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方方,何以成為百年經典?1917年問世的Cartier Tank向來以優雅矩形示人,這樣以直邊框起時間的設計看似劃下了界線,但事實是這個表系在往後歲月中不斷蛻變進化,並持續以當代視野革新設計,使其與每一個年代連繫在一起,無論何時,都散發著令人心動的恆久魅力,這也許就是Tank深受男男女女、名人明星喜愛的原因。
今年,Tank系列再以壯盛陣容出擊,25款新表橫跨多個款式,除了原有分支的新款,Tank Normale與Tank Cintree也於傳承經典的Cartier Prive系列與Les Reeditions de Cartier系列上以新表姿態回歸,款式之多令人目不暇給。但當然,經典元素始終不變,所展現的是跨越百年的傳奇之美。

從陸地駛入腕上的坦克

走過百年歷史長河,Cartier的Tank系列以各種造型、功能與材質歷久彌新,已然成為經典。回首一切的起點——1917年的Tank Normale,這款表是怎樣誕生的呢?Cartier創辦人之孫Louis Cartier在1904年設計出首款能戴上手的鐘表Santos,取得空前成功,也讓品牌成為了製表先鋒,並啟發了他繼續創作其他腕表。而在一戰期間,法國研發的超輕型坦克「雷諾FT-17」也令Louis Cartier深深著迷,砲塔的圓、主體的正方與履帶的長方等幾何形狀大大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對幾何線條與抽象造型的探究很快便化為新表的設計美學,表殼形似車身,垂直表耳宛如坦克履帶,表盤指針則可見小小圓形。他將這款表簡單直接地取名為「Tank」,直指靈感起源,也藉由這一源自軍事裝備的強悍威名打響名堂。
在製成之初,Louis Cartier曾將Tank Normale的原型表贈予美國歐洲遠征軍總司令John Pershing。但這款表後續產量不多,即使到了1919年正式開始發售時,仍未作大量生產。到1920年代初期,Tank日漸受到矚目,推出市場的數量才慢慢增加,也衍生出Tank Louis Cartier、Tank Francaise、Tank Americaine、Tank Cintree等各個分支,日漸受到名人青睞,慢慢蛻變成我們現時所熟悉的模樣。
是起點,也是新開始
今年,Cartier將這遙遠的起點帶回現代,以Cartier Prive系列第七款作品重現Tank Normale的經典設計。垂直平行的表耳、表身的俐落線條、精雕細琢的表盤、藍鋼指針、鑲嵌凸圓形寶石的表冠等久經淬鍊的細節依舊,亦保留了原版的整體比例和斜面藍寶石水晶鏡面。不過,新表也與現代美學風格巧妙結合,以32.6 x 25.7mm的尺寸走到現代,並搭載070型手上鍊機芯。這次除了最有傳統韻味的鱷魚皮表帶款式,亦推出了首次結合黃金和鉑金鏈帶的新款,表鏈呈現細膩緞光,表耳和表殼邊緣則經拋光處理,共塑渾然一體、光影有致的流暢感。
與此同時,Cartier也帶來了另一種新意:當最原始的Tank Normale遇上鏤空機芯。由此所打造的Tank Normale Skeleton搭載9628 MC型手上鍊機芯,乍看之下會以為只是結構更通透,細看卻會發現上面的細節實在多得令人驚喜。首先,時針是以24小時而非12小時顯示;其次,鏤空設計相當有心思,上方可見光芒四射的太陽,下方則可見飾有細緻紋理的彎月,配以上淺下深的漸變效果,展示出一幅日月更替的景象,象徵晝夜變化。這個版本35.2 x 27.8mm大小,同樣設有鉑金及黃金款式,限量50枚,另設限量20枚的鑲鑽款,更添動人光彩。
Tank 簡史
從直線到弧線,從正方到長方

在首款Tank推出的短短兩年後,Tank Cintree就登場了。這款表的誕生背景眾說紛紜,真正開始設計的日期亦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款表是將長方形設計引入Tank造型世界的重要一步。這是Tank的第一個分支,讓Tank從筆直的方形表殼變化出細長的弧形表殼,命名中的「Cintree」(在法文中意指「彎曲」)亦正正源自於此。這樣微彎的表身更能舒適自然地貼合手腕,也就是說,這也是以實戴體驗為考慮的一種設計。除了造型大膽,表上彎曲且極其纖薄的造型,也令人好奇要如何在表內放置機芯。如此種種都為Tank Cintree蒙上一層神秘面紗,其優雅弧形的殼型更十分得寵,在推出之初已經引起了很大迴響。
直到現代,Tank Cintree也無疑是最受歡迎的Tank腕表之一。若非如此,這款表就不會一次又一次地現身在品牌近年的復刻名單上。繼2021年推出過百周年的黃金紀念版後,今年Tank Cintree又一次登上Les Reeditions de Cartier系列的舞台,被重新演繹還是於1921年問世的Tank Cintree腕表,限量150枚,相信會讓藏家們一見傾心。鉑金表殼、表冠鑲嵌的凸圓形紅寶石所結合而成的面貌精緻華貴,也藉著這種珍罕的配搭,紀念Tank Cintree鉑金腕表問世百周年。腕表直徑為46.3 x 23mm,表厚僅6.03mm,相當纖薄,還搭載9780 MC型手上鍊機芯,分鐘軌道、羅馬數字時標、蘋果形藍鋼指針、「蛋殼」色調表盤及針扣式表扣等標誌性元素則與經典Cartier風格一脈相承,而細節亦更為講究,垂直表耳經拋光處理,橫向部分則經啞光處理。看得出來,這款表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其精緻細膩感已超越了經典。($283,000)
線條繼續變,風采依然

Tank Cintree之於整個系列的地位無需多言,在1989年衍生而成的Tank Americaine亦側面印證了其重要性。在前作弧形表殼的基礎上,Tank Americaine所展現的是更親民、更有活力的設計,其長方形表殼更修長,表耳也更圓潤,搭配Cartier第一款可調校表帶及1910年獲得專利的摺疊表扣,還是品牌第一枚弧形的防水腕表。
跟其他Tank分支款式一樣,Tank Americaine一直緊貼時代的步伐而調整面貌,像今年就再度迎來改款,品牌工作室這次將重點放在表身線條上,輪廓弧線稍微調整,更精緻且貼服。殼型亦更為纖薄緊湊,有28mm的迷你款,厚6.5mm;35.4mm的小型款,厚6.8mm;44.4mm的大型款,厚8.6mm,表盤的比例也因應表殼而作出了調整。迷你款和小型款搭載的是石英機芯,大型款搭載的則是全新1899 MC型自動機芯,有不鏽鋼、18K玫瑰金及18K白金不同材質可選。迷你款和小型款還設有鑲鑽款式,並配有皮革表帶及鏈帶。這款金屬鏈帶專為新表而設計,刻面鏈節經拋光處理,光彩迷人,細節做得很到位。(玫瑰金大型款$132,000、玫瑰金鏈帶迷你款$210,000)
簡化經典,變出無限創意

Tank系列各款腕表的設計可說是相輔相成,正如Tank Cintree延伸出Tank Americaine的設計,初代Tank Normale自然也啟發了後續的設計,1922年推出的Tank Louis Cartier正是其一。在前兩款腕表取得不錯的反響後,當時Louis Cartier認為需要再推出一款表,讓Tank進一步打動表迷的心。他從Tank原型腕表的造型出發,卻又再一次跳出方形框架,將表殻稍稍延伸拉長,表耳則改得更纖細精緻、邊角更顯圓潤,整體線條自然流暢。由此製成的腕表加入「Louis Cartier」的名字,是在Tank Normale之外被視為最經典、最有原版韻味的款式。及後還有進一步簡化表盤的款式登場,留足了空間讓品牌可以發揮創意,融入不同的大膽配色和圖案。
今年Tank Louis Cartier推出的四款新表可謂五光十色,尺寸均為33.7 x 25.5mm,搭載1917 MC型手上鍊機芯。其中兩款玩的是幾何圖案設計,營造出光影柵格效果,18K黃金款的方格相對小一些,有種近似馬賽克拼圖的風格;18K玫瑰金款以不同大小形狀的方格與線條、微妙的色彩變化吸引視線。
另外兩款新表以酒紅色或綠色真漆表盤配搭同色系鱷魚皮表帶,表盤上不設羅馬數字時標或分鐘軌道,將焦點放在用色上。這種再現八十年代單色復古美學的設計前兩年就在Tank Must上出現過,不過這次配以18K黃金表殼作紅金、綠金的配搭,造型更華麗搶眼。($102,000-$109,000)
剛柔並濟,跳出典雅傳統
Tank系列的多個分支除了有以造型線條或特色來命名,也有以「地區」入名,像之前說到的Tank Americaine就被稱為「美國坦克」,而在年初以盛大改款陣容打響頭炮的Tank Francaise則被稱為「法國坦克」。如果再對法文再有多一些的了解,會知道「Francaise」是陰性詞,多用於形容女性,也呼應了這款表初登場時專為女士而打造的年輕活力設計。當然,正如系列的其他款式,這個自1996年而生的時尚分支在往後的日子不分性別地深受名人、政要與公眾人物所喜愛。表上的設計一方面源自Tank Normale的標誌性特色,像方形表殼、劍形指針、羅馬數字時標等等,但看得出表耳兩側直線更闊,還首開先河,配有Tank系列首見的金屬鏈帶。
今年Tank Francaise在一體式金屬鏈帶設計的基礎上作了微調,表身線條更柔和流暢,垂直表耳經過斜面處理,表鏈鏈節內凹彎曲、比例更長,結構緊密相接,柔韌靈活。表冠也改作嵌入式設計,與表殼渾然一體。整體的潤飾細節亦更豐富,表身整體輪廓可見曲線與直線交錯,表盤亦裝飾陽光射線紋理。比起Tank其他分支,這款表多了一分無拘無束的自在感,卻又不失講究細膩之處,散發著剛柔並重的優雅時尚氣質。
新表共有三個尺寸、七個款式,小型款為25.7 x 21.2mm,中型款為32 x 27mm,大型款為36.7 x 30.5mm。小型款及中型款備有不鏽鋼和黃金材質,搭載高性能石英機芯,有鑲鑽及無鑽款;大型款採用不鏽鋼表殼,搭載自動機芯。($44,900-$2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