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芯聲

George Tong珍藏:貝母神雕

當George把腕表端出來,先讓我們估一估屬於哪個品牌?雖然表面沒一粒文字,但從陀飛輪搭橋的Place Vendome造型,以及鮮見的貝母雕刻工藝,還是有一點兒端倪看得出來(實在不知道答案?大圖有腕表型號,下文亦有交代!);

另外,宛若山水畫的珍珠貝母雕刻,出自何位高人手筆?得到素來崇尚工藝的George青睞,自然不是泛泛之輩,那就是雕刻大師Olivier Vaucher,以不同色澤的珍珠貝母,堆砌出海邊小屋風光,2007年George驚鴻一瞥,大呼nothing like it 無可比擬!

Chronomen_George-Tong

GEORGE TONG

資深腕表收藏家

大牌寵兒
工藝表欣賞多了,沒理由沒聽過Olivier Vaucher的名字。這位master engraver於日內瓦開設工作坊,在各大品牌心目中等同信心保證,Hermes Arceau Tigre的漸變琺瑯表盤、Richard Mille RM19-02 Tourbillon Fleur的開花雕刻、Van Cleef & Arpels的逆跳仙子等,同屬大師傑作。Olivier Vaucher真正讓George留下深刻印象的出品,其實是江詩丹頓250周年的Masques面具系列:「表盤十分漂亮,工匠花上數月才能造成一塊表盤,加上限量生產,極度搶手。」

不能抗拒的表盤
面具系列大收旺場,Olivier Vaucher也得到Van Cleef & Arpels賞識,2006年開始構思貝母雕刻的Landscape系列。「VCA參照1925年的首飾盒設計,情商Olivier Vaucher將其珍珠貝母砌成的風景畫移植到表盤,2007年SIHH期間,品牌展示已完成雕刻的那一片表盤,第一眼已經喜歡到不得了,更是我第一次不用看到整枚腕表成品,光憑表盤已決心購買的經歷。」因為Van Cleef & Arpels不會自製機芯,於是向同門Piaget借來600P陀飛輪機芯,然後George還可按心水選擇腕表配搭,包括白金表殼和baguette-cut鑲鑽表圈,表背用上貝母夾板,陀飛輪小窗配備鑲鑽框架,還刻上「Piece Unique」孤品字樣。

「超時」空傑作
還在構思階段的時候,Olivier Vaucher預計每一片貝母雕刻表盤的製作工時約150小時,但工藝大師就是有精益求精的脾性,埋單計算,遠遠超時工作。「Olivier Vaucher造第一枚表盤時太過努力,最後足足花上350小時才完成,當時我還跟品牌打趣說,收取我150小時的成本便好了,不要額外計算那200小時的超時費用……」之後Olivier Vaucher繼續為品牌製作了多枚Landscape款式,但在George眼裡,畢竟第一枚才最鬼斧神工。

親身尋「母」
Olivier Vaucher曾表示,接下VCA這趟任務,最大挑戰是搜羅配合構圖的貝母材料。「當時市面上沒那麼多colourful的珍珠貝母,他要親身飛往大溪地,聘請潛水員尋找指定顏色的貝母。」

George直言,這種貝母雕刻表盤,難度更勝彩繪表盤。「珍珠貝母十分堅硬,雕刻時稍一失手,便無從補救。而且成色天然,不能人工改色,要謹慎搜尋合適原料,再根據手頭上的材料組成心目中的圖案。這表盤的工藝是world class的,猶如一枚art piece,愈看愈喜歡。」

目前為止,George擁有只此一枚的Olivier Vaucher出品:「暫時其他作品的水平都及不上這一枚,將來有沒有機會?看緣份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