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度專題

突破表現品牌(二):Tudor

要贏人,先要贏自己是永恒真理,做人如是,造表如是,經營品牌也沒例外。

做好自己已經很難,要突破重圍更難,尤其在艱難時勢,只做好本分未必有能力留到最後。逆市下的表壇,大多選擇固本培元、有些寧可穩守突擊、只有少數品牌願意孤注一擲走出安舒區拼它一拼。愛拼未必一定會贏,但試過跌過爬起來再爭過拼過,最終獲得市場一個讚好或一陣歡呼聲,就值得我們頒你一個「最突破表現大獎」。

我們第二個獲嘉許的品牌,是帝舵Tudor。

9年前種的根

這個「最突破表現大獎」,Tudor其實去年可以攞、前年也有機會問鼎,就算2017年奪得,台下應該也沒有異議。不過今年獲得,實至名歸的掌聲應該拍得更大力、更響亮。

 

成功沒有僥倖,也沒可能一朝一夕。Tudor在近年取得長足進步,成功的種籽早在2012年已經埋下。9年前,品牌把六、七十年代極受歡迎的專業潛水表Prince Submariner重新復刻,並以Heritage Black Bay命名,給表壇帶來一陣驚喜(緊隨之後兩年也復刻了Heritage Chronograph及Heritage Advisor)。猶記得9年前的Basel表展初見酒紅色表圈配上雪花形指針、復古味滿瀉的Heritage Black Bay,定價只約二萬四叫人相當心心眼。水溫試過後,Black Bay再迎來藍及黑色表圈變奏,更在2016年推出潮流大熱的青銅及黑色PVD不鏽鋼版本,筆者會形容這是Black Bay的第一個高峰期。接下來,Tudor在2017年放膽嘗試加入金鋼款式Heritage Black Bay S&G,挑戰年輕人接受金鋼的接受能力。品牌早早安排了策略,那年請來剛加入為代言人的萬人迷碧咸佩戴這表,結果成功洗去多年來金鋼給人較老氣的印象。

2012年正式把專業潛水表Prince Submariner重新復刻為Heritage Black Bay。

自家機芯的實力

Tudor近年的成功,其實也要跟同集團師兄勞力士說聲「多謝」及「合作愉快」,2018年Tudor的Black Bay GMT跟Rolex的GMT Master II合力推動紅藍圈熱潮,翌年兄弟再次齊心,你出一枚Sea-Dweller,我也帶來一款Black Bay Chrono S&G,務求把混金潮流推得更高更熱。

如果以上只是潮流的推波助瀾,那麼造好機芯就是品牌的實力見證。Tudor的首枚自家機芯MT5621於2015年研製成功,首枚作品已具備停秒、瞬跳日期及70小時動力儲存,規格相當了不起。到了2017年更跟Breitling合作,以著名的BR 01機芯經自家改良為全新的MT5813自動計時機芯,印證了品牌對內涵的嚴謹高要求。

2015年成功研製了自家機芯MT5621。
2019年的Black Bay Chrono S&G,把金鋼表殼從「老氣」中撇出來,變得更年輕有型。

紅足半年帝舵藍

來到2020年,沒有了表展。Tudor選擇在下半年第一天在香港發布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結果這抺「帝舵藍」紅足半年,到目前為止仍是一表難求搶手貨,想買的朋友要在waiting list上默默等候。我們認為,這是Tudor、亦是Black Bay 的修成正果期。香港方面沒遺忘品牌的「敢為」精神,在疫情肆虐期間也決心在中環舉行了一場名為「勇闖深海:帝舵表敢為之旅」的專屬展覽活動,分批招待傳媒、嘉賓友好、VIP粉絲等前來參觀。「敢為」精神背後,就是要提醒大家,Tudor是潛水專家,展覽內詳細介紹了品牌製作潛水腕表的歷史、進化歷程等,也展出了不同年代的Black Bay及Pelagos的重要作品。

看過展覽,你會認同品牌近年的確具「突破表現」,同時也會記得門前那大大個的#BornToDare裝置。

今年的Black Bay Fifty-Eight "NAVY BLUE"一表難求,市面甚至曾起了一陣炒風,Black Bay修成正果了。
#BornToDare這個hashtag,將會愈來愈植入表迷的內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