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份收藏愛好者來說,收藏總是會上癮的,每當鎖定目標就會想盡辦法去搜尋,務必擴大自己的藏品數目,試問誰會甘願一生只擁有一兩件珍品!收藏吸引之處,並不單單在於擁有,而是搜尋過程中的追求體驗,遠勝筆墨所能形容。從另一角度看,收藏有如「狩獵」,擁有是次要,過程才是收藏重點。
以我個人為例,人棄我取一直是我的習慣,基於一個極簡單的理由——價值。爭取一些大眾偏好的東西,必然相對地需要提高花費,尤其是今天互聯網資訊製造了開放式價格,各類炒價的透明度極高,與其多付不合理價錢購買,倒不如尋找一些價格合理,而且性價比高的手表作為收藏目標。以勞力士為例,它確實是好表,但往往要用炒價購買就是我不沾手的主要原因。
以我鍾情的Omega Speedmaster計時腕表為例,自從八十年代我擁有第一枚父母送贈的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Moonwatch之後,便一直對這個系列情有獨鍾。喜歡原因主要是它獨特、剛柔並重的外殼線條,以及實用的計時功能。它的表殼自六十年代中旬以來沒有改變過(這是腕表史上從未有過的),可見這系列的設計有多代表性。此外861手上鍊機芯與美國太空總署的淵源,以及321和861機芯的演變過程,也是相當有趣的歷史資訊。
在過去半世紀中,系列演變出Mark II、III、IV、V等多個不同款式。若要以它作為收藏目標的話,夠膽說趣味性一定比其他任何品牌系列更高。最瘋狂的時期,曾同時擁有28款不同的Speedmaster,當時滿以為距離集齊全套不遠了,但看畢一本約1998年出版的日本Speedmaster特集,才發現假如鎖定1957至1990年為限,在這本書內出現的Speedmaster已多達近50枚,最後不得不打消收藏整套Speedmaster的目標。
收藏Speedmaster大致可分成三大類別:歷史背景、罕有程度和獨特設計,歷史告訴我們,世上首枚Speedmaster腕表(編號CK-2915)於1957年誕生,歷史價值絕對佔首位。據知當年產量不多,至今存世的更少之又少。今年剛巧是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Moonwatch登月五十周年,加上近年六十年代製的Speedmaster(不論是Cal.321或861機芯)都已漲價不少,一枚普通69年登月版Speedmaster十多年前還是萬多元,今天已漲至數萬,321機芯的早期版本狀態好的更加要十萬以上,不論歷史、價值還是質素,我對它的評價依然甚高,絕對值得收藏。
以下便是9款我認為值得收藏的Speedmaster型號及其相關資料: