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Breitling與AOPA再度聯手成立「百年靈航空獎學金」,已預告今年Navitimer 70周年紀念將有大件事。話口未完,一個重磅的Navitimer系列2.0已蓄勢待發,連同全新任務小隊「Navitimer Squad」,包括被稱為#GreekFreak「字母哥」的籃球巨星Giannis Antetokounmpo、美國芭蕾舞史上第一個非裔女首席Misty Copeland及曾駕駛「Solar Impulse」環遊世界的飛行探險家兼精神科醫生Bertrand Piccard,一門三傑,火速登上「駕駛艙」,無止境一直飛。
歷史是咁的
老老實實,會追捧Navitimer的表迷又怎會不知道這枚表與美國「航空業者和飛行員協會」(AOPA)的關係?問題是,世上表牌那麼多,為甚麼AOPA當年偏偏會向Breitling招手,委請時任的品牌大佬Willy Breitling為協會成員創作專屬的計時表?1952年是一個甚麼年代相信不用多說。AOPA此時想為旗下會員引入一枚實用腕表,要求也肯定不會低。
AOPA這個成立於1939年的非牟利機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員俱樂部,屬下會員幾乎涵蓋所有美國飛行員。然則,儘管瑞士當時仍然中立,AOPA的會員不會不知道Breitling曾在戰時為英國皇家空軍(Royal Air Force)提供專利飛行儀器協力擊敗納粹軍,也不會不知道Breitling早在四十年代初已有推出厲害的陸空專用計時dresser watch。在人人渴求休養生息卻又敏感不安的五十年代,這些大抵都成為AOPA向Breitling招手(1952年)的最有力關鍵因素。
歷史當然不是無緣無故,但說實用設計,怎樣的計時表才合符AOPA的要求呢?Willy Breitling劈頭便想到設計一款腕戴式飛行「儀器」來滿足AOPA的要求。他先以Chronomat機械表原版(在1940年取得專利)的對數滑尺調整為航空用途,然後再整合到旋轉表圈裡面,如此一來,飛行員只需要一步簡單操作便可進行包括平均速度、行進距離、耗油量、爬升率等所有必要的飛行運算。
作為Breitling旗下最重要的靈魂腕表之二,Chronomat與Navitimer兩者均以滑尺對數的方式,成功將涉及數理工程學等複雜機械運算功能集於一身。不同的是,後者無論在外觀或實際功能上都以「導航」(navigation)和「計時器」(timer)兩大準則為設計方向。諸如以小顆圓珠環繞表圈增加手感;又或以當時罕有的41mm大尺寸、超大型的鍍鐳阿拉伯數字及全黑面反白字的正副表盤示人,在視覺上形成鮮明對比,全都有別於Chronomat的正裝表風格。正因這種以飛行員為主體考慮的設計,Navitimer終在1954年正式署名為「AOPA官方腕表」,往後更經常出現在收藏家評選的「最值得擁有的10款腕表」的名單之上。
沒有舊哪有新?
4枚你不可不知的 Vintage Navitimer!
變與不變:70周年新表重點
時光荏苒70年,為了打造全新的Navitimer常規系列,Breitling一方面保留腕表最易識別的飛行設計元素,並加以潤飾,另一方面卻通過大膽的表盤配色,把Navitimer變得時尚兼夾個人化。
從遠處看,一些基本設計如環形飛行滑尺、巴頓式刻度、熊貓表盤及鋸齒狀表圈在此統統不缺。然而魔鬼在細節。最明顯不過的,是腕表的表圈、表耳及滑尺均採用了扁平式設計,配合圓拱形水晶表鏡,其空間與輪廓的錯視感亦比之前任何一款Navitimer都更為豐富、有趣和輕盈;把視線再拉近一點,甚至會留意到箇中以拋光和拉絲混合處理的金屬效果相當具層次,富有光澤同時卻又很低調。誠然,是次redesign最令人驚喜的,必然是在12:00位召回未經署名的AOPA「飛翼」標記,相對於現時系列沿用的「B」字標記,更符合Navitimer的歷史源起。
搭載Breitling自製的B01自動機芯,腕表防水深度30米,可提供約70小時的動力儲備;表盤主要以1960年代流行的對比色設計為基調;日期視窗首次被整合到6:00位置的小表盤內,使得表盤布局看來工整對稱。常規系列備有46、43或41mm三個不同尺寸選擇,腕表除了經典的不鏽鋼表殼外,每個尺寸亦會額外推出一個18K紅金款式。其中,藍色、綠色和銅色以不同深淺色澤配對定義了更新版的表盤選擇。特別推介46mm的深綠面及43mm的冰藍面Navitimer,兩者同樣配置黑色計時盤,風格截然不同。
解構飛行滑尺
長篇大論過後,究竟Navitimer(1952年)的「飛行滑尺」如何操作運算?事實上,Navitimer的「飛行滑尺」是通過倒置外圈刻度的旋轉方向,再對應內圈刻度數字而得出「兩數相乘」、「兩數相除」或「下降速率計算」等等不同計算。
環形「飛行滑尺」除可進行上述簡單的乘除運算外,透過內圈刻度上各種航空學常用單位的標識,也可即時進行平均速度、下降速率計算、飛行距離、油耗或不同單位的換算。正如較早前提到,Breitling早於1940年已初嘗在計時腕表上設置環形滑尺,以協助數學家及工程師利用單一腕表進行複雜運算。最終,具有多項計算功能包括測速儀、測距儀及脈搏計的Chronomat專利計時表應運而生,為Navitimer的「飛行滑尺」工具埋一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