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積家包場高先電影院,舉行Reverso九十周年展覽,放眼表壇,是近期難得一見的盛事。坐鎮展覽的除了昔日的Reverso原型,還有今年的話題作 Jaeger-LeCoultre Quadriptyque Calibre 185 四面神。四月時Watches & Wonders只能線上看,展覽當日第一次近距離觀賞真身;然後再不久,終有機會親手觸摸及拍攝這枚年度最複雜的腕表,第一身的感覺是,體型和平常Reverso沒多大分別啊!
但別忘記,這是史上首枚四面顯示的腕表,前前後後座擁11項功能顯示。
也請留意,腕表限產10枚,已經悉數名花有主,腕表定價為135萬歐羅,折算港幣逾1,200萬,不是說市道不景嗎……

九十周年大件事
進入千禧年之後,積家忙不迭建立製作複雜表的深刻形象,2003年Hybris Mechanical系列的誕生,正是大顯身手的擂台,再遇上Reverso周年慶典的日子,總有一枚半枚超複雜作品面世,例如Reverso 75周年的三面表盤Reverso Grande Complication a Triptyque(2006年)、80周年的拉蓋三問表Reverso Répétition Minutes à Rideau(2011年)、85周年的Reverso Tribute Gyrotourbillon(2016年),事隔5年,Hybris Mechanical系列再重擊出手,以四面顯示的Reverso Hybris Mechanica Calibre 185 Quadriptyque(2021年)祝賀Reverso九十大壽。

四比三取勝
Quadriptyque跟Triptyque的分別到底在哪裡?三面Triptyque在2006年也刷新了腕表顯示的紀錄,份屬當時第一枚可三面顯示的腕表,擁有18項功能,尺寸約56 x 38mm,厚度為18mm;Quadriptyque再寫下四面顯示的里程碑,內藏11項功能,白金表殼尺寸約51.2 x 31mm,另厚15.15mm。總括而言,Quadriptyque是Triptyque的進化版,增添一面功能顯示,但體型卻不升反降,15mm的厚度,幾乎就是一般複雜表的水平,戴著去風騒一下對手腕也不是苦差。

四面和三面的對比,是 Jaeger-LeCoultre Quadriptyque 用盡了每一面,連基座的背面,也變成天文顯示的腹地。但品牌創作腕表時,已訂下天字第一號規條:不可犧牲佩戴的舒適度,看過成品,目標是馬到功成了。
四面顯示甚麼?
第1面:小時、分鐘、陀飛輪、萬年曆、大日曆、星期、月份、閏年、晝夜顯示
第2面:跳時、分鐘、三問
第3面:北半球月相、交點月運周期、近點月運周期、月份、年份
第4面:南半球月相

六年研發,百年沉澱
腕表內藏的Cal. 185,研發過程歷時六年,結果有甚麼過人之處?飛行陀飛輪、瞬跳萬年曆、大日曆、1,111年精確月相等,對Quadriptyque來說沒甚麼大不了……但在打簧報時和天文顯示範疇上,Quadriptyque又再展現超凡實力,別人只能望其項背。

聲級打簧
先說打簧報時方面,品牌累積逾150年生產打簧機芯的經驗,歷年出產的作品超過200台,屈指一算,積家大約生產過1,200多台自家機芯,鳴響機芯足足佔據六分之一,比例不可說不高。這次 Jaeger-LeCoultre Quadriptyque Cal. 185更加像結集近年破格打簧機制之大成,比如2005年面世的水晶音簧,將音簧直接固定於水晶玻璃,達致更佳擴音效果;又有2006年問世的方形音簧,增加音鎚與音簧的接觸面;再有2009年誕生的Trebuchet天秤鎚,借鏡投石機的原理,強化敲擊力量和速度。
今年再創新猷的是,品牌改良了自2014年研發的消除靜音時距機制,徹底消掉報時和報分分之間的靜默時間,即使不用報刻,也再沒任何尷尬的停頓dead air。

天才顯示
多得四面表盤,腕表可容納更多顯示,例如新增的第4面(即基座背部),便發揮互補互助的作用,第3面出現北半球的月相,南半球月相就交托第4面負責了,月亮由玫瑰金製成,星空圖則採用藍色漸變漆面。積家這次也開創先河,在同一腕表上一併顯示三項月相資料,包括會合周期、交點周期和近點周期,可計算出日食、月食和超級月亮的出現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