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芯聲

鐘表界疫境自強系列──邱子傑

創立於1997年的歐洲坊(Europe Watch Company),代理多個超級腕表品牌,並且紮根於尖沙咀東部超過廿年,是表迷及遊客選購時計的熱門地點。但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邱子傑(Jeffery)直言,早於數年前開始公司已不再單單依靠遊客,而是多了許多本地熟客的支持,故此在疫情初期生意影響並不太大,「鐘表零售是一項長線生意,大部分零售商都具有很強的實力,大家都曾經歷過沙士及多次金融風暴,我覺得今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總會過去,大家都會捱得過。」

本地客消費意欲下降

對歐洲坊而言,疫情的影響在近兩個月才真正顯現,「其實在二、三月時,我們的生意額仍算穩定,但從四月開始才有大幅度下跌。四月份的生意額比去年同期下跌了近40%,五月份的生意亦非常冷清。」歐洲坊身為百達翡麗、Rolex及Tudor等多個鐘表名牌的銷售代理商之一,一直吸引著許多本地及來港旅遊的表迷。Jeffery表示,內地客人與遊客無法入境對香港零售業有著一定的影響性,但集團已經在尖東地區經營超過二十年,與許多本地客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我們早在數年前開始已不再單靠遊客來維持銷售成績,有許多本地客人成為我們的熟客,憑著良好的口碑及服務,雖然年初開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但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成續仍然非常穩定。」

對於四月份開始下滑的銷售數字,Jeffery認為與疫情持續導致消費意欲下降有關,「當然各大品牌沒有新貨登場亦是一大原因。」Jeffery自稱公司在疫情開始後便已做足衞生防護措施,每間店舖的清潔、為客人探熱等一直都有做。「我們店內環境比較大,有多個獨立的VIP房間、吧檯等,能為客人提供私隱的同時,亦有助大家保持社交距離。」

與熟客保持聯繫

對於近日許多鐘表、珠寶零售店內只有零星客人,店舖職員似乎無所事事的情況,Jeffery直言事實並非如此,「其實我們店內職員都非常忙碌,因為明白到客人無法或不想上街的心情,職員會主動以不同的通訊軟件與熟客聯絡,經過長期的接觸,了解過客人的喜好後,能更容易向客人提供適合的產品,或者像朋友般交流,保持良好的關係。」

因應最近較冷淡情況,歐洲坊正是檢討現有服務及銷售模式的最佳時機,「我們為店舖職員提供了大量的培訓課程,除了提升產品知識外,溝通及服務方式亦要有所改善。我們與各大品牌合作,由品牌向我們職員更詳細地解說品牌歷史、腕表細節等,故此職員們其實比以往更要忙碌。」Jeffery認為這是提升自己及店舖形象的好機會,面對網上銷售逐漸增多,他指對腕表而言,親身體驗、佩戴才能真正感受到腕表的魅力。他承認網上的大量宣傳有助客人對相關品牌及表款提升興趣,「但始終照片與實物是有區別的,只有真的摸得到,才能讓人有所比較及選擇,所以零售店仍然是具有優勢的。」

零售業定能捱過難關

對於現時本港鐘表零售業所面臨的難關,Jeffery表現得非常有信心,「作為一項長線生意,鐘表業絕對是一個穩健的生意,因為要經營一家代理多個品牌的零售商,本身的投資額已非常大,故此零售商本身都很有實力,而且大家都經歷過以往沙士、金融危機等問題。今次的疫情總會有完結的一天,我相信大部分的行家都能捱過今次難關。」Jeffery自言做生意一定有高低起伏,市道好時有市道好的煩惱,市道不好時亦要做足準備應付問題。忍不住問他生意好會產生甚麼煩惱,他笑言:「生意好時,很多熱門產品不夠賣,有些客人會選擇去外地購買,這當然算是一種煩惱。」

作為一家代理商,Jeffery認為只有做到「有合理定價、給予消費者信心,以及良好口碑。」生意自然陸續有來,故此其經營模式並不會作太大改變。面對現時瑞士鐘表展的突發更改,明年可能要在不同時期出席多個表展,Jeffery無奈表示,「以往去表展除了欣賞未來一年的新產品,考慮買貨的成本、公關宣傳的策略外,與各大品牌主理人的相聚亦是重要目的。」

雖然現在各大表展化整為零,表展及品牌也開始嘗試B2C(Business-to-Customer)模式,但代理商作為品牌與客人之間的「中間人」,肩負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強調:「香港本地客人很多都非常有要求,我們作為專業的代理商,更需要以多年的經驗及人才去為客人介紹不同的腕表。」他認為這是一份可以長久做下去的工作,亦能傳承至下一代,「當然我仲未老到要退休。」Jeffery對於現時的工作充滿熱忱,亦對將來滿懷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