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腕表種類有很多,但其實可以很概括地分為運動表和非運動表兩種。而在運動表的領域裡,又可以同樣粗略地分為海陸空三種。海方面,潛水表是其一,航海表是其二。陸方面,賽車表應該最common了吧。至於空,當然就是飛行表。不過,縱使可以如此粗略地將運動表區分,實際上在二手市場中見得最多是潛水表,因為二手市場始終以勞力士所佔的份額最大,而勞力士最出名就是潛水表。那麼,真實地走入二手店中,將價錢上限設在相對比較易負擔的10萬元以下的話,店主拿來推介的表款又會是甚麼呢?Breitling是計時表專家,更是飛行計時表的佼佼者,它的Navitimer系列在航空界有極高知名度。雖然對一般玩家來講,Navitimer經典的飛行滑尺是有點花巧,刻度密麻麻,亦未必百分百明白它的用途,但對機師卻是十分實用的工具,對他們記錄飛行日誌有相當大幫助。而Navitimer除了一般型號,還有如這枚供宇航員使用的Cosmonaute款式,改行24小時制式,時針轉一圈是一日,一看便知是AM還是PM時間,對身處太空艙中的太空人來講,特別方便他們區分地球的日夜時間。美國著名太空人Scott Carpenter就曾經佩戴過Breitling Cosmonaute Ref. 809在1962年上太空兼圍繞地球飛行了三圈,更是首款上太空的瑞士腕表。至於這枚罕見的金鋼Ref. 7330,大致設計與當年Ref. 809差不多,不過下方還額外加裝多一個獨立副表盤,可作第二時區時間顯示和測量方位之用。($37,000 / PnF Times)今次一連揀了兩枚採用24小時制式顯示的運動表,Breitling Navitimer Cosmonaute是供宇航員用,而Franck Muller這一枚則是供賽車手佩戴,一個在天空,一個在地面,設計各有特色。腕表名字叫Endurance 24,有玩車的表迷都估到是24小時耐力賽的意思,雖說是為利曼24小時耐力賽而推出,其實其24小時制式的設計,放諸其他24小時耐力賽一樣適用,因為即使腕表的計時功能最多只可累計12小時,但就可在開賽一刻將腕表時間調校至0時0分0秒來計算比賽已經過了多少時間,而計時功能則留待計算圈速之用。沒記錯的話,Franck Muller曾推出過幾款Endurance 24,設計略有不同,除了今次這款限量250枚的橙色版本,擁有上鎖表冠、測速計表圈和採用三個小盤計時之外,另外還有配普通拋光表圈和雙小盤計時的舊款,各有特色。此表有齊表盒和保用卡,全套齊。($42,000 / PnF Times)相對運動表的粗獷形象,IWC Portugieser系列確是比較斯文,所以不少人質疑這個系列是否算是運動表。看大家對運動一詞是怎樣理解,因為Portugieser是專為冒險家或航海家而設,造型源自船鐘,假如一款面向冒險家的腕表都不算運動表的話,定義未免過於狹窄。正如飛行員表一樣,不少款式都很斯文。說回正題,Portugieser 2000是IWC為慶祝千禧年而推出的限量版,搭載當年新推出的Caliber 5000自動機芯,擁有長達7天動力儲備,採用盒形膠鏡而非藍寶石水晶是為展現腕表的懷舊味道,而幾乎完全open的藍寶石水晶底蓋,將直徑達38.2mm的特大機芯毫無保留展現眼前,在當年也是很突破的設計。作為千禧限量版,IWC刻意將Portugieser 2000的產量定在2,000枚,1,000枚是不鏽鋼版,另有黃金版750枚和鉑金版250枚,直徑42mm。此表全套齊,有盒有保用卡。($68,000 / PnF Times)3年前,Omega以1957 Trilogy一套三表的方式復刻品牌三款於1957年面世的Speedmaster、Seamaster 300和Railmaster,腕表造型、直徑以至鏈帶款式都與初代幾乎一模一樣,除了Speedmaster搭載1861手上鍊機芯,另外兩款均搭載Master Chronometer 8806自動機芯,精準度高,又高度防磁。3年過去,現時想找這套裝或者分開獨立買這三款60周年限量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買不到復刻版,退而求其次未必一定是錯誤決定,尤其這款Seamaster 300 Master Co-Axial Chronometer 41mm的復古造型與復刻版根本大同小異,表殼加大一點至41mm,表圈再粗闊些少,黑色磨砂表盤的刻度造型、大箭頭指針以至泛黃夜光,都幾乎與60周年限量版一模一樣,搭載的8400機芯還有60小時動力儲備,比8806的55小時多一點,今次二手價是3萬不到,實在非常抵玩。($29,800 / Noble Watch)說到運動表,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潛水表,而說到潛水表,也必然有Panerai的份兒。縱使Panerai除了Submersible的設計合乎現代潛水表規格,其他系列都不算正式潛水表,但眾所周知,Panerai是製作意大利海軍專用潛水表起家的,在未將旗下產品量產之前,腕表的設計就是與一般潛水表大不相同,尤其非一般大的堅固表殼配上簡約表盤和夜光顯示,在水底下的清晰度就已經是非一般潛水表可比,而這亦是Panerai在2000年後迅速崛起的原因。近年Panerai在二手市場的聲勢確是已從高峰退了下來,但亦表示了現今二手價比以前更合理,假如本身很喜歡Panerai但又一直未有出手,今次這枚PAM217絕對值得考慮。它是2005年推出的限量版,全球只有1,000枚,47mm亦是品牌標誌性的尺碼,加上Luminor表殼配三文治式表盤和小秒針,尤其左手版設計,一表集齊了Panerai多項最經典的元素。此表全套齊。($100,000 / PnF Times)在二手市場稱得上是一哥的勞力士,近幾年紅到發紫,不但舊裝價錢節節上升,新裝運動表也愈來愈有炒賣能力。不過細心留意,其實也有些運動型號依然炒不起,例如新裝369 Explorer和Explorer II便是。不過以勞力士之名,要炒也只是時間問題,例如曾被看淡的GMT-Master II,還不是在短短5年便追上了Submariner嗎?至於下一個潛力股,也許就是白面Explorer II Ref. 16570,即使白面顏色並沒有變成奶白,二手價其實在近兩年已升了很多,今次這枚只是夜光變黃的T<25面,有香港出世紙的叫價也已經超過了6萬,比5、6年前一般叫價3萬已升超過一倍,雖然與GMT-Master II還有一段距離,追近應該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64,800 / My Watch Co.)既然說到Explorer II的二手價愈來愈有起色,當然也找來一枚GMT-Master II介紹給大家,雖然不是近年極搶手的藍黑Batman款,只是最基本的黑圈黑面款,但Ref. 116710LN有陶瓷表圈,也採用了品牌經典綠色的GMT字樣和GMT針,二手價的硬淨程度其實不比藍黑Batman弱。假如想找一款比較易襯衫的兩地時間腕表,這款尤其是這一枚叫價只是$83,000的黑面GMT-Master II絕對值得考慮,因為就算是舊款可樂圈、百事圈等採用鋁片的GMT-Master,叫價都已經貼近10萬,既然大家的保值能力差不多,揀選便宜些少的Ref. 116710LN作為daily watch甚至真的戴來運動就更實際了。此表全套齊,888港行。($83,000 / My Watch Co.)雖然Sea-Dweller Ref. 16600擁有1,220米的防水效能,比Submariner高出一倍,但其實它的二手價並不貴,例如這枚第一期T<25面有行卡的Ref. 16600,叫價$62,800相對Submariner或其他運動型號來講算十分抵,甚至比上頁的另一枚Explorer II還要便宜。當然,它叫價較便宜總有原因,除了因為它的產量比較高,產期前後共12年並不算短之外,有日期顯示但又欠缺放大鏡、表殼相對比較厚和重可以講是它的硬傷。其實玩二手勞力士從來都不是玩功能,所以Ref. 16600擁有更強防水性能並不算特別吸引的賣點,在它之上還有Deep Sea,表盤變化又沒Submariner般精采。不過還是那一句,實實際際想找枚可靠、耐用、保值的二手運動表,Ref. 16600其實都一樣可滿足到這些要求的。($62,800 / My Watch Co.)相比全鋼款,金鋼Submariner算是比較少見的款式,而Ref. 16613的黑、藍、銀、金4款顏色表盤中,最少就是這款金面石字的款式,相比藍圈藍面少得多。雖然如此,金面藍圈配金鋼的設計在運動風格中其實流露多點奢華感,金色配藍色表圈在業界也不算常用的顏色配搭,假如不想經常與別人撞表撞款,尤其是勞力士Submariner,揀這枚金面Ref. 16613就可減少尷尬情況的發生。金鋼老土嗎?其實很視乎以甚麼衣著配襯,隨便T恤加三個骨牛仔褲當然老土兼核突,金鋼也確實與運動不太配得上,但穿上一身正裝深藍或深灰色西服,配上與表圈藍色差不多的領呔,這枚金鋼水鬼便襯到絕了。($80,000 / Noble Watch)今次目標確是定為10萬樓下的二手運動表,但當貴族名錶的店主拿出這枚百達翡麗Ref. 5091,並表示叫價其實只是11萬的時候,也實在不忍心放低它,除了因為1999年面世、為慶祝品牌回歸俄羅斯市場而推出的Sculpture在二手市場一向不多見之外,還因為價錢實在很相宜。Sculpture在Nautilus的基礎上加入了很organic的立體設計,更圓渾的表殼配襯如脊骨凸出的鏈帶,大膽造型在百達翡麗中算十分少見。除了設計別樹一格,Ref. 5091的產量其實相當少,此表共有9個款式,而每款均只限量300枚,總共2,700枚,所以這款不鏽鋼黑面Ref....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