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 Seiko今年慶祝推出60周年,這麼大的日子,怎會只有4枚藍面新紀念版。原來他們一直密鑼緊鼓研製了一枚新機芯9SA5,仍是Hi-Beat 36,000高頻運作,依舊是每日誤差+5至-3秒的高精準度,動力儲備量卻由55小時大幅提升至80小時。第一枚用新機芯出場的Grand Seiko黃金表(SLGH002)也換來全新設計,比現役Hi-Beat更纖薄。

今次這枚新機芯可以說是60年前開發出第一枚9S機芯之後,另一枚最重要的Grand Seiko機芯。他們本身的Hi-Beat機芯,高度準確,性能本已相當好,新的9SA5自動機芯一切優點不變,卻能帶來更長的80小時動力儲備水平,全靠他們開發了一個新擺輪、新擒縱系統,並將機芯結構重新布置,三面夾攻令機芯效能大幅提升。

這個全新擒縱系統是Grand Seiko自行開發,原有設計是擒縱輪(escapement wheel)傳送動力給擺輪時,中間要經過擒縱叉(pallet fork),現時變成一擒一縱的其中一個方向,直接讓擒縱輪與擺輪連上,少了一重轉接,加上擒縱輪和擒縱叉均由先進的MEMS技術製成,可造得十分精準,動力傳送效能因而大幅提升。

另一個新設計是擺輪,游絲是free sprung(無卡度)設計,並由之前的扁平(flat spring)放置改為overcoil,即尾段會捲曲回游絲的上層,令游絲一收一放時仍穩定地保持同心性。他們為了這個設計做過8萬次模擬測試,證實擺輪游絲在各個不同方位的等時性都相當高。

第三項新設計是將發條鼓系統和傳動齒輪組(gear train)用水平式方法連接,減低機芯的厚度,現在新機芯只厚5.18mm,裝到表殼裡,腕表只厚11.7mm,比現役厚13.3mm的Hi-Beat大三針設計薄了1.6mm。數字看似不多,但戴在手上應會減到相當顯著,尤其表殼直徑達40mm。

配上這枚新機芯的特別版黃金殼上陣,只造100枚,表殼造沿用1967年的44GS為主調,由於它比之前的設計纖薄,所以其他細節適量fine tune過,例如表耳造得寛闊一些,希望戴起來會更貼手;另外指針和刻度亦比舊設計闊大,整枚表由內到外代表了Grand Seiko已發展至另一個新層次,他們亦明言,日後的新表將會以這款新機芯為基礎出發。最先出場的這枚黃金表,預計今年八月可以正式發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