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芯聲

George Tong珍藏:Gronefeld 難得知音人G

如果Gronefeld是俞伯牙,George可能就是鍾子期;Gronefeld的恆定動力腕表,不識泰山者以為只是小三針,但對知音George來說,複雜「簡單化」、「低調化」,底蘊for those who know,也是不錯的趣味體驗。伯牙摔琴謝知音,Gronefled就珍而重之對待George這位長期知音人,將恆定動力表的一號機芯預留給他,表盤9:00位置的旋轉裝置,彷彿為George奏起高山流水的曼妙韻律。

全買Gronefeld創作
說George是Gronefeld天字第一號粉絲,其實沒多少誇張,這對荷蘭籍兄弟的出品,大部分都成為了George的囊中物。

Chronomen_George-Tong

GEORGE TONG

資深腕表收藏家

「One Hertz是讓我感動的第一枚;拿下日內瓦製表大賞GPHG最佳陀飛輪的Parallax Tourbillon,是我的第二枚Gronefeld腕表;之後輪到這枚1941 Remontoire,我是在2016年預訂,2017年收貨,購買時它還沒被GPHG最佳男裝表的榮譽黃袍加身;至於1941 Principia則是暫時最後一枚擁有的Gronefeld了。」嚴格來說,Gronefeld成立以後的第一個創作,應該是Christophe Claret代工機芯的Minute Repeater,但George認為那不算是十分成功的出品;而Gronefeld最近期的Decennium Automatic Tourbillon,只是將自動機芯和陀飛輪結合,因為George本身已有Parallax陀飛輪和1941 Principia自動表,沒甚麼意義重覆購買才作罷。

荷蘭光榮
因為Parallax Tourbillon大獲好評,促使Gronefeld萌生創作簡單complication的念頭,所以才有這枚1941 Remontoire的出現。「聽聞如果腕表擁有三個以上的complications,GPHG裡頭就要轉去參選複雜表,幸好它只有一個恆定動力功能,可保留於男裝表界別,最後亦不負所望勝出。以一個荷蘭獨立製表人的身份,在瑞士高手雲集的比賽裡,先後兩奪GPHG殊榮,實屬很了不起很架勢的成就。」

自選細節
Parallax Tourbillon功能上衍生出1941 Remontoire,也啟發了後者的銷售模式,前者可選白金或玫瑰金表殼,後者變化更多端、選擇更多。「Remontoire有不同表盤、表殼甚至皮帶款式選擇,因為先前我的Parallax Tourbillon採用了玫瑰金殼白面,這次Remontoire便改選白金殼黑面,刻度挑選三文魚色,並要求短身一點的皮帶。」後期Gronefeld更情商Kari Voutilainen合作,為1941 Remontoire操刀Guilloche表盤,Gronefeld亦體貼地通知George全新設計選項,然而因為George早已預訂,改動需要外加四個月之久,故此George決定維持原狀便好了。

1941 Remontoire不設表殼號碼,那George要求第一號或獨一無二作品的堅持如何是好?「Gronefeld很好地為我預留188台機芯之中的第一號作品,在機芯擺輪附近位置刻上『1/188』的編號。」

有麝自然香
George認為1941 Remontoire最厲害的地方,是含蓄的複雜,外面的人以為只是普通的腕表,其實暗藏絕世武功。「MB&F Black Frog是新奇趣怪的設計,大家一看便感覺它很巴閉;然而有些表像1941 Remontoire般,是『for those who know』的,識貨之人才懂得欣賞。」腕表重點在9:00位置的旋轉小碟,每八秒急速轉動一次,證明恆定動力的secondary barrel已上鍊準備好。「我問過Gronefeld如何造到每八秒旋轉一次,答案是機芯裡有一個近似power reserve indicator的東西,每過八秒,會指示動力耗盡,並觸發到主發條再次輸送動力。」

George喜歡1941 Remontoire夠薄、夠輕,佩戴時舒適度極高。「機芯的搭橋以不鏽鋼製成,並非慣常的德國銀。在不鏽鋼上打磨是極蝦人的,但紋理可stay there forever,這亦是普通人不容易察覺的細心位,同樣地,for those who kno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