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 Submariner 之中, Ref. 6204 是神壇元祖, Ref. 6538 是占士邦表,那麼, Ref. 5512 最特別的價值是甚麼?為何 Submariner 5512 一直屬於 Submariner 最熱門型號之一?
以下三點足夠說明了一切,5512花臣多多:
它開始搭載表冠護肩的生涯,從方嘴到鷹嘴到尖嘴再到圓嘴;
它的機芯得到 COSC 天文台認證,堂而皇之在表盤刻上「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字樣;
它啟蒙了現代 Submariner 潛水表的創作構思,表殼直徑設定於40mm。
這等份量,沒理由不夠資格獨立出來談論它吧!

護肩之始祖
史上第一款勞力士潛水表 Submariner ,於1953年橫空降世,到五十年代末之間,計上 Pre-Submariner 的 Turn-O-Graph Ref. 6202 ,延伸不下八款變奏:6204、6205、6200、6536、6538、5510、5508,有些型號重疊出現於同一年份,有些型號的生產期只有一年,但它們的共通點是,表冠旁邊都沒有 crown guard 護體。直至1959年,勞力士為了防震,也為避免誤調表冠,以 Ref. 5512 帶出護肩新設計。據 Jim 的認知,初代 Ref. 5512 產量僅100枚左右:「存活下來的第一代 Ref. 5512 估計只有三分之一,表面狀況良好的又只佔其中三分之一,所以市場上優質的首代 5512 大概僅存十數枚,據我所知香港獨霸當中的五、六枚,非常厲害了。」

早期創作「方」案
早期 Submariner 的直徑只有 38mm ,是 Ref. 5512 推動變革的,個子增至 40mm ,往後的近一甲子,都是 Submariner 潛水表的標準模階,要到去年才再加大那舉足輕重的 1mm 。 Ref. 5512 增加了 2mm ,也增設了護肩,造型約可分成四個階段。「59年初代5512的設計為方嘴(即護肩尖端呈方形),但因為不便調校時間,後來逐漸改良形狀,60年左右換成勾形的鷹嘴,然後是61至63年的尖嘴( PCG, pointed crown guard ),最後才是63年之後的圓嘴。」
面目多變
區分 Ref. 5512 的表面可以很簡單,1959至65年為瀝架面( gilt dial ),1965年打後屬於粉面( matte dial );但又可以很複雜,區區一個型號,可以有8至10種不同表面變奏。「可以是最罕有的369,可以是兩行字或四行字,可以是 meter first 的四行字,還有 chapter ring 線框、 underline 、 maxi dial 、 long text 長字等等,畢竟這麼多年勞力士可能找來不同生產商製作表面,彼此手法不同,出來的效果也有微細分別。」
認證先鋒
「較Ref. 5512早期的Submariner,6:00位置大抵只有『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的字樣,後來Ref. 5512換上『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的字句,見證著腕表通過COSC天文台認證的歷史里程碑,走時誤差規範於每天僅有+4至-6秒。」Jim更補充,1962年Ref. 5513開始投產,和5512的生產階段重疊,但前者沒有COSC認證,表面只出現兩行字,整體價格亦以5512較高。

據Jim了解,要是一枚備有表圈12:00紅色三角、chapter ring加上方嘴的第一代Ref. 5512,去年有藏家叫價150萬。「如果要找入門的瀝架面款式,平均約需40至50萬,要是粉面更相宜,價位大概20萬。」古董勞力士的世界,果真豐儉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