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男人

電子表也有收藏價值

Chronomen_Eric-So

ERIC SO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

站在鐘表收藏角度,一直以來慣常收藏的鐘表產品,大眾一般視線只會集中在機械制式的腕表身上;至於電子制式腕表,很多時候都會被人忽略、不被列入考慮之列。原因很簡單,一來是維修問題,二來電子表一般都是大量生產,以罕有度衡量,便少了一份收藏誘因,再加上電子表本身被認定缺乏了人手打磨裝嵌等傳統工藝,更加令它們的收藏價值下降。

但實情是,由電子表首次於上世紀中面世以來,也曾經有一些具備收藏價值和條件的款式,值得我們多加留意,甚至考慮作為收藏品清單之列。個人認為,在七、八十年代生產的一些Omega型號最值得注意,皆因在這短短十多二十年間,正值電子表最興旺的年代,款式不單新穎,機芯設計也以突破性的方向研發,故此不少款式無論機芯設計或功能皆極具獨特之處,相比近代的電子表產品,絕對多了一份代表性;亦即是說,一些來自這個年代的電子表款式,除了是今天電子表的始祖,也可說是獨一無二、有著自家特色的收藏品。

先以Omega於七十年代首次發表的MegaQuartz系列為例,其時正值電子表開始在鐘表市場崛起的年代,各大品牌包括Rolex、Patek Philippe等都爭相研發能夠提供更精準報時的電子表,其中Omega的Cal. 1500系列機芯就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包括最為人熟悉的星座Constellation Marine Chronometer 款式,腕表配備極高頻率的機芯,不光擁有甚具代表性的外形,而且它迄今仍然是Omega 最精準手表的紀錄保持者。這個Cal. 1500系列機芯,當年主要安裝於不同型號的星座系列腕表身上,主要以長方形為主,也推出過少量另類形狀款式,據了解也有一些極少量的prototype 流入了民間收藏家手中。此外,同期亦有另一台MegaQuartz的Cal. 1300高頻率機芯,準確度優化至每月誤差不多於5秒,一般裝配到海霸Seamaster系列身上。

技術上,這系列機芯透過電流令石英材料產生高頻率震動,取代機械表的擒縱系統劃分機芯指針行程,可非常精準地細畫出每一秒時間內的的震動次數,藉此提高機芯運行的細緻度。相比機械機芯最高的5Hz震頻(每秒震動10次),MegaQuartz機芯的2.4MHz能夠大大改善每一秒行程的精準度,從而改善整體腕表的準確程度;相反,基於機械機芯因為結構上無法在高頻狀態下持久耐用,怎樣改變也無法突破高頻率的界限。

收藏這一類電子腕表,其實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首先是維修問題,由於生產日子久遠,零件欠缺,購買時先要確保機芯處於良好運作狀態;其次是電池問題,但這些Omega款式的優勢,在於他們的電池屬常見款式型,比較容易買到,而為了保障機芯可以良好保存,必須定期更換電池,或在長時間不佩戴的情況下將電池取出。另外就是這個年代的電子表,由於內含機械組件,所以亦需定期保養確保機芯能夠處於最佳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