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男人

潛探歐米茄 Omega Seamaster

Chronomen_Eric-So

ERIC SO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

對現今製表業來說,潛水表的數百米防水深度,已經不再是甚麼複雜技術。但在上世紀初當腕表尚在發展階段初期,腕表的防水技術無論由設計概念、至製作技術水平,均未能讓表匠可以從容地為腕表提供高度防水效能。直至大約二十年代初期,Rolex及Omega是少數開始著手研究腕表防水功能的表廠。其中Rolex的Pre-Oyster兩重外殼設計,以及其後採用旋入式底蓋和表冠的1st Oyster,均屬當年的代表之作。至於Omega方面,他們於1932年發表雙重外殼設計的Marine型號,也是Omega第一代的防水腕表,所謂的雙重外殼防水設計,主要是把原本載著腕表機芯的第一重外殼套進另一個尺碼較大的外殼之內,把最容易出現入水問題的表冠和底蓋兩個隙罅部份完全密封,從而達至防水功效。

這種古代密封外殼設計,以今天的準則來說絕非最佳做法,但當年的確能夠有效成功地減低表殼入水的風險,是旋入式底蓋和表冠還未面世前,比較創新而又具備真正防水效能的設計。它為整個Omega防水腕表發展史奠定了基礎,亦帶出了今天Seamaster系列在專業潛水腕表市場上的重要地位。

Seamaster History 1940s–1960s

對Omega來說,他們最著名的防水腕表,便是以Seamaster名字出現的專業潛水系列。多年來Seamaster這個名字好像離不開與水有關的活動,但是Seamaster系列其實也並非一開始便是以專業潛水為製作目標。Seamaster名字首次出現於1947年,當時產品一點也稱不上為潛水腕表,甚至連基本防水能力也存疑,當時所生產的只是配備時間顯示的簡單款式。Seamaster起初一般採用手上鍊機芯,而且絕大部份只配備細小尺碼外殼、直徑一般少於35mm,款式絕不能跟運動扯上任何關係。當年在Seamaster腕表的表面上,除了時、分、秒指針外,就連最基本的可旋式外圈也欠缺,所以早期Seamaster絕非潛水腕表系列。由1947年首次面世至六十年代中,Seamaster無論在外形設計或功能都起了很大的轉變,可惜防水能力上仍未見有很大的改進。這個情形一直維持到六十年代中後期,Seamaster才正式以潛水功能為重點設計概念。

1970s

踏入七十年代,運動腕表開始大行其道,更以潛水表市場的競爭最為激烈,無論防水能力、尺碼以至外形款式均有重大改變。除了較大尺碼腕表的出現,七十年代亦出現過不少外形奇特、極具創意的款式。而最為人所認識的,莫過於是七十年代初面世的兩枚高規格潛水款式,分別是一枚1970年面世、擁有600米防水效能、於外殼上設有獨特紅色按掣鎖、被冠以Ploprof名字的自動上鍊Seamaster;以及另一枚大約於1972年面世的概念型潛水表Seamaster 1000M。外形線條上Seamaster 1000M比Seamaster 600簡單,但卻具備史無前例的1,000米(3,300呎)防水能力。Seamaster 600 Ploprof外形獨特,Seamaster 1000M則非常罕有,以至它們今天均屬Seamaster系列最有收藏價值的兩款腕表。當時為了挑戰防水能力的極限,兩者均採用密封式底蓋及旋入表冠設計,底蓋及外殼連成一體,這樣便有效減低腕表入水的風險。

Seamaster 600, circa 1970

約面世於1970年的這款Seamaster 600自動潛水表,擁有600米防水功能,亦由於當時Seamaster 1000M尚未面世,所以當時乃是品牌擁有最高規格的潛水腕表。Seamaster 600的最特別之處,是附設在外殼上、用作解除可旋式外圈鎖的一顆紅色按掣,外形線條極為與別不同。此外其貌似表冠的部份,其實只是一個用作鎖緊表冠的旋入式表冠鎖,而且這個表冠部份,同時也是一個手動式的氣壓調節閥,每當返回水面後,只要把表冠鎖鬆開,便可把腕表內多餘的氣壓排出。外殼設計方面,這款刻有Ref. 166.0077的腕表,採用了密封式底蓋設計,使外殼在結構上相比可拆除底蓋的表殼更加堅固、更可靠。機芯方面,採用的是一台Cal. 1002自動上鍊、具備秒針掣停(hacking)功能的機芯。

Seamaster 1000M, circa 1972

首次面世於1971至72年間的Ref. ST166.0093自動上鍊深海潛水腕表Seamaster 1000M,是Omega生產史裡面,唯一生產過擁有1,000米防水功能的機械式潛水腕表。當年Omega為了對這枚腕表進行實際測試,曾自行研製了一套模擬真實深海環境的系统及相關測試實驗室。其後更於1975年透過與美國一間專門負責海底工程的公司International Underwater Contractors(IUC)合作,把這枚腕表安裝在一艘微形潛艇「Beaver Mark IV」號上,把腕表送到深海1,000米,並成功進行實地測試。至於機芯方面,這枚Seamaster 1000M所採用的23石、Cal. 1002自動上鍊款式,乃是Omega自動上鍊機芯型號當中,厚度較簿的一款(大約只有5mm),而且它亦備有可透過表冠在把秒針「掣停」來作精準調校的Hacking功能。過往Omega的生產歷史之中,除了這枚採用自動上鍊機芯的Seamaster 1000米防水腕表,七十年代末亦製作過另一款採用電子石英機芯的Seamaster 1000米款式。兩者均非常罕有,根據記載它們均屬Prototype型號,產量少兼且當年只有極少數量流入市場,極具收藏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