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男人

Omega奧運珍藏

Chronomen_Eric-So

ERIC SO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

奧運會自從在十九世紀末( 1896 年)在希臘雅典首次舉辦以來,每四年舉辦一次,只有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分別停辦了三屆。踏入 2020 年,原本由日本舉辦的奧運,又因橫掃全球的疫情影響,舉辦日期一再押後,而且更是史上首個被押後了整整一年的奧運。雖然今屆奧運暫定於大約個半月後舉行,但又因疫情未受控,至今能否如期舉行,仍然存在很多變數。

上期提過一些上世紀早期 Omega 特別為奧運開發的計時器,其中包括有腕表、袋表,以及一些精密的電子計時器。

至近代品牌已開始把奧運作為一個主題去發展限量版腕表產品,這系列的產品亦已成為每一屆奧運會品牌的焦點系列。當中更不乏一些以經典奧運款式作為藍本,再重新設計而成的腕表,目標是為紀念這個每四年才有一次的世界體壇盛事製作特色腕表,讓收藏家可以有一個主題性的收藏方向。

要數近代奧運系列,第一款我想推介的是 2008 年面世的限量版 Seamaster 腕表。這款配備 18K 黃金外殼的 Seamaster XXIX,本身是以 1956 年品牌為澳洲墨爾本奧運會製作、推出過的一款同系列腕表作為設計藍本。當年款式名為 Seamaster XVI (代表第十六屆奧運),本身是以一款同年代的腕表為基礎,先在表面上配以獨特設計,例如採用金屬刻度,再在表面 6:00 位置標記下,加上以羅馬數字組成 XVI 的金屬標記,另外採用了重新設計的外殼,當中尤其是表耳設計部分,線條獨特,而且整體簡潔,令到當年這款第十六屆澳洲墨爾本奧運會特別版腕表倍覺典雅。

而這款 2008 年腕表由於是為了第 29 屆於北京舉行的奧運會而製,所以把表面上 Seamaster 字樣底下的標記,換成了代表 29 的羅馬數字「XXIX」,而當年在底蓋上以雕刻製成的凹凸奧運標記,則被換成為北京奧運標記。相隔半個世紀,由於生產技術進步了不少,所以於 2008 年推出的這款復刻版奧運紀念腕表,亦在製造上比 1956 年的款式大有進步。首先,外觀上細看 2008 年款式在外殼打磨、表面製造精細度,當中尤其是底蓋部分的雕刻圖案最為明顯。底蓋不再像 1956 年款式般,只在中央部分刻有奧運標記,而是在奧運標記周邊加入了凹凸圖案,讓 2008 奧運標記更加突出和有立體感,而且底蓋的邊位亦刻滿限量數目、奧運日期、以及識別此表的字樣。表盤方面,則選用了象牙色經打磨製成的光面效果,而所有的金屬凸字刻度和標記,就更加比 1956 年款式做得更加細緻、精美及更有層次感。

機芯方面,品牌當年亦特別為此表採用了一台 Cal.2403 自動上鍊天文台級別( Chronometer )機芯。特色是比較罕見的 3.5Hz ( 25,200 A/h )擒縱震頻,擁有 48 小時動力儲備,而且機芯更是 Co-Axial 制式設計,屬當年高級別兼罕有。全數限量生產 88 套,這款 2008 年奧運限量版,我認為非常有收藏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