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銅殼腕表百花齊放,隨便也能數到六七個品牌推出銅表新作,如果一直在掙扎要不要買一枚,今年絕對是大好機會。不過,選擇多,自然有選擇困難,以Bell & Ross BR V2-94 Bellytanker Bronze、Tag Heuer Autavia及IWC Pilot’s Watch Automatic Spitfire這三款銅表為例,它們價位相近,均散發著銅殼特有的復古氛圍,兼具tool watch質感,而且都是日常佩戴款型,假若沒有觸電般的一見鍾情,要作出抉擇便要從細節入手。
第一回合:鬥外型
論外形,三款腕表均採用圓形表殼,直徑各異,但皆適合一般男士手腕,Tag Heuer Autavia尺碼最大,達42mm,然後是41mm的Bell & Ross Bellytanker,最細是39mm的IWC Spitfire。三者的造型修飾各有取向,Bellytanker的邊角線條俐落,配黑色陽極氧化鋁製的測速計刻度圈,貫徹了賽車表的特色;Autavia的表耳外側加入切面修飾,陶瓷分鐘刻度表圈可雙向旋轉,能作簡易計時,可見其偏重於運動風格;Spitfire的表殼經噴砂處理,呈現粗糙質感,配上幼細表圈,看來就是復古款的Pilot’s watch。順帶一提的是,Bellytanker及Autavia的防水效能較優,達100米,而Spitfire只有60米。
第二回合:鬥表盤
表盤與表殼是一脈相承的。Bellytanker的表盤以金色秒圈圍繞黑色表盤,呼應了表殼設計,它是三款中唯一的計時表,故多添了兩個金色副盤顯示小秒及分鐘累計,細小的日期窗設於4:30位置,整體散發濃厚的懷舊feel。Autavia與Spitfire均屬大三針日曆款,布局清晰簡潔,惟前者採用煙燻漸變色表盤(備有棕色及綠色兩款),日期窗設於6時位,畫面更覺平衡均稱;後者則是傳統的Pilot’s watch設計,12時位設有三角標誌,日期窗在3:00位,而橄欖綠色表盤配銅殼也十分討好。
第三回合:鬥機芯
驅動著腕表的機械機芯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Bellytanker搭置BR-CAL.301自動機芯,以ETA 2894-2為基礎製作,4Hz擺頻,42小時動力儲存。Autavia採用Calibre 5自動機芯,4Hz擺頻,38小時動力儲存,裝置全新自製的Isograph游絲(即碳纖維複合材質游絲),具更佳的走時及防磁表現,已取得COSC天文台認證。Spitfire內置32110自動機芯,4Hz擺頻,72小時動力儲存,具停秒裝置,由於腕表內置軟鐵殼,故可抵禦磁場影響。就規格而言,備有三天動力儲存的Spitfire及採用Isograph游絲的Autavia似乎更勝一籌,但有點可惜的是這兩款都採用了鈦金屬密封底蓋,未有如Bellytanker般讓機芯呈現人前。

番外篇:歷史
看完機芯及造型,還未能作決定的話,不妨了解一下腕表的背景。IWC的Pilot’s watch是飛行表的經典,雖然Spitfire於2003年才面世,但渾身都是飛行員表的經典元素。Autavia雖說是Tag Heuer今年的新系列,實質是舊作重生,源於1962年的表款,名字則來自早於三十年年代已誕生的儀錶板計時器。Bell & Ross Bellytanker的靈感來自五十年代的Belly Tanker跑車,有趣的是該跑車是以戰鬥機的油箱為建造基礎,可說把跑車及飛機集於一身,現在又化身為腕表了。由此可見,三款腕表的造型均有其參考依據,而你又較喜歡哪個故事?

總結:
綜合而言,IWC Pilot’s Watch Automatic Spitfire是經典Pilot’s watch系列的延伸型號,設計遵從傳統,自然是飛行表迷的首選。Bell & Ross以方殼航空腕表著名,或會有人覺得Bellytanker不太Bell & Ross,但它的黑金配搭擁有強烈的復古賽車色彩,十分吸引眼球。雖說Autavia也擁有歷史元素,但相比其他兩款,它注入了更多現代技術,如陶瓷表圈、鈦金屬底蓋及Isograph游絲機芯,還有煙燻色的表盤,看似簡單,實際上有很多值得欣賞的細節。
配合價錢作比照,以Tag Heuer Autavia的規格配以HK$34,600的定價,性價比甚高;但Bell & Ross BR V2-94 Bellytanker Bronze的競爭力也不遜色,即使它是三款中最貴的,售HK$ 42,000,但別忘了它是一款計時腕表。至於IWC Pilot’s Watch Automatic Spitfire,其整體表現平穩,勝在有品牌光環,加上Pilot’s watch歷史悠久,支持者眾,又有具特色的銅殼,售價為HK$ 40,500,可說是入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