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款式眾多,只有Milgauss唯我獨尊。出道十多年,它未必是勞力士最熱門一員,但只有它擁有勞力士唯一專用的綠色水晶鏡片,是Rolex腕表裡玩色彩玩得最精采的一款。現時流行藍面表,就只有它一早已用藍面配綠玻璃,這點獨特,暫時無人能及。
1. Milgauss 一字說明特殊身份

Milgauss 是由法文mille(一千)及gauss(量度磁場單位)二字組成。根據ISO規定,一枚腕表必須能抵禦4,800 A/m(ampere per meter)的磁場才能稱為防磁表,4,800 A/m大概等於60 gauss。換言之,Milgauss防磁能力比一般防磁表高十多倍。它是Rolex專為經常身處磁場的科學家和技術員而製造。當年曾被歐洲專門研究核電的實驗室CERN的科學家佩戴。
2. 特別結構與磁場抗衡

Milgauss 主要在表殼和機芯之間放置多一個兩件式軟鐵內殼(Faraday Cage)將機芯由底部至面部重重包裹住,令機芯部件與磁場完全隔絕。為求最好的保護效果,蓋著機芯面層的罩,開孔也盡量減至最少,所以日曆窗是欠奉的。當然機芯本身在製作時亦儘可能減低受磁風險,例如搭載的3131機芯就跟其他勞力士機芯一樣使用完全不受磁場影響的Parachrom藍游絲,另外擒縱叉和擒縱輪是特別用抗磁物料製成。
3. Milgauss歷年只有三代
跟其他在五十年代誕生的勞力士相比,Milgauss 歷來款式不算多,60多年來基本上只有三代,Ref. 6541、1019和116400,而出奇地三代的面貌都各有不同風格,跟Rolex出名每一代變化輕微的設計宗旨很不同。


1958年(亦有說是1956年)推出的 6541,有點早期Submariner影子,黑圈黑蜂巢面配一支閃電造型秒針(給美國市場是光滑表圈設計);四年後1019較斯文,改由固定光滑表圈配條狀時刻,閃電針消失了,由紅色小三角末端的纖幼指針上陣,有黑面亦有白面,八十年代中停產。

2007年再重出江湖的116400可以說形象大變,閃電針再度回歸,並改用螢光橙色做主調,橙針配橙刻度,最特別是黑白面之外竟然有從未在Rolex出現過的綠色玻璃鏡GV款式,被簡稱為 綠玻璃 ,襯黑面和三個橙刻度,非常搶眼,這個玩色效果在Rolex的工具表之中可說是萬中無一。
4. 綠玻璃與一般玻璃分別

綠玻璃 和一般水晶玻璃本質上沒有分別,只是經過綠色處理,官方強調不會褪色,造工不容易,製作需時數星期。它的綠非常特別,正面看不怎麼綠,在邊緣位置或側面看才尤其翠綠。

不過在一個小細節上 綠玻璃 還是與別不同,在6:00位置上它並沒有雷射皇冠標記,有說是因為在邊緣特別綠的位置印上皇冠會過份明顯(用普通透明玻璃的116400是有雷射皇冠標記的)。另一點是綠玻璃身價較高,如檢修時需要更換綠玻璃,價錢約3,600港元,一般透明水晶鏡片價錢為700元。這數千元差距當初也反映在售價上。
5. 綠玻璃身價走勢

綠玻璃當初出場時定價約四萬餘,2014年再推出多一款配藍面的綠玻璃,定價約六萬頭,現在已加至接近七萬一。綠玻璃剛推出時跟很多勞力士運動表一樣一表難求,市價一度升上13萬港元甚至14-15萬,金融風暴後才回復正常,並一直保持穩定,無論藍面定黑面的綠玻璃,市價維持在五萬多至六萬多水平,視乎保存狀態,直到近一兩年才跟隨大市場逐漸升,市價至少十萬元起標。
不說投機或投資,純粹從戴靚表角度出發,綠玻璃有它可貴獨特之處,不但是Milgauss獨有,環顧表壇也沒有多少塊綠色水晶鏡片,現役配電光藍面的綠玻璃,那抹醒神精采的色調即使有時可以出奇繽紛的Datejust或Day-Date也難以跟它媲美。
想看更多現役Milgauss款式的官方資料,可到官方網站(按此)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