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男人

Omega力臻精準的奧運精神

Chronomen_Eric-So

ERIC SO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

擁有 170 多年歷史的鐘表品牌 Omega,自 1932 年起已經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官方指定計時,在差不多 90 年的歷史當中,品牌除了為大會提供計時工具,亦曾推出過多款紀念限量版腕表,不少早已成為表迷追捧的收藏品。種類方面包羅萬有,由最早期我亦曾介紹過的機械雙秒追針計時袋表,到較後期出現、講求高精準度的電子計時器,品牌一直追求提升計時的精準度,情況就如汽車品牌參加賽車賽事般,透過賽車提升技術和測試新設計。所以作為這些世界性運動項目的贊助商,對品牌來說不單止提升形象,也是一種提升生產及設計技術的最佳途徑。

要細數歷年來品牌創製過和奧運會相關的產品及設計,真的就算一本厚厚的書籍,也未能完全記錄。以首次在 1932 年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行的賽事為例,Omega 為大會提供了一系列的計時袋表,作為計算賽事時間的主要工具。以當年的生產技術來說,這款袋表的特色,除可同時計算兩組時間,更能計算出精準度高達十分之一秒的時間。由於這系列袋表被沿用多年,亦曾出現過多款演變版本,近代更曾推出過以名貴金屬外殼包裝的高級限量版(300 套)。不過如果對此系列袋表有興趣的話,一些早期舊款也不算難尋,狀態佳的也只要兩萬多元便可找到。

隨著這項世界性運動賽事競爭日漸激烈,對計時器精準度也愈來愈講究,計時需求精準度亦由 10 位數變為以 1/100 秒去計算。當中對品牌來說,第一次突破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於 1948 年倫敦奧運會中,首次使用配合電子相機的計時系統,這個被稱為 Magic Eye 的系統,開啟往後電子儀器取代人手控制的計時方式。其後多年的奧運會當中,品牌再不斷研究和創製出高精準度的計時儀器,分別在 1952 年及 1956 年的奧運會,提供兩款首次結合石英電子儀器、精準度高達 1/100 秒的計時器,為往後的大會計時寫下全新標準。有趣的是 1960 年的奧運游泳賽事當中,就曾經出現過一幕以人手計算時間出現了三冠軍、三亞軍的賽果,要依賴 Omega 的電子計算儀器,最終才能確實計算出真正的冠軍誰屬。

多年來品牌與奧運合作無間,雖然計時方面由原來的機械改為電子制式,但這個局面卻是無法避免的,雖然今時今日機械計時表也能造到 1/100 秒計時功能,但始終穩定性及精準度都不及電子儀器,作為生產機械表出名的品牌來說,透過研發這些高精準度的計時儀器,亦有效同時提升對機械產品的精準度要求,舉例品牌由最初開始採用及研發 Co-Axial 系統,就是要為機械手表在耐用及效能性上開發一個新的里程碑,與為奧運會提供可靠計時器的理念不謀而合。而且多年來因為品牌與奧運會息息相關,差不多每屆奧運會品牌都會創製出一些民用版紀念腕表。對收藏愛好者來說,這系列的腕表每隔四年才出現一次,不單止別具話題性,而且更有重大歷史意義,很值得視為主題性收藏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