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年間,Bvlgari 在纖薄表領域上破了八次世界紀錄。由手動上鍊陀飛輪、三問報時、自動表、自動上鍊陀飛輪、自動上鍊兩地時間、自動上鍊陀飛輪計時、自動上鍊萬年曆,到今年再發震撼彈,推出可連結 NFT 通往元宇宙的自動表 Octo Finissimo Ultra,整枚表連機芯表殼只有 1.8mm,感覺是快要追平一張 A4 紙的厚度,這樣能人所不能。
又,有紙有筆;適逢系列問世十周年,跟這灰薄主角合寫歷史的,其實還有另外兩枚超薄自動表。兩款表的表面上就這樣輕輕雕製了「Octo 之父」——Fabrizio Buonamassa Stigliani 親筆畫寫的腕表手稿,炭灰筆法與時標刻度虛實有序,疑幻疑真,是品牌初次在機械表上手寫溫度,有諗頭得來又有意思。
抽身企遠少少,喂喂喂,有紙有筆又有 NFT,明眼人也知道 Bvlgari 的 Octo 系列十年遊,絕非一般「滿東華」式的周年慶是吧!
羅馬魂 瑞士芯
表壇歷來出現過不少八角形腕表,但算得上傳奇的其實沒幾個。
Bvlgari的Octo是其中之一。面世短短10年,由最初登場的Octo L’Originale(2012年),以羅馬萬神殿上的幾何裝飾為靈感,奠定了亦方亦圓的八邊形腕表結構,再到後來的Octo Finissimo(2014年)和Octo Roma(2017年),歷史雖淺,卻已勇奪接近60個國際性獎項。數到最近期的,就有被稱為「鐘表界奧斯卡」的日內瓦鐘表大賞(GPHG),由去年面世的Octo Finissimo超薄萬年曆腕表贏得「金指針」(Aiguille d’Or)最高殊榮。
有留意表壇動向的,會知道「金指針」並非一個單純以技術先決的獎項,而Octo Finissimo超薄萬年曆能夠擊敗眾多對手的原因,實際操作固然與成本有關,但更準確的是,品牌那種豁出去近乎瘋狂的美學追求,也是品牌經常提到的「意大利機械美學」(L’Estetica della Meccanica),那種為追求理想中的美,會將腕表從內到外毫不保留地革新演繹的膽識。
試想一下,厚度只有2.75mm的萬年曆機芯,兼備逆跳功能和相對較長的60小時動力儲備,而且風格與布局依然能夠保持一貫簡潔,沒有對美藝的偏執與狂想,想當然是做不來的。可幸Octo Finissimo終究是做到了,也做得出色,無論是手動上鍊飛行陀飛輪的1.95mm厚度(2014年,BVL268 機芯)、三問報時的3.12mm(2016年, BVL362 機芯)、超薄自動表的2.23mm(2017年,BVL138 機芯)、自動上鍊陀飛輪的1.95mm(2018年, BVL288 機芯),再來自動上鍊兩地時間的3.3mm(2019年,BVL318 機芯),還是自動上鍊陀飛輪計時的3.5mm(2020年,BVL388 機芯),還有全指針顯示萬年曆的2.75mm(2021年,BVL305機芯)每一枚表背後也真是重新定義了高級製表傳統。
一點八零 UFO
來到今年再破紀錄的Octo Finissimo Ultra。「Ultra」指的當然是薄無可薄的極致,然而不知有心定無意,只要將名字倒頭調轉,也就成通往另一個宇宙的「UFO」了。物理上也確實如此。搭載超薄手上鍊機械機芯,噴砂鈦金屬表殼僅厚1.8mm,連表帶厚度也不過1.5mm,這台UFO不但遠薄於有記錄以來最薄的機械腕表,更有趣的是,發條盒上刻有QR code,大大一個毫無違和感,一掃即可連結專屬的NFT非同質化加密藝術。
大概只有Bvlgari才會將QR code聯想成羅馬的鵝卵石街道吧,還要鐫刻成獨立的表盤圖案,兼具功能與裝飾之效。全球限量10枚,即有十串代幣密碼助你遊走區塊鏈,而且品牌更為此開發出專利的奇點作業技術(Bvlgari Singvlarity Tech),意味著專屬你的Octo Finissimo Ultra腕表,以及所屬的NFT,未來都可在軟體獨立進程(SIP)上自我進化,並提供專屬數字世界的訪問權限,為通往元宇宙做好準備。
將機械世界與數位次元連結在一起固然震撼,但這台UFO所能覆蓋的地方,其實遠比虛擬的元宇宙更為深刻精妙。一點八零厚度既是一扇窗,也是品牌歷經三年的技術突破,將一切推倒重來。其成功的秘訣在於表殼和機芯主機板合二為一,集成了BVL180機芯的170個零件。表背和主機板採用碳化鎢製成,經巖灰色DLC塗層處理,這種材料堅硬耐用,為幾乎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甚至是一紙張厚度的機芯,提供了足夠穩定和可靠的基礎。
腕表採用了40mm的噴砂鈦金屬表殼,附帶同質表鏈及一體式的摺疊表扣,偏心時分表盤由上而下,垂直設於腕表的右側,搭配經過黑色PVD處理的指標。指標不僅顯示時間,還用於固定其他零件;小秒則與第四輪融為一體,位於分鐘盤的左側。透過鏤空的表盤,表主大可沉浸在精密機械結構的奧妙深處。其中一大實用亮點是,Octo Finissimo Ultra腕表不設傳統表冠,取而代之的是兩個鋼製的帶齒旋鈕,8:00位置的一個用來上鍊,3:00位置的則用於設定時間,如此一來,腕表佩戴在手時便更易於操控。
BVL180超薄手動機芯由Bvlgari與Concepto聯合研發,含21石,裝配帶有金質砝碼的可變慣性擺輪,每小時振頻28,800次,能提供50小時動力儲存。全球限量發行10枚,現標價400,000歐元。如果閣下有幸訂得其中一枚,不論你今後選擇置身現實抑或元宇宙,還是只想單純將專屬的加密NFT儲存在金庫裡面,也肯定是一種身份象徵。
Sketch!
周年孖寶物理學
Octo Finissimo Automatic 10th Anniversary
隨着「UFO」破紀錄登場的,是兩款十周年紀念腕表:Octo Finissimo自動表和Octo Finissimo GMT自動計時表。兩枚表均以「Octo之父」——Bvlgari的創作執行董事Fabrizio Buonamassa Stigliani,親手繪製的第一張草圖為雕製表盤圖案,追溯Octo腕表最最核心的創作根源。
何謂最最核心的創作根源?其實說不準。那可以是Bvlgari勇於突破極限的技術和決心,也可以是品牌引以為傲的「意大利機械美學」,然而在物理上離不開、最最核心的,終究可能是一紙一墨和一部電腦。這麼一說,筆者恍然大悟。無論是羅馬魂,抑或瑞士芯,是機械,還是虛擬,種種傳統美學追求與摩登現代,意識指向永恆,拆解這條方程式的最終答案,不就是Bvlgari的創作DNA?是故你要用鳥瞰的方式抽身看這趟「Octo十年遊」,企遠少少,方才知道Octo Finissimo Ultra與兩枚十周年紀念版腕表各自有他她它的角色,代表了品牌同時擁抱創新與傳統的共同信仰。
Octo Finissimo Chronograph GMT Automatic 10th Anniversary
就說2017年,Octo Finissimo自動表問世,配備了厚度只有2.23mm的微型機芯,不但為Octo系列迎來第三個世界紀錄,更一躍成為市場上最為纖薄的自動表。兩年後即2019年,品牌發表了Octo Finissimo Chronograph GMT Automatic,進一步探索微型自動機芯的可能,為兩地時間計時表開創出僅厚3.3mm的最亮麗纖薄歷史。
如今兩枚十周年紀念版腕表,40mm的自動表和42mm的GMT自動計時表,分別都以兩台世界紀錄保持者機芯,BVL138及BVL318作為基礎;前者每小時振頻21,600次,具有65小時動力儲備;後者雖然只有55小時動力儲備,卻有4Hz振頻。兩枚同樣以噴砂鈦金屬製殼,各限量發行200枚,都再現了Fabrizio Buonamassa Stigliani的早期草圖,都是致敬之作,與Octo Finissimo Ultra腕表雙軌並列,就是Bvlgari今年隆重其事的「Octo十年遊」,真正的虛實並濟,沒有貪新厭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