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壇動向

Corum 2020新表: 貼地銅表,藍綠登場

世界變得真快,率先離開Baselworld的Corum,在北京請來胡兵作嘉賓發布新表,原來只不過是去年3月的事。

今年Basel翻天覆地,品牌新表沒受影響努力發放,不過地點不同了,我們在西九ICC香港Corum總部,邊望維港景色,邊欣賞年度力作。(Text:Ringo/ Photo:Douglas)

Admiral 42 Automatic Bronze Blue/Green

Corum出銅表,是理所當然,配襯的是藍及綠色,更是順理成章。

品牌早於1955年成立,5年後的1960年就推出了以航海時計為要旨的Admiral海軍上將系列,最signature的 icon是採用了12邊形表殼,以及表盤內以12面航海旗幟代替傳統的時標。如果表迷記性好,會記得這個腕表系列曾是美洲帆船賽Admiral’s cup的贊助商,多年來合作推出過不少作品;只不過這關係於2017年暫時取消,所以腕表名字也刪減了「Admiral’s cup」字眼。60年來Admiral經歷過不少變化,例如2013年衍生了AC-One系列,依舊採用十二邊形表殼,不過表冠部分採用了更剛陽的元素,尺寸也改用較大的45mm。

說回銅表,黃銅就是為向古老船隻物料致敬而來。

藍及綠色也不用來解釋吧,出到汪洋大海,舉目就是這兩色調吧。

Corum早早就推出過Admiral AC-One 45銅殼計時表,去年更以藍面及綠面再衍生Admiral Legend 42 Bronze銅表,大中華版各限量99枚,坊間反應熱烈,也拜定價相當進取所賜,瞬間沽清也屬意料之事。食髓知味,今年再變奏了Admiral 42 Automatic Bronze Blue/Green版本。

不用photo hunt,去年跟今年版本的最大分別,是表盤的小時刻度,由彩色ICS航海旗時標,改為5N紅金顏色;表帶亦由黑色的鱷魚皮,改為今年的藍配藍、綠襯綠,使整體色調更一氣呵成。沒變的是銅表圈同樣經過獨特的緞面磨砂處理,具防水50水能耐,也能通過透明表底蓋窺看可儲能42小時的CO 395自動機芯的動作。(各限量99枚,$39,000)

Admiral 45 Tourbillon Openworked

鏤空版不是難造,難的是造得通不通透、漂不漂亮,去年Admiral帶來兩款Openworked作品,一個是自動版,另一是陀飛輪版,驟眼看只是表盤的6:00分別有擺輪及陀飛輪在飛舞,漂不漂亮市場早已給予一記積極的回應。去年的陀飛輪版採用了鈦金屬表盤,搭載的是CO 298機芯,今年表殼改為5N紅金,表圈則使用經黑色PVD處理的5級鈦。

Admiral的鏤空設計充滿平衡布局,表面的12個航海旗延伸成搭橋,固定了3:00位置的72小時動存顯示、9:00位置的3分鐘累計器,12:00是發條鼓,與之相對6:00位置的,則是陀飛輪的飛躍舞台。大家或許疑竇,為甚麼不是30分鐘累計而是3分鐘?原因是品牌很重視三位一體的理念,所以大家會察覺品牌標記下有3片花瓣、瑞士廠房由三幢大樓組成,所以3分鐘累計盤亦是同氣連枝的心思設設。(限量18枚,$553,000)

Lab 01

品牌的Lab系列前年誕生,看到名字便知道充滿實驗性及玩味,不會局限於世俗的框框,也確實,這腕表系統正是品牌決心在「傳統與試驗」、「過去和未來」之間建立的橋樑。

品牌曾在Lab 01首次帶來酒桶形表殼,也初嘗試把大馬士革鋼放於這系列。也看看它的設計充滿了很多創新元素,如鏤空表盤夾雜很多不規則圖案,顏色及材質配搭也以搶眼為前題;更估它不到的,是表殼兩側嵌入了兩片橡膠、時分針兩側的橡膠片也添上Superluminova夜光塗料。還有還有,表盤右上角的微型擺陀特別經過漩渦紋處理,上鏈時大家會看到與別不同的視覺效果。

這枚30 x 32mm的酒桶表殼以經黑色DLC處理的5級鈦製成,鮮橙及天藍色布滿表盤、表殼側及表帶不同位置。(限量99枚,$116,000)

Golden Bridge Rectangle

Corum的Golden Bridge一向是很好的創作舞台,因為所有複雜的零件都集中在中央的機芯部分,即是左右兩邊都可以讓設計師天馬行空地創作。之前大家都見過不同形態的搭橋、金屬線條,去年甚至帶來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飛龍。

金橋系列悠久以來配上的是較優雅的酒桶表殼,後來衍生了圓殼,運動感大了,創作空間亦豐富了。今年再來的變奏是長方形,身軀尺寸為29.5 x 42.2mm(只厚9.3mm),初看有點不慣,戴上手會覺得不失大方優雅,有白金、紅金及這款在紅金飾以人手雕刻的版本,它們都搭載CO 113手動上鏈機芯,能存40小時,防水30米。($319,0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