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談及的百事圈GMT-Master,不是2018年的鋼版GMT-Master II 126710,而是最原汁原味、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產的「百事」,包括早期兩代的GMT-Master Ref. 6542和Ref. 1675,近代雙色表圈的熱潮,靈感都是拜它們所賜。
勞力士的腕表,不少都是因應實際需要衍生的tool watch,上世紀五十年代,二戰後催生蓬勃的航空業,首架載客民航機誕生,之後勞力士便受美國泛美航空委託,生產飛機師專屬的工具表GMT-Master。
機師和占士邦專用
占士邦佩戴Submariner深入民心,其實七、八十年代飾演占士邦的羅渣摩亞,也曾被鏡頭捕捉到手上戴著GMT-Master。腕表又暱稱為「Pussy Galore」,源於1964年占士邦電影《Goldfinger》之中,佩戴此表的邦女郎Pussy Galore。
「GMT-Master的創作原意是專為飛機師而設,經過長途飛行之後,了解不同的時差,並以紅色代表am,藍色代表pm。GMT-Master的前身是Turn-O-Graph,配備第一代擰圈,啟發了GMT-Master規格中最重要的雙向旋轉表圈。」
第一代樹脂表圈Ref. 6542
最早期的GMT-Master,份屬投產於1954至1959年的Ref. 6542,潛水深度只有50米,表冠不設護肩,紅藍表圈以樹脂製作。「100枚樹脂表圈Ref. 6542之中,可能有95枚出現損壞,皆因表圈和表盤一樣搭配radium鐳夜光物料,日子久了,輻射會侵蝕樹脂造成破損。」平常Jim很少特別看待古董勞力士收藏,畢竟滿臉痕跡,更有歷史印記價值,唯獨Ref. 6542例外。「個人極少極少旋扭它的表圈,一不留神,弄壞了樹脂面便大件事了。」品相好的樹脂表圈Ref. 6524,動輒叫價150至200萬,難怪Jim格外小心翼翼。
第二代鋁圈Ref. 1675
Ref. 1675投產於1959至1980年,產期長、期數多,細節分野也多,要完全學懂掌握這本「百事」全書,少點功力勤力財力也不行。「Ref. 1675比Ref. 6542碩大了2mm,採用鋁面鋼圈,再沒含有輻射的radium夜光。表冠上下設有護肩,最罕有的是鷹嘴設計,另有平面一點的方嘴款式。早期的Ref. 1675採用細三角形紅色GMT指針,後來才轉用大紅針。」GMT-Master除了標準的表面布局,還有underline面、double swiss面,又或沒有「Superlative」字樣的OCC面,價值分野極大,Jim透露一枚double swiss面的GMT-Master,身價可達80萬,比標準版本高出數十萬。「Ref. 1675亦有瀝架面或啞面之分別,出自Singer、Beyeler或Lemrich等著名表盤廠,瀝架面最少有五個不同期數,啞面更多達八期。」

GMT-Master最有趣的地方,是可替換不同面圈,像Jim形容,有如換衣服般增加佩戴的樂趣。「近年古董GMT-Master開始熱門起來,有紅藍圈也有黑圈,不對期也可更換增強新鮮感。一塊樹脂圈可索價35萬,較特別的粗字圈約要6萬,而一般的大約兩萬有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