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潮流不斷變遷,十年前,大表當道,直徑43、45、47mm大家尚沒有甚麼意見;近年小男人抬頭,40mm也嫌頭大身細(表大手小)了……38mm男裝表正在急速冒起;但對於男士服飾店Armoury創辦人之一的Mark Cho來說,跟理想中的最佳體型還有一點距離,在他眼中,32至36mm的腕表才是最佳典範,「細」緻在骨子裡。
在香港和紐約都有分店的Armoury,是本地其中一家甚有代表性的男士服裝店,全身total look都可在那裡配搭得到,甚至紳士帽、紳士仗也有,那麼,被喻為男士們最重要的配飾——腕表,他們怎可能遺忘?加上創辦人Mark亦是腕表愛好者,所以店內不時展示高質素的腕表作品,涵括新裝與古董表。
Mark和不少腕表收藏家的心路歷程相近,鍾情腕表由一枚二手入門款式開始。「我是大約從2005年開始認真儲表,第一枚購買的是1972年出產的Omega Chronostop,單按鈕計時,按一下只可計算60秒,十分簡單,喜歡的原因主要是便宜……」那時候Mark剛剛畢業於倫敦工作,午飯時間經常流連附近一家二手表舖:「最終買了那枚Omega腕表,大概盛惠350鎊,當時一枚全新Omega自動表約售1,000鎊左右,可想而知,二手表相對實惠得多。」
然後Mark逐漸投入收藏腕表,更有一個有趣的經歷,讓他「經一事、長一表」。「話說我擁有一枚F.P. Journe Octa Divine 36mm,佩戴一兩年後感覺date wheel出了問題,拿到紐約維修,他們回覆我因為那是盜竊品,不能把腕表歸還給我……」Mark出示了所有購買單據,證明他是在不知情下購買,品牌美國老闆為表歉意,邀請他往店舖會面。「當時我們在F.P. Journe店內遇上兩位Armoury的熟客,發現彼此有不少mutual friends,慢慢便熟落下來,他更說要補償給我,借出Resonance給我佩戴數月。」

這位美國老闆誠意十足,不單免費借出腕表,後來得悉Mark非常喜愛這枚Resonance,還提議為他設計一枚special piece。「我當然喜出望外,並詢求可否多造幾枚,留給Armoury的VIP。結果本來造一枚變成造了五枚,品牌還破例將最後5枚38mm鉑金表殼款式預留給我(其時Resonance已轉用40mm表殼),造成藍面灰字的特別版。」
除了和F.P. Journe關係良好,Armoury店內也有寄賣Grand Seiko、Longines、Vacheron Constantin等等作品,Mark可有考慮過,設立專賣鐘表的分部呢?「我不希望做full time watch retailer,畢竟Armoury以造衫為主。但如果能和鐘表品牌每年合作籌備數個計劃,每年都有數枚special edition,我們絕對深感興趣,尤其是細表。」
訪問當日,Mark戴上只有31mm的百達翡麗Ref. 565,配上一身紳士打扮,匹配非常。問到他當一位gentleman好好dress up自己之後,該配襯甚麼腕表?「很多表廠都不太願意造細表是不對的,完全ignore亞洲人市場。其實亞洲男士手腕不算大,最適合的尺寸其實是32至36mm。」Mark很喜歡朗格這個牌子,初期看他們的機芯可能沒甚麼特別,但其實倒角的打磨、擺輪夾板上的雕刻等全屬一流。「我最愛的朗格系列是Little Lange 1,直徑36mm,還有造得出色的guillo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