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男人

金裝全曆配方

Chronomen_Eric-So

ERIC SO

香港鐘表品牌
H.I.D主理人

有讀者朋友透過Facebook訊息提問,為何我對Omega古董表如此情有獨鍾?我的回覆是,由於他們上世紀尤其是三十至七十年代期間的作品,極大部分甚有創意,亦是自家原創,帶起不少製表潮流,所以這個品牌的確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地方。

自1848 年誕生以來,Omega多番創作出一些至今令人回味的產品,當中包括有1917 年的官方飛行人員系列腕表、1940 年特別為RAF英國皇家空軍特別製作的軍用手表、四十年代首次製作的陀飛輪腕表和同期面世的海霸Seamaster系列腕表、五、六十年代的星座系列及速霸系列等,其中速霸系列更於六十年代後期被美國太空總署選定為太空任務指定時計,自此奠定了Omega在鐘表市場上的地位。

上世紀五十年代曾有一個類別腕表大行其道,那就是被稱為Triple Date(日期、月份、星期)顯示功能的腕表,當時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如Patek Philippe、Rolex、Jaeger-LeCoultre、Vacheron Constantin、Universal Geneve等,紛紛各自推出這種功能的腕表產品,當然Omega亦不例外,加入全曆腕表的競賽行列,而絕大部分的同類作品,皆以圓形外殼為主,因應不同品牌本身的名氣,售價可以相差很遠,而當年大相逕庭的產量,造就今天這些腕表有著不同程度的收藏價值,以一枚鋼殼Rolex Triple Date為例,動不動就要過百萬;一枚五十年代的18K Patek Philippe Triple Date,則超逾二百萬。這都不是重點,其實Rolex也好,Patek也好,雖然它們的確很有收藏價值,甚至投資升值潛力,但論到趣味性和美觀性,我會推介今次這款Omega Triple Date。

這款來自品牌Cosmic系列的腕表,最特別的地方是它的方形外殼設計,相比同期絕大部分採用圓殼的款式,個人認為這是那個年代最美的一員,不單止配備與別不同的方形表殼,外殼線條更有兩層式設計,美觀性和立體性大增。其次就是皮帶部分的表耳設計,跟外殼一體化,配合tear drop式的造型,令整體外殼線條設計可說達至完美境界。為方便調校日期,外殼兩旁分別設有三組pin-set按掣,用以手動調校日期、月相和月份。

機芯方面,腕表跟同期圓形表殼款式一樣,採用一台Cal. 381手上鍊17石機芯,機芯由Omega研製,擺頻為每小時18,000次,直徑27mm,厚5.25mm,配備Incabloc防震擺輪。現階段我不太清楚市場價格資料,但有理由相信,它應該徘徊十萬水平,以這樣的質素和設計,即使付出再高一點的價錢,也值得吸納一枚作為收藏。

最後還有一些溫馨小提示,購買這款方形Cosmic腕表時需要特別注意,早於十多年前,腕表在Omega收藏家心目中地位很高,無不以收藏一枚為目標,所以個別不法之徒,會改裝比較普及的圓形鋼殼款式,偽裝成18K金方殼款式出售,做法是取用原來的機芯,以及表面金屬刻度、指針、標記等,再重新打造表面外殼,重點是質素造工非常之高,比原裝Omega規格還要高,所以若檢查時發現狀態過份完美,便要格外小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