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男人

Kevin聽「軍」一夕話:浪琴吞拿魚罐COSD

先回顧一下Kevin的英國軍表夢。他最渴望集齊的三枚作品,包括前期介紹的勞力士MilSub Ref. 5513、上期報道的IWC Mark 10及Mark 12,以及今期要為大家詳細講解的Longines COSD。

解讀英國軍表歷史會接觸到很多有趣名詞,「MilSub」是勞力士Military Submariner縮寫、「MoD」代表英國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se、「十二金剛」是Dirty Dozen,乃當年瑞士共有12個品牌參與生產軍表予英國軍隊的計劃;至於「COSD」,全寫是Combined Operations Stores Depot,是指二戰時期英國戰爭辦公室屬下聯合作戰司令部。

網頁

KEVIN CHAN

腕表收藏家及迷你倉集團創辦人

Kevin開始跟我們詳談COSD的故事:「COSD在軍表界稱得上擁有神檯級地位,要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軍人使用的腕表除了外觀不太靚,機械也不是太精準,誇張點說是那時連三餐糧餉也是問題。但去到二戰時,無論財力上、科技上、裝備上都有明顯進步,腕表的發展也進入另一層次。當年美軍登陸法國諾曼第D day、聯軍打上荷蘭,英軍給散兵及特種部隊佩戴的,就包括這款COSD表,據知這時計當年深受傘兵部隊喜愛。」

Kevin搜購回來的浪琴COSD,是第一代的版本,直徑40mm,外形酷似一罐吞拿魚罐頭,擁有大表冠設計,方便潛水時也可以調校,腕表內置的12.68N機芯由Longines所製,不過表殼則交回MoD自行生產:「儲這類軍表一定要check機芯的range,如果不在range內就不是COSD了。COSD底蓋刻有不同batch數字,不同batch代表著不同任務;我手頭上的是2340,屬於第一代製品。現在市場流通的COSD不多,我估計不超過10枚;如果要找condition好的,相信不會超過3枚。軍表從來以黑色為主,白色表盤數量不多,這枚白、紅、黑配銀的配搭就更少;這表殼其實由銅製造,外面再包一層鋁金屬,因而成為銀色。」

表殼的確非一般的厚,原來內有玄機。

Kevin再跟我們分享他的抹油經驗。「拆開表底蓋便明白,腕表的表殼之所以這麼厚,是因為內裡設有緩衝空間,機芯有點呈懸浮狀態,相信是讓軍人跳降傘時有更佳的防震效能。」

拆開底蓋看到12.68N機芯。

這些軍表未必價值連城,未必有很多人認識,也未必會很顯眼,但在軍表界或Kevin眼中,這些作品都是當年英軍打過仗的重要見證,要知道二戰比起七、八十年代的不同大大小小戰爭要轟烈很多,所以那個時期的軍表意義來得更大、味道更強。Kevin更認為,看著戴著這些腕表:「真的能聯想起當年聯軍打德國、打希特拉的狀況。」

Kevin集齊他最喜愛的三枚英國軍表作品,包括勞力士MilSub Ref. 5513(上)、IWC Mark 10(下)及Mark 12(左),以及Longines COSD(右)。

如果讀者對這款COSD有興趣,其實浪琴曾在2015年復刻了這腕表,名為Heritage Military COSD,外形非常神似,內搭的是具42小時動力儲存的L619.2自動機芯,表盤數字和指針均加上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襯上軍綠色Nato表帶,當年定價大約萬多元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