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品牌近年瞬速冒起,你數到幾多個?
我只少要用十隻手指去數:Anicorn、H.I.D、Undone、Stage、Memorigin、Andersmann、Anpassa、EONIQ、Jason watch、Lenvino⋯⋯等等
今日要用腳趾數埋。隆重介紹一個有心的香港品牌,它叫Mok & Company,主理人就是Mok,阿莫。(Text:Ringo/Photo:Bowy)

由傳媒到香港品牌
阿莫之前是傳媒人,擁有多年liftstyle雜誌編採經驗,也接觸過世界各地不少腕表。他本身愛懷舊,也很喜歡電子產品,德國的Braun產品他會讚好,像機場航班顯示的翻頁鐘也是他很喜歡的設計。大約兩年前,他覺得做雜誌有點樽頸,平日寫的奢華花花世界報道有點厭膩,所以就把心一横,不如做點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成立的Mok & Company不只會製造鐘表,而是一個融和三大對比形成的土炮品牌,這三個contrast分別是:craftmanship & technology(手工跟科技)、classic & modern(經典跟現代)及analogue & digital(模擬跟數碼), 公司的頭炮產品,就是一枚集合經典及港英情懷的軍表B-UHR Connected。有了connected這字,就知它不是一枚analogue行針表,而是多了另一層意義的 digital智能表。

不太智能的智能表
B-UHR其實是來自二戰時期的德國軍表Beobachtungs-UHR,表盤設計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德式飛行表模樣,數字大大隻的、指針粗粗的也塗上夜光物料的、表冠也大大的,一切都是為方便飛行員操作及閱讀而來。它明明搭載一枚日本Citizen Miyota電子機芯,能提供不少smartwatch功能,不過阿莫卻堅持保留傳統表面設計,智能功能只重點保留「connect」,即是把口袋裡的電話跟手腕表的B-UHR腕表connect,一旦有來電或message,腕表就會震動提示,阿莫說:「因為平時太容易miss call及看漏message了。」至於大家不會在表盤看到的功能,例如計步器、自動time zone、遙控相機等功能,腕表也能提供,而且在背後默默運作著。

注入殖民情懷
再深入點觀察,才佩服這枚B-UHR Connected原來注滿不少香港情懷。首先,表盤上採用的transport typeface數字,正正是殖民時期香港政府常用的字體,那時在街道上的路牌就是用這種字fonts;表殼左側刻上「Mok & Company」,這種公司名的format,也是英殖時代香港公司常用的格式;再翻轉表底,會見到底蓋出現一艘香港渡海小輪,阿莫表示:「飛行表本身有堅剛強悍及具方向性的意義,我們也希望藉著這枚腕表,提醒香港能堅毅地尋回自身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Kictstarter首試驗
B-UHR Connected分有Type A及Type B,前者表盤較簡約,後者則分兩層數字,因為飛行員比較著重分鐘時間,所以內層較小的是小時外層較大的才是分鐘數字。精鋼表殼直徑為42mm,分有316L及更高級的904L選擇。由於沒有甚麼電子顯示,所以電池比較耐用,一粒電池至少可使用半年,比一般智能表省卻不少充電麻煩。價錢方面,由於阿莫將這計劃早早放進Kictstarter眾籌平台,所以提供了不同的早鳥優惠,到了4月後,最基本的腕表型號會以$1,999發售。


最後問了阿莫一個現實問題,由打工轉做老闆,維生壓力大嗎?「要把產品及品牌持續地做好,這壓力遠遠比財政方面大。我看過一本《Company of One》的書,說的是如何令公司變得更好,而不是變更大。這正正是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