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男人

John拆機芯:萬年曆陀飛輪看出Gerald Genta大師功架

Chronomen_John-Ng

JOHN NG

資深鐘表收藏家、獨立製表師及維修師傅

Gerald Genta
Ref.G4010.4

表殼:黃金
直徑:36mm
機芯:GG24自動
功能:時、分、小秒、萬年曆、月相、陀飛輪、教堂鐘聲三問

除了職業所需,John本身也算是一名表癡,幾乎任何表種都喜歡儲喜歡拆喜歡研究。不過他明顯對高複雜腕表情有獨鍾,功能愈複雜他就愈愛拆。所以就算已經拆解了兩枚百達翡麗三問表,他今期的選擇依然是三問表。又是百達翡麗嗎?不是了,是在九十年代初推出時,連百達翡麗總裁Philippe Stern都讚不絕口的Gerald Genta Ref. G4010.4,一枚結合了萬年曆、陀飛輪和教堂鐘聲三問且採用藍寶石透明表盤的高複雜腕表。

論複雜性,這枚集三大功能於一身的Gerald Genta是不會令人失望。將腕表拿上手,看看表盤看看表底,會很清楚看到機芯零件有多密集、造型有多複雜和精密,所有橋板都經過雕刻裝飾,所有零件都經人手打磨,修飾工藝以至機芯的設計水平等等,全部都是大師級數。尤其表殼直徑只有36mm,相比現今一般普通三問表都有39mm實在算小得緊要。能夠在如此有限的空間集結如此多零件,Gerald Genta製表實力之強、天份之高,可想而知。

儘管這款表的黃金表殼只有36mm直徑,Gerald Genta仍然可以為之配上較佔空間的教堂鐘聲三問音簧。一如上期介紹過的設計,這兩條長長的音簧比傳統音簧撓多一圈,而且每圈直徑和角度都不盡相同,調音難度極高。拆去表冠、自動擺陀和音簧後將機芯拿出,可看到表殼內部多個弧形空間。John解釋,這樣做可保留表殼堅固度,在擴散報時音效加強音量的同時也能潤飾音質。

不過John認為這枚Gerald Genta最令人佩服的並不只在於機械設計上的複雜性,還在於腕表的設計能夠兼顧美感和觀賞性。其一,是Gerald Genta大膽採用藍寶石水晶表盤來透視底下萬年曆系統的複雜結構,這在九十年代初是極之大膽又具創意的前瞻性設計;其二是陀飛輪搭橋的造型演變自大師的名字縮寫,兩個「G」字形設計比傳統柱狀實在美觀太多,而這個設計亦在之後的Cartier Pasha和Diabolo上得到繼承。

機芯拆解過程

01.

Gerald Genta擅於處理多邊形設計,這款表有八角形表殼、六角形表冠和按鈕、T字形表耳和圓形梯級式表圈。

02.

拆開底蓋可清晰見到自動擺陀和機芯橋板全部都有精緻的手刻花紋,與拋光零件產生對比又互相輝映。

03.

兩個「G」字搭橋既實用又美觀,而搭橋的拋光倒角手工亦堪稱完美。

04.

表殼雖細,但都採用需要撓兩圈的教堂鐘聲三問音簧,在調音上更考工夫。

05.

將陀飛輪拆下,可見其特長和特幼用來貫穿機芯在表盤顯示小秒的軸芯。John表示製作這支軸芯的難度極高。

06.

表殼內部經挖空的部份是圓弧形,可保留表殼的堅固性而又能潤飾報時音質。

07.

在九十年代初期採用藍寶石水晶表盤是相當前衛大膽的事。

08.

拿走表盤後,可清楚看到原來連萬年曆系統底下的夾板都有手工雕刻裝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