishlist
0 比較
Menu
Future Media Limited
0 Wishlist
0 比較
Click to enlarge
首頁 揀搜好表 女裝表 Omega 歐米茄
Omega 歐米茄 約售HK$264,600
Back to products
IWC 約售HK$130,000

Omega 歐米茄

Tresor

約售HK$132,300

表殼:18K Moonshine™金
表盤:孔雀石
尺寸:41mm
機芯:4061石英機芯
功能:時、分
寶石:弧形飾邊鋪鑲38顆全切割鑽石
防水:30米
表帶:綠色皮革表帶
年份:2021

*售價為建議零售價,只作參考。

比較
Add to wishlist
貨號: 428.58.36.60.99.001 分類: 女裝表, 綠面表 標籤: Omega, Tresor, 綠面表
Share:
  • About Omega
About Omega
歐米茄

OMEGA

創立:1848年
創辦人:Louis Brandt
產地:瑞士
總裁及行政總監:Raynald Aeschlimann
網址:www.omegawatches.com.hk
查詢:2518 9890

相關腕表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Constellation 28mm 約售HK$24,3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eamaster Diver 300m 約售HK$45,0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Constellation Aventurine 約售HK$166,5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eamaster Planet Ocean Ultra Deep 約售HK$102,6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eamaster Planet Ocean Ultra Deep 約售HK$93,6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eamaster Planet Ocean Ultra Deep 約售HK$93,6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eamaster Planet Ocean Ultra Deep 約售HK$96,3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eamaster Planet Ocean Ultra Deep 約售HK$96,3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peedmaster '57 Calibre 9906 約售HK$72,0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peedmaster '57 Calibre 9906 約售HK$72,000
Sold out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Constellation 41mm 約售HK$54,000
比較
簡介
Add to wishlist

Omega 歐米茄

Speedmaster Moonwatch Moonshine™ Gold 約售HK$219,600

相關文章

24 5 月
芯度專題

Omega Speedmaster 65周年 │細看經典超霸表前世今生 及 新一代Moonwatch和321機芯新品

  • 27/05/2022
  • 作者 author-avatar chronomen
對我來說,每年的1月4日都是值得慶祝的日子,皆因那天是家翁壽辰,但今年的1月4日份外特別,因為Omega以一款新的Omega Speedmaster為2022年打開序幕,慶祝這傳奇超霸表款誕生65周年。既然如此,就正好和大家回顧一下系列的歷史,追本溯源。 Omega Speedmaster始於賽車 成於登月 雖然一直都知道第一代Speedmaster "Broad Arrow "CK2915於1957年面世,但到寫引言時才想起,原來Speedmaster和家翁年紀也只差一歲,真是有夠巧合。對大部份人來說,提到Speedmaster就想起登月Moonwatch,對像家翁一樣於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更甚,畢竟成長時親身經歷過太陽神11號登月這件震撼世界的大事,在他們心中,兩者之間可能是一個絕對的等號。不過,細心一想,從1957年到1969年之間相差達12年之多已可推斷,Speedmaster本身其實並非為登月而設,甚至和任何太空任務無關,而是一如其名字所示,以精準測量速度為初衷的一枚計時表,對象不是穿梭太空的火箭,而是風馳電掣的賽車。Speedmaster的發跡史很典型,但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其成功本就是順理成章,甚至理所當然的事,好表總是不愁寂寞的。簡單來說,就因Speedmaster的結構精巧,製作優良,既堅固又耐用,承受得住賽車時的劇烈震動和撞擊,計時又精準無比,加上表圈有測速計的創新設計,要作分圈計時比起其他表款輕鬆又簡便,集可靠和實用於一身,面世後馬上大受賽車手歡迎,因而建立了絕佳口碑。於是到了1964年,當美國太空總署(NASA)要物色一款計時表作為載人太空任務的裝備,很自然就把Speedmaster納入為測試對象之一。NASA一共向十個品牌發出邀請(但並未告知其目的為太空任務),最後只有四家回應,其中之一交來的是船鐘,馬上可以排除;另外兩家則在第一項測試——在真空環境下的極端溫度變化(正負250度華氏)測試——已不合格,只有一款表能通過合共11項測試,成功度過極端溫差、震盪、強烈撞擊和真空狀態的嚴苛考驗,它就是第三代Speedmaster,型號為ST105.003。順理成章地,Speedmaster自1965年起就成為太陽神計劃的指定腕表,成為一眾太空人的拍檔,並在1969年伴隨太陽神11號的兩位太空人進行舉世矚目的登月任務,那表是第四代的ST105.012。說到這裡也有個小插曲,話說當時登月艙的電子計時系統出現了毛病,於是首位踏足月球的太空人Neil Armstrong將Speedmaster作為後備計時工具留了在艙內,故佩戴Speedmaster登月的其實是第二位踏足月球的太空人Buzz Aldrin。上述故事,各位表迷可能或多或少曾有所聽聞,但較少人知道的是,Speedmaster其實早在1962年已衝出地球、遨遊太空,皆因美國太空人Walter "Wally" Schirra在執行水星計劃"Sigma 7"任務時佩戴的正是其私人的第二代Speedmaster,即採用Alpha式時分針的CK 2998。此外,太空人Ed White在1965年6月3日成為史上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美國太空人時,亦已佩戴早期的第三代Speedmaster ST105.003。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1962年率先上太空的第二代Speedmaster,還是1964年通過NASA測試和1965年Ed White佩戴的第三代Speedmaster,品牌事前都一無所知;換言之,非特製的普通Speedmaster也足以應付條件最嚴苛、最極端的太空任務,Omega的精湛工藝和超卓品質在此彰顯無遺。65年過去,經歷幾次機芯換代,時至今日Speedmaster依然是獲NASA認證可參與所有載人太空任務的腕表,也是國際太空站的永久裝備。 機芯進化史 真正的Omega Speedmaster表迷,又豈會僅僅滿足於表面上的蛻變?馬上來一同回顧其機芯進化史。資深表迷該有聽過Lemania這家機芯廠兼表廠的名字。話說1940年代時,Lemania與Omega份屬同門,是姊妹公司,兩者攜手開展了一項研發計劃,目的是製作一枚體積細小,且能提供12小時累計的機芯,以迎合當時席捲歐美的賽車運動之需要。這也解釋了機芯型號的由來:27指的是直徑27mm,CHRO是計時的縮寫,而C12則指12小時累計。27 CHRO C12又名Lemania 2310,由321件零件組成,亦因此Omega在1949年時將之命名為321機芯,搭載在Speedmaster之中。以直徑論,它是當時世上最小巧的計時機芯,厚度亦只有6.74mm。機芯搭載由星柱輪控制的水平離合計時機制,並以U型夾板固定計時秒輪和計時分鐘輪,配備萬八擺的螺絲擺,以快慢計調速。321機芯曾肩負過無數次太空任務,所有參與雙子星和太陽神任務的Speedmaster皆由它推動,足證其非凡實力。(左至右:Cal. 321的前身27 CHRO C12機芯、以零件數目命名的Cal. 321機芯、1968年接替Cal. 321的Cal. 861機芯、九十年代末應用於Speedmaster的Cal. 1861機芯)1968年,861機芯接力上任取代321機芯,搭載在ST145.022型號之中(早期的ST145.022是搭載321機芯的),即最深入民心的Moonwatch型號。861機芯改以凸輪取代星柱輪控制計時系統,整體構造亦較321機芯來得簡單,大方向是要令機芯更易生產和維修保養。當然了,兩者的精準度、耐用度和穩定性都是毋庸置疑的,畢竟搭載兩款機芯的Speedmaster都獲NASA選用。861機芯一直服役到1996年才由當代的1861機芯取代。兩者的主要分別在於861機芯採用鍍銅或無鍍層的零件,而1861機芯則經鍍銠,因此機芯的色澤有所不同。1861機芯直到2021年才停產,取而代之的是在2019年已登場、採用同軸擒縱的3861機芯。此外,Omega在2019年亦帶來了另一驚喜,就是將321機芯重製,且不是以舊機芯重新打磨那種常見的做法,而是從各種意義上都是貨真價實的重製。有關3861機芯和重製的321機芯,下文會另開段落介紹。上述各代機芯一律都是人手上鍊的,原因在於太空並無重力,根本無法驅使擺陀上鍊。話雖如此,首款自動上鍊的Speedmaster也早在1971年已面世,就是Speedmaster Mark III,內置由861機芯改裝而成的1040機芯,配中置計時分針,因此3:00位不設小盤,加入了日期窗,而9:00位的小盤內亦添上了24小時日夜顯示。順帶一提,由1040機芯改良而成的1041機芯,是世上首枚獲天文台認證的自動上鍊計時機芯。 新一代Moonwatch登場 去年,也是在1月,Omega推出全新一代Moonwatch,搭載3861機芯,正式宣佈服役25年的1861機芯步入歷史(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很好奇為何要跳過2861?)。相比其前輩,新一代Moonwatch主要有兩項新特色,第一是採用同軸擒縱,第二是獲Master Chronometer認證。雖然Speedmaster分別在2005年和2016年已開始採用同軸擒縱和獲Master Chronometer認證的機芯,但一直都未進一步應用在Moonwatch上。因此,新一代Moonwatch絕對是系列的一大里程碑。2019年為慶祝太陽神11號登月50周年而推出的3861機芯需時4年才完成研發,是首枚獲Master Chronometer認證的人手上鍊機芯。其大小、布局以至擺頻皆和上一代的1861相同,寶石數由18顆增加至26顆,動力儲存由48小時稍稍提高至50小時。日差由-1秒至+11秒大幅收窄至0秒至+5秒。不再採用快慢針設計,改以四顆設於擺輪的螺絲作微調,藉此加強穩定性。又加入了拉冠停秒功能,讓用家可以更精準地調校時間。多得採用了同軸擒縱和矽游絲,3861機芯能抵禦高達15,000高斯的磁力。新一代Moonwatch直徑為42mm,設計靈感來自1969年隨太陽神11號登月的第4代Moonwatch,充滿着收藏家喜愛的經典細節,包括不對稱表殼、梯級式表盤、雙倒角底蓋、經電鍍處理的鋁表圈,以及測速計上的“Dot Over Ninety”(簡稱為DON,是採用321機芯和早期採用861機芯的 Speedmaster的特色)刻度和與70成對角的圓點。腕表採用經拉絲打磨修飾的整合式鏈帶,配以全新設計的表扣,以拉絲護蓋襯托拋光的Omega標誌。 3…2…1…完美復活! 接續介紹機芯進化史中提及的321機芯重製。2019年是太陽神11號登月兼人類踏足月球50周年的盛大時刻,正是將321機芯重製的絕佳時機。一如前述,這機芯曾用在多款遠征太空的Speedmaster之中,意義重大。為了重現321機芯的原貌,品牌特別組成專家小組,由研發人員、歷史學家、頂級工匠和資深製表師聯手,深入研究其歷史資料和原型圖紙,並借助斷層掃描技術透視在1972年太陽神17號太空任務中由太空人Eugene Cernan在月球佩戴的ST105.003,務求完整復刻機芯的每一個細節,還原整枚機芯的規格,花了兩年才完成任務。有趣的是,為怕走漏風聲,專家小組更將此計劃取名為"Alaska 11",與Omega當年專為與NASA有關的項目而取的代號一樣。321機芯的整個製作流程均在特設的機芯工場完成,而且每枚機芯的裝嵌,以至表身和表帶的組裝都會由同一位製表師負責,製作極其嚴謹。至於首枚採用浴火重生的321機芯的Speedmaster Moonwatch 321 Platinum,顧名思義,其42mm表殼是以鉑金鑄造,以採用不對稱設計和扭狀表耳的第四代Speedmaster ST105.012為藍本,黑色陶瓷表圈上是以白琺瑯製作的測速計,採用"DON"設計。表盤以黑瑪瑙製作,其深邃的黑調正好襯托出表面上的其他物料,包括18K白金製的時標和時分針,以及三個奪目的隕石小盤。為向Speedmaster的登月歷史致敬,Omega特別以來自月球的隕石碎片裝飾表面。在透明寶石表背下可見鍍上Sedna Gold(原作是鍍銅)的紅金色321機芯,十分悅目。上段介紹的鉑金版索價達55,000瑞郎,對不少表迷來說屬可望而不可即的表款。幸好到了2020年初,Omega進一步推出採用重製321機芯的鋼殼Speedmaster,港幣定價為11萬多,與鉑金版相比親民得多。鋼殼版本直徑為39.7mm,是以前文提及、太空人Ed White在1965年的雙子星4號任務中成為首位在太空漫步的美國太空人時所佩戴的第三代Speedmaster為藍本,採用直身表耳,比以第四代為藍本、42mm的鉑金版小一點,但沿用了後者的黑陶瓷表圈和白琺瑯測速計(當年的第三代Speedmaster用的是電鍍鋁表圈),並同樣採用"DON"設計。對於喜歡古典韻味的表迷,這表"Pre-Professional"的梯級式表面、仿古色澤的夜光物料,加上舊版的立體Omega標誌實在十分吸引。還記得我在引言中提及Omega今年以一款新的Speedmaster為2022年打開序幕嗎?慶祝系列誕生65周年的正正是第三枚採用321機芯的Speedmaster。一見其闊身的箭頭時針,就知道這次Omega改以初代的CK2915為設計靈感,並以18K Canopus Gold鑄造直徑38.6mm的表殼和鏈帶。這種品牌獨家的白金合金既亮白又耀目,而且色澤歷久不衰。除了表殼,以18K白金製成的指針和立體條狀時標上亦電鍍了一層Canopus Gold,確保各項細節的色澤統一和諧。飾於表冠上的NAIAD符號可追溯至早期的CK2915上的防水深度顯示,更添復古韻味。新作的表圈緊跟CK2915以拉絲圓紋的鋼底襯黑字,黑字更是以大明火琺瑯燒製而成,不用多說自然也有“DON”這項收藏家十分重視的特色。翻到背面,會發現透明藍寶石水晶表背上刻有海馬圖案,海馬的眼睛更鑲有傳統上代表65周年紀念的藍寶石,十分有心思。此外,腕表的65周年紀念木表盒上飾有與花梨木相近的紋理,其形狀和設計與1957年原版Speedmaster的表盒異曲同工,極具紀念價值。

Continue reading

03 3 月
星期五男人

電子表也有收藏價值

  • 03/03/2022
  • 作者 author-avatar chronomen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站在鐘表收藏角度,一直以來慣常收藏的鐘表產品,大眾一般視線只會集中在機械制式的腕表身上;至於電子制式腕表,很多時候都會被人忽略、不被列入考慮之列。原因很簡單,一來是維修問題,二來電子表一般都是大量生產,以罕有度衡量,便少了一份收藏誘因,再加上電子表本身被認定缺乏了人手打磨裝嵌等傳統工藝,更加令它們的收藏價值下降。但實情是,由電子表首次於上世紀中面世以來,也曾經有一些具備收藏價值和條件的款式,值得我們多加留意,甚至考慮作為收藏品清單之列。個人認為,在七、八十年代生產的一些Omega型號最值得注意,皆因在這短短十多二十年間,正值電子表最興旺的年代,款式不單新穎,機芯設計也以突破性的方向研發,故此不少款式無論機芯設計或功能皆極具獨特之處,相比近代的電子表產品,絕對多了一份代表性;亦即是說,一些來自這個年代的電子表款式,除了是今天電子表的始祖,也可說是獨一無二、有著自家特色的收藏品。先以Omega於七十年代首次發表的MegaQuartz系列為例,其時正值電子表開始在鐘表市場崛起的年代,各大品牌包括Rolex、Patek Philippe等都爭相研發能夠提供更精準報時的電子表,其中Omega的Cal. 1500系列機芯就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包括最為人熟悉的星座Constellation Marine Chronometer 款式,腕表配備極高頻率的機芯,不光擁有甚具代表性的外形,而且它迄今仍然是Omega 最精準手表的紀錄保持者。這個Cal. 1500系列機芯,當年主要安裝於不同型號的星座系列腕表身上,主要以長方形為主,也推出過少量另類形狀款式,據了解也有一些極少量的prototype 流入了民間收藏家手中。此外,同期亦有另一台MegaQuartz的Cal. 1300高頻率機芯,準確度優化至每月誤差不多於5秒,一般裝配到海霸Seamaster系列身上。技術上,這系列機芯透過電流令石英材料產生高頻率震動,取代機械表的擒縱系統劃分機芯指針行程,可非常精準地細畫出每一秒時間內的的震動次數,藉此提高機芯運行的細緻度。相比機械機芯最高的5Hz震頻(每秒震動10次),MegaQuartz機芯的2.4MHz能夠大大改善每一秒行程的精準度,從而改善整體腕表的準確程度;相反,基於機械機芯因為結構上無法在高頻狀態下持久耐用,怎樣改變也無法突破高頻率的界限。 收藏這一類電子腕表,其實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首先是維修問題,由於生產日子久遠,零件欠缺,購買時先要確保機芯處於良好運作狀態;其次是電池問題,但這些Omega款式的優勢,在於他們的電池屬常見款式型,比較容易買到,而為了保障機芯可以良好保存,必須定期更換電池,或在長時間不佩戴的情況下將電池取出。另外就是這個年代的電子表,由於內含機械組件,所以亦需定期保養確保機芯能夠處於最佳狀態。

Continue reading

Omeag_Calibre 321_website
18 2 月
芯度專題

Omega Calibre 321 一個機芯 二次降世 三款超霸

  • 21/02/2022
  • 作者 author-avatar douglas sung
Omega於1957年推出首枚Speedmaster,是他們早有先見之明,總有一天Speedmaster將會一飛沖天上太空,所以機芯稱作Cal. 321,像起飛的一剎那3、2、1嗎……一別半世紀,這台被收藏家推崇備至的 Omega Calibre 321 ,由Omega原原本本的複製重生,2019年開始再度入籍Speedmaster,至今合共譜寫了1、2、3再生第三部曲。追源溯本,Calibre 321前身來自上世紀四十年代的CH 27 C12系列(又名Lemania 2310),其時Lemania表廠與不少瑞士大牌合作研發計時機芯,很多經典型號均以這台Lemania 2310為基礎,例如百達翡麗的CH 27-70、江詩丹頓的Cal. 1141等皆從它演變而成,另一台聞名於世的當然包括Omega Calibre 321。 Original Calibre 321 1957年,Omega拿正牌以Calibre 321機芯的名義推出市場,為日後幾代超霸表提供可靠心臟,包括第一代CK2915、第二代CK2998、第三代曾陪伴太空人Edward White首次太空漫步的ST105.003,以及第一枚隨太空人登陸月球的ST105.012等等,最後一役約在1969年,裝載於ST145.012身上,然後機芯便光榮引退,由Calibre 861薪火相傳。最重要的一點是,所有三款被NASA認證的Speedmaster型號,包括ST105.003、ST105.012和ST145.012,均由Calibre 321驅動,地位崇高。 CK2915 CK2998 ST105.003 正確來說,Calibre 321劃分成三個階段的不同版本,第一代約產於1957年至1963年,1963至1964年改為過渡型號,第二代則由1964年生產至1969年。過渡型號和第二代Calibre 321最明顯的改動,落在不對稱的clutch bridge,第一代造型是左右對稱的。如今Omega複製的Calibre 321,藍本正是源自第二代版本。說到Calibre 321這般厲害,到底它的結構具備甚麼特點?首先它的直徑約27mm,每小時震頻為18,000次,內藏導柱輪和水平離合器,統統屬於四十年代常見的計時機芯結構。另外機芯亦採用雙層游絲,以及擺輪夾板上的快慢針微調裝置。早期Calibre 321更設有一支游絲擋桿,避免腕表受到撞擊時,游絲彈起令雙層游絲纏在一起。或許品牌意識到復刻兩個字有點泛濫了,也滿足不了愈來愈奄尖的收藏家,既然現代電腦生產技術不斷進步,倒不如百分百複製經典,那邊廂江詩丹頓重塑了獨一無二的American 1921,這邊廂Omega更將一台Calibre 321還原,以後超霸迷悉隨尊便,可以選擇更現代化更防磁的Master Chronometer Cal. 3861,也可尋回Calibre 321那份思古情懷。數年前Omega秘密組成了研發小組,肩負重塑Calibre 321的非凡任務,終於花上兩年時間,包括使用Tomography數碼掃描技術,看清Eugene Cernan在太陽神17號太空任務中佩戴過的超霸表機芯,完完全全地複製出Calibre 321原有規格結構,還在機芯表面飾以Sedna Gold PVD塗層。可能大家會問,如此一模一樣,怎能從外貌分辨新舊Calibre 321?暫時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機芯編號,舊裝Calibre 321普遍以「2」字開首,新裝則多為「8」字頭。 Modern Calibre 321 2019年,絕對是讓Calibre 321再世還魂的最佳時機,五十年前人類在月球踏出那一小步,最後一枚搭載原裝Caibre 321機芯的Speedmaster 145.012,也正式在該時候告老歸田(正確生產年份在1967至1968年,但有少量於1969年付運);跨越半世紀之後,Omega向前邁進一大步,重造Caibre 321機芯,第一枚落戶的對象就是這枚鉑金版Speedmaster Moonwatch Professional Chronograph,發布的日子,更是呼應當年太陽神11號登月的七月時份。 畢竟Speedmaster的鋼殼月球表形象深入民心,Omega不會動不動就轉用貴金屬表殼,印象中,在Speedmaster Calibre 321誕生的同一年(2019年),品牌亦推出了鉑金版Speedmaster Moonphase,之後便沒有很多了。此表的鉑金表殼直徑為42mm,看齊現役的Speedmaster Professional月球表,造型以首枚登陸月球的第四代超霸ST105.012為創作藍本,參照扭狀表耳造型,而非早期的直身線條。表圈以黑色陶瓷製成,測速計刻度以白色琺瑯塗寫,一派經典格局。為了向登月時刻致敬,黑瑪瑙表盤上的三個梯面副盤,特別飾以月球隕石片,開宗明義大打這是真正月球表的溫情牌(外面是月球隕石片,裡面是上過月球的機芯),收藏家很難不動心。或許要跨越的一個小小的心理關口,是腕表現價為49萬餘,但只配黑色皮帶而沒有鉑金鏈帶,當然,若以再生Calibre 321的首枚腕表歷史價值來衡量,對收藏家而言是無價的。($495,000)三款摩登版Speedmaster Caibre 321之中,最具收藏價值的該是這不鏽鋼款式,畢竟最原汁原味的月球表,捨鋼殼其誰? 腕表於2020年面世,作為Calibre 321重生的第二回作品,選角嚴謹,最後金榜題名的是歷史第三代Speedmaster ST105.003,該型號被喻為超霸表「Pre-Professional」階段之作,也是1965年太空人Edward White首次太空漫步時所佩戴的款式,沒理由提出反對了吧? 不鏽鋼表殼的直徑為39.7mm,比新一代Master Chronometer機芯的月球表略細2mm,當年ST105.003大概是最後一批搭載直身表耳的超霸表,新表亦有憑「耳」寄意。另外懷古至上的復刻款月球表,泰半和扁平方正的三格鏈帶湊成拍檔,明顯有別近代月球表中間加設幼身夾層的五格設計,就是這一點點差別,古味澎湃得多。跟鉑金版看齊,鋼版Speedmaster Calibre 321採用黑色陶瓷表圈,測速計配以白色琺瑯字標增強鮮明對比,包括超霸迷不會陌生的Dot over Ninety字標。表面呈現典型的三個梯面累計小盤,12:00位置有舊裝「OMEGA」標記,指針亦將ST105.003的修長風格延續下來。 雖然,這枚鋼表現時的定價約11萬餘,比約五萬的標準月球表高出一倍以上,但細想一下,它可是三枚Calibre 321之中門檻最貼地的,而且,以這個價錢買到一枚當年改裝自經典Lemania機芯的Calibre 321,只消對比一下,現代一枚搭載近似級數的Minerva機芯計時表索價多少,其實Calibre 321極富競爭力呀!($117,000)大家不用懷疑自己,相信很多人都會滿腦子疑惑,到底67萬的Omega Speedmaster是怎麼一回事? 要是像去年11月日內瓦Phillips上拍的tropical dial初代Speedmaster CK2915-1,成交價破紀錄的高達2,600萬,那是可一不可再的vintage piece,我們都理解……以現代版Speedmaster來說,這枚新版的定價,是數一數二的高了。 不過Omega製作此表時相當不惜工本,表殼是品牌獨門的Canopus Gold(新白金),機芯更加是旗艦級的Calibre 321,總算說得過去。 以Canopus Gold製成的Speedmaster Calibre 321,背負慶祝Speedmaster誕生65周年的任務,當然不容有失,最保險的設計,自然是從收藏家心目中擁有最神聖地位的款式著墨,那還用說嗎,初代Speedmaster肯定不作他人選。新作參照1957年問世的CK2915-1作為造型藍本,當年腕表份屬市場上首枚將測速計放置於表圈的款式,2022年的作品也有很不一樣的表圈設計。以往Omega處理表圈刻字總是出人意表,由早期融合陶瓷和合金的Liquidmetal,到後來在陶瓷注入18K金的Ceragold,都是品牌的拿手好戲。這一回腕表雖然沒有陶瓷表圈,但品牌就選擇在不鏽鋼表圈以黑色大明火琺瑯填充刻字,包括Dot over Ninety和數字70對角圓點刻度等CK2915-1的經典元素,懷舊氛圍先聲奪人。 表圈有黑色大明火琺瑯,表盤同樣別樹一幟,以黑瑪瑙製成,賣相既明亮亦深邃,另外表盤上的闊箭形指針,以及品牌名字的橢圓形「O」字,都是讓人一眼辨識的初代CK2915-1象徵符號。五年前品牌為慶祝Speedmaster六十周年推出過1957 Trilogy復刻系列,時標和指針均塗抹上一絲仿古泛黃痕跡,這次則用回平實的白色設計,和黑瑪瑙表盤更加門當戶對。 也不得不提表冠的設計,用上只出現於早期Speedmaster NAIAD...

Continue reading

29 12 月
表壇動向

Omega Globemaster Annual Calendar 三色紅綠金

  • 29/12/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Sherman Wong
回顧 Omega 的製表史,可見並不特別看重複雜功能,不過偶爾還是會滿足一下大眾,如推出中央陀飛輪表及世界時表,雖未見萬年曆,卻有更親民的年曆款 —— Omega Globemaster Annual Calendar ,其設計簡約,物料及配色豐富,今年更有三款色彩表盤登場。 歸屬 Constellation 系列之下的 Globemaster 於 2015 年面世,當年就是由它搭置 8900 機芯,成為全球首款 Master Chronometer 認證腕表,翌年,系列推出了 Globemaster Annual Calendar,順理成章成為首款備有 Master Chronometer 認證的年曆表。往後幾年也有新款型登場,在物料及色調上求變,今年新作在用色上更為大膽,備有酒紅色、綠色及金色三款表盤選擇,符合了近年的色彩熱。Globemaster 年曆表延續系列特色,採用取材自 1952 年首批 Constellation 腕表的凹槽表圈及餡餅盆形表盤(pie-pan dial),表背中央飾有天文台徽章,只是把尺寸微增至 41mm。盆形盤呈 12 邊形,正好對應 12 小時,在刻意設計下,它也正好呼應 12 個月份,同樣以中軸指針指示,日期則於 6:00 位的矩形窗內顯示,整個畫面是一眾年曆表中罕見的簡潔。過去系列也曾採用紅色及綠色,但只用於裝飾刻度及指針,但這次則見於整個表盤。全新綠色表盤款採用不鏽鋼表殼,表圈以碳化鎢製,配綠色皮革表帶;酒紅色表盤為金鋼款,不鏽鋼表殼配 Sedna 金表圈,配酒紅色表帶;金色表盤款為全金設計,表殼、表圈及表盤均以 Sedna 金製,配黑色瑪腦時分針,襯黑色皮革表帶。紅色及綠色款內置 8922 年曆機芯,金色款則為 8923 型號,兩者都是通過 Master Chronometer 的同軸機芯,具 55 小時動力儲備,分別只在於擺陀,8923 配的 Sedna 金擺陀,與全金造型相呼應。表殼:不鏽鋼 /  不銹鋼及Sedna金 / Sedna金 尺寸:41mm 機芯:Master Chronometer Cal. 8922自動 功能:時、分、秒、年曆 動力儲備:55小時 表帶:皮帶 防水:100米 約售:HK$70,200 / HK$93,600 / HK$258,300

Continue reading

03 12 月
星期五男人

從奧運到冬奧

  • 03/12/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chronomen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作為奧運大會官方指定計時器,Omega幾十年來一直有為奧運會推出特別紀念版產品,今屆奧運剛於八月圓滿結束,接下來便是明年2月在北京舉辦的冬季奧運會。Omega過去亦會在冬季奧運期間,推出特別版腕表紀念這個每四年一屆的冬季盛事,今次就揀來一些比較有趣的款式重溫。首先是一款來自2010年冬季奧運的Seamaster系列款式,採用原有的Seamaster潛水表作為基礎,把藍色主題改為以紅及白兩色配襯。純白色表面突顯冬季奧運雪地主題,再把原有的可旋式外圈改為紅色,令腕表有著一種非常強烈的對比效果。再在秒針位置加入奧運的五環標記,令其更具代表性。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特別版採用了品牌研發多年、能讓機芯耐用程度大大提升的Co-Axial機芯,令這款原本比較普通的Seamaster變得更加珍貴。接下來是於2018年冬季奧運會期間推出的一套五款Seamaster系列自動腕表,自從1932年開始第一次成為奧運會官方指定時計之後,這一年Omega已經是第27次擔任大會指定時計,在長達86年的合作關係中,Omega亦為奧運生產過不少紀念版本款式。這款奧運紀念腕表仍然以最能突顯出奧運精神的五色元素作為設計基礎概念,不過就改為一分為五的腕表主色調,每種顏色均注入皮帶和表盤細節突顯五環元素。這一套五款的Seamaster設計上採用了類似Speedmaster外形的經典款式外殼,最大的特色便是其表盤設計,採用了1976年滿地可奧運計時器上所採用過的黑白兩色袋表設計,而這種黑白兩色表盤的構思,亦曾出現在四、五十年代的一款雙秒追針計時袋表上,令這個2018年紀念版系列的外觀,更能突顯一份歷史價值。而同樣地,這系列腕表也採用高級的專利8800 Co-Axial Master Chronometer自動機芯設計,配以透明底蓋,讓機芯底部一目了然,可以欣賞運作情況。同一年,亦即是上一屆冬季奧運會期間,品牌亦推出了貴金屬Seamaster系列腕表,採用多款特別研製的貴金屬外殼,當中分別有18K黃金、18K Sedna金和18K Canopus金合共三個版本。其中Canopus金是品牌當年獨家研發的一種全新白金合金,色澤上比其他白金特別亮白,表面採用蛋白色搪瓷製成,讓這個系列帶有濃厚的古典味。而此款手表線條上,外殼的表圈同時採用薄邊式設計增大表盤面積,營造出獨特視覺效果。機芯則選用上Cal. 8807 Co-Axial Master Chronometer機芯,上鏈擺陀和擒縱搭橋均以玫瑰金作點綴。外形線條上跟同期上述介紹過的五色系列雖然相同,但這個貴金屬系列在外殼物料與表盤設計配搭方面,卻能展現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Continue reading

James Bond's Omega_2
18 10 月
芯度專題

邦表有時(下) 細數陪伴007出生入死的 James Bond’s Omega

  • 22/10/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douglas sung
若以年份區分,由1962年至1989年,占士邦大部分時間和勞力士打得火熱;打從1995年至今,歐米茄成為了占士邦最親密的夥伴。假如以不同年代的占士邦劃分界線, Sean Connery 、 George Lazenby 、 Roger Moore 和 Timothy Dalton ,都是勞力士的忠實粉絲;後來的 Pierce Brosnan 和 Daniel Craig ,就是 James Bond's Omega 最堅定的代言人。 (這裡要特別鳴謝Watchfinder & Co.借出收藏腕表拍攝,以及提供部分腕表的歷史資料。)新人事新作風, Pierce Brosnan 於1985年接任占士邦一角,電影公司也和 Omega 一拍即合,後者成為占士邦御用腕表一直至今。第一款繫於占士邦腕上的是 Seamaster Professional 300M Ref. 2541.80 石英表,承接占士邦表總有超現實功能的特色,腕表不光可以防水,還備有兩項特異功能,其一是從表圈12:00位置發射激光,占士邦就是以此割開火車的地板,在爆炸前逃離現場;其二是引爆炸藥的裝置,正常腕表10:00位置備有旋入式的排氣閥門,占士邦的 Seamaster 卻改裝成引爆按鈕。首度合作,Omega表現毫不失禮,設計和概念都滿足了表迷和戲迷的英雄情意結及特務狂想。型號:Omega Seamaster Professional 300M 電影:《GoldenEye》新鐵金剛之金眼睛 年份:1985年 誰飾演007:Pierce Brosnan在 Pierce Brosnan 最後一套占士邦電影 《Die Another Day》 裡頭,腕表依然是特務法寶袋,激光炸藥攝錄等功能仍舊多元化;然而占士邦換成 Daniel Craig ,粗獷型男喜歡隻手空拳搏鬥,花臣大大減少。賭場裡中毒那一幕,占士邦分秒必爭注射解藥,但腕表再沒神奇功能,只是從跑車座駕取出解藥和心臟起搏器,畢竟新一代占士邦希望建立寫實一點的風格,主角再非打不死的英雄,長生不死的橋段留給《尚氣與十環幫傳奇》的文武便好了…… 《Casino Royale》 戲內, Daniel Craig 於開場部分佩戴 Seamaster Planet Ocean ,後段則戴上配備同軸擒縱裝置的 Seamaster Professional 300M ,波浪紋表盤飾以紅色「Seamaster 」字樣和紅色針頭秒針。型號:Omega Seamaster Professional 300M 電影:《Casino Royale》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 年份:2006年 誰飾演007:Daniel Craig從2006年起,Omega照顧廣大表迷和占士邦迷的需要,分別生產兩枚接近相同的腕表,占士邦在電影裡佩戴一枚,大家也可購買民用版,看看自己和Daniel Craig戴起來的分別去到甚麼地埗……另外品牌還以過往占士邦經常佩戴的Seamaster Diver 300M為藍本,設計了007收藏家系列款式,秒針末端以「007槍」標記點綴。至於主角Daniel Craig手上的是一枚Seamaster Planet Ocean 600M,不鏽鋼表殼設計富有五十年代Seamaster的影子,搭載同軸天文台機芯,防水600米。型號:Omega Seamaster...

Continue reading

15 10 月
星期五男人

奧運五環計時

  • 06/01/2022
  • 作者 author-avatar chronomen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原定每四年一屆、2020年於日本東京舉辦的奧運會,由於疫情關係,最終押後到今年才上演,並於八月初圓滿結束。值得一讚的是,香港代表隊取得歷來最佳成績。縱觀奧運歷史,歐米茄作為賽事的長期合作夥伴,自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便為奧運會提供官方計時器,而多年來,品牌更會於每一屆奧運會設計一些特別版腕表。這些特殊的奧運系列腕表,均按照每屆奧運會的主題製作。其中一系列特別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製作的腕表,便極富特色,比如最具標誌性元素的Olympic Timeless型號,就擁有獨特的布局和機械設計,當年為配合奧運主題,歐米茄特別為這款計時表加入了一些特殊功能,兼且融入極能代表奧運的五環元素。Timeless Collection系列於2008年首次推出,建基於歐米茄研發多年、著名的Co-Axial同軸擒縱系統自動上鍊機芯。此Co-Axial同軸系統旨在提高擒縱系統的可靠性,並使其更耐用、可靠,即使機芯在長時間運作的情況之下,亦盡量減低擒縱系統的正常損耗,有效延長機芯壽命。讓Co-Axial同軸系統在功能上變得實用的原因,是改變了整個擒縱機械組件結構與運作模式,相比傳統的擒縱系統,Co-Axial系統減少擒縱機械部件的互相撞擊力度和次數,因而令相關金屬零件耗損程度大幅減少,能夠延長機芯正常運作的時間。這就是為甚麼歐米茄聲稱Co-Axial同軸機芯的維修周期時間,可比傳統擒縱機芯增長一倍的原因。 除了同軸機芯之外,Timeless系列最特別的是表盤上的功能顯示布局,為配合奧運主題,歐米茄重新編排整個顯示,目的是善用奧運五環標誌的特質,將功能融入標誌之內。 其中包括一個相當特殊的7天計時盤(左面第二個)和指針式星期顯示功能(在奧運五環正中間)。此外,還有30分鐘計時盤、小秒盤和12小時累計盤顯示,在五環內展示五種功能,與奧運主題相得益彰。某程度上,腕表也不失傳統因子,採用歐米茄超霸表系列沿用的表殼,造就腕表經典的模樣,42mm直徑亦是合理選擇。為配合古典造型,歐米茄選用了1957年第一款超霸表使用過的經典Board Arrow時分指針,使其更具標誌性和更符合運動主題。所以我認為此型號是收藏中相當不錯的款式,無論功能和設計上,均與歐米茄過去製造的大多數計時表頗為不同。當年,品牌合共推出了四款不同版本,包括全鋼款配皮帶、全鋼款配鏈帶,以及更頂級的黃金款和玫瑰金款。 話說回頭,腕表設計主題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的Eberhard Chrono4有點相似,當年這款Chrono4計時表引起不少話題,曾經創製一組從未出現過的線性平排計時顯示而大獲好評,傳統計時表一般在3:00及9:00位置,又或3:00、6:00及9:00位置,以兩或三個副盤作為顯示格式,所以Eberhard Chrono4的確是計時表設計的一大突破。它不止布局的轉變,如何調整計時齒輪系統來實現直線式的計時顯示,確實是一種全新概念,也是一項計時腕表的突破發展,因為直線式功能顯示在機芯結構設計上比傳統制式複雜很多,零件擺放位置需要更高的技術配合方可,怎樣才能將齒輪放在合適位置使機件順暢運行、互相配合穩定地運作是整個機芯設計的關鍵。 對於歐米茄來說,讓這些功能與奧運標誌的設計融為一體,更進一步發揮這種功能概念的特性。現時這系列腕表在市場的價格,不鏽鋼版本大約介乎四萬港元水平也算相當合理。

Continue reading

Omega Chronoscope opening
12 10 月
表壇動向

Omega Speedmaster Chronoscope 三合一計時美藍

  • 18/10/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steve ong
關於 Omega,近期留意得最多的可能是 Daniel Craig 在《007:生死有時》裡戴著 Seamaster Diver 300M 007 Edition 有多好看,或者白面 Snoopy 又升了多少,然而剛新鮮出爐的這枚藍白色  Omega Speedmaster Chronoscope  也相當吸睛。 屬於 Speedmaster 門下的  Chronoscope 跟一般 Speedmaster 最大不同是計算器特別多,除了經常見到的測速計,還有測距計和脈搏計。這類集多種計時器於一身的設計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流行計時表款式,所以 Chronoscope 懷舊味道相當濃厚。在表盤中央最搶眼的刻度圈是和兩個 sub-dial 重疊的測距計和脈搏計。外圍 Telemeter 測距計用來量度距離,例如看見閃電到實際聽到雷聲,透過刻度就可以看到與閃電位置距離有多遠。緊接的 Pulsometer 脈搏計,顧名思義用來量度脈搏速度,按掣後數心跳 30 下即停止計時,看看刻度便知道一分鐘的心跳速度。測速計如一般 Speedmaster 般棲身在表圈,可用來計算來往兩點之間的平均時間,單位是每小時 450 至 60 ,另外它還有慢一點如每小時 60 以下的刻度,收納在表盤刻度環的最內圓。這些計算器不一定在日常生活中大派用場,正如計時功能我們也不一定經常使用,但我們喜愛的就是計時表雙盤或三盤帶來的多種不同變化和味道, Chronoscope 這次用雙盤 layout 配搭一環接一環重疊的刻度圈,就是一張漂亮懷古的面容。今次 Chronoscope 最值得加分的是色調配搭,不鏽鋼殼款式用銀面配藍圈藍針及藍刻度,另一款是藍面藍圈配銀色sub-dial,今年相當受歡迎的Speedmaster Snoopy 50周年版,還有之前的CK2998藍色限量版同樣是藍銀色上陣,所以見到這抺藍調感覺特別親切,當然漂亮。另外它其實還有銀面黑圈配黑色sub-dial的panda dial設計。每一款都有配皮帶或鏈帶選擇,前者約售69,300港元,後者約72,000港元。除了不鏽鋼殼, Chronoscope 另有 Bronze gold 青銅金殼選擇。這是 Omega 專屬的合金,內裡除了有青銅,還有 37.5% 黃金,另有鈀金和銀,有偏粉紅的青銅色澤和金光,亦有一定防腐蝕效能。青銅金殼配啡色陶瓷圈及同色皮帶,指針和數字刻度經 PVD 青銅金處理。直徑 43mm 的 Omega Speedmaster Chronoscope 比經典的手上鍊 Moonwatch 微微大一毫米,厚度則略減,Moonwatch 厚 13.58mm ,  Chronoscope 則是 12.8mm 。內裡搭載的是手上鍊的9908機芯,屬 Master Chronometer 級別可高度防磁,動力儲備有 60...

Continue reading

27 9 月
芯度專題

拾級而上 10萬計時逐級揀

  • 27/09/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Sherman Wong
我們在之前的「拾級而上 0至10萬逐級揀」一文中,定於10萬元以內,每萬元作分界,精選了10款三針表,證明機械表的選擇有多豐富。今次,我們把焦點放到計時表,以一萬元起步,以同樣方式升階挑選10款腕表作介紹,以證功能腕表亦非遙不可及。為了方便比對,是次同樣只推介今年表款,所選型號不會包括採用貴金屬殼,及兼具其他複雜功能的計時款。 MIDO Multifort Patrimony Chronograph $16,600 論入門級機械表,Swatch Group旗下的Hamilton、Mido及Tissot是不少人的首選,即使來到計時表款,能夠把價錢定於不足二萬的瑞士腕表品牌,主要也是這幾個。既然上次已選了Hamilton,這次便由Mido上場。 至目前為止,Mido的計時新款只有Multifort Patrimony Chronograph。它復刻了1937年的Multifort Multichrono,PVD玫瑰金不鏽鋼表殼配啡色皮表帶,襯上藍色表盤。使腕表散發一身古典氣息的,是那盒形藍寶石水晶表鏡、圖釘式計時按鈕、密分軌道式刻度圈,以及昔日的Mido標誌。簡潔的配色,對稱的雙盤布局,還有具60小時動力儲備的Caliber 60自動機芯,這款腕表就是好看兼實用。 LONGINES Avigation BigEye $27,700 同屬Swatch Group的Longines定位比Mido高一階,計時表一般定價於二、三萬元的領域,由這價位開始,同類腕表的競爭品牌開始增多,所以Longines腕表的用料及設計亦交足功課,以保持競爭力。 Avigation BigEye直徑41mm,表殼以鈦金屬製,弧形藍寶石水晶表鏡經雙面防眩塗層處理。腕表搭置的L688計時機芯是ETA為Longines特製的專屬款,採用導柱輪計時系統,54小時動力儲備,並且裝配矽游絲,防磁效果更佳。表盤設計取材自三十年代的計時表,3:00位的分鐘計時盤特別大,並不設日期窗,此表在2017年先推出黑面款,今年新作換上藍黑漸變色表盤,並以微粒砂紋綴飾,配黑色圓紋副盤,還有塗上復古黃夜光的噴砂指針,整體畫面更有質感。 BELL & ROSS BR V2-94 Full Lum $38,800 Bell & Ross早已擺脫最初的「飛行」定型,表盤設計更是勇於創新,例如有趣的骷髏頭表及雷達表,甚至全夜光表盤,今年夜光設計用於計時款,成為最不怕黑的計時表。 BR V2-94 Full Lum內置 BR-CAL.301自動機芯,採用Vintage系列的41mm圓形殼,不鏽鋼製,配黑色鋁質表圈,表冠及計時按鈕都是旋入式,還有表冠護肩,令人對其100米防水更有信心。主表盤、計時盤、指針及刻度皆塗有Super Luminova,當身處黑暗之中,整個表盤便發出夜光,只靠黑色的框線及指針勾勒出時間;比起一般只配夜光指針及刻度款型,這「反黑」設計反而能使計時也變得清楚。另外,品牌對夜光物料的顏色也有考究,如主盤是淺綠,副盤為淡黃,當夜光亮起,9:00位的分鐘盤便變成藍色了。 CHOPARD Mille Miglia Classic Chronograph Raticosa $47,000 想要入手一枚Chopard計時表,有兩個系列可選,一是Alpine Eagle,一是Mille Miglia,兩者定位完全不同,前者是近幾年的新系列,計時款在去年才登場,只配鏈帶,屬高端款,定價15萬起;後者是陪伴品牌30多年的經典系列,款式較多樣化,走中價路線,定價約4至6萬,自然親民得多。 Mille Miglia同時代表了品牌與1000 Miglia車賽的長久合作,所以款式以古典為主,並注入不少古董車元素,今年這款Raticosa便是向賽車的傳奇山道致敬。腕表採用42mm不鏽鋼表殼,底蓋刻有1000 Miglia標誌和Raticosa字樣,表盤沿用近年的系列計時表設計,邊緣為測速計,倒三角副盤布局,4:30位為日期窗,備有灰白色及黑色兩款選擇,由通過COSC認證的計時機芯驅動。 BREITLING Premier B09 Chronograph 40 $58,300 今年Breitling的Premier Heritage計時表十分精彩,同時推出三款不同功能組合的型號,包括計時、全曆計時及追針計時,後兩者的複雜功能是品牌罕見,不過一般計時亦不失威,表盤色調獨特;為配合本篇純計時主題,自然是選Premier B09 Chronograph 40。 腕表採用復古設計,40mm不鏽鋼表殼,簡潔的雙盤布局,特別在採用開心果綠表盤,令這枚復古表不覺老氣之餘,還有幾分活力。今年綠色當道,綠盤計時其實不少,但本作的色調比較少見,也是一個大膽選擇,效果也真的不錯。腕表配備B09手上鍊機芯,由B01自動機芯為基礎改裝而成,擁有70小時動力儲備,同樣獲得COSC認證。 ZENITH Chronomaster Original $66,500 Chronomaster Original以1969年的A386腕表為藍本,不鏽鋼表殼直徑38mm,採用細表圈設計,配弧形藍寶石水晶表鏡,殼面沿用昔日的放射形拉砂和拋光修飾。即使功能比A386更進一步,表盤布局及用色還是與原型極為相近,包括黑白相間的環圈設計,三色副盤,設於4:30位置的梯形日期視窗及紅色計時秒針等。 當然,新作必然有所改動,例如把表盤邊緣的測速計改為1/10秒計時刻度,並把A386的槳形秒針改為幼直的紅色指針,這不單是方便讀取時間,對於每10秒便轉一圈的高速指針而言,俐落的設計更為理想。品牌還放棄了六十年代所用的「ladder」鏈帶,改配實心鏈節拿上手更具分量,另備有小牛皮帶款。最重要的,始終是內裡的El Primero 3600機芯,其1/10秒計時顯示功能及60小時動力儲備,使腕表更勝同儕。 PANERAI Luminor Chrono Luna Rossa PAM1303 $70,700 Panerai的個人風格十分強烈,無論腕表配上何種功能,還是能見到品牌的標誌元素,計時表亦不例外,今年品牌新推出的Luminor Chrono亦是如此。腕表採用枕形Luminor表殼,設有表冠護橋及三文治式表盤,但正因為留有護橋,慣常見於計時表冠上下的計時按鈕被移到左側去,這已成為Panerai計時表的特色之一。 新作包括黑面、藍面及白面款,但我更推介為致敬意大利Luna Rossa Prada Pirelli船隊而創作的Luminor Chrono Luna Rossa PAM1303,只因為其表盤上那支紅色指針及印有Luna Rossa標誌的藍色橡膠表帶更為吸引。PAM1303採用不鏽鋼表殼,寬44mm,配深藍色三文治表盤,盤邊是測速計,小時刻度之間印有密分刻度,3:00位副盤的計時分針及計時秒針均塗上紅色作點綴,呼應Luna Rossa的主題色,盤面6:00位亦印有「LUNA ROSSA」。腕表由P.9200自動機芯驅動。僅限量1,000枚。 OMEGA Seamaster Diver 300M America's Cup Chronograph $85,500 這是Omega為第36屆美洲盃帆船賽製作的紀念款,擁有更多新裝置,如Chrono Lock系統、快速換帶裝置及防滑按鈕等。腕表以Seamaster Diver 300M的計時表為基礎,尺寸是偏大的44mm,不鏽鋼表殼配藍色陶瓷表圈,圈上的潛水刻度以白色琺瑯填充,覆上橡膠的防滑計時按鈕用上代表美洲盃的紅藍二色。位於表殼左側的Chrono Lock 系統是品牌專利,可把計時功能上鎖,避免因誤按而出現誤差。 藍色陶瓷波浪紋表盤上,計時顯示尤其突出,3:00位的計時盤配上紅色鋁質計時圈,首10分鐘以數字及色塊突出開賽前的10分鐘倒數,10分鐘位置則以箭嘴及「START」代表船賽開始。一般Seamaster計時表以同軸指針標示小時及分鐘計時,但本作為了讓分鐘計時更為明顯,竟把小時累計改以視窗顯示。由以上種種可見,品牌在各種功能及設計上均考慮了運動員的需要。與所有Omega的特別版腕表一樣,美洲盃計時表的大賽名稱及年份都鐫刻於表背,而透過底蓋視窗還可看到Co-Axial Master Chronometer 9900自動機芯。 IWC...

Continue reading

16 9 月
芯度專題

盤點最貴卡通/漫畫表

  • 16/09/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steve ong
聽到卡通表三個字,別嗤之以鼻以為是小朋友玩意,當卡通或漫畫主角降臨高級腕表,售價可以動輒六位數字。Speedmaster身上出現Snoopy,不是為設計而設計,全因為史諾比銀獎(Silver Snoopy Award)。這獎項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用來表揚對探索太空有特別貢獻的個人或團體,歐米茄因曾協助太陽神13號由危轉安在1970年獲頒此奬。自此他們偶爾會為Speemaster Professional推出有史諾比銀獎的特別版以作紀念,至今出現過三枚Silver Snoopy Award的史諾比表。第一枚Silver Snoopy Award特別版在2003年推出,史諾比勳章佔據9:00上位置的小秒盤,穿上藍色太空服和頭盔的史諾比在黑色表盤上搶眼又醒神,帶點玩味又不算誇張,印象中定價約三萬港元(下同),雖然限量但數目也不少,達5,441枚,不過銷售成績不錯,市價往往比定價略高,但不算熱搶。約08至09年市價還只是三、四萬,2015年左右升到8至10萬,2018年曾在拍賣會以超過13萬元成交。第二枚Silver Snoopy Award特別版在2015年推出,還記得當年它一出場即引起轟動,實在太漂亮了,竟然用全白面上陣,史諾比懶洋洋地伏在小秒盤裡,唸著Failure is not an option的勵志說話,充滿漫畫感,實在太可愛了吧。推出後人氣極高,當然除了樣子討好,1,970的產量比上一代少得多也是重要原因。腕表定價54,000元,翌年拍賣價已達8萬餘,多年來都是一表難求,市價如坐火箭,現時普遍30多萬起標。最新的Silver Snoopy Award史諾比表去年十月推出,跟上兩代最大分別是不再限量,但不代表隨心所欲買得到,定價八萬是三款之中最貴,唯今天仍是一表難求,市場叫價超過20萬。它的設計比之前更有玩味,用之前的CK2988為基礎,藍圈藍小盤的panda dial,史諾比勳章是凹凸設計,表背還有活動裝置,藍地球每分鐘轉一圈,啟動計時後坐在指揮艙內的史諾比更會繞著月球飛行,前後都有看頭,的確人見人愛。搭載master chronometer級別的Cal. 3861高度防磁手上鍊機芯。全地球最聞名的卡通表必然是米奇老鼠表,大大小小數之不盡的腕表品牌都試過製作米奇老鼠表,價值之差可以是天壤之別,最平入門數百元,最貴可以是數十萬甚至接近百萬,身價高昂全因著名腕表設計師Gerald Genta將米奇帶上高級腕表舞台。Gerald Genta在1984年開始起用米奇,最初推出電子表,如一般米奇表一樣,由米奇雙手顯示時間,後來製作機械表,並將它由普通機械表昇華至複雜的retrograde逆跳表,甚至更頂級的陀飛輪。米奇伴著昂貴陀飛輪出場自然不同凡響,例如鉑金殼的Octo Ultimate Fantasy(上圖),色調是跟米奇襯絕的黑紅色,現時在市場叫價九十多萬。米奇陀飛輪是Gerald Genta米奇老鼠表系列最頂級的設計,數量不多,最普遍也最聞名的其實是retrograde逆跳表,米奇只需用一隻手在扇形分鐘刻度上游走,小時則交由數字窗負責。相比米奇要出動雙手指示時和分的普通設計,米奇在Gerald Genta的跳時設計下就輕鬆得多,騰空的手可以揸腰,又能打golf甚至跳舞,動作明顯俏皮活潑。最常見產於2000年代的鋼殼貝母面Retro Mickey Mouse(上圖),過往經常在拍賣會出現,身價多是三數萬元,最近這枚33mm搭載自機芯的款式在Phillips香港拍賣會意外地拍得17萬餘元高價。除了單逆跳配跳時,米奇亦有較少見的雙逆跳款式(上圖),產於2008年的Arena Sport Biretro Mickey Mouse,運動表設計,鈦金屬直徑達 45mm,罕有地動用兩隻米奇操控分鐘和日期兩項逆跳功能,配灰色表盤,風格有趣又夠酷,限量80枚,去年底在香港Phillips出拍,連佣以138,600港元成交。S.U.F Helsinki是芬蘭獨立製表師Stepan Sarpaneva的自家品牌,姆明則是芬蘭藝術家Tove Jansson筆下的童話小說及漫畫主角,同鄉三分親一起聯乘順理成章。去年是姆明誕生慶祝75周年,找來Sarpaneva造了75枚「姆明」腕表。以39mm的鋼殼上陣,內裡是Soprod A10自動機芯。表盤上的姆明固然可愛,Sarpaneva最擅長的鏤通表盤工藝,以及玩得出神入化的SuperLuminova夜光圖案也是亮點,鏤通表盤由三層組成,最底層會在夜間現出多達八種的夜光色彩。腕表定價5,000歐元(約45,000港元),比Sarpaneva本身的動輒六位數的腕表親民得,一出場已光速售罄,這一枚(上圖)是prototype版,打磨較其他限量版啞面一些,去年底在Phillips香港拍賣會出拍,連佣以315,000港元成交。還記得Ultraman鹹蛋超人在2018年降臨Speedmaster時引來一陣轟動,這枚專在網上發售的Speedy Tuesday,限量2,012枚,1小時53分17秒便售罄,鹹蛋超人和Speedy Tuesday的魅力實在強勁。鹹蛋超人展現的方式很含蓄,平時不會太察覺他存在,但在暗黑中就能在小秒盤上看見他的剪影,連小秒針的造型也比平常Speedmaster粗濶,上面放上一支模仿超人變身器Beta Capsule設計的長形箭頭;表盒亦有特別造型,以六角形為主,內裡有一支同樣按Beta Capsule造型設計的拆帶針兼紫光燈,用來照一照小秒盤超人立即現身。整枚表以黑襯橙做主調,最搶眼的橙色計時秒針是按1967一枚採用橙針的Speedmaster設計,也呼應當年日本電視劇鹹蛋超人內地球保衛隊的製服色調。腕表當年定價6萬餘,只有千多枚自然供不應求,在二手市場一直維持渴市局面,四年後的今天,市值仍維持在十萬元左右。毫無疑問這是近年最矚目最具話題性的漫畫主角腕表,由Marvel跟Audemars Piguet合作,在Royal Oak Concept Flying Tourbillon身上展現Black Panther黑豹。立體造型的他用白金切割,再經人手花30小時䥴刻及上色製成,戰衣上的紋理,他從手、爪、肌肉到五官的細節都造得很精細,維肖維妙,與機芯融為一體,在表面佔據相當大位置。鈦金屬殻直徑42mm,配黑陶瓷表圈及表冠,限量250枚,定價15萬瑞郎(約120多萬港元),今月在佳士得新鮮出拍,連佣成交價甚至是375萬,應是最昂貴的卡通/漫畫主角腕表。此表另一枚雕刻白金殻的unique piece(下圖),年初在慈善拍賣中更以520萬美元(約4,000萬港元)高價成交。

Continue reading

16 9 月
星期五男人

Omega奧運珍藏

  • 06/01/2022
  • 作者 author-avatar chronomen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奧運會自從在十九世紀末( 1896 年)在希臘雅典首次舉辦以來,每四年舉辦一次,只有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分別停辦了三屆。踏入 2020 年,原本由日本舉辦的奧運,又因橫掃全球的疫情影響,舉辦日期一再押後,而且更是史上首個被押後了整整一年的奧運。雖然今屆奧運暫定於大約個半月後舉行,但又因疫情未受控,至今能否如期舉行,仍然存在很多變數。上期提過一些上世紀早期 Omega 特別為奧運開發的計時器,其中包括有腕表、袋表,以及一些精密的電子計時器。 至近代品牌已開始把奧運作為一個主題去發展限量版腕表產品,這系列的產品亦已成為每一屆奧運會品牌的焦點系列。當中更不乏一些以經典奧運款式作為藍本,再重新設計而成的腕表,目標是為紀念這個每四年才有一次的世界體壇盛事製作特色腕表,讓收藏家可以有一個主題性的收藏方向。要數近代奧運系列,第一款我想推介的是 2008 年面世的限量版 Seamaster 腕表。這款配備 18K 黃金外殼的 Seamaster XXIX,本身是以 1956 年品牌為澳洲墨爾本奧運會製作、推出過的一款同系列腕表作為設計藍本。當年款式名為 Seamaster XVI (代表第十六屆奧運),本身是以一款同年代的腕表為基礎,先在表面上配以獨特設計,例如採用金屬刻度,再在表面 6:00 位置標記下,加上以羅馬數字組成 XVI 的金屬標記,另外採用了重新設計的外殼,當中尤其是表耳設計部分,線條獨特,而且整體簡潔,令到當年這款第十六屆澳洲墨爾本奧運會特別版腕表倍覺典雅。而這款 2008 年腕表由於是為了第 29 屆於北京舉行的奧運會而製,所以把表面上 Seamaster 字樣底下的標記,換成了代表 29 的羅馬數字「XXIX」,而當年在底蓋上以雕刻製成的凹凸奧運標記,則被換成為北京奧運標記。相隔半個世紀,由於生產技術進步了不少,所以於 2008 年推出的這款復刻版奧運紀念腕表,亦在製造上比 1956 年的款式大有進步。首先,外觀上細看 2008 年款式在外殼打磨、表面製造精細度,當中尤其是底蓋部分的雕刻圖案最為明顯。底蓋不再像 1956 年款式般,只在中央部分刻有奧運標記,而是在奧運標記周邊加入了凹凸圖案,讓 2008 奧運標記更加突出和有立體感,而且底蓋的邊位亦刻滿限量數目、奧運日期、以及識別此表的字樣。表盤方面,則選用了象牙色經打磨製成的光面效果,而所有的金屬凸字刻度和標記,就更加比 1956 年款式做得更加細緻、精美及更有層次感。機芯方面,品牌當年亦特別為此表採用了一台 Cal.2403 自動上鍊天文台級別( Chronometer )機芯。特色是比較罕見的 3.5Hz ( 25,200 A/h )擒縱震頻,擁有 48 小時動力儲備,而且機芯更是 Co-Axial 制式設計,屬當年高級別兼罕有。全數限量生產 88 套,這款 2008 年奧運限量版,我認為非常有收藏價值。

Continue reading

19 8 月
星期五男人

Omega力臻精準的奧運精神

  • 19/08/2021
  • 作者 author-avatar chronomen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擁有 170 多年歷史的鐘表品牌 Omega,自 1932 年起已經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官方指定計時,在差不多 90 年的歷史當中,品牌除了為大會提供計時工具,亦曾推出過多款紀念限量版腕表,不少早已成為表迷追捧的收藏品。種類方面包羅萬有,由最早期我亦曾介紹過的機械雙秒追針計時袋表,到較後期出現、講求高精準度的電子計時器,品牌一直追求提升計時的精準度,情況就如汽車品牌參加賽車賽事般,透過賽車提升技術和測試新設計。所以作為這些世界性運動項目的贊助商,對品牌來說不單止提升形象,也是一種提升生產及設計技術的最佳途徑。要細數歷年來品牌創製過和奧運會相關的產品及設計,真的就算一本厚厚的書籍,也未能完全記錄。以首次在 1932 年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行的賽事為例,Omega 為大會提供了一系列的計時袋表,作為計算賽事時間的主要工具。以當年的生產技術來說,這款袋表的特色,除可同時計算兩組時間,更能計算出精準度高達十分之一秒的時間。由於這系列袋表被沿用多年,亦曾出現過多款演變版本,近代更曾推出過以名貴金屬外殼包裝的高級限量版(300 套)。不過如果對此系列袋表有興趣的話,一些早期舊款也不算難尋,狀態佳的也只要兩萬多元便可找到。隨著這項世界性運動賽事競爭日漸激烈,對計時器精準度也愈來愈講究,計時需求精準度亦由 10 位數變為以 1/100 秒去計算。當中對品牌來說,第一次突破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於 1948 年倫敦奧運會中,首次使用配合電子相機的計時系統,這個被稱為 Magic Eye 的系統,開啟往後電子儀器取代人手控制的計時方式。其後多年的奧運會當中,品牌再不斷研究和創製出高精準度的計時儀器,分別在 1952 年及 1956 年的奧運會,提供兩款首次結合石英電子儀器、精準度高達 1/100 秒的計時器,為往後的大會計時寫下全新標準。有趣的是 1960 年的奧運游泳賽事當中,就曾經出現過一幕以人手計算時間出現了三冠軍、三亞軍的賽果,要依賴 Omega 的電子計算儀器,最終才能確實計算出真正的冠軍誰屬。多年來品牌與奧運合作無間,雖然計時方面由原來的機械改為電子制式,但這個局面卻是無法避免的,雖然今時今日機械計時表也能造到 1/100 秒計時功能,但始終穩定性及精準度都不及電子儀器,作為生產機械表出名的品牌來說,透過研發這些高精準度的計時儀器,亦有效同時提升對機械產品的精準度要求,舉例品牌由最初開始採用及研發 Co-Axial 系統,就是要為機械手表在耐用及效能性上開發一個新的里程碑,與為奧運會提供可靠計時器的理念不謀而合。而且多年來因為品牌與奧運會息息相關,差不多每屆奧運會品牌都會創製出一些民用版紀念腕表。對收藏愛好者來說,這系列的腕表每隔四年才出現一次,不單止別具話題性,而且更有重大歷史意義,很值得視為主題性收藏目標。

Continue reading

© 2022 Chronomen.com (Future Media Limited)

Chronomen.com Logo

有計時職人,才有揀搜好表!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刊登廣告 |  訂閱雜誌

  • 主頁
  • 揀搜好表
  • 評論鐘芯
    • 芯度專題
    • 時計片場
    • 拍賣鎚筆
    • 表壇動向
    • 一手試戴
    • 專家芯聲
    • BASELWORLD
    • SIHH
  • CHRONOSHOP
  • Wishlist
  • 比較
  • Login / Register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在我們網站上的體驗。 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Accept
請輸入腕表牌子或型號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