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度專題

重新認識18K金 表壇十大「 新金 」調查

玫瑰會凋謝,玫瑰金可能會褪色,然而在表壇,正蘊釀一顆不變金的 新金 革命。

16年前,勞力士栽種出永恒玫瑰,數年後,Hublot獻上帝皇御用金,朗格又揭開表中自有黃金蜜,陸陸續續,金光璀璨愈勝舊時。

這一、兩年間,新一代18K金臻至盛世頂峰,各家自製門前金,成分有異,色澤不同、但心底裡目標沒兩樣,奠立只此一家金.漆招牌。

事不宜遲gold、gold、gold,立刻為大家介紹10位表壇金非昔比愈戰愈勇的新金強人!

Montblanc
Lime Gold

金裝配方:75% gold + 23% silver + 12% iron

新一代合金競賽,Richemont可能是最賣力的單位,2010年朗格開創蜂蜜金打響頭炮,近年同門兄弟不甘後人,接迭教曉我們很多有關新金物料的名詞,Panerai的Goldtech、IWC的Armor Gold,以及Jaeger-LeCoultre的Le Grand Rose Gold,一言以蔽之,就是改動合金的成分,有的硬一點,有的鮮艷一點,但依然不改其18K金的本質。新一年,新金到,其中一種就落戶Montblanc,命名為Lime Gold。

表如其名,「青」新過人,萬寶龍將23%的銀和12%的鐵,融入75%的18K黃金之中,混合成淡黃綠色的色調。別人追求花紅,務求18K金豔光四射一點;萬寶龍卻崇尚柳綠,試圖令18K金青翠一點。原因是甚麼?Montblanc 1858系列擁抱山峰情懷,假如再有獨門金殼調味綠野風情,豈不美哉?品牌亦瞄準大熱綠色,用上綠色時標和指針外框,呼應Lime Gold的綠在骨子裡。

腕表的靈感繆斯,其實源自上世紀三十年代Minerva的46mm軍事計時表,最有思古情懷的因子,肯定是表盤中央的螺旋形測速計。MB M16.31手上鍊機芯承傳了昔日Minerva機芯面貌,設有經典V形夾板,雙導柱輪和水平離合裝置,以及直徑達14.5mm的大型擺輪。

1858 Split Second Chronograph Limited Edition 18
1858 Split Second Chronograph Limited Edition 18

Omega
Bronze Gold

金裝配方:37.5% gold + palladium +silver

實不相瞞,我們「俾左好多掙扎」,到底該不該將Omega青銅金歸納為新金物料……既然Omega中文宣稱它是青銅金不是青銅,英文也標明為Bronze Gold不是Bronze,新金陣營算上它一份,並不為過。

品牌的第一枚Sedna Gold腕表,由Constellation肩負重任;第一枚Moonshine Gold作品,以Speedmaster為依歸;首枚Canopus Gold出品,就以De Ville掛帥。貴為Omega皇牌之一,總不能冷落Seamaster,所以歷來第一款青銅金表,出現於Seamaster 300身上。Seamaster和海洋密不可分,近年青銅熱亦是從古代海洋時計得到啟發,Seamaster加上青銅金這個組合,應該沒有人比它更登對了。

青銅金包括37.5%的9K純度黃金,然後混合鈀金屬和白銀,形象化點來說,它是介乎Moonshine Gold和Sedna Gold之間,黃色以外帶點銅色,但又沒到玫瑰的豔紅。青銅結合了金,好些原來的弊病,都迎刃而解,第一,防腐蝕性強,再不受氧化影響,現在呈現的青銅色,未來都會大概是這樣;第二,再不像青銅容易引起過敏,毋須改用不鏽鋼或鈦金屬表底。腕表真正用上青銅的部分是三文治式表盤,經舊化處理展現棕色效果,復古迷大愛。

Seamaster 300M Bronze Gold
Seamaster 300M Bronze Gold

IWC
Armor Gold

金裝配方:75% gold + microstructure transformed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鐘表世界,尤其理所當然,絕大部分列明18K金表殼,24K金頂多用以製造擺陀,箇中原因是甚麼?其實24K金即是足金,純度達99%以上,但質地偏軟,打個比方,黃金的莫氏硬度大約只有2至3,鉑金或鋼在4以上,鈦更在6以上,表殼不時受到撞擊,「弱質纖纖」的純金當然不是最門當戶對。18K金的純度為75%,通常再加入銅、銀、鋅等,令色澤特別一點、硬度提高一點。

IWC前年開始鋪路,硬金(hard gold)入籍飛行員表的Big Pilot’s Watch Constant Force Tourbillon Edition “Le Petit Prince”,去年改上更架勢的名字——Armor Gold,盔甲般雄糾糾,宣稱比傳統紅金硬朗5至10倍。能夠掛上18K金的名稱,要有75%黃金;要令合金紅潤一點,要有一定的銅,空間所餘無幾了。事實上,Armor Gold成分和傳統紅金一致,但經過特殊化學處理,改良了合金的微結構,剛韌性以倍升級。

硬淨的Armor Gold,只限到IWC專賣店,找最頂級功能的款式,才可「金」袍加身,例如這枚45mm萬年曆陀飛輪款式,陀飛輪坐鎮12:00,下面是倒三角形排列的萬年曆,3:00位置附設7天動力儲備顯示,7:30位置還有最代表性的四位數年份顯示。

Portugieser Perpetual Calendar Tourbillon Boutique Edition
Portugieser Perpetual Calendar Tourbillon Boutique Edition

Panerai
Goldtech

金裝配方:75% gold + 24% copper + 0.4% platinum

從陶瓷到青銅到碳纖維到金屬玻璃再到eSteel,將表殼物料玩弄得出神入化的第一人,相信許多人都會對Panerai投下信心一票。研發新派紅金,Panerai可非一馬當先,但正如青銅或碳纖維,Panerai都是後發先至,頭啖湯沒特別馨香,造得比別人好才難能可貴。

早年,Panerai還沒為獨門紅金正名,新聞稿曾經寫上「5NPT」紅金,直截了當交代主要成份為5N(即紅金)和PT(即鉑金),直至2019年,品牌才賦予它們Goldtech的名字。Goldtech的真身,是特別紅粉菲菲的,官方圖片沒怎麼誇張。要知道,合金顏色方程式是,銅(copper)的數量愈多,紅的程度愈甚,Goldtech成分中擁有24%的銅,比慣常內含20%銅的紅金,自然更紅光滿面。別小覷那0.4%的鉑金,份量少力量大,提升了表殼抵禦鏽蝕的指數。

去年PAM1112採用了Goldtech表殼,今年再有型號為PAM1111的新表,編號後退了一格,功能卻從小三針增強至計時,雙副盤設計,繼續有9:00位置的小秒針,另加3:00位置的30分鐘累計。表殼豔麗,表面明媚,紅加藍的配搭,很有匹配的情侶相,另外白色的夜光時標,也是醒目提神的點綴。

Luminor Chrono Goldtech Blu Notte PAM1111
Luminor Chrono Goldtech Blu Notte PAM1111

Jaeger-LeCoultre
Le Grand Rose Gold

金裝配方:gold + palladium

全新面目,要名副其實,不能加裝月相盤、換位日曆窗便天真地以為大功告成,去年積家Master Control可是一等模範生,全曆計時表的一新耳目,是全面的,也是內外貫穿的。

全面的意思,是看得見的地方,都是別開生面的。全曆、計時、月相三大功能,我們細細個便認識它們……卻從沒見過,在積家表身上合體,今趟Master Control面子可大了。表盤設計典雅,上面兩個小視窗顯示星期和月份,中間有兩個累計器,下面則是日期和月相棲身之所。雙格視窗古意盎然,白底紅字,那是低調得來又正中懷古氛圍的設計智慧。表殼也是看得到的地方,隨便用個金殼,便不夠全面、不夠推陳出新了,所以40mm表殼不是一般的玫瑰金或粉紅金,而是積家新研發的Le Grand Rose Gold,偏向玫瑰金色澤,但因為加入鈀金元素,銳減氧化速度,確保光澤恒久不衰。

攘了外,也要安內,Master Control新系列的使命不輕,日曆表裝備矽部件,動力提升至70小時;此枚全曆計時表也一併升級,Cal. 759自動機芯動存可達65小時,規格亦是高級計時表的標準,備有導柱輪和垂直離合器,值得留意的是,表盤外緣再看不到平常的測速計,由脈搏計接管。

Master Control Chronograph Calendar
Master Control Chronograph Calendar

A. Lange & Sohne
Honeygold

金裝配方:secret alloy

名字是一門高深學問,要是可馬虎亂改,不會有那麼多人找高人指點迷津了……商品的名字,更可能注定它以後的命運,音韻鏗鏘、精煉有力,才容易記得住,艱澀難懂的,輸在起跑線了……朗格Honeygold這名字,蘊藏蜜蜂的逗趣,包含寶貝的甜蜜,讀起來坦率爽快,名字改得正好。

時光倒流11年前,朗格165歲生辰,生日禮物不是蛋糕是蜂蜜……3款Honeygold紀念腕表,包括Tourbograph、Lange 1 Tourbillon和1815 Moon Phase,顏色沒紅金的濃烈,反而流露溫煦和暖的柔和特色。品牌對合金成份守口如瓶,只透露合金經過特殊熱處理,硬度高於鉑金兩倍,防刮能力升值不少。歷年以來,Honeygold被視為朗格的秘密武器,迄今只曾發表8個款式,例如去年面世的Langematik Perpetual。

去年踏入175周年的朗格食髓知味,再推出3款Honeygold紀念版,裡面有這枚1815簡約超薄表,也有追針計時表和Tourbograph萬年曆表。腕表直徑為38mm,厚度僅為6.3mm,要歸功於纖薄至2.9mm的L093.1手上鍊機芯,動力儲備也中氣十足,可連續運行72小時,限量生產175枚。

1815 Thin Honeygold “Homage to F.A. Lange”
1815 Thin Honeygold “Homage to F.A. Lange”

Omega
Moonshine Gold

金裝配方:>75% gold + 9% copper + 14.5% silver + 1% palladium

Omega上得太空,果然是星際最強,三種主要的18K金——黃金、紅金和白金,在他們筆下已徹底進化。黃金的代表,是取材自夜空月色的Moonshine Gold;紅金的代表,是與太陽系中表面顏色最紅的小行星同名的Sedna Gold;白金的代表,則參照天空中第二最亮星體而來的Canopus Gold,可以美其名為星際三俠……

相比一般黃金,Moonshine Gold色調柔和淡泊一些,畢竟月兒的光芒,不像燈光火光刺烈,皎潔霜白才更貼題。看看它的成份,銀含量特別豐富(高達14.5%),對比平常12.5%的含量自然溫和不少。

目前為止,月光尚未灑遍歐米茄大地,搭載Moonshine Gold的款式,惟有Speedmaster和De Ville Tresor等少數型號,其中包括此枚2019年誕生的登月五十周年紀念作,向1969年慶祝登月成功所設計的Speedmaster BA145.022致敬。復刻版除了金殼金帶換上Moonshine Gold,酒紅色表圈以陶瓷取代鋁質。今年全面換上Co-Axial Master Chronometer Cal. 3861機芯的超霸月球表,除了傳統鋼殼,已接連新增Sedna Gold和Canopus Gold版本,但願Moonshine Gold會盡快壓軸登場。

Speedmaster Apollo 11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Speedmaster Apollo 11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Hublot
Magic Gold

金裝配方:gold + ceramic powder + 3% molten liquid gold

陶瓷和藍寶石水晶,可能是Hublot近年最春風得意之作,顏色千變萬化,別人要模仿要追趕,恐怕只會徒勞無功。時間追溯至2011年,Hublot同樣能人所不能,新派黃金目標不外乎長青一點、硬一點,但Hublot野心遠大得多,志不在那一點、一些,要和陶瓷、藍寶石水晶鬥一「硬」之長短。

Hublot是極少數擁有冶金實驗室的表廠,並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合作,於2011年傾人力物力研發出Magic Gold,金屬帶有微青含蓄的光芒,但保存75%以上的純金成份,仍可稱為18K金。其造法是將陶瓷粉末以低溫壓製成為胚體,然後將燒溶了的純金,灌注入胚體加工,成品得到陶瓷的功力真傳,硬度高達1,000 vickers,比400 vickers的標準黃金、600 vickers的不鏽鋼不屈不撓多了,堪稱世上最堅硬、最耐刮的黃金,理論上,唯獨鑽石才能在Magic Gold表面留下刮痕。

當年,第一代Magic God現身於Big Bang Ferrari型號,彰顯顛峰對決的身份;三年前,轉用Hublot自家Unico機芯的Big Bang Ferrari;今年,再入籍Big Bang MP-11型號,計上這回的Magic Gold,MB-11已分別擁有碳纖維、King Gold、藍寶石水晶、紅色陶瓷或綠色Saxem表殼,集Hublot創新物料之大成。

Big Bang MP-11 Magic Gold
Big Bang MP-11 Magic Gold

Chanel
Beige Gold

金裝配方:>=75% gold

或許,其中一個促使高級品牌改革18K 新金 的原因,是鐘表首飾市場太飽和太泛濫了,覬覦女士愛紅愛玫瑰的天性,哪個品牌沒打過玫瑰金主意?甚至乎,部分人以玫瑰金色塗層濫竽充數,點燃了培育新派黃金的需求。

香奈兒鍾情黑與白,也愛沐浴於自然的米色氛圍,香居內的沙發是米色的,第一對雙色鞋是米和黑色的,第一款獨門色金也是米色的Beige Gold,首見於2014年的J12-365腕表,和香奈兒經典蘊味的黑或白色陶瓷表殼,配襯得出奇地天衣無縫。2016年,米色旋風終於延伸至旗下男裝表,挾著搭載香奈兒首台自家機芯Calibre 1威名而來的Monsieur de Chanel,40mm表殼以Beige Gold製成,色調屆乎玫瑰金和黃金之間,比前者低調平和一點,卻較後者多一分嫵媚艷光。品牌對Beige Gold成份秘而不宣,只知道它符合18K金標準,即超過75%為純黃金。

雖然初試啼聲,Monsieur de Chanel卻沒半點新手的青澀,表盤上半部分有大範圍的逆跳分鐘,幅度高達240度,中間是平實的小秒針,好戲在下方的跳時視窗,初生習作很多人都不吝嗇給予好評。兩年後配備Calibre 3機芯的Boy.Friend型號,以及今年一身tone on tone的米色金表殼加米色搭橋款式,逐步建立了別樹一幟的米色美學。

Monsieur de Chanel
Monsieur de Chanel

Roger Dubuis
Eon Gold

金裝配方:secret alloy

受惠於林寶堅尼賽車部門的強大後盾,Roger Dubuis在創新物料的發展上,堪稱如魚得水。然而2021年的新品,並非C-SMC碳纖維或鈷鉻鉬合金的後續第二代,反而是跟隨同門兄弟班的步伐,研發出另一種新型合金—Eon Gold玫瑰金。

Roger Dubuis對Eon Gold的成分守口如瓶,只知道玫瑰金經過不褪色技術處理,可長期保持色澤穩定。比較過Roger Dubuis的Eon Gold和玫瑰金款式官方圖片,兩者顏色相去無幾,反映了一派思維,其實各大品牌埋首鑽研新金物料,無非盤算怎樣長青不老,避免再出現以往玫瑰金表偶爾褪色的尷尬情況,色調要不要加倍紅潤,倒沒所謂。

某程度上,今年Roger Dubuis可算著墨於梳理及演化原有系列,繼年初推出39mm新尺寸的Excalibur Spider,這次W&W再修葺品牌著名的鏤通結構,擴大了星形搭橋的面積,而且星星的每一角均可觸及表盤邊緣,7:00位置的陀飛輪,更正好身處兩個星角之間,和棲身星星下方的發條鼓,遙遙相對。其他星角搭橋亦「雙線」各自發展,沒有平排而行,倒是取經自表圈上的梯形坑紋,星角兩條線逐漸收窄,最終卻沒交會成尖角,呈現開放式的末端。

Excaibur Single Flying Tourbillon
Excaibur Single Flying Tourbil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