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經常看到一些歷久彌新的經典設計,明明已有一段歷史卻不顯舊,有否想過這些設計其實是出自高瞻遠矚的設計師之手。在介紹本篇主角前,讓我先以一些經典為例。
位於美國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由著名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設計,於1959年建成,美術館的外形無懼歲月留痕,在60年後的今天仍讓人感覺新穎,富現代感,甚至有點科幻感。另外,一些歷史悠久的獨特家具,如Eames Lounge Chair及Le Corbusier Chair,在今天仍常見於現代家庭及室內設計。它們不怕「老」,全因為設計具前瞻性,不會在20、30年後顯得老氣。
那麼腕表界又有否這類能抵抗歲月洗禮的作品呢?如果有,買那些腕表就最好了,戴幾十年也不怕過氣。答案是有的,例如Rolex的運動表,多年來變化不大,主要是1、2mm的尺寸改動。另外還有Omega的Speedmaster,其表殼設計自1960年代至今也不曾改變過,這是十分罕有的。以上是品牌系列作品,接下來要說的就是今次的真正主角——腕表設計大師Gérald Genta 。
Gérald Genta 是瑞士人,1931年在日內瓦出世,20歲修畢珠寶設計證書課程後獲聘於宇宙表。雖然宇宙表至今仍然運作,但已經歷數次轉手,所以現時的產品跟以前相差甚大。宇宙表在四、五十年代最為活躍,Genta正是在其時加入。Genta在23歲時負責了他的首個項目,為SAS航空公司設計腕表。話說其時SAS的飛機將由歐洲穿越大西洋飛往美國,期間會經過北極地區,由於極地磁場強勁,腕表必須高度防磁才能保持運作。那件成品就是Polerouter,它不僅是Genta的首作,也是品牌首款採用微型擺陀的腕表。Polerouter於60年代停產,至今日仍受到Genta粉絲的愛戴。
往後,Genta設計了很多經典作品,其中兩款代表作是1972年Audemars Piguet的Royal Oak及1976年Patek Philippe的Nautilus,這兩款作品揭示了Genta對航海的鍾愛,相關元素都可見於腕表之中,在七十年代登場時更引來了極大回響。其時Nautilus的設計元素與Patek Philippe的固有系列腕表完全不同,讓品牌可以有效率地開設新的生產線,同時不會與原有型號出現巿場競爭。同樣地,Royal Oak的造型也跟原來Audemars Piguet的腕表不同,有說腕表初推出時,坊間的接受程度並不太高。不過,這兩個系列在今天已不單是受歡迎,還可說是搶手了。
除了這兩款腕表外,Genta還有不少知名作品,只是大家可能未有留意。例如Nautilus並不是Genta與Patek Philippe的首個合作產品,1968年的Golden Ellipse才是,腕表採用橢圓形表殼,表耳藏於殼內,這對當時的Patek Philippe來說也是不一樣的嘗試。另外,Genta在1959年為Omega設計了Constellation,又於1976年替IWC創出Ingenieur,其時的設計理念是針對防磁效能,有別於今天的Ingenieur。在今年推出新版本的Pasha亦是Genta於1985年為Cartier設計的。

若有意收藏這位設計大師的作品,或會擔心難以搜集或定價高昂,但其實Genta在六十年代開創了同名品牌,作品路線獨特,如採用八角造型,並非人人接受,品牌最著名的作品要數「米奇老鼠表」,其定價較為合理,頗值得收藏。然而該品牌在2000年已被Bvlgari收購,所以現時一些Bvlgari腕表會帶有Genta腕表的DNA,Octo就是好例子,另外,Bvlgari Bvlgari腕表也是由Genta設計,但那是收購前的作品;但要留意不是所有Bvlgari腕表都與Genta有關。
品牌被Bvlgari收購之時,Gérald Genta 已經69歲了,當你以為他會退休享清福時,他很快又開創新品牌Gerald Charles,不過至2010年後,所有設計都被Bvlgari收購了。2011年8月,Gérald Genta 與世長辭,終年80歲。他一生都在腕表界發亮,設計出一款又一款經典,可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腕表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